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只因四个字! 一代名相李斯上了赵高的贼船
篇首语: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竟只因四个字! 一代名相李斯上了赵高的贼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竟只因四个字! 一代名相李斯上了赵高的贼船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途中病重,就让中车府令赵高给公子扶苏下诏:“把军队交给蒙恬统领,赶快回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安葬。”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书信和印玺都在赵高手里,只有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始皇去世,其余群臣都不知道。这就给中书府令赵高无限遐想的空间。于是他就先说服胡亥,让胡亥坚定了夺取皇位的信心。而后,赵高又主动找到丞相李斯,游说李斯,以得到李斯的支持。于是赵高就充分利用人性中“贪婪”和“恐惧”两大弱点,巧舌如簧与李斯展开了一场决定大秦帝国命运的辩论。
赵高对李斯说:“始皇帝去世了,给长子扶苏下了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诏书还没有发送,始皇帝就去世了,目前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你看这事该怎么办?”这显然是在暗示李斯:诏书和符玺都归了胡亥了,你不答应都不行。
李斯说:“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使国家生死存亡的的话呢!这不是我等为人臣所应当议论的事!”这个时候李斯还是很义正言辞的。
赵高说:“丞相啊,你和蒙恬相比,工作能力谁更强,对秦国的功劳谁更大,谁考虑的更周全而且错误最少,天下百姓更拥戴谁,与长子扶苏的私密关系谁更好?”已经开始捅李斯的软肋了。
李斯说:“在这五个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您为什么这样苛求于我呢?”李斯这句话最软弱不过了,显然,已被赵高说到了痛处。
赵高步步紧逼:“我进入秦宫管事二十多年,还未曾见过被秦王罢免的丞相功臣有善终的,结果都是以被杀告终,长子扶苏即位之后一定要用蒙恬担任丞相,很显然,您最终安安稳稳度过你的余生了。我受皇帝之命教导胡亥,让他学法律已经有好几年了,还没见过他有什么错误。他慈悲、仁爱、宽厚、轻财,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没人能赶得上他,可以立为继承人。您考虑一下再决定。”
李斯说:“您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我李斯只执行皇帝的遗诏,自己的命运听从上天的安排,有什么可考虑决定的呢?”
赵高说:“看似平安却可能是最危险的,觉得危险又可能是最平安的。在安危面前不早做决定,又怎么能算使圣明的人呢?”
李斯说:“我李斯本是上蔡街巷里的一介平民,承蒙皇帝厚爱,让我担任丞相,封为通侯,子孙都得到尊贵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所以皇帝才把国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给了我,怎么能辜负了皇帝的重托呢?请您不要再说了,不要让我李斯也跟着犯罪。”
赵高说:“我听说圣人并不循规蹈矩,而是顺从潮流,事物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呢!现如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赵高能猜出他的心志。希望你不要逆潮流而动?”
李斯说:“我听说晋代换太子,三代不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王位,哥哥被杀死;商纣杀死亲戚,又不听从臣下劝谏,社稷不保;这三件事都违背天意,所以才落得宗庙冷落。我李斯还是人啊,怎么能参与这些阴谋呢!”这段话李斯好像是在提条件啊!
赵高心知肚明,于是向李斯许下宏愿:“上下齐心协力,事业可以长久;内外配合如一,没有什么做不好的。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善于为人处世,相机而动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您说是不是?”
李斯终于溃不成军,仰天长叹道:“天哪!逢此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了,谁来把握我的命运呢!”这等于是缴械投降了。
一代名相,最终也没能逃脱人性的弱点--贪婪和恐惧。
一代名相李斯为啥成为历史上死法最惨的丞相?
中国历代丞相中,若要论下场最可悲、死得最惨的人,恐怕要首推秦相李斯了。《史记》中有一句关于李斯被杀的文字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五刑”,是指对罪犯所实施的五种刑罚。“五刑”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先秦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北魏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北齐律》的五刑是鞭、杖、耐、流、死,《北周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从《隋律》起,才将五刑定为笞、杖、徒、流、死,并不时持续到清朝。
从“五刑”的演化过程来看,这种惨绝人寰的刑罚,随着社会的不时进步,正在一步步向着较文化、较人道的方向展开,呈现出逐步减轻身体摧残程度的趋向。可李斯没有那么幸运的生在隋朝以后,也只需在秦朝垂死挣扎的份了。
秦朝的五刑固然比先秦时期有所进步,但从《大秦律》中仍能觉得到这种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的极端残忍。其法为:“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
李斯行刑时没有胡言乱语,所以没有被额外的割掉舌头。但“具”这个字,说明了李斯所遭受的那五种刑罚并处腰斩,一项也没有少。单纯经过文字记载,很难揣测出李斯受刑的情形。试想,假设先实施五刑,碎了尸,腰斩便无法中止;若先行腰斩,截成两段,那么刺脸、劓鼻、剁肢、笞杀都失去了意义。
独一的办法,就是将五刑和腰斩别离起来执行,先刺脸、劓鼻、剁肢,随后腰斩,接着砍头,最后再慢慢碎尸。赵高这一语无伦次的判决,可真够难为那些准备行刑的刽子手们的。
被施以五刑,这不能不说是严酷理想对李斯个人的极大嘲讽。其一,李斯是《大秦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搞不好五刑的详细内容还是由他大笔一挥,用精巧的小篆最终圈定而成的。其二,李斯是秦始皇残暴统治的“铁杆屠夫”,或许那些为他行刑的刽子手们,还是当年他用杀人无算的阅历,一手调教和培育出来的娴熟庖丁。
往常他本人却成了“俎上鱼肉”,最后由他锻炼出来的刀客,依照他厘定的刑罚,一项一项,一刀一刀的被结果了性命,很有一股子“木匠做枷,自食其果”的滋味和“请君入瓮”的觉得。
相关参考
赵高和秦王朝的灭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曾经只手遮天的人物,一夕之间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群臣都不同意他成为二世之后的下一任皇帝,于是都沉默不语。赵高在无奈之下将皇位传位于子婴,还说秦朝现在的
大家對李斯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是秦朝的一代名相。小時候看秦始皇的一些影視劇,覺得李斯死的真可惜,就開始恨趙高和秦二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歷史的了解變多之後覺得李斯真的是死有餘辜。李斯是被趙高給腰斬
...能够成为秦朝第二位皇帝,多亏了两个帮凶,一个是丞相李斯,一个是中车府令赵高。常言说“一山不容二虎”,李斯和赵高肯定有翻脸的那一天,但是在这场撕逼大战中,权位比较高的李斯却没有玩过赵高。李斯和赵高的合作...
赵高案治李斯《赵高案治李斯》是赵高查办李斯后,李斯被囚于狱中仰天长叹,认为秦二世不该听赵高的谗言要诛杀于他。《秦时明月》李斯像不过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变化,秦二世派赵高查审李斯一案,赵高将李斯屈打成招,之
中国历代丞相中,若要论下场最可悲、死得最惨的人,恐怕要首推秦相李斯了。《史记》中有一句关于李斯被杀的文字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五刑”,是指对罪犯所实施的五种刑罚。“五刑”究
中国历代丞相中,若要论下场最可悲、死得最惨的人,恐怕要首推秦相李斯了。《史记》中有一句关于李斯被杀的文字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五刑”,是指对罪犯所实施的五种刑罚。“五刑”究
公元前210年,公子扶苏奉秦始皇遗诏自杀而亡,秦朝战将蒙恬吞药自杀而死。扶苏死后,胡亥在赵高的支持下成功继位,成为了有名的秦朝二世暴君。秦王朝在权臣赵高的暴政下很快就激起了民怒,各地的起义纷纷涌现出来
公元前210年,公子扶苏奉秦始皇遗诏自杀而亡,秦朝战将蒙恬吞药自杀而死。扶苏死后,胡亥在赵高的支持下成功继位,成为了有名的秦朝二世暴君。秦王朝在权臣赵高的暴政下很快就激起了民怒,各地的起义纷纷涌现出来
扶苏是李斯女婿,李斯为何陷害他,帮助胡亥和赵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用狼狈为奸来比喻李斯和赵高的合谋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李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字通古,秦昭襄王二十三年
胡亥之所以能够成为秦朝第二位皇帝,多亏了两个帮凶,一个是丞相李斯,一个是中车府令赵高。常言说“一山不容二虎”,李斯和赵高肯定有翻脸的那一天,但是在这场撕逼大战中,权位比较高的李斯却没有玩过赵高。李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