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薛宝钗是红楼梦里最会做人与处世的女人

Posted 薛宝钗

篇首语: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说薛宝钗是红楼梦里最会做人与处世的女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为什么说薛宝钗是红楼梦里最会做人与处世的女人

2、薛宝钗为何是小说红楼梦里最苦命的女孩

为什么说薛宝钗是红楼梦里最会做人与处世的女人

薛宝钗,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 ,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堪称红楼梦里最会做人的女人。

薛宝钗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

宝钗喜欢讨好人和奉承人,特别是贾府的统治者贾母。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宝钗也明白贾母心目中宝玉的媳妇是黛玉,可是她依然努力去讨好贾母,她希望贾母能够改变心意。比如清虚观打醮宝钗本来是不想去的,可是贾母非得让她去,她没有表现出一点不乐意。宝钗观察贾母的喜好,然后在自己的房间摆设上也去迎合,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讨贾母的欢心,让贾母把对黛玉的好转移到她的身上。

宝钗也会刻意去逢迎王夫人,自己是王夫人内定的儿媳妇,可是宝钗还是想法设法去讨好她,这样能够更加的保险。比如金钗跳井那件事,金钗的死让王夫人觉得很愧疚,宝钗知道王夫人会伤心,所以她在适当的时机去看望王夫人,王夫人想给金钗几件衣裳,可是姐妹们没有做的新衣裳,她刚说到你林妹妹好像做了,这个时候宝钗忙说自己刚做了新衣裳,让夫人拿来给金钗之类的话,王夫人当时感激的不得了,她对宝钗的好印象又加了好几倍。

宝钗还会拉拢宝玉身边的丫头,特别是袭人,从而促使袭人对她也是非常顺从站在宝钗这一边。三十六回宝钗去看宝玉,宝玉正在午睡,宝钗居然不走和正在做绣的袭人说起宝玉的生活之类的,袭人忙趁此机会把手里的活计交给宝钗,宝钗欣然接受了。宝钗能够让袭人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而且能够让袭人为她和宝玉制造独处的机会。

即使是宝钗的爱情对手黛玉,宝钗也做的很巧妙。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行酒令的时候,黛玉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和纱窗底下有红娘抱之类的句子,这些都是出自戏曲《牡丹亭》和《西厢记》,这些书是不准女孩子家看的,她在说的时候别人都没有注意,唯独宝钗注意了。后来她把黛玉单独叫在一边去说这件事情,没有去揭发黛玉,而且把自己老底也说给黛玉听,她是想通过这件事情让黛玉感激自己,从而进一步拉拢黛玉,让黛玉彻底的退出,让黛玉去成全她和宝玉一对。从那以后黛玉和宝钗之间没有冲突了,而且黛玉处处说宝钗好,就连宝玉都觉得纳闷了。

宝钗是一个女人,婚姻归宿是她和薛姨妈最大的心病,为了成为宝二奶奶,宝钗处处保持好良好形象,处处显示自己比黛玉大度。最后宝钗还是如愿了,八十回后她嫁给了宝玉,他们是当时社会公认的金玉良缘。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宝玉最终出家,薛宝钗只得独守空闺、晚景凄凉,真是可惜了这么一个既会做人又美丽的女人。

薛宝钗为何是小说红楼梦里最苦命的女孩

红楼梦里塑造了众多的女孩子的形象,其中代表性的人物莫过于金陵十二钗,一般认为林黛玉是最悲苦的女孩,江湖却认为林黛玉虽然父母死的早,不过贾母宠着、王熙凤照顾着、贾宝玉眷恋着,和林黛玉相比,其实薛宝钗更为不幸。

或许有人该说了,你读过红楼梦吗,你为何如此下断言,你是光会看电视剧吧,要不为何说出这样的话。

其实江湖是有依据的:

其一,薛宝钗父亲死的早,是母亲把她养大。不过薛宝钗的心理,对她父亲是极为尊敬的,毕竟当年是薛公把她当男孩子养,让她学习诗词歌赋。薛宝钗天赋很好,小的时候就有和一般女孩子不同的性格,比较稳重。

其二,薛宝钗家虽然家大业大,可至亲并不多,一个哥哥整天正经事不会做,只会给母亲惹气招灾,曾经为了抢一个丫头草菅人命,如果不是薛家势力大,就这一条就很难摆平。

其三,薛宝钗是有使命的,她和林黛玉不同,林黛玉就是做一个纯粹的女孩子,无论吟诗谈词也好,舞文弄墨也好,林黛玉就是写女孩子的悲欢离合,脑海里有的就是与贾宝玉的耳鬓厮磨朝夕相处;薛宝钗不同,她甚至想着要像贾云春那样能选上秀女,甚至当上娘娘来光耀门楣。这样的女孩子太难得,心里想的不是一般女孩子能够考虑的事情。

其四,薛宝钗和林黛玉是有真感情的,毕竟都是年龄接近又都是才华横溢的女孩子,大观园里一草一木都能感受到诗情画意。因此当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心理压抑的时候,作为好姊妹薛宝钗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

其五,当薛宝钗年龄渐大,韶华老去,就不再为选秀女而忙活,于是开始向贾府的二少奶奶的宝座发动进攻。不过她不是气势汹汹的,而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或许她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些感情,但是贾宝玉那么好的出身,那么好的容貌,拿个少女不怀春?因此当薛宝钗憧憬着二奶奶的美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大的罪恶,毕竟那个时候女孩子接触的男人太少。而这反而成了薛宝钗的罪证之一。

其六,薛宝钗想得比较长远。有时她比王熙凤考虑得更加长远,毕竟薛宝钗识文断字,她希望贾宝玉研读经书参加科举重振家风,可惜她不了解贾宝玉,以至于经常碰壁。

其七,薛宝钗知道,自己要和贾宝玉结为夫妻,最难过的就是贾宝玉的奶奶贾母这一关,因为不止一次贾母讨厌自己爱做作,贾母认为一个女孩子就应该花枝招展的,有活力有激情,可是薛宝钗过于朴素,过于节俭,让贾母很不适应。不适应薛宝钗,自然就不太看好薛宝钗。贾母不看好自己,王熙凤也不看好自己,因为王熙凤听的是贾母的话,贾母自然希望自己的亲外孙女能和自己的孙子结为秦晋之好。

其八,红楼梦后四十回,经过王熙凤等人的调包计,薛宝钗如愿以偿和贾宝玉做成了夫妻。可惜宝兄弟已经不省人事,什么都不知道,然后中了举人之后又出家做了和尚,薛宝钗虽然结婚,但后来贾府抄家之后已经穷途末路,男人走了,家道没落,真是大雪茫茫真干净。此时的薛宝钗心里不是万念俱灰,恐怕也是心神俱疲。当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情可能早就随风而逝了。

其九,俗话说女人是父母的小棉袄,薛姨妈晚年,儿子不成器,儿媳妇心狠手辣,家里闹成一锅粥,没有一个明事理的,只有薛宝钗这个没有出嫁的女儿能够掌控一些局面,因此当事情无法解决下去的时候,薛宝钗变成了各方面的粘合剂,来维系这个家庭。由此可见,薛宝钗这个自幼就不喜欢浓妆艳抹的女孩子,这个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的女孩子,这个心胸开阔和林黛玉一样满腹锦绣的女孩子,她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委屈,可惜贾宝玉不知道,薛姨妈不知道,林黛玉不知道,就是她自己本人也未必清楚。既要哄大的比如哥哥,又要照顾小的,比如香菱;还要照顾方方面面的势力。因此在大观园里尽管薛宝钗从不叫苦,从不喊苦,她的心里无疑是最苦的。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