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发生的十起“朱三太子案”

Posted 太子

篇首语:做了好事受到指责而仍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者的本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康熙年间发生的十起“朱三太子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朝康熙年间发生的十起“朱三太子案”

2、历史人物 朱慈焕简介 朱慈焕是朱三太子吗 朱慈焕怎么死的 朱三太子案简介-

清朝康熙年间发生的十起“朱三太子案”

导读:

扯起故国旗号,拥立亡皇后裔,起兵对抗朝廷,是不少野心家在王朝鼎革之际所常用的一种手段。康熙年间发生的伪“朱三太子案”,就是一个极为突出的典型。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只记述了杨起隆假冒“朱三太子”谋反,而康熙年间历史上真实的“朱三太子”案件却有十起之多。

杨起隆起事,是康熙年间以“朱三太子”为号召影响较大的一次。杨起隆,虽为无业游民,但为人果敢,有谋略。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杨起隆借机在京城率众举事,起义失败后,杨起隆逃脱。之后,清廷多次搜捕、缉拿在逃的杨起隆,一无所获。

康熙十六年,福建永春县人蔡寅,号“白头贼”,自称“朱三太子”,凭借巫术惑众,带兵数万,与台湾的郑经相互勾结,攻打漳州,后被海澄公黄芳世歼灭于天宝山;同年六月,河南柘城也有人自称明“朱三太子”,率众起事,也遭到了清廷的镇压。

康熙十八年,陕西汉中、兴安一带有人自称“朱三太子”起兵抗清,后被抚远大将军图海击败逮捕。此人自称杨起隆,经杨起隆家人及其同伙辨认,得知此人曾是杨起隆部下,知道事情原由,因此借“朱三太子”之名谋划造反。康熙十九年,假杨起隆被押往北京处死。

杨起隆本人虽然销声匿迹,不知所终,但“朱三太子”的名号却作为一种有力的号召,更为许多起事者所借用。康熙三十八年,江南金和尚拥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为“朱三太子”,聚众太湖,密谋在康熙南巡时将其劫持,关键时刻由于发炮不鸣,最后双双被捕伏诛。

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江苏太仓州与浙江四明山几乎同时暴动,且首领都以“朱三太子”为号召,因此引起了康熙的特别重视。他一边亲自批阅奏折,部署追捕方案;一边派人乔装打扮,细访贼人老巢;并特别强调一定要立即缉捕所有涉案人员,与现获贼犯一并审结。

对康熙来说,“朱三太子”本人并不可怕,但“朱三太子”这面大旗的感召力却不可轻视。所以,每次爆发以“朱三太子”为名号的起义,都会让康熙感觉犹如芒刺在背;而每次只抓到伪“朱三太子”,却让康熙大失所望、寝食难安。那么,真正的朱三太子究竟身在何方?

崇祯共生七子,其中二、六、七子早殇,只剩下长子朱慈、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五子朱慈焕。明亡后,朱慈、朱慈炯、朱慈三人流落民间,不知所终,但据后来朱慈焕被捕后交代,三个皇兄均被清廷捕杀。朱慈焕因与四哥朱慈同岁,所以人们习惯把他称作“朱三太子”。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朱慈焕被迫离开宫廷,到处颠簸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后来,朱慈焕改名王士元,入赘浙江余姚胡家,生有六儿三女,但是,他担心被别人利用,害怕成为反清的一块招牌,所以不敢在余姚常住,而是长期在四明山一带辗转,以教书糊口。

四明山“朱三太子”案,让朱慈焕甚感恐慌。于是,他带着老婆孩子躲到了宁波。慈溪县的叶氏兄弟,便携朱慈焕的四子朱壬“欲图为匪”,后因事机暴露作罢。后来,朱慈焕又化名何诚躲避到镇海县。房东张月怀借机以“朱三太子”的名义,秘密开展反清活动,朱慈焕因此惶恐不安。

康熙四十五年间,朱慈焕先后逃往湖州长兴县和山东汶上县避难。康熙四十七年四月,朱慈焕在汶上县被清廷抓获,后经九卿科道会审,几个已经投降清廷的明朝老太监辨认后也均称“不认识”。于是,清廷判定朱慈焕为“假冒”,将其凌迟处死,几个儿子全部被斩。

几十年来,朱慈焕隐姓埋名、东躲西藏,并没有真正从事过“反清复明”。但作为一种号召,“朱三太子”的名号对清政府确实构成了威胁,所以朱慈焕含冤背上了“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明史》中说朱慈焕五岁病逝,不过是给朱慈焕硬加上了一个以“朱三太子”为名蛊惑人心的罪名。

朱慈焕死了,“朱三太子”案似乎应该尘埃落定了。但康熙六十年台湾朱一贵起义,仍然尊奉“朱三太子”的名号。可见,在清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朱三太子”已经成为一面不倒的旗帜。从康熙十二年到康熙六十年,全国共发生了十起“朱三太子”案件。《康熙王朝》把“朱三太子”锁定在杨起隆一人身上,与史实不符。

历史人物 朱慈焕简介 朱慈焕是朱三太子吗 朱慈焕怎么死的 朱三太子案简介-

  中文名:朱慈焕

  别 名:朱三太子、悼灵王、王士元等

  国 籍:明末清初(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633年(明崇祯六年)

  逝世日期: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

www.lishixinzhi.com

  职 业:皇室贵胄

  父 亲:朱由检

  母 亲:田贵妃

  身 份:亡明子孙

  朱慈焕(1633年—1708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五子。崇祯六年(1633年)出生,母田贵妃。甲申之变后,朱慈焕为躲避祸乱,隐姓埋名,先后多处安身。虽然本人并无复明逆反之意,但朱慈焕的存在对满清政权而言始终是一个威胁,很多人借着拥立他的名号从事逆反活动,“朱三太子”成了当时的一种旗号。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朱慈焕在汶上县被捕,并于当年被清康熙帝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凌迟处死,享年七十六岁。其子嗣亦皆被杀害。

  朱慈焕崇祯六年(1633年)出生,后封永王。甲申之变时,年十二,仓皇出奔,流离颠沛。在大顺军中与两个哥哥失散之后,与一位姓毛的将领逃到了河南,种了一年地。后因为清政府清查“流贼”,姓毛的逃走,他只能一个人流浪。十三岁到凤阳,遇到一位姓王的前明老给事中,细询根由,执手悲泣,乃留在王家,改姓“王”,名士元。年十九时,王家突遭变故,慈焕再度流亡江湖。至一佛寺中削发为僧,偷生度日。 后又往浙中,结识一个姓胡的余姚人,亦明官员后裔,后两人谈经论文后,胡颇钦佩他的才学,劝他还俗,并将女儿嫁给她。从此朱慈焕以余姚王士元为名靠教私塾为生。

  康熙四十四年,在宁波认识秀才张月怀,后来别人亦称他张老先生。 不久,发现张行事不安分,便带家属居湖州长兴县。 后风声吃紧,宁波、镇海都“一步一步挨查”。 闻得事发,妻女六人,均上吊自尽,三子一孙,被捕收。朱慈焕躲避流亡。康熙四十七年,官府逮捕康熙四十五年在大岚山起事的浙东和尚张念一,并从其口中得悉慈焕的行踪。四月,在山东汶上县躲避两年多的朱慈焕被捕,押解京师受审。

相关参考

朱三太子案简介

扯起故国旗号,拥立亡皇后裔,起兵对抗朝廷,是不少野心家在王朝鼎革之际所常用的一种手段。康熙年间发生的伪“朱三太子案”,就是一个极为突出的典型。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只记述了杨起隆假冒“朱三太子”谋反,而

清朝文字狱有哪些例子

  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文网之密,处刑之重,规模之广,在封建社会中,以清朝为最甚。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先后发生了数十起大大小小的文字狱。  什么是文字狱?文字狱就是统治者挑剔文字的过错而兴起的大

清朝的文字狱经典案例

  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文网甚密,处刑之重,规模之广,而在封建社会中,清朝文字狱更是空前绝后。在清朝历史上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先后发生了数十起大大小小的文字狱。  什么是文字狱?文字狱就是统治者挑

清朝康熙年间已开始

  300多年以前,一股“闯关东”的浪潮席卷山东。齐鲁大地上的农民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两条腿开拓出一条充满血泪的“闯关东”之路。一个“闯”字,沸腾了他们的,也造就了他们的性格。当时光渐渐冲淡这段时

清朝乾隆年间发生了什么 乾隆在位多少年

清朝乾隆年间清朝时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一个封建王朝存在的四百多年期间,一共出现了十二个皇帝,乾隆就是其中一个。乾隆画像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为巩固清朝的统治以及百姓的安居乐业做出

清朝年间广西发生僵尸袭人事件

  1872年发生在广西云南交界的僵尸袭人事件是否真实?  同治十一年(1872)五月初三日,与阿古柏订立“通商条约”(即“俄阿条约”),承认阿古柏为“哲德沙尔”领袖,阿古柏同意沙俄在南疆通商、建立牙

康熙年间,为什么会爆发三藩之乱

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十二年三

贝加尔湖是康熙主动让给沙俄的

  清朝年间,新疆和东北地区一直都在发生着战乱,中国北部的沙俄对中国的领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一直都想占领这些地区,也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康熙皇帝统治时,这种战乱的局面才得到终结。  沙俄一

同治年间都发生了哪些叛乱

同治年间正是清朝下坡路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的国内动乱,其中有名的就有捻军、回民等等,这里要说的是来自于陕西甘肃地区的回民叛乱,在当时因为生活压力巨大,再加上长期以来回民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康熙五十一年清朝规定全国征收丁银的总数以康熙五十年为准,总数固定不变,此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末期和雍正时期发展成为“摊丁入亩”。 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