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Posted 皇上

篇首语: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学习——以更换学习内容作为你的休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选秀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选秀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少女竟讽刺咸丰是昏君 咸丰帝选秀女遭抗拒内幕

选秀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后宫・甄传》第一集里介绍了甄、沈眉庄入宫选秀女的始末,当甄以“一袅楚宫腰”解释自己名字的含义时,深受皇上器重被留牌子。其实啊,在清朝后宫中,选秀远没有跟皇上、皇太后见上一面这么简单,也远没有像面试时你问我答这么容易。要知道,秀女当时要想摇身变“小主”,且得过五关斩六将,不过要真到跟皇上见面时,也不用行礼,也不用说话,只要站在那里让皇上选就行了。

虽说这填充后宫的事历朝历代都有,但清朝则显得特别一点,因为他们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其实,清朝之所以从旗人中挑选秀女,无非就是为了血统的纯正,当然在清朝中晚期,也有过汉族女子成为嫔妃的,只是当年她们在入宫和挑选程序上,与八旗女子所经历的不同。要说八旗选秀女,每三年一次,由户部主持,一是为后宫妃嫔填充新鲜血液,二是皇上可以赐婚,把挑选好的秀女直接进行指婚,婚配给跟自己血缘关系比较亲密的人,实在不行也可以让根正苗红的秀女当自己的儿媳妇么。

乾隆的太爷爷顺治皇帝规定,选秀必须是八旗官员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十七岁以上的女孩就能幸免参与这场选拔赛了,可是这规定过不了乾隆那关,乾隆皇帝偏偏就要为难这些女娃娃,他规定旗人女子必须参加选秀女活动,即便这届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也得参加下一届的阅选,没有经过这一关的女子,即便你到了二十岁也不准私自聘嫁。要知道,那会儿的二十岁就是“剩女”了,要想婚配就很难了,所以不管你是有一步登天还是一入深宫深似海的命运,都得博一把。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在清末光绪年间,参选秀女的年龄,最小的是十一岁,最大的达到二十岁。哎,要不然说啊,这古代女子的命运还真由不得自己。所以,即便甄有多么不愿意参选秀女,可终究也逃不过“到此一游”的命运。

电视剧中,甄用古诗词诠释了自己的名字,许是那端庄得体的回答深得皇上之心,于是被留下等着册封。要说啊,这选秀可不是相亲见面时聊天,那程序多了去了,复杂多了。史学家们的笔记,清楚地记录着,秀女要通过选拔得过好几关。首先,是皇上、皇太后当评委,海选八旗女子,女子们五六人站成一排,从身形到容貌一目了然,皇上来决定进入复试的名单;其次,秀女们会接受第二关的考验,虽说“考试”的具体内容不详,但是据不少文献记载,皇家会对女子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测试,最有名的就是裸检了,那可是鸡蛋里挑骨头的事啊。皮肤粗糙或者嗓门粗点,那就要被“out”出局了。假如女子被列入成为后妃候选人,那么第三关就来了,为皇帝效忠的嬷嬷、妃子们包括皇上本人都会召见你进行层层面试,稍有差池,那么你就跟紫禁城无缘了。如果,你能顺利入选,还得经过“留宫住宿”这一项考查,考查通过,那你就算晋级到了三宫六院里,不过别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你还得祈求上天,能有朝一日被皇上临幸,那样你才能被册封,每个月还有点零花钱,还有个人伺候,逐步等着晋封,向着贵妃乃至皇后的地位上攀登。但是,当你到了30岁,还没有得到皇帝的青睐,说实话皇上也早已忘记后宫有你这么一号人了,那最后的命运就是被放出宫去,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吧。

记得前段时间,微信上流传着一篇日志,是用老照片的形式展现清朝后宫佳丽的真实容颜。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甚至有网友回复,怪不得皇上要不停地选秀,因为那些妃子实在是长得太难看了。其实,秀女并不一定都是貌美如花之人,很多秀女能成功当选,还是跟其自身的政治背景分不开的。据记载,清朝选秀的标准就是门第和品行,美貌并不在其中。就拿光绪皇帝来说,当年慈禧虽然把选秀的大权交给他,可是当他想挑选一位大臣之女时,慈禧坐不住了,连忙暗示应该选她自己的侄女,于是隆裕皇后成为清朝历史上最丑的一位皇后了。

少女竟讽刺咸丰是昏君 咸丰帝选秀女遭抗拒内幕

清朝皇帝嫔御的主要来源,是选秀女。选秀女每3年举行一次。清制,所有年纪在13至17岁间的八旗满洲女子,都要按年度向户部呈报备案。过了17岁,就算逾岁了,可是,如果女子过了20岁,还未经验看,也不许嫁人。只有经过验看,未被相中,被撂牌子后,才可自由嫁人。

选秀女还有一个记名制度。经过初选而被记名的秀女,还要复选一次,未复选前,不得私下自由聘嫁。秀女记名期为5年,记名期间,每月给以银两,其数目,三品以下人员之女记名,每月给银1两,复选如再落选,才可嫁人。如果记名过五年才退名,另外加赏银20两。记名秀女如果久不复选,过了5年,仍未得到关于某女退出记名的明文,那只有终身不嫁了。

备选的秀女聚集于神武门内,按年龄排班,由太监引进贞顺门内,进入御花园。引见时,每5人为一班,皇帝选中,则留下牌子,否则就撂牌子。选看时,这些秀女立而不跪,不许乱动,不许直眼看皇帝,不许搔首弄姿,只有低眉顺眼。皇帝若停下来问话,秀女只可简答,不可多说。当选的秀女,或为皇帝妃嫔,或指配给亲王、郡王及皇子皇孙。

咸丰九年深冬的一天,一批应选秀女被引入内殿,咸丰皇帝将亲临阅视。其中,有一位衣着单薄的少女,她的父亲是京营四品官员。由于家境贫寒,穿得很少,冻得直打哆嗦。少女见皇上半天也不出来,心中很恼火,多次想出列,主持此事的内臣唯恐出事,便强行制止。秀女们议论纷纷,只听那位少女大声说:“我听说古代就有无道的昏君,难道今天的皇上就是吗?”这时,咸丰帝就在围屏后面,少女的话他全听见了。咸丰帝很震惊,急忙走出来呵斥道:“是谁在此咆哮?”

秀女们恐怖失色,无言以对,只有那少女从容出列,在皇上面前跪下道:“是我说的。”问:“你为什么说?”答:“我们这些人被引来见圣上,圣上很久不出来,天气这么寒冷,我们禁不住啊。而且,我冒死问皇上,朝廷办事,应有分寸。如今天下大乱,军事不断,军队中连军饷都发不出,城中人吃穿困难,朝不保夕。可是,皇上却今日选妃,明日挑女,而不去挑选精兵良将,平定贼寇,这不是无道的昏君吗?我斗胆议论皇上,愿服死罪。”

少女的这番话把皇上问得面红耳赤,咸丰帝想发作一下,处死这位少女,可是,他又一想,这么做也无济于事。于是,他和缓了面容道:“你们这些秀女,不愿挑选的,现在可以走了。”那位少女当即叩头谢恩道:“多谢皇上开恩。”说完,站起来,招呼大家快走。众秀女早已吓丢了魂,两腿发颤,走不动了。直到发现咸丰帝早已回宫,大家才仓皇逃出。这年的选秀女,就此草草收场。

这位少女的举动,震惊了朝野。后来,咸丰帝为了挽回面子,将少女的父亲降一级调用;同时,将少女指配给宗室的某位王爷为小妾。这次秀女抗选事件,在《清宫词》中也有记载:

女伴三旗结队偕,绣襦锦袱映宫槐,

祃牙已命南征将,选秀仍闻撂绿牌。

诗词下面,有注佐证:文宗选秀女,谓东南发匪方炽,不闻朝廷选将命师。尚于此时循例选透女也?语多侃直。文宗不为罪,王壬父为之作小传。

相关参考

咸丰帝选秀女遭抗拒内幕

导读:清朝皇帝嫔御的主要来源,是选秀女。选秀女每3年举行一次。清制,所有年纪在13至17岁间的八旗满洲女子,都要按年度向户部呈报备案。过了17岁,就算逾岁了,可是,如果女子过了20岁,还未经验看,也不

咸丰帝选秀女遭抗拒内幕 怜香惜玉

清朝皇帝嫔御的主要来源,是选秀女。选秀女每3年举行一次。清制,所有年纪在13至17岁间的八旗满洲女子,都要按年度向户部呈报备案。过了17岁,就算逾岁了,可是,如果女子过了20岁,还未经验看,也不许嫁人。只有经过验...

历史清朝选秀女 绝非是在选美而是在拼爹

后宫选秀女一直是皇帝纳妃子的重要方式,每三年选一次,入选的都是满洲八旗女子,汉女则不得入选。后宫佳丽三千就是这么得名的。而在“三千佳丽”之中,既包括皇帝的皇后和嫔妃,也包括后宫的侍女。那么,这些美女佳

而是在“拼爹” 揭秘清朝选秀女绝非是在选美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挑选秀女的目的,除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就是为皇室子孙拴婚,或为亲王、

图揭清朝选秀女上位争宠全过程 变态制度惨无人道

>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皇室的奴隶,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尽管清初将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女子都称为秀女,但挑选的方法和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八旗秀女,每三年挑选一次,由户部主持,可备皇后妃嫔之选,

清朝皇帝选秀女内幕 不可私先结亲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  清太祖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

揭秘清朝后宫选秀女争宠上位非常手段

清朝明确规定,八旗秀女阅看时,必须着旗装,严禁时装。而且,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好色”也是极不名誉的,“美女祸国”从来都是帝王和他们的大臣们翻云覆雨的护身符,因而这一标准总在若即若离、讳莫如深的扑朔迷...

揭秘清朝后宫选秀女争宠上位非常手段

清朝明确规定,八旗秀女阅看时,必须着旗装,严禁时装。而且,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好色”也是极不名誉的,“美女祸国”从来都是帝王和他们的大臣们翻云覆雨的护身符,因而这一标准总在若即若离、讳莫如深的扑朔迷...

古代皇帝是怎么选妃子的?不看颜值而看这个

提起皇帝的后宫生活,一般人都是垂涎欲滴,后宫佳丽三千,天天醉卧温柔乡,普通人也没有这个福分。但要想进入后宫,秀女也是要经过层层选拔,过五关斩六将,不是每一个秀女都有机会得到皇帝的临幸。那么,在古代,哪

其事实与美貌无关 清宫选秀女的真实情况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这套制度是在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