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和慈禧之间的爱恨情仇 慈禧太后谋害了光绪帝

Posted 光绪

篇首语:我认为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光绪和慈禧之间的爱恨情仇 慈禧太后谋害了光绪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光绪和慈禧之间的爱恨情仇 慈禧太后谋害了光绪帝

2、光绪关系怎样? 隆裕太后与慈禧太后和

光绪和慈禧之间的爱恨情仇 慈禧太后谋害了光绪帝

慈禧、光绪这一对母子冤家恩仇爱恨、改良保守、权位是非,如水如火,缠夹不清。他们分率后党、帝党交替影响着晚清的历史进程,却突然在同一年年(1908年)的两日之内接连逝去,堪为称奇。

帝、后皆崩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病逝,终年三十七岁,在位三十四年,谥孝景帝,庙号德宗。事隔不到二十四小时,慈禧太后亦病逝,终年七十四岁,执政四十七年,谥孝钦显皇后。事前,即11月7日,慈禧太后命奕去东陵验收其“万年吉地”工程;13日,以光绪帝名义命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内教养,入上书房读书,授载沣摄政王。14日光绪帝逝后,命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承继穆宗为嗣,兼承大行皇帝之祧,以摄政王载沣为监国。谕旨称:

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储贰,曾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大行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祧穆宗毅皇帝为嗣。现在大行皇帝龙驭上宾,亦未有储贰,不得已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现值时事多艰,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着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予之训示,裁度施行。俟嗣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

15日,慈禧太后颁发懿旨:“予病势危笃,恐将不起。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嗣后所有军国政事,均由监国摄政王裁定。”随即崩逝。

1908年12月2日,年仅三岁的爱新觉罗・溥仪即位,颁布即位诏书,王公大臣皆得封赏,文武官员俱加一级。

内幕之一:光绪帝猝死之谜

光绪帝英年猝死,且与慈禧之死仅相差一天。其死因引起世人种种猜测,成为清末重大疑案。关于光绪的死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正常死亡”说。认为光绪帝是患重病而死。

《清德宗实录》、《清史稿》、《光绪朝东华录》等官书均记载光绪帝久病体虚,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病入膏肓,最后驾崩。又,据第一历史档案馆专家介绍: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在清理崇陵地宫时,发现光绪帝遗体完整,体长1.64米,无刃器伤痕。通过化验颈椎和头发,也无中毒现象,与清史档案专家、医学专家的分析判断相吻合,应该说光绪属正常死亡的结论是正确的。至于为什么光绪帝仅比慈禧早死一天,此观点认为“是偶然的巧合”。

事实上,光绪帝的确自幼体弱多病。他名为皇帝,实为傀儡,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日久天长,精神抑郁。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曾欲废光绪帝而另立他人,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被囚瀛台十年的光绪帝却处于前途绝望、日夜忧惧、坐以待毙的境地。他曾仰天长叹:我还不如汉献帝啊!病势日渐加重,自不待言。其间更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到宁寿宫外井中害死之事。光绪帝得知珍妃死讯,精神彻底崩溃,旧病复发,日趋沉重,再也无法康复。

光绪帝的病状属于虚痨之病日久,加之长期精神抑郁,造成严重的气血两亏。他遗精频繁,有时一月达十几次,到最后肾亏严重得已排不出精血。而旧有的结核症又波及肺、胃及其他器官,五脏俱病,六腑皆损,引发了诸多综合病症,终以阳散阴固、阴阳离决而亡。直接的死亡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衰竭,合并急性感染所造成。

据清宫医档、脉案及当年申报记载,光绪帝发病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时他“肝气大发,以手扭太监顶戴,以足踢翻电灯”。6月以后,病情日渐加重,卧床不起。宫中御医束手无策,清廷急征江苏名医陈秉钧、曹元恒入宫诊视。6月6日,军机处又电命各省督抚选名医,迅速来京。曾有杜钟骏等六位名医参加会诊,均认为病入膏肓,已属不治,所开药方无非静养补身而已。11月初病势增剧,用药由庆、醇两亲王商酌,可见病入沉疴,已处危殆之中。

11月3日,慈禧太后患了痢疾。太监崔玉贵等曾向慈禧太后进谗言,诬告光绪帝听说慈禧太后有病面露喜色。慈禧太后已知“光绪不治、不过捱时日”的诊断结果,摇头凄然道:“只怕皇帝要走在老身前头了。”果然,13日光绪帝咳血不止,14日去世。

光绪帝的死,应该对慈禧有所冲击。同治死后,她将母爱全给了光绪,一手抚养他长大。现在最亲的儿子和最恨的对手均化为乌有,她忽觉失去生命所依。15日,慈禧在仪鸾殿从容交代后事,宣醇亲王载沣子溥仪入宫嗣位,由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监护,摄政王载沣监国。之后,亦故去。

二、“非正常死亡”说。此说认为光绪帝是被害而死。

曾经是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逸经》杂志二十九期发表《诊治光绪皇帝秘记》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脸颊发暗,舌头又黄又黑,不是所患之病应有症状。溥仪《我的前半生》中说,他从一个名叫李长安的老太监和内务府某大臣一位后人那里听说,光绪帝死前,不过是一般的感冒,脉案中脉象极平常。死前一天还是好好的,有人见到他像好人一样。病重消息传出不过两个时辰,就听说已经“晏驾”了。当时担任起居注官而能接近光绪帝的恽毓鼎,写了一部《崇陵存信录》(又名《光绪外传》),中有:

1908年忽然传出光绪帝病重消息,召京外名医入宫诊视。诊脉时,光绪帝静静将双手置于案上,自己写出病情。入诊者都说光绪帝身体尚健。11月3日,适逢慈禧万寿节(生日),光绪出瀛台替太后祝寿,有人看见他为准备跪拜而活动筋骨。12日,宫廷大乱,增加侍卫,稽查出入,传言光绪驾崩。次日,宫中恢复了宁静,午后,传载沣监国、溥仪入宫教养之命。14日,皇后入瀛台探视,光绪帝早已气绝身亡。太后闻此,仅叹息几声。

光绪关系怎样? 隆裕太后与慈禧太后和

隆裕太后全名叶赫那拉。静芬,慈禧太后全名叶赫那拉·杏贞,两个人之间同为叶赫那拉族人,而且隆裕太后还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她的父亲是慈禧太后的弟弟。隆裕太后之所以能够嫁给光绪帝,成为正宫皇后,正是因为慈禧太后的指婚。

两人既然是姑侄,是血缘上的近亲,照理来说两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亲近的。但是如果你阅读史料的话,就会发现,实际上两人之间并没有多亲近。应该说,除了血缘上的交情,两人的私交可以看做是无。

《老太监的回忆》对于隆裕太后此人是这样说的,“孝定景皇后就是隆裕皇太后,也是光绪的正宫。她姓叶赫那拉氏,是慈禧的太后的侄女。因为她性质仁懦,不仅未受光绪的恩宠,就是慈禧太后也对她没有特恩。在宫廷里名有六宫之权,其实上既受制于太后和皇帝,对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对太监,也不敢骄傲自尊。每日必至两宫,早晚请安。请安完毕,只有闭宫自守,心中惴惴,惟忧郁而已。后只率二妃在太后面前奉侍。太后对他们虽无特别管束,但礼仪之缚人,有较平民更为严重。每日在太后面前,提心吊胆,只有与太监为伍。”

慈禧太后之所以选择隆裕当做皇后,第一个原因是为了巩固叶赫那拉氏的地位。叶赫纳拉氏之所以崛起,正是因为有了一个慈禧,但是慈禧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也会死去,到时候叶赫那拉氏后继无人,会迅速凋零。慈禧的弟弟桂祥,是个毫无才干之人,整一个庸人,整日游手好闲,只知道斗鸡走狗,靠他基本是没用的。

所以她要给叶赫那拉氏再树一个皇后,从而巩固叶赫氏的地位。第二个原因便是,为了方便她监视光绪。静芬嫁给光绪,说白了就是代替慈禧,在慈禧看不见的地方,留意光绪的一举一动。

隆裕这个人,大部分的史料都显示,她是一个仁懦的女人。本来她嫁入皇家,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获得自己丈夫光绪帝的宠爱。可是慈禧让她进入皇宫,其目的是为了监视光绪。在这么一个大前提之下,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无法跨越的沟壑。在得不到丈夫宠爱的时候,要想在后宫好好的待下去,就必须紧紧抱住姑母慈禧的大腿。但隆裕这个人不懂这些,不会讨好慈禧不说,有些时候为了挽回光绪,还会做一些蠢事。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与清廷签署《辛丑条约》之后,慈禧一行人回到皇宫。没多久就是隆裕的生日,隆裕查得光绪的愁绪,便下令自己生日停办庆祝活动,以此省些银两。这倒是让光绪高兴了一阵,但是慈禧可就不高兴了,因为隆裕开了这样一个头,后面她过寿的时候,又该如何呢?

有书本介绍慈禧和隆裕之间的关系,这样写道:“回銮后,太后对于后妃,优宠怜悯,时有传膳。赏后妃和四格格、元大奶奶和诸王妃等,围桌吃饭。皇后先行礼,站立而食,虽不饥,亦须强食,不如四格格等随便。夜间仍回冷宫,起凄凄凉凉之状,可想而知。如一日未得太后之加罪,尤以为知足,真是当了二十年之久的窝囊媳妇。”从这儿就可以看出,这对姑侄之间,冷淡的关系。

所以说隆裕在皇宫里凄苦的过了这么多年,其实还是因为她自己太蠢,不懂形势。奢求自己不能得到的,而忽略了自己可以轻易得到的,很不明智。

隆裕和光绪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一个慈禧的存在,注定就不可能顺遂的一起过日子,更不要谈什么爱情了。这两人的婚姻,是典型的强买强卖的政治婚姻,而且光绪帝根本不同意。只是碍于慈禧的威势,无法反抗,要是有一点能力,光绪都不可能会娶隆裕。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隆裕进宫后,过的极为凄苦孤独。而地位低于她的珍妃,却得到了光绪帝大部分的宠爱。虽然光绪帝死之前,隆裕偷偷去见了一面,让两人之间有一种看淡一切的惺惺相惜,但光绪帝死之前两人关系的冷漠,不可忽视。

相关参考

光绪死于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

慈禧太后的精神折磨其实是光绪帝的主要病因,即便如此,我们却不能说慈禧太后是直接谋害光绪帝的凶手,光绪帝也不是被人谋害而暴死的。因为从光绪二十五年前后,光绪帝的疾病突然恶化,日趋沉重,从未好转。到光绪三

从百日维新到戊戌政变,解析慈禧和光绪帝之间的矛盾纠葛

甲午战败让大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血气方刚的光绪帝痛定思痛立志革新,一场力图改变中国命运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然而,这次改革仅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就失败了,是什么原因让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这对母子走向决裂?

被慈禧太后所谋害的珍妃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去故宫游玩的话,会在宁寿宫北边的贞顺门内,发现一个不起眼的小水井,这口水井的名字叫做“珍妃井”。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光绪的妃子珍妃就是在这口水井溺亡的。当然,并不是珍妃主动跳井,而是慈禧令太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是怎么决裂的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是怎么决裂的?难道仅仅因为政见不同吗?  1989年,戊戌政变,光绪天子被慈禧太后囚于中南海,慈禧老佛爷开端走到前台主政。慈禧,光绪的亲爸爸,在老佛爷亲儿子同治天子身后,是慈禧亲身点

摄政王载沣和光绪,光绪帝王死后,慈禧太后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光

光绪帝王死后,慈禧太后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光绪和载沣有什么关系?光绪和载沣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载沣作为溥仪的生父,光绪帝死后溥仪在慈禧的推荐下登上了皇位,由于溥仪继位的时候不过三岁,所以暂且由其父载沣

慈禧临终前曾令亲信下手毒死光绪

光绪帝死时只有三十八岁,而七十四岁的慈禧去世时只和光绪帝相差一天,那么这仅仅只是个巧合吗?光绪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是正常病亡,还是被人谋害?一在距今一百年前的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名义上是清朝皇

清朝史上慈禧太后害死光绪皇帝用的是什么毒药

杀人于无影无踪之间,慈禧害死光绪皇帝到底用的是什么毒药?中国的历史上,在风光无限的帝王治世理想的背后,战争的杀伐血腥间,永远离不开一个黑暗的推手――毒药。从先秦到清代,汉平帝、北魏南文帝、唐太宗、宋太

隆裕太后的丈夫是光绪吗

隆裕太后,全名叶赫那拉。静芬,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五年嫁给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恬为妻。那个时候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争夺权力的销烟已经越发浓厚。而慈禧太后虽然牢牢占据上风,但是也要防止光绪帝的进攻。所

慈禧爱后为何廷杖珍妃

光绪帝十五年,光绪帝大婚迫在眉睫,慈禧太后为光绪帝择后妃。此次选妃,慈禧太后为光绪帝挑选了一后两妃,皇后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叶赫拉拉氏,即为后来的隆裕皇后,两妃便是珍妃和瑾妃这两姐妹。人们印象中的珍妃

光绪是被慈禧太后毒杀? 揭光绪皇帝死亡之谜

光绪皇帝是清朝末年皇帝,原为亲王之子。可是因为同治皇帝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后代。因此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操纵下,入了皇宫,继承了大清的皇位。光绪皇帝这一生,从他入宫开始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因为他的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