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装剧梳的辫子是错的

Posted 辫子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装剧梳的辫子是错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装剧梳的辫子是错的

2、晚清男子的辫子多脏

清装剧梳的辫子是错的

中国汉族成年男人自古以来都是束发的(这个古指的是周朝以后,从出土发掘的商朝玉俑看,商朝男人也是辫发的),束发,不仅是成年的标志,也是华夏民族文化的象征。而到了清朝,男人都剃头留辫,成为一个时代最突出的历史影像,所以,我们把反映清朝故事的影视剧都称作“辫子戏”。但是,那些影视剧中的清朝男人虽然留辫子,却大多是错误的辫子......

影视剧中,清朝男人虽然留辫子,但他们留着“阴阳头”,只剃光了头上前半部分,在后面才梳成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如同上图《少年天子》中邓超那样。而在港台一些影视剧里,甚至头皮都不剃光,只是梳一根大辫子。好多观众看了,说像港台影视那样的留法,那些男人都是死罪。但大家不知道,就像《少年天子》那样留,多数时候其实也活不了。

身为满清皇帝,顺治的辫子居然不合规矩

清朝男人的辫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样子。顺治是满清入关第一位皇帝,那一时期,是对辫子要求最明确、最严格的时候。当时,满清皇朝把肯不肯剃发留辫提到愿不愿意做顺民的高度来看待,这才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俗谚。且因为剃发令的颁布,在江南地区激起许多反抗,比如让韦小宝韦爵爷提起来都要骂声“辣块妈妈”的“嘉定三屠”,就是因为清朝蛮横地强制推行剃发令激起来的民变。

那一时期的辫子样式,有个专门的叫法:“金钱鼠尾”,“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也有人说,留的辫子细长,要能从铜钱孔中穿出,所以才那么叫。总之就是脑门心留一小撮头发,然后梳一条小辫儿。那形象,不是搞行为艺术的,还真不敢去挑战大众的审美。反正小编要是活在明末清初,肯定要反抗一下的。实在不行,出家修道也在所不惜。

从左至右分别为请前期、清中期和清后期辫子样式

金钱鼠尾

清朝统治者呢,对“金钱鼠尾”一方面是美化,顺治四年广州“易服剃发令”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另一方面就是威胁,不挨剃刀,就挨屠刀。明朝有个遗民说:“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幸免,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檀”。而且,不剃要杀头,剃的不对也要杀。也就在顺治四年,江南浒墅关有个叫丁泉的平民,因为“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尽管他“无奸宄之心”,但因为“违同风之化”,还是被“着就彼处斩”,连带着县官、家长、邻里也受了牵累。周星驰演的《武状元苏乞儿》,苏乞儿披头散发,天理教教主赵无极以他没辫子责难他,苏乞儿从头发中挑出一条小辫,就那样敷衍过去了,实际上剃发和留辫是一体的,不可能蒙混过关。好在赵无极自己的发型也不合规矩,大哥不用说二哥啦。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忍了鼠尾巴一百多年的中国人对辫子做些改良,头顶留的头发有了一巴掌大,辫子也粗了许多。那时期外国人大量来华,对这种发型亲切地称为“猪尾巴”,甚至成为外国人对中国男人的主要印象――唉,非要分辨鼠尾巴和猪尾巴哪个好看,实在是超出了小编的能力。

到了清朝晚期――就是苏乞儿生活的时代――发型又有变化,留的头发更多了,男人们都以拖一根又粗又长的大辫子为荣,很多人形容为“牛尾巴”,如同一般“辫子戏”中表现的那样。到那时候,经过两三百年的熏陶,不管外国人怎么嘲笑,我们已经以辫子为美了,不让留还不高兴。太原有位乡绅,满清灭亡后,因为辫子被革命党剪了,自己在日记里写:“上年五月被贼剪发半截,恨贼为乱难当,莫能寝其皮而食其肉,为此生之大憾。”而鲁迅先生写的《风波》,七斤因为有人要剪辫子,吓得连城都不敢进了。

满清三百年,关于辫子的大略就是这样。小编之所以要说,倒也不是要挑人家辫子戏的刺,只是给大家还原一段史实。影视剧真要按史实拍,估计大家也不乐意看吧――脑补一下,《康熙微服私访记》《戏说乾隆》,两位万岁爷英明神武风流倜傥,或顾盼自雄之时,或泡妞把妹之际,一位鼠尾巴晃,一位猪尾巴摇,即使符合历史了,可小编担心观众笑场。

这样的发型叫猪尾巴

这才叫有良心的辫子戏呢

晚清男子的辫子多脏

了解更多历史,请点击关注哦!

中国有句老话: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古人认为,身体是父母给的,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孝顺,我们必须要保持身体的完整。因此我们通过一些古装剧能看到每个人都留着一头长长的头发,不论女人还是男人。

到了清朝,由于满清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之前那种一头长发变成了一条辫子,披着、绑着,什么样的都有。总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但这些辫子不是一成不变的,清朝前期男子的发型是”金钱鼠尾“,这时候的辫子甚至比小拇指还细,因为要穿过铜钱中间的小孔才算合格。试想一下,扎着这种辫子的男子走上大街,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个“光头强”。

而到了清朝晚期,清宫剧里的那种阴阳头开始出现了,这种发型要求男子把前半部分的头发剃掉,后半部分头发保留并留长扎成辫,因为头发越留越多,所以辫子也就越来越粗。

当时整个清朝从皇帝到老百姓,从满族人到汉族人,官宦商贾、市井农夫,书生文人等等都顺应了这股天然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到了19世纪以后,这种变化趋势愈发强烈。

辫子粗了、长了,意味着头发更难以清洗。对满清贵族而言,家财万贯,优裕的生活条件,时常理发、洗发不成问题;但对于占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而言,这可以说一种负担,柴米油盐都成问题,谁还有多余的时间去过多地关注头顶上的那一束辫子?

所以,他们往往是一个月洗一次头,甚至更有人半年都不洗一次,结果呢?发辫越来越污浊不堪,上面就算沾满尘土草屑也不足为奇,有时虱子都可以在上面落户。虽然到了清朝晚期,走街串巷的理发师傅已大量出现,但他们手除了要提着装剃刀、毛巾等理发工具的木箱,最多就带一壶热水,试问,这点水能洗几个人的头发?

因此,留这样的发辫,冬天还好,到了闷热的夏天,结果可想而知。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但他们都有选择性的,一般人特别多的地方都会避开,因为他们觉得这种长辫到夏天的时候,气味足以让人呕吐。

1911年,随着武昌起义的成功,全国性大范围的剪辫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种清朝独有的发型自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按道理我们只能在电视上才能看到这种发型的,不过听说现在还有人留这种辫子,你知道吗?

清朝(423)头发(5)辫子(3)

相关参考

美国历史 谁在制造文明的冲突

   文明抵触论是美国专家亨廷顿提出的一个闻名观念,余秋雨先生以为这个观念是错的,他以为不一样文明之间的抵触不是必定的,而是那些政客、商人的诡计多端。我以为余秋雨的观念是错的,可是并不是代表

晚清男子的辫子多脏

了解更多历史,请点击关注哦!中国有句老话: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古人认为,身体是父母给的,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孝顺,我们必须要保持身体的完整。因此我们通过一些古装剧能看到每个人都留着一头长长的头发,不论女

历史秘闻 晚清男子的辫子多脏

了解更多历史,请点击关注哦!中国有句老话: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古人认为,身体是父母给的,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孝顺,我们必须要保持身体的完整。因此我们通过一些古装剧能看到每个人都留着一头长长的头发,不论女

股票历史成交价格

1.股票中的成交价是如何确定的我只能说第1、2条都是错的现在最低卖价是10元,我报价11元买入,成交价并不一定是10元,假如卖盘稀少,买盘比之大,成交价就绝对不会是10元(只有一部分是10元,有时也会

历史秘闻 2007台湾高考语文试题

楼上的答案肯定是错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96年度(西元2007年)指定科目国文科考试试题国文考科-作答注意事项-考试时间:80分钟作答方式:˙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案卡」上作答,修正时应以橡皮擦拭,

养生知识 破除这些孕妇饮食禁忌

由知道已怀有身孕开始,妈妈、奶奶、姨妈、姑姑便纷纷提供心得,说这些不能吃,那些切忌食。其实这些传统有多少是对,多少是错的呢?还有,有哪些食物,是真正要敬而远之的呢?这里让我们详细道来。传统谬误:1、不

中国在历史上真的没有灭亡过吗

其实,判定依据主要是种族载体和文字文化载体!所以楼上的是错的!印度文明是有雅利安人入侵之后才建立的印度文明!它本身的创立就是灭亡!随后,安息人,贵霜人,笈多人···轮番占据过印度!最后,英国第一次统一

心理学知识 我们都不可理喻

我们对人的管理的学说和实践,好大一部分(例如,组织设计、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作息制度等等)都以“人类是理性动物”为前提。但是,如果这个前提是错的呢?人的高度进化的大脑,造就人类辉煌的文明,让我们以万物

历史上第一个女宰相

1.历史上第一位女宰相是谁是商代的妇妥。上官婉儿的答案是错的。屡见有历史八卦言:唐代的上官婉儿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宰相。其实,上官婉儿有宰相之实,并无宰相之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宰相,应该是公

强大的金国为何无法彻底消灭南宋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强大的金国为何无法彻底消灭南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朝从王安石变法以后就逐渐走向了政局混乱。新党旧党互相攻伐,新政和旧政交替进行,没人能说得清楚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