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见了她都冒汗
Posted 慈禧
篇首语:进学致和,行方思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袁世凯见了她都冒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袁世凯见了她都冒汗
在晚清,慈禧能够掌权近半个世纪,除了历史的机缘巧合外,与她自身的素质也是分不开的。这些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的御臣之术。
不可否认,慈禧首先有识人之才。这一点,不但超越了她的老公咸丰皇帝,更是比后来的光绪皇帝高出了好几个段位。
我们现在熟知的那些晚清名臣,比如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都是慈禧一手提拔的,而且,这些牛人都甘愿替慈禧卖命。这一点,是耐人寻味的。
相比之下,咸丰提拔了哪些能臣呢?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应该是咸丰倚重的,可结果呢?他们既无忠心又无能耐,慈禧随便搞了个“辛酉政变”,就把他们全都搞掉了,反而是被咸丰搁置在一旁的恭亲王奕?,日后干了很多大事,成了洋务派的领袖,为回光返照一般的“同治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光绪呢?那就更加等而下之了。这里面固然有慈禧掣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素质问题。你瞧瞧他器重的那些人吧:翁同是个只知讲大话的书呆子,康有为更是个眼高手低的无耻小人,没有一个是真能干事的。
可是慈禧器重的那些人,全是能干实事的人,没有一个是绣花枕头。能识别人才固然可贵,更可贵的是,她还能让这些人才都替自己卖命。这就需要极深的御臣之术了。
慈禧御臣,讲究宽严相济。这让臣下们时刻都绷紧神经,不敢糊弄她。慈禧召见大臣时,刚开始会非常温和,就像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那样,和你唠家常。问你最近身体咋样啊,吃饭、睡觉是否正常,家里人的身体咋样,孩子读书怎样……等等。正当你要放松的时候,她突然画风陡变,立即换上一副威严的面孔,问你工作干得怎么样了,交给你的任务完成了没有,或者问你对某件事的意见是什么……
这种突然袭击式的发问,一般人都顶不住,难免紧张。连能力出众的袁世凯都曾经亲口说过:“余在万军之中,心极坦然,独朝见皇太后时,不知汗从何处来,而知此之心怯也。”相信,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吧。
慈禧活着时,袁世凯一直替清廷兢兢业业地卖命。慈禧一死,换上愚蠢的醇亲王掌权,竟然公报私仇、卸磨杀驴,把老袁打发回老家养老去了。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南方的革命一兴起,别人根本指挥不动袁世凯手下的将领,只好又请老袁出山。
试想,你们这样对待袁世凯,袁世凯干嘛还要保你清廷的江山呢?
我觉得,如果慈禧活着的话,肯定不会做这么白痴的事情。
慈禧太后为何没有除掉日益强大的袁世凯?
当年“辛丑条约”签成,两宫移驾回京,段祺瑞奉袁世凯之命,率部在道路两旁立正行礼。醇亲王载沣见了,当场就责问他:“这是你的部队吗?……见了两宫圣驾缘何不下跪?”
段祺瑞认为,不下跪很正常,因为北洋新军是按照德式操典训练的,根据操典规定,军仪就是最高礼节。
载沣闻言很是不悦:“难道大清的新军仅有你一家?”
载沣不但是亲王,还是当朝皇帝光绪的亲弟弟。可是段祺瑞仍然毫不客气地给顶了回去:“别的新军如何,属下不清楚,但我这是按操典规则行事。”
“大胆!”载沣顿时被对方的倔犟态度给激怒了。
就在众人都在替段祺瑞担心的时候,有人出来给他解了围——坐在轿子里的慈禧太后传下话来:“新练之洋队参用西法,训练有素,堪为栋梁。”
有了这道旨意,载沣才不好再说什么了。
说起来,彼时的北洋系确实是过于惹眼,他们所掌握的北洋新军已渐渐超越旧军,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在1905到1906年之间,国内两次组织秋操(指秋季的军事演习),在这两次规模宏阔的秋操中,新军都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密切注意。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看完秋操后,在会见清廷大臣时直言不讳:“我看中国之军事,唯有新建陆军,而中国之军事统帅,也唯有袁总督大人(袁世凯)了。”
因秋操而声誉鹊起的不仅有袁世凯,还包括段祺瑞。段祺瑞担任秋操中的北军总统官,他所指挥的北军在与南军的对抗中略占优势,之后其知名度和权力便犹如长了翅膀一样的扶摇直升。
面对北洋系势力的急速膨胀,以铁良、载沣、良弼为代表的一批满清贵胄,即所谓“中兴派”,均深感威胁。其实掌控中枢的慈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是觉得不安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为什么要编练新军?当然是因为旧军太不足恃,而指挥训练新军又得依靠袁世凯、段祺瑞这些人。如果像“中兴派”所设想的那样,将北洋系扫地以尽,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慈禧不会干这种傻事。作为一个宫廷权力斗争的高手,这个老太婆向以狠鸷多智著称,其心机和魄力决非一般妇女所能及——只要试想一下,连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兴名臣,都曾被她放在手掌中拨拉来拨拉去,又何况袁世凯这些后起之辈。
“下跪事件”发生两年后,身为北洋魁首的袁世凯突然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看上去官职是升了,实际却是拿走了他手中最重要的兵权,随之而来,段祺瑞等北洋系将领也都不同程度地坐了冷板凳。
在袁世凯调任军机处之前,陆军部已经收回了北洋六镇中的四镇,但是四镇军官仍出自于北洋系,于是铁良和良弼便酝酿对这四镇中的各级军官进行改组。由于触及自己的底线,招致了袁世凯及其北洋将领的剧烈反弹,双方闹得不亦乐乎。
慈禧看到后,立即出面调节,让与袁世凯私下关系不错的庆亲王奕劻掌管陆军部,“中兴派”的改组计划由此搁浅。
驾驭满汉大臣,慈禧的一贯策略就是这样,即恩威并用,权不旁落。她一方面利用“中兴派”乃至一些反袁汉臣的意见,用明升暗降的办法,对袁世凯及其部属进行压制和防范,另一方面也对“中兴派”的过激举措进行适当限制,以免把袁世凯逼得太紧太急。
相关参考
当年“辛丑条约”签成,两宫移驾回京,段祺瑞奉袁世凯之命,率部在道路两旁立正行礼。醇亲王载沣见了,当场就责问他:“这是你的部队吗?……见了两宫圣驾缘何不下跪?”段祺瑞认为,不下跪很正常,因为北洋新军是按
当年“辛丑条约”签成,两宫移驾回京,段祺瑞奉袁世凯之命,率部在道路两旁立正行礼。醇亲王载沣见了,当场就责问他:“这是你的部队吗?……见了两宫圣驾缘何不下跪?”段祺瑞认为,不下跪很正常,因为北洋新军是按
历史秘闻 刘备死前疯狂暗示赵云这事 赵云听呒…一旁诸葛亮猛冒汗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对诸葛亮也是无条件地信任,2人的君臣关係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而刘备临终前,有一段很精彩的「刘备白帝城託孤」,刘备死前除了对诸葛亮托孤之外,还对赵云交代说
历史秘闻 刘备死前疯狂暗示赵云这事 赵云听呒…一旁诸葛亮猛冒汗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对诸葛亮也是无条件地信任,2人的君臣关係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而刘备临终前,有一段很精彩的「刘备白帝城託孤」,刘备死前除了对诸葛亮托孤之外,还对赵云交代说
今天要说的这位放着皇子不当去混黑社会的主角,其实就是黄金荣的长辈,按照青帮论资排辈的方式,黄金荣见了他要叫一声师叔。他就是袁克文,大家也许不知道他,他老爸大家一定知道,袁克文的老爸就是袁世凯。因为袁世
明朝永乐帝朱棣为了篡位,他打着“靖难之役”的幌子,逼杀了自己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紧接着,为了起草登极诏书,他在建文帝的忠臣方孝孺那儿碰了个硬钉子;没过多久,为了策立新皇后,他又被当朝美女徐妙锦拒绝
溥仪选妃溥仪的婚姻生活基本上以“不幸”二字为主题。从1922年溥仪选后开始,不幸就降临到溥仪的婚姻生活中。根据溥仪的意愿,选中的皇后应该是文绣,可是婉容的家族势力却决定了她的异军突起。溥仪未能根据自己
你知道古代女子的一种被称作“灵蛇髻”的发型吗?灵蛇髻属于古代汉族妇女发式,髻式变化无常态,盖随时随形而梳绕之,曾流行于魏、晋时期。这种发髻的来历,就和本文的主人公甄姬有关。
雍正的第一个女人,生下两个公主,却一生卑微连宫女对她都很冷漠
在封建社会,特别是清代,成为后宫女子并不是个什么好事情。尤其对于一般官宦之家的女子来说,在外面是千金小姐,嫁入门当户对之家可以做太太,到了后宫却变得什么都不是,地位也极其低下,也许一辈子就是干粗活的宫
历史人物 为什么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不一样呢 看看她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还不知道:为什么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不一样呢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多少位功居伟志的皇帝,但多以男性皇帝为主女性很少进入到这个行列中,而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