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女真的都是踩着高高的“花盆底”鞋吗

Posted 宫女

篇首语: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代宫女真的都是踩着高高的“花盆底”鞋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代宫女真的都是踩着高高的“花盆底”鞋吗

2、清代满族旗鞋

清代宫女真的都是踩着高高的“花盆底”鞋吗

喜欢看清宫剧的人一定对后宫女性们脚上穿着的高底鞋并不陌生,看着女孩子们踩着高高的鞋子还能够健步如飞地跑来跑去,的确不能不佩服她们脚下的“功夫”。前不久热播的韩栋版《鹿鼎记》中,也有不少穿花盆底的美女,从公主到宫女。说到这儿,问题来了――清朝的宫女能不能穿花盆底?

答案是普通宫女是不能穿的,尤其是低等宫女。你能想像浣衣局的洗衣丫头们穿着花盆底洗衣服的样子吗?所以在许多清宫剧里不管是主子还是丫头一律穿花盆底是不大对的。著名的“还珠”就是如此。但这些电视剧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为了满足观众的眼球,在宫里的美女都穿上花盆底也没关系,毕竟这样上镜,才会显得摇曳多姿。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花盆底鞋的真实情况怎么样呢?

顺治元年满清入关,定都北京,这个崇尚妇女“天足”的骑射民族,看见了一个满是“小脚女人”的世界,男人娶妻,非小脚不可的天下。清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竭力推行满族发饰与服饰,并禁止满族妇女缠足。因而,在汉族妇女裹脚疯狂的年代里,满族女性仍能保持着自己传统鞋履的特色。然而,为何满族要穿如此样式的鞋呢?这里面有一段历史故事。

满族多罗甘珠女罕的父王被一个名叫哈斯古罕的奸诈的部落首领害死,他们的王城阿克敦城也被夺走了。多罗甘珠决心夺回城池,并为父王报仇。但是阿克敦城三面围着“红眼哈塘”,红锈水有三尺多深,人马无法过去。多罗甘珠想啊想,受到了长腿白鹤的启发,她带领众人,制作了“人造木鹤腿”,顺利地走过了红眼哈塘,夺回了阿克敦城,也为父亲报了仇。从此,满族的妇女们在上山采蘑菇、采榛子时,为了防止被毒蛇咬伤,也在脚上套上这种“木鹤腿”。后来这种木鹤腿就慢慢演变成一种生活中的高底木鞋,有的两头宽、中间细,粗看很像马蹄,起名叫“马蹄底”;有些像花盆,起名叫“花盆底”;还有龙鱼底、四闪底等,都是根据设计的形状而命名的,不管如何千变万化,其高跟都是镶嵌在脚心部位,总称叫“旗鞋”。

旗鞋最初为半寸至1寸,后逐渐增高至5寸左右。清宫女眷和贵族妇女大多穿4寸以上,年轻者鞋底高度可达六七寸(即25cm左右)。娴雅的旗装配上高底旗鞋,使女性更显得婷立修长,轻盈高雅。

对于旗鞋的出现,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大清入主中原后,受汉族文化影响,裹脚之风有增无减。尽管满族的女性从不裹脚,但根据普遍的审美标准,大脚绝对不是漂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族女性便发明了这种高底鞋,将脚藏在衣群里,这样就不会轻易露出大脚来。

不管哪种说法,旗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是越做越精致、越奢华,已经是清代服饰的标志之一,能流传下来的在今天也是艺术珍品。

清代满族旗鞋

满族妇女的鞋称为“旗鞋”,极富特色。由于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裹脚,她们习惯穿这种鞋,尤其是贵族妇女,普遍穿这种鞋,所以称为“旗鞋”。

清代花盆底鞋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旗鞋的木跟镶装在鞋底,在中间,三寸多高,整个木跟用白细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旗鞋的面料为绸缎,上绣五彩图案。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随着年龄增长,鞋底高底也逐渐降低,一般老年或劳动妇女,多穿稍矮的或平底鞋。

关于花盆底鞋的起源:

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

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第一、认为满族妇女爱穿旗袍,置高底,可使旗袍不拖地,又不暴露双脚。

第二、认为满族妇女,为了增其身高,表现女性的婀娜多姿、故置高底。

第三、满族妇女上山劳动为防蚊叮,同时免使鞋底遭泥湿。故习惯在鞋底部附木块,后发展为花盆底鞋。

相关参考

揭秘清代宫女究竟是为何要穿“高跟鞋”?

喜欢看清宫剧的人一定对后宫女性们脚上穿着的高底鞋并不陌生,看着女孩子们踩着高高的鞋子还能够健步如飞的跑来跑去,的确不能不佩服脚下的“功夫”。这样一个奇怪的鞋式,却成为了清代宫廷服饰与其他朝代的宫廷服饰

清代满族旗鞋

满族妇女的鞋称为“旗鞋”,极富特色。由于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裹脚,她们习惯穿这种鞋,尤其是贵族妇女,普遍穿这种鞋,所以称为“旗鞋”。清代花盆底鞋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

清代宫中女子穿什么鞋?被清宫剧骗了很多年

前几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阵风,清宫剧是一部接一部上映,很多人痴迷于那些爱恨纠结的故事情节中,剧看多了,我们会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宫中女子,上至后宫嫔妃、下至伺候人的小宫女,她们无一例外穿的都是“花盆底

清朝妃子穿的花盆底鞋,除了好看还有什么作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小脚似乎是所有女孩的标志,但是我们在清宫剧中看到的嫔妃们双脚露出来时,都是正常的大小,很多人都觉得这可能不符合史实,但其实这才是清宫嫔

清朝的花盆底鞋到底是什么 清朝妃子都穿这样的鞋子吗

对清朝花盆底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近清朝的宫廷戏一直是很火的,什么《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一部部看的我们欲罢不能,不光对清朝的历史格外向往,就连他们的服

清朝宫廷女生所穿的鞋子要如何走路

清朝宫廷女生所穿的鞋子要如何走路?您没有看错!您所言的清朝宫廷女生所穿的鞋子,名字叫做「花盆(底)鞋」,总称「旗鞋」。这种花盆鞋就是在绣鞋底部中央(真的是中央别怀疑,和现在的高跟鞋不一样)即脚心,镶嵌

满族女人的高跟鞋最高 古代女子的高跟鞋

满族“高底鞋”的跟的形状有两种:一种是鞋跟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称为“花盆底”;另一种是鞋跟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和落地的印痕像马蹄印,所以称为“马蹄底”。满族“高底鞋”的木底高跟一般高度为5

秦始皇一念之差葬送了大好江山

中国历代皇帝中当得上千古一帝称号的,也唯有秦始皇嬴政了。在他之前,没有皇帝这个称呼。在他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踩着他的脚步坐上皇帝宝座的。他灭掉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他自称始皇帝,

清朝服饰的来历和特点,清朝服装特点是什么?

清朝服装特点是什么?特点:清朝服饰大体上追求清秀,简洁,窄袖紧身。反映了清朝的保守性,闭关锁国的性格。清代满族妇女的服饰,一般是穿旗袍,外罩马甲,穿高跟在脚心的花盆底鞋。汉族妇女有“男降女不降”之说,

清朝宫女生活真的像电视剧那么黑暗

客观地说,中国历代宫廷中,清朝宫女的命运相对较好。比如唐代、明代,宫闱之内比较黑暗,很多宫人不明不白地便被人杀害,其刑罚之狠辣极为出名。清代皇帝对太监极为严苛,但对宫女相对比较温和,而且提倡对待婢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