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展现了真实的晚清 也为后世提供借鉴

Posted 儒家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展现了真实的晚清 也为后世提供借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他展现了真实的晚清 也为后世提供借鉴

2、汉朝如何积攒财富大败匈奴,对后世是否有借鉴意义

他展现了真实的晚清 也为后世提供借鉴

晚清能够在列强入侵时出现“同治中兴”局面,不得不说是精英政治的结果,其中的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若有人因为他们的一些失败而厌恶他们,我不得不用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来回答他们:“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评价一个人,若只从道德角度去评价,只能评价一个人是否是君子。也就是李鸿章所讲的“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那一类人,虽然这类人比卖国贼好一点,但于家于国一点作用也不起。最多只是在国家危难之时,多增一具尸体。真正的能臣都应该以实干为主。把权利作为公器,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另外,评价一个人,也要把他放到大环境中去比较,在同样的环境下,推己及人,才能得出最公正的评价。

在《李鸿章政改笔记》中,作者以李鸿章本人口叙的方式,展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作为一份政改笔记,书中自然展现出了李鸿章对许多事物的认知,但我则着重观察了李鸿章对于“臣”、及“日本与甲午海战”这几方面的叙述。

看到了“臣”,我们自然就想起了官,也想起了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体制,有人认为这是儒家留下的糟粕,我却不以为然,孔子创下儒家学说的初衷就是为了达到“仁治天下”,孔子强调:“学而优则仕”,其目的只是为了建立贤者治天下的体系,也就是已逝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强调的精英政治,可以说李光耀总理是把儒家学说发挥最大作用的政治家。然而儒家学说几千年传承下来,却越走越窄,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这其中的缘由无非是儒家学说沿袭成为一种为统治者服务的学说。直到现在才散发其该有的光辉。因此,“官本位”并不是儒家遗留的糟粕,它只是几千年官场腐败,不正之风留下的副产品。本身就已经违背孔子初衷,怎么可以把罪责怪到他老人家的学说上。在这本书中,李鸿章的叙述更是把“臣”解析的非常透彻,李鸿章把“臣”分为六种,分别为权臣与懦臣,忠臣与奸臣,能臣与庸臣,他划分的标准为,权与懦基于影响力,忠与奸基于道德,能与庸基于执行能力。

李鸿章是一位实干家,所以毫不避讳别人说他是一名权臣,因为他至少不是懦臣,也不是一些清谈之臣,他认为,权利乃是公器,无权你更是妄谈实现抱负。他也是一名能臣,一辈子倾其所有为洋务运动与海防,晚年垂暮之时更是离乡遍访欧洲各国。另外,李中堂在提到“官本位”时也说到:“当今之世,官场败坏,做官俨然成为渔利之代名词,拼命做官,便似乎等同于钻营投机。”从中,我们或许可以觉察到人们为何对官场趋之若鹜,只是因为腐败盛行,若官场不正之风一直流行,那么“官本位”就会一直存在。国家也就失去了精英政治的效果,只会浪费行政资源,降低办事效率。

此外,李中堂一直痛恨清谈误国,不仅因为翁同对于他掣肘,更是因为李中堂认为清谈者常会漫天阔论,叫嚣着,指责者执行者,而自己要么要么做一些小资情调的事情,不务实事。要么什么也不懂,满脑子只有激进,就以李中堂签订《马关条约》伪劣,骂他为卖国者的不在少数,甚至在日本时遭到了刺杀,李鸿章在遇刺后,曾怨为何不能一枪毙命,死矣,则名得以保全,现在却仍要忍辱负重,梁启超在面对这个事件时曾说“当此之际,虽有苏张之辩,无所用其谋,虽有愤膺 之力,无所用其力。舍卑词乞怜之外,更有何术?”然而,一群清谈者,在甲午战争时无能为力,却在此满嘴虚言,其中可悲之处,也许只有李中堂自己知道,这也许也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正如上天美军舰进入中国南海,满网都是喷子在喧嚣,他们不考虑利弊得失,只图个人一时痛快,完全不顾中国其他数亿人,直到昨天才看到一篇理性的评论即《南海各方舆论通病》。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曾提出“语言腐败”一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语言腐败,但它绝对是激进民族主义。

另外,李鸿章也是近代对日本了解的非常深的一个人,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军时就曾说:“如吾中华有以自立,日本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长;如吾中华无以自强,日本将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日本之崛起,绝不在我之掌控之中,吾所能做,无非因势利导,谋吾之自强,不自强则必受其噬。”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李中堂的远见。在甲午海战之前,李中堂就常常上书朝廷:“日本阴有大志,宜阳与之结好,阴为只备,整顿海防,”然朝廷并未采纳一言,人们常说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那么李中堂可以说是睁眼看日本第一人。对于日本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李鸿章他老人家的一句话:“卧榻之侧,已有劲敌酣睡,唯有自强二字。”如今,虽时代变迁,但民族性不宜改,且不可不记。

李鸿章所说的话虽属晚清,但仍有现代社会状况的影子,可能历史还是有一种相似性,但李鸿章的观点是可以借鉴的,他不仅展现了一个真实晚清,也为现代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

汉朝如何积攒财富大败匈奴,对后世是否有借鉴意义

导语: 公元前123年,汉朝北方的疆域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北方重镇渔阳、上谷屡次受到匈奴打击,烧杀百姓超过千万人。消息迅速传遍汉朝大国,北方人民人心惶惶,影响汉朝一统。其二汉朝忍受匈奴强占已经几代,出生高贵的汉武帝心高气傲,汉武帝争强好胜认为没有了脸面。 其三卫青屡次获胜在北方有了立足基础。但随着对抗时间越长,国家消耗的钱财越多。汉史记载:"卫青在公元前123年两次攻击匈奴而且歼敌过万,武帝赏赐三军黄金二十万金,加上北修长城国库的积蓄日见空虚,"如此一来汉朝智者为了聚财做出了一系列措施。 (影视材料:抵御匈奴) 利用官位换金钱,解决燃眉之急 汉武帝学前朝经验,卖爵位来收取金钱,方案一出效果出色。汉史记载:"仅一年时间朝廷就增收30万斤黄金,北方战士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卖爵制度始于汉文帝时期,学习先秦时期的制度二十等爵制,拥有爵位之后人身得到自由,可以免除徭役,享有很高的名声。 汉武帝时期卖爵一共有十一的爵位,爵位最高是军卫。若有巨大贡者可以入编国家公职,吸引力非常强。能够获得如此多的金钱也和汉朝百姓的生活有关,汉朝经过几代领导人的治理国力强盛,百姓生活富裕。 此方案也有不足之处,为官者治理才能不高,反而消耗国家钱财,对于官僚内部的统治有很多不足,腐败的现象越来越多。应当授爵不授官位,严格控制官位的数量,加强为官学习。 (画像:汉武帝出征图) 汉武帝加强货币改革,官府铸币沿袭至今 汉武帝改官府铸币效果非常好,通过此方法能直接获取财政收入。之所以要将货币收归国家治理,还与民间无序的铸造有关。首先民间铸币掺了水分,汉朝钱币以铜币为主,在汉史记载中,民间铸币掺杂了铅、铁质量问题严重。其次铸币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从事生产活动,良田荒废,多参与铸币。 国家官员治理麻烦,需要动用人力阻止假币制造者,经常能够见到围捕铸假币的人,社会比较混乱。另外掌管铸币的人不把官府看在眼里,汉武帝的父辈们就经历了这样的危机。 (画像:汉武帝) 七国之乱依然历历在目,其中与铸币的权利有很大关系,收归中央后能解决动乱的问题。铸币权归中央还能将铜矿收归国有,汉朝大大小小的铜矿非常多,国家直接能够收取大量的钱财。解决了缺钱问题,也巩固了社会的稳定。 不但如此汉武帝在货币上也有很多创新之处。例如白金币的出现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只是白金币价格非常高,一个白金币有40万钱,价值高的同时国内出现造假,货币市场混乱。最后国家通过了五铢钱,而且延用时间长,造假的情况出现少,国内的货币改革才算成功,为国库创造不少收入。 (实物:汉货币) 汉朝"国企"行业兴盛,官府掌管国家经济命脉,经济能力直接提高。国家亲自完成盐、铁、酒的制造工作,而且在实施后汉朝的军队有了本质的区别。汉史记载:冶铁的制造技术得到提高,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直接获益者是军队,军队人员的装备越来越好,汉军利刃越来越多,以往匈奴需要更多的人对抗汉军。此后汉军在北方均能够以少胜多,精兵强将手下弱兵也减少了。 其次将盐收回中央后赚取的利润越来越多,初期汉武帝就剩了一笔钱,还是让富商们出资用来盐的生产。汉武帝来招募比较廉价的劳动力,还发放各种用盐的工具,剩下的事便全交给政府,政府来统一购买,统一销售,如此一来汉朝的盐全在政府的控制下。 盐的价格非常高,用户稳定而且广泛,盐和铁同是百姓的必须用品,政府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获得了经济效应,空虚的国库立马富足起来。此方法在后世得到了延续,多数朝代依然用如此的方法。只是西汉末期王莽篡夺皇位,国家行业遭到严重打击。 (壁画:汉煮盐图) 税收种类多,税价提高 通过加强税收,国家军队人数多,其中卫青、霍去病在国内的声誉鹊起,不仅在北方树立了威望,在南方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汉朝疆域拥有巨大变化。汉史记载了很多新词:"算缗、告缗。"只要家家户户有两千钱,就要交一百多块钱的税,税收非常繁重,而且对商人增加了税收,马车的数量增加也要交税。 直到汉武帝老去,国家各种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贪官们横征暴敛,通过强制性的手法直接征税,百姓们的日子非常的苦,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躲税。汉政府的工作难度变大,弊端问题突出,税收失去了好处。汉武帝特地颁发了"轮台罪己诏,"老年仁慈的做法和青年时期不同,但这一手法逐渐被后世沿用,为了保护国家的和平稳定。 (影视剧:汉武帝) 结束语: 汉朝政府做了以上措施直接增加了国家的收入,而且明显的加强了国防。司马迁有这样一段经典描述:"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此外在北方兴起很多重镇,抵抗匈奴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新修的北方长城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北方的疆域,为国家的稳定做了巨大的贡献,长城成为我国历代政府关注的重点,长城的平安稳定直接影响到内地。 汉朝所做的措施弊端也很多,官员操作不当过度的干涉市场,货币贬值非常的厉害,严苛的杂税让百姓失去了对政府的好感,百姓生活非常困苦。提示后世巩固国防应当量力而行,强征乱伐对国家经济会造成严重影响。

相关参考

为后世反抗压迫提供了借鉴 陈胜吴广起义

在秦末年间,华夏大地到处都弥漫着战火,由于秦政府的横征暴敛,使得许许多多的人们加入到了起义的大军,在人们不堪重负的生活压力下,只有反抗才能生存,也就导演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在秦朝末年,由于...

汉朝如何积攒财富大败匈奴,对后世是否有借鉴意义

导语:公元前123年,汉朝北方的疆域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北方重镇渔阳、上谷屡次受到匈奴打击,烧杀百姓超过千万人。消息迅速传遍汉朝大国,北方人民人心惶惶,影响汉朝一统。其二汉朝忍受匈奴强占已经几代,出生

汉朝如何积攒财富大败匈奴,对后世是否有借鉴意义

导语:公元前123年,汉朝北方的疆域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北方重镇渔阳、上谷屡次受到匈奴打击,烧杀百姓超过千万人。消息迅速传遍汉朝大国,北方人民人心惶惶,影响汉朝一统。其二汉朝忍受匈奴强占已经几代,出生

激情的岁月角色形象解读 展现科研人员生活上的真实一面

《激情的岁月》这部剧让我们看到了在建国初期,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们,他们平时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除了紧张的工作,还有很多生活上的琐事要处理,以剧中男主王怀民为例,就很好的描写出了他生

曾国潘5个女儿是谁

曾国潘5个女儿是谁?她们有着怎样的结局?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不仅在政治上有很高成就,同时在教育方面也有一手。后世的家长朋友们,经常学习和借鉴曾国藩教育儿子的方法,《曾国藩家书》更是闻名全

毛泽东如何展现其高超政治智慧

 毛泽东的政治智慧一直是后世所称道的,若非这样的智慧,中国革命不会在他的领导下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功。在中国革命史上,毛泽东曾多次展现他个人高超的政治智慧,特别是在扎西会议上。究竟毛泽东在这场会

曾国藩家书对后世的影响

曾国藩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深远影响,而且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也对当时的晚清政坛注入了一股清流。《曾国藩家书》并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写给

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如何体现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一般分类纪

曾国藩虽然道貌岸然 但也为祖父生日筹集“份子钱”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嘉庆十六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书生门第家庭。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在

一个老外掌控晚清经济命脉五十年

罗伯特・赫德赫德,一个西方人,竟能掌控晚清经济命脉近五十年。在派系林立、官场腐败的清政府中竟能脱生出中国历史上最高效廉洁的“衙门”。赫德传奇而成功的一生,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颇有借鉴意义。18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