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王奕为何一辈子逃不出嫂子慈禧的手掌心

Posted 爱新觉罗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代贤王奕为何一辈子逃不出嫂子慈禧的手掌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一代贤王奕为何一辈子逃不出嫂子慈禧的手掌心

2、历史人物 西施不管怎么样都逃不出这个结果

一代贤王奕为何一辈子逃不出嫂子慈禧的手掌心

到清朝末年,爱新觉罗家族的王爷们突然集体进入了低迷。在外人看来,他们似乎已彻底将祖先的优秀基因丧失殆尽,不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甚至连整个江山都拱手让给一个女人做主,而他们则集体拜伏在后者的石榴裙下混日子。这个女人,便是叶赫那拉氏的慈禧太后。于是在清王朝的最后五十年,爱新觉罗皇族的天下居然由一个女人说了算。且不说早年的八大铁帽子王已基本靠边站了,即便是后来崛起的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等新派铁帽子王,又何尝能重振祖先的声威呢?

就拿清王朝后期最能干的恭亲王奕来说,尽管成功掀起了晚清第一波改革大潮,但是这次自强运动并没有使王朝走向质的蜕变。实际上透过表面的辉煌人们依然会发现,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样,铁帽子王爷奕从来就没有摆脱过头上的紧箍咒。正如孙悟空无法逃脱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奕也无法摆脱另一位佛的掌控,那就是慈禧太后老佛爷。

奕与慈禧,堪称整个晚清最令人瞩目的政治组合。在长达三十八年的时间内,这二人之间时而合作,时而较量。随着奕的地位骤升和声望日高,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太后按捺不住了。1865 年3 月31 日,籍籍无名的翰林院编修蔡寿祺居然上奏弹劾奕,说他揽权纳贿,徇私骄盈。蔡寿祺不过是一名品级很低的学术圈官员,他居然敢摸老虎屁股,显然不是借酒撒疯,一定是来自高层的授意。果然,一向对恭亲王偏袒有加的慈禧太后突然翻脸,免去奕议政王和其他一切职务。而奕则开始意识到,如今的大清不需要周公,一切权力归圣母。据记载,最终恭亲王像个犯错的小孩,来到在太后面前伏地痛哭、无以自容,恳求后者的宽宥。鉴于当时的形势还离不开奕,慈禧太后见好即收,慷慨地允许奕重新上岗,不过还是顺便剥夺了其议政王的头衔。

经过这次沉重打击后,奕终于明白了一个硬道理:权力是太后给的。在此后的政治生涯中,这一教训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数十年如一日悬挂在他的头上。虽然后来心气颇高的恭亲王也曾在局部战场上予以反击,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遭到更沉重的打击。1868 年,正是在奕的大力支持下,山东巡抚丁宝桢果断杀掉了慈禧太后的亲信太监安德海。此事虽然着实令奕出了一口恶气,但不可避免地招致了慈禧太后的忌恨。1872 年,当同治皇帝准备重修圆明园作为对母后的献礼时,又是奕纠集一班大臣极力劝谏,从而进一步触怒了慈禧太后。1881 年,随着慈安太后的去世,奕失去了在宫中可以制衡慈禧太后的唯一力量。1884 年4 月,鉴于清军在中法战争中失利,慈禧太后指责军机处负有人事之责,颁布诏书开去奕一切差使,家居养疾。这一结果几乎令所有人大跌眼镜。而更令人唏嘘的是,回想起二十年前初次遭慈禧太后打击时,朝中几乎所有大臣都出面为奕求情,而这次军机处被连锅端了,朝臣们竟出奇地平静,就那样冷漠地注视着恭亲王萧然的背影。

从此之后,恭亲王长期隐居在北京西郊的寺庙,几乎不问世事。该寺有一棵著名的卧龙松,为寺内的五大名松之一。奕不但把自己比喻为不得志的卧龙,还题写了卧龙松三字刻在石碑上,立于松下,支撑着古松的主干,至今仍留存原处。而这种消沉得近乎绝望的状态,也直接体现出其真实的心境。整整十年后,随着帝国与日本兵戎相见,国事纷乱之际,慈禧太后在舆论的压力下又重新起用了这位当年以办外交著称的铁帽子王。可惜的是,此时的恭亲王再也不是当年的恭亲王了,正所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虽然再度回到了总理衙门这个曾经最为熟悉的岗位,但脱离权力核心多年,奕显然已无力回天了,反倒是多了几分暮气。昔日的那位鬼子六,早已将所有的功名都视作了浮云。四年后,正当康、梁等人鼓动光绪皇帝厉行变法之际,满腹忧虑的恭亲王与世长辞,终年66 岁,谥号忠,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恭亲王死后,国内外惋惜声如潮。美国传教士、外交官何天爵(ChesterHolbe,1844—1912)认为,恭亲王是精通东方外交艺术的老手。他总是将外交对手放在假定的情境中去认真研究,而不是放在具体的问题上。他既高傲又谦和,既粗鲁又文雅,坦率而有节制,有时办事迅速,有时拖拉磨蹭,显得既有心计又脾气暴躁——所有这些特点都根据他的需要,按照角色的变化随时转换使用。他成功的最大秘诀在于他能够事先判断出需要妥协的时机。他不断转换面具并不说明他是个优柔寡断之徒。隐藏在众多面具之后的恭亲王在认真琢磨着对手,判断对方的意图,再决定自己的对策。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他丝毫没有妥协投降的迹象,显得积极应付,毫不屈服。正当对手集中全力要发动最后一击的时候,会发现恭亲王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满脸微笑的谦卑的伙伴。 作为所谓的防御外交政策——中国迄今为止只有这一政策——的领导者,恭亲王显得出类拔萃。帝国中还没有人像恭亲王那样明白帝国可能的未来和帝国自身的弱点。帝国活着的人中还没有人像恭亲王那样富有经验,担当重任……实际上,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恭亲王是政府政策制订的主心骨,也是执行这些政策的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外交家。后来甚至流行着一种普遍的看法:如果恭亲王不死,可能会挽救国家很多的不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人物 西施不管怎么样都逃不出这个结果

古代女人的地位真的很低啊!西施不管怎么样都逃不出这个结果!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西施,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这是一位非常美丽漂亮的女人,所以在后来我们经常把一些漂亮的小姐姐叫作是西施,就比如说非常出名的刘强东的媳妇章泽天,一度被人们叫做是“奶茶西施”。在传说中西施可是有着闭月羞花的美貌,不过呢西施是春秋时期的人物。距离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很多 关于西施的东西都已经没办法考证了。> >在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西施的传说故事,这其中就有说西施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物。那真相到底是什么呢?那么关于西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啊?现在就为大家讲一讲西施的一生吧,看看他最后到底是怎么去世的,走过不要路过哦。> >我们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四大美女,其中说到前三名里边,那肯定是有西施的。西施可是当时古人眼中公认的美女。他出生于当时的越国,她利用自己的美貌来迷惑当时的吴王,却不曾想竟然成了吴越两国的牺牲品。那么她到底是美成什么样呢?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反而是在诸子之文中有几段关于西施的记载。> >据说,他描述的西施的样貌,美丽到可以说是人间不能够有的,只能是天上存在的。人们见了她就感觉是天上的仙女,就连花朵见了她都会害羞的合住花朵。西施的美,可以说是人们花钱都愿意观看的。所以在当时有人曾经画了一幅西施的画像,可以说是如果有人想要看这幅画就必须花钱看,在当时可是很多人愿意掏钱看这幅画的。> >当时在将西施献给吴王之后,吴王对她可是倍加的宠爱。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整天沉迷于美色,根本没有心思管理朝政。当时越王就要攻破城门的时候,吴王根本顾不上什么,就带了两个美丽的女人逃跑了,这其中就有西施。越王就曾看见过站在竹林里的西施,他那会就感觉像是看见了下凡的仙女。但是关于西施的死法,就有很多种了。> >其中只有两个可信,第一个就是沉河而死。话说在吴王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的时候,担心自己的西施被人霸占侮辱,就狠心的命人提前把西施沉入河中淹死了。不过另一方面是说吴王明白了西施来宫里的目的,悔恨自己没有听从伍子胥的良言,便用同样对待伍子胥的方式将西施也沉入了河中。第二种死法就是说西施在越王攻城成功之后并没有死,而是当时的一些大臣为了伍子胥的死感到惋惜,也是用了伍子胥去世的方法同样的对待了西施。由此可见古代的女人地位真的是很低啊。

相关参考

揭秘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真正原因

在不少读者的心目中,西游记中的神仙可以分成道与佛两个派系,彼此关系敌对。唐僧取经,那就是佛派东扩,与道派抢地盘的故事。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玉帝是三界之主,天庭的现任执政者。他头...

西游记中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真正原因

在不少读者的心目中,西游记中的神仙可以分成道与佛两个派系,彼此关系敌对。唐僧取经,那就是佛派东扩,与道派抢地盘的故事。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玉帝是三界之主,天庭的现任执政者。他头...

西游记中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真正原因

在不少读者的心目中,西游记中的神仙可以分成道与佛两个派系,彼此关系敌对。唐僧取经,那就是佛派东扩,与道派抢地盘的故事。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玉帝是三界之主,天庭的现任执政者。他头...

西游记中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真正原因

在不少读者的心目中,西游记中的神仙可以分成道与佛两个派系,彼此关系敌对。唐僧取经,那就是佛派东扩,与道派抢地盘的故事。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玉帝是三界之主,天庭的现任执政者。他头...

孙悟空真的在真假美猴王的时候被如来弄死了吗

齐天大圣孙悟空,开天辟地之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改生死,闯天宫,却逃不出如来小小的手掌心,在取经路上竭尽所能护唐僧,取西经,最终成为斗战胜佛!为什么说孙悟空已经早早的被如来

”末代沙皇”为什么逃不出俄罗斯

1918年,随着战争大幕拉下,一战终结了欧洲三大帝国。德皇流亡荷兰、奥皇流亡瑞士,而末代沙皇一家则下场凄凉,惨遭灭门。1918年7月16日(此时一战尚未结束),身陷囹圄的尼古拉二世及其妻子、五个孩子半

”末代沙皇”为什么逃不出俄罗斯

1918年,随着战争大幕拉下,一战终结了欧洲三大帝国。德皇流亡荷兰、奥皇流亡瑞士,而末代沙皇一家则下场凄凉,惨遭灭门。1918年7月16日(此时一战尚未结束),身陷囹圄的尼古拉二世及其妻子、五个孩子半

人死之后,脸上为何要盖布

人生在世,或辉煌一生,或平庸一生,最后都逃不出一个“死”字。纵然很多人都会对世界有留恋,但是,死亡是不可逆的事情,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命运。在很多人心里,死去的人并不是马上离开了人世,人们认为,死去的只

慈禧太后为何最宠爱恭亲王奕䜣的大女儿?

慈禧太后宠爱恭亲王奕䜣的大女儿,这在晚清皇宫之中,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恭亲王奕䜣的这位大女儿,比慈禧太后的儿子同治帝大三岁,早在咸丰帝在世的时候,就非常得咸丰帝的宠爱。网络配图由于慈禧自己没有女儿,再加

咸丰帝奕为何早产

咸丰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可是,咸丰出生之时,却成了道光唯一的儿子。为何?因为道光的前三个儿子都死了。其中,第二子不出满月就夭折了,第三子也仅仅活了二十多天。那大阿哥呢?大阿哥本来活得很好,并成功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