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四件受辱之事让其成长

Posted 湘军

篇首语: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最难忘的四件受辱之事让其成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最难忘的四件受辱之事让其成长

2、古代遗失的四件宝贝,至今下落不明,两件与秦始皇有关

最难忘的四件受辱之事让其成长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4次教训。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弟弟呢?

原来,当时曾国荃刚消灭了太平天国,被慈禧封为湖北总督,但他在湖北境内得罪了慈禧的宠臣官文,一个月内几次被慈禧严斥,同时京城大小官员也都认为他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这时的曾国荃可谓精神焦虑、日日失眠,甚至一度得了抑郁症,从而萌生了退朝还乡的念想。

看到弟弟如此消极抑郁,为了开导他,57岁的曾国藩在金陵官署给弟弟写了一封信,痛陈自己一生引以为耻的4次重大教训。

他在信中说,自己30年来宦海浮沉,一辈子失败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很多,但主要有4件事,使他终生难忘:

第一件事是道光十二年到湘乡县考秀才,在应试中被主考官当众斥责,说他写的文章文理不通,秀才没考上。

第二年,他再次应县试,仅中背榜(末名)秀才。这对文才甚为自负、恨不能与韩愈、柳宗元同代以分上下的曾国藩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但曾国藩对这件事不怨天、不尤人,反而激起他发奋读书的信念。他说:“自古以来确实有一些人文章鄙陋却侥幸获取功名的,但好文章绝不会被埋没。”这使他定下了每天作一篇文章、写一首诗、看书不少于20页的学习计划。

第二件事是在咸丰元年,已是翰林的曾国藩向咸丰帝汇报工作,为了对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他还画了一幅图,但这图画得丑陋不堪,引起了满朝大臣的嘲笑。

第三件事是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在岳州的靖港兵败。当时,他要跳水自杀殉国,幸亏被他的幕僚章寿麟救起,狼狈逃回后搬到城南高峰寺小住,遭到江西全省官绅的鄙夷和耻笑。

第四件事是咸丰五年(1855年)在九江兵败,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火烧湘军战船100多艘,曾国藩坐船被俘,后来他硬着头皮逃到江西,又弹劾了江西的巡抚、按察使;第二年当他被围困南昌时,江西省的官绅人人都幸灾乐祸。他与江西官员的关系,更是到了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容得下他的地步。

曾国藩形容自己当时的困窘处境是:“一听到春风的怒号,心就要碎了;一看见敌人的战船开过来,就急得绕着房子转圈,没有好办法。”后来他的老乡王]运写《湘军志》时说:“曾国藩在江西实在悲苦,现在想来,仍让人忍不住流泪。”

曾国藩在信尾对弟弟说,我平生的长进全在受挫受辱的时候,所以我现在虽然侥幸成了大名人,也不敢自诩为有本领,更不敢自以为是。你一定要咬牙立志,积蓄自己的斗志,增长自己的智慧,千万不要从此气馁。要想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业,离开了“坚忍”二字是不可能的。

其实,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从磨炼中得来的。挫折和失败并不是人生中的“意外”,而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必然,是生活给予的最珍贵的馈赠。

附:曾国藩家书

二月二十九日

沅弟左右:

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然事已如此,只好硬心狠肠,付之不问而一意料理军务。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弟已立大功于前,即使屡挫,识者犹当恕之。比之兄在岳州、靖港败后栖身高峰寺,胡文忠在L山败后舟居六溪口气象,犹当略胜。高峰寺、六溪口尚可再振,而弟今不求再振乎?

此时须将劾官相之案、圣眷之隆替、言路之弹劾一概不管。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疲倦)然自馁也。

三月十二日

沅弟左右:

春霆之郁抑不平,大约屡奉谕旨严责,虽上元之捷,亦无奖许之辞,用是怏快者十之四;弟奏与渠奏报不符,用是怏怏者十之二;而少荃奏省三败挫,由于霆军爽约,其不服者亦十之二焉。余日内诸事忙冗,尚未作信劝驾。向来于诸将有挟而骄者,从不肯十分低首恳求,亦硬字诀之一端。

余到金陵已六日,应酬纷繁,尚能勉强支持,惟畏祸之心刻刻不忘。弟信以咸丰三年六月为余穷困之时。余生平吃数大堑,而癸丑六月不与焉。第一次壬辰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第二庚戌年上日讲疏内,画一图甚陋,九卿中无人不冷笑而薄之。第三甲寅年岳州、靖港败后栖于高峰寺,为通省官绅所鄙夷。第四乙卯年九江败后赧颜走入江西,又参抚、臬;丙辰被困南昌,官绅人人目笑存之。

吃此四堑,无地自容。故近虽忝窃大名,而不敢自诩为有本领,不敢自以为是。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练后得来。

弟今所吃之堑,与余甲寅岳州、靖港败后相等,虽难处各有不同,被人指摘称快则一也,弟力守悔字硬字两诀,以求挽回。弟自任鄂抚,不名一钱,整顿吏治,外间知者甚多,并非全无公道。从此反求诸己,切实做去,安知大堑之后无大伸之日耶?

古代遗失的四件宝贝,至今下落不明,两件与秦始皇有关

在清朝之前,几乎在所有方面,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创造了很多令世人惊叹的奇迹。因为历史久远,加上战争等原因,曾经很多备受追捧的宝贝,突然消失在历史长河,至今下落不明。其中的四个宝贝的遗失,最令人惋惜,其中两个与秦始皇有关。

一、华夏神器:九鼎

据记载,在大禹治水后,把天下分为九州,并用青铜铸造了九鼎,并将全国的名山大川等镌刻于九鼎之身,没一鼎就代表一个州。从此之后,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经历了夏、商、周三朝后,九鼎被秦国得到,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九鼎的记载就消失了。据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但也有人说,秦始皇最后得到了九鼎,并作为陪葬品,埋到了秦始皇陵里。究竟九鼎有没有在秦始皇的陵墓中,没有人能确定,只能等到陵墓被打开的时候,才能揭晓答案。

二、传国玉玺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得到一块璞玉,经过千辛万苦,送到了楚文王手中,并剖开璞玉,得到了和氏璧,从此成为了楚国的国宝。后来,赵国被秦国所灭,和氏璧被秦始皇得到,并命李斯在上面篆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从此才有了传国玉玺,它也成为历代皇权的象征。

秦朝灭亡后,传国玉玺被刘邦得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新朝王莽时期,玉玺被太后摔破了一角,王莽命人以黄金补上。随着朝代的更迭,玉玺也易主了很多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后来,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再也没有人见过它。

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而《兰亭序》,则是他一生最为最要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来,唐太宗得到了《兰亭序》,并爱不释手,甚至每天枕着它睡觉。令人遗憾的是,从唐朝以后,《兰亭序》的真迹就消失了,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找到。

关于《兰亭序》的下落,有两种观点。一是,作为陪葬品,埋进了唐太宗的昭陵,唐末五代的军阀温韬盗了昭陵后,清单上并没有《兰亭序》,它很可能还在昭陵的一个角落,或者不小心被毁了。

二是,:唐太宗死时,并没有提出要将《兰亭集》随葬,而是将《兰亭序》交给了同样喜爱传世艺术品的儿子李治。唐高宗李治去世后,《兰亭序》被带入了乾陵,至今扔在乾陵里。曾经郭沫若建议挖掘乾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兰亭序》。

四、旷世奇书: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坐上皇位后,命人编纂了《永乐大典》,全书近4亿字,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显示了古代汉族文化的光辉成就,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是公认的“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公元1557年,宫中发生大火,收藏在文渊阁的《永乐大典》正本差点被烧。之后,明世宗令人抄写一本副本,正式抄绘,耗时六年之久,与正本完全一样。明朝灭亡后,《永乐大典》的正本消失了,很可能藏于永陵。而副本也因各种原因流落到各地,甚至很多到了外国,希望有朝一日,《永乐大典》的正本能被发现,这是一笔极为重要的文化财富。

相关参考

红军过草地的物质准备 女红军过草地的四件宝

 草地环境艰难,尽管红军方面物质贫乏,但他们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将准备尽量做充分。除了一些干粮之外,女红军过草地还有几件不得不准备的宝物。虽然这里的宝物在现在实在称不上宝物,但在当时对红军队伍来

盘点古代女子的四件私人用品,最后一件很奇葩

古代女子的保守程度,非现代社会的我们能想象,在古代,女人相当于男人的私人物品,地位卑微的她们最大的任务就是为夫家生孩子,养儿育女,说是生育机器也不为过。可悲的是,她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思想已经被固

揭秘其最牛的四件 慈禧墓中价值8.1亿的宝物

她就是历史上以穷奢极欲着名的慈禧太后。究其一生可用“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来概括,但慈禧是骨灰级文玩爱好者,在收藏方面可谓空前绝后的顶级专家!慈禧一生对珠宝的追求极尽痴迷,珍珠、翡翠、宝石、玉器、金银器...

揭秘其最牛的四件 慈禧墓中价值8.1亿的宝物

她就是历史上以穷奢极欲着名的慈禧太后。究其一生可用“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来概括,但慈禧是骨灰级文玩爱好者,在收藏方面可谓空前绝后的顶级专家!慈禧一生对珠宝的追求极尽痴迷,珍珠、翡翠、宝石、玉器、金银器...

曾国藩弹劾翁同书,李鸿章添上24个字让其死罪难逃

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做了一件永生难忘的事情:弹劾安徽巡抚翁同书。曾国藩为什么要弹劾翁同书呢?翁同书是在1858年出任安徽巡抚的。咸丰皇帝命他为钦差大臣胜保帮办军务,驻守定远(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

曾国藩弹劾翁同书,李鸿章添上24个字让其死罪难逃

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做了一件永生难忘的事情:弹劾安徽巡抚翁同书。曾国藩为什么要弹劾翁同书呢?翁同书是在1858年出任安徽巡抚的。咸丰皇帝命他为钦差大臣胜保帮办军务,驻守定远(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

古代历史上最厉害的四位战神,同样也是战争狂魔

在远久的五千多韶华夏文明史中,文明老是陪伴着朝代迭代的战争一步走来的。在我们的远古先祖中,黄、炎两帝与蚩尤就多次动员战争,后背成长为对照出名的是“夏商之战”和“商周之战”。历经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兼并战

揭秘让毛泽东不堪回首的四个伤心之地

  毛泽东一生转战南北,足迹踏遍中国大部,留下了令人难忘的红色轨迹。其中有四个地方是毛泽东一生中最为失落的地方,是他为之感慨的“伤心地”。笔者每每学习主席的光辉历程,感受他非凡的人格魅力,便油然而生敬

刘伯承最心痛的一件事,埋藏心中四十年,去世时仍念叨难忘

刘伯承元帅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人称“常胜将军”。但他的女儿刘华北被害事件却鲜为人知。而当年刘伯承正是在痛失爱女之后,强忍悲痛赶赴前线,指挥著名的“上党战役”,并取得了胜利。刘华北

各种内部问题让其操心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