清朝史上那些曾经让外国人惊呆了的奇葩事

Posted 女王

篇首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史上那些曾经让外国人惊呆了的奇葩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朝史上那些曾经让外国人惊呆了的奇葩事

2、历史秘闻 史上那些奇葩的“圈阅”:纪晓岚巧用唐诗评文章

清朝史上那些曾经让外国人惊呆了的奇葩事

英国和我们天朝的直接接触大抵源自于鸦片战争的爆发,自此之后,英国人对大清朝这个思维“神奇”民族也做了不少的功课。创刊于1842年5月14日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以图像为主要特色来报道新闻的周刊,从1856年开始,该刊开始往中国派遣特约画家兼记者。那些来华的特约画家兼记者还特别关注中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其中就不乏英国人眼中大清国的一箩筐奇葩事。

钦差大臣,排场甚足

香港的维多利亚城曾因英国当局接待清朝的钦差大臣耆英而成为了一个举行盛大庆典的喜庆场所。关于这次访问盛景的具体细节描写曾经占据了香港官方喉舌《中国邮报》上五个专栏的篇幅。“当轮船在码头靠岸时,中国人的乐队‘突然发出了一阵尖锐刺耳的噪音’。耆英从轮船的阶梯走下到地面时,岸上燃放了三个巨大的爆竹。等耆英在他的轿子里坐下之后,有一位随从用掸子掸去了他的大靴子上的灰尘,接着由英国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组成的一个前呼后拥的随从行列便开始上路了,其气势蔚为壮观。在人群的最前面是一个由中国人所组成的乐队,演奏出类似于《克劳诺霍顿索洛戈斯》的“粗鄙音乐”。紧接着是一群挥舞小旗帜的小男孩们。”这样大的场面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

金山银山,大开眼界

《南京条约》规定作为战争赔款的中方银两需要安全到达英国铸币局。在英国皇家第六步兵团的护送下,载着昂贵的货物,缓慢地进入铸币局。步兵团在这批财宝从南安普敦火车站卸下时担任了警戒任务,并且很高兴地负起了将它们护送到目的地的职责。像这样盛大的排场在中国已经十分常见。清朝银锭和元宝的纯度特别高,这种品质跟它们是由著名的金山岛上的银矿所生产的矿石炼取的是分不开的。英国人当初见到中国的金元宝和银锭都震惊了――这个东方古国的流通货币竟然如此奢华。

大清帝国,小脚女人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上,应女王的特别邀请,一个中国家庭受到女王的邀请前来觐见。这个家庭包括一个名叫钟阿泰的绅士、他的两位妻妾、他的小姨子以及一位中国女仆。那三位女士都拥有作为中华帝国上流社会女性标志的小脚。

按照女王陛下的意愿,在11点半的时候前往奥斯本宫。女王、艾伯特亲王殿下以及皇族下一代的所有成员,都在国宾接待室里欢迎这个中国家庭的到来。钟阿泰先生的正妻则向女王赠送了一张由比尔德先生用达盖尔银版法为这个有趣家庭所拍摄的全家福照片。那位小妾还送给公主一双非常漂亮的绣花鞋,那是她自己用金线刺绣,并按自己脚的大小(长2.25英寸,宽1英寸)缝制的。这两件礼物都被女王一家非常客气地接受了。女王陛下和她的孩子们看着那些女士们无助而不雅的走路姿势而捂着嘴笑。因缠足而引起的脚变形严重影响了她们的步行能力,只要走一小段路就会气喘吁吁。

订婚仪式,莫名其妙

清朝时期,早婚在中国受到鼓励。在官员和富人的家庭里,男子的结婚年龄为16至20岁,女子则为12至14岁。而贫穷人家只要能挣到娶老婆和办婚礼所需的钱,就会尽早地结婚。偶尔,穷人家会到附近的孤儿院去找一个小姑娘,带她回家做童养媳,使她受些调教,等到自家的儿子长到一定年龄时就成婚。“结婚之前,男女双方往往是从未见过面的,整个过程都是由亲戚或媒婆来操办的。由于男方不能见女方,于是人们便把她的鞋子送到了男方手里,以便他能判断她那些跛足的大小――小脚是中国女人完美的最高境界。”如此莫名其妙的结婚,英国人此时彻底跪了!

历史秘闻 史上那些奇葩的“圈阅”:纪晓岚巧用唐诗评文章

原文:

准准准,准你嫁夫君。去禅心,超梵心,脱袈裟,换罗裙,免得孙(僧)敲月下门。

出处:

不详

背后的故事:

01

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泉州城外的“风月庵”中住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尼姑,她与一位姓孙的公子相爱,想还俗嫁给孙公子为妻,但又怕人说三道四。思前想后,便向州府呈状,请官府恩准。州太爷接状一看,觉得有些可笑,便在小尼姑的呈状上批道:“准准准,准你嫁夫君。去禅心,超梵心,脱袈裟,换罗裙,免得孙(僧)敲月下门”。

读了这简短几句批语,真觉得有无限乐趣。这个太爷是在履行公务,所批乃是法律文书。能把枯燥的法律文书批得如此意境无穷,诙谐成趣,也只有古人能做到了。想一想现在的领导批语,同意、请某某某按规定办理,多无趣啊!

02

唐代有个考生,写文章滥用“而”字,且用得不恰当。评阅试卷的考官在其答卷中写批示道:“当而而不而,不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这考官有水平。短短十八字的批语,用了十一个“而”字,而且个个用得精当。如果那个考生看到,大概要羞愧得钻土吧!

03

明朝天启年间,一御史颇有口才。宦官魏忠贤手下一名太监想要取笑御史,便抓了只老鼠前去御史处告状。太监说:“此鼠咬毁我衣物,特擒来请御史判罪。”御史沉思片刻,提笔写下判词道:“此鼠若判笞杖放逐则太轻,若判绞刑凌迟则太重,本官决定判其宫刑。”

太监看了,一点便宜没占到,灰溜溜地走了。

05

清代,一寡妇想改嫁他人,受到邻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挠。于是,她向官府呈上了状纸:“豆蔻年华,失偶孀寡,翁尚壮,叔已大,正瓜田李下,当嫁不嫁?”寥寥数语,尽述了改嫁理由。知县接状,拍案叫绝,挥笔写下一字判词:“嫁!”这一字,下得真叫掷地有声。这便是著名的一字判词。

06

清朝某年科考,题目为《昧昧我思之》(语出《尚书秦誓》),一位秀才粗心大意竟将其写作“妹妹我思之”。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考官见后不禁大笑,幽默的考官便即席批道“哥哥你错了”。

考生之错与考官之批,合一处正好是一副绝妙的对联。

07

清代某秀才写了篇文章请大学士纪昀批改,纪昀阅后批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秀才见是杜诗名句,百思不解,纪昀笑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也;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去也。”

纪晓岚巧用唐诗评判文章,含蓄幽默,诙谐之态跃于纸上。

08

李鸿章有个远房侄子,胸无点墨。他想着自己有亲戚当大官,考官或许会给他一个功名。便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在答卷上写道:“我是中堂李大人之亲妻(戚)。”他把“亲戚”写成了“亲妻”。考官看了,又好气又好笑,于是就在旁边批道:“所以我不敢娶(取)。”

这里娶字也作取解,既表示自己不敢娶李中堂的妻子,也表示自己不愿录取该考生,非常幽默。

09

吴佩孚深爱他的结发妻子张佩兰。

1923年,一个叫露娜的德国女子因仰慕吴大帅的名气,给他写了封情书,情书是用德语写的,大体意思是:“吴大帅,我爱你,你爱我吗?”

吴佩孚看后,简洁明了的回了四个字“老妻尚在”。这四个字既传达了吴对妻子的爱情,也显示了他爽快耿直的性格。

相关参考

古代“洁癖”狂人那些事,各有各的奇葩

[唐]王维-伏生授经图​讲究卫生是好习惯,但过头了就是病,这种病有个雅称——洁癖。我们看看几位奇葩洁癖古人~01唐代的山水诗人派王维,人称“诗佛”,他的诗空灵净澈,生活中也是如此。王维容不得家里有一丝

这样的皇帝怎么了得 史上最奇葩皇帝奇葩事

一:南北朝时北齐后主高纬有个荒唐的"怪癖"――喜欢当乞丐。他在后宫华林苑,设立了贫穷村舍,他自己亲自穿上破衣烂衬当乞丐,沿街乞讨,以此寻求刺激,以打发无聊而空虚的生活。这个世界除了他也不会有人拿着...

这样的皇帝怎么了得 史上最奇葩皇帝奇葩事

一:南北朝时北齐后主高纬有个荒唐的"怪癖"――喜欢当乞丐。他在后宫华林苑,设立了贫穷村舍,他自己亲自穿上破衣烂衬当乞丐,沿街乞讨,以此寻求刺激,以打发无聊而空虚的生活。这个世界除了他也不会有人拿着...

让英国人惊讶的清朝6件奇闻事

  1、用作赔款的银元和金山>  银锭是一个大约三四英寸宽的银块,并被铸成了坩埚的样子。这些象形文字之所以有趣,还因为它们跟最近刚刚缔结的中英《南京条约》上的文字十分相似。  的大洋只是很粗糙的银元,

那些让人脑洞大开的科举考题,究竟有多奇葩

大家都知道,现代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考试选拔,文官制度,民主选举。古代中国就贡献了前两个,下面就谈谈其中的考试选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方法来甄别选拔人才的国家,考试对于我们一点也不陌生。中国有

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三国霸主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录用人才方式

在三国中,人才是一个军阀割据能否长久的决定性因素,于是,各方霸主各显神通做出了一件又一件奇葩的录用人才行为。有些甚至能让人哭笑不得。曹操1、董卓选材,你不来我就杀你全家董卓够狠,选材方式也很别致,你不

史上最奇葩的一个姓,起啥名字都不好听,非常容易让人误解

中国是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关于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上古八大姓都是女字旁或者女子底。据不完全统计,有史料记载的姓近8000个,而我们所熟知的《百家姓》一书,只收录了500多个姓。

都干了些什么呢? 史上最荒唐的皇帝竟然是他

明朝的皇帝可谓是千奇百怪,有爱当木匠的皇帝,迷信丹药成仙的皇帝,被后宫嫔妃争宠吓怕的皇帝……而要说明朝最荒唐的皇帝,绝对是万历皇帝,来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事。疯狂敛财,花样百出古代有些人贿赂大臣,贿赂妃...

都干了些什么呢? 史上最荒唐的皇帝竟然是他

明朝的皇帝可谓是千奇百怪,有爱当木匠的皇帝,迷信丹药成仙的皇帝,被后宫嫔妃争宠吓怕的皇帝……而要说明朝最荒唐的皇帝,绝对是万历皇帝,来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事。疯狂敛财,花样百出古代有些人贿赂大臣,贿赂妃...

史上唯一一个死于“酒驾”的皇帝,名字也相当奇葩

对于开车的人来说,酒驾不仅会触犯交通法规,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酒驾不仅存在于现代社会,在古代同样也有酒驾,还有一位皇帝,就是因酒后驾驶而一命呜呼。这到底是怎么会事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