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决策:慈禧向全世界宣战加速清朝灭亡
Posted 联军
篇首语: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荒唐决策:慈禧向全世界宣战加速清朝灭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荒唐决策:慈禧向全世界宣战加速清朝灭亡
“冲动是魔鬼”这句话说得十分有水准,魔鬼附体的大清帝国独裁者在冲动下做出了空前绝后的旷世之举,居然向全世界宣战。这世界上任何的宣战书,矛头所针指的对象无外乎个人、集体、国家,都十分明确,而清帝国发布的《宣战诏书》中“彼等”二字,将除了自身以外所有外部世界统统列为敌人,说白了就是向全世界宣战。
清人景善的笔记记载了这篇《宣战诏书》全文:
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嚣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谩神圣。我国赤子,仇怒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
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我人民耳。故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皆我赤子之谕,原为民教解释宿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乃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日复公然有杜士立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于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恃兵坚器利,自取决裂如此乎?
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戴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所无。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既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翦彼凶焰,张国之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饷项,朝廷不惜破格茂赏,奖励忠勋。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做汉奸,即刻严诛,决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有厚望焉。
自人类有战争起,各种内容的宣战书再无法与清帝国《宣战诏书》相比拟了。清帝国的宣战书,是何等惊天动地空前绝后啊!军机处的一个小吏连文冲也因书就了这篇千古奇文而史上留名。
那么,是什么让大独裁者慈禧作出向全世界宣战这样疯狂的决策呢?据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里的说法,这是因为一封情报所引起的。情报上说,各国公使联合决定,“勒令皇太后归政”。这让权力欲望十分强烈的慈禧寝食难安,她绝对不允许有人摸她的老虎屁股,挑战她视为生命的权力,这样就是“人人忠愤,旷代所无”。
慈禧说:“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大清朝廷宣布自即日起与各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宣战诏书》发布后,朝廷要求全国进入战争状态,然而,在南方的李鸿章却唱了反调,说“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李鸿章认为,在国家实力十分脆弱的情况下,如果鲁莽开战则前景堪忧。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南方大臣,也相互通气确定了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的策略。
然而慈禧的态度是坚决的:一定要打!
同年8月4日下午,八国联军部队从天津开拔,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发。为了阻止八国联军北进,清政府在京津之间构筑了两道防线,并派遣了装备精良的武卫军在两处驻防。8月5日凌晨,8000名日军率先向北仓防线发起攻击,与驻防清军接火,随着英、美军队炮火的加入,清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出阵地退守杨村。8月6日上午的杨村阻击战只进行了90分钟,清军的防线就全面崩溃,战斗过程之短,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这样自欺欺人的牛皮大话如肥皂泡一般破灭了。
8月12日,联军占领了北京的门户通州,15日凌晨,美军率先对皇城发动进攻,随后,八国联军其他部队一拥而上。就在守城清军与八国联军在城墙上激战的时候,大清国的国母却已经脚底抹油溜了。16日,联军占领了北京全城,各国军队指挥官下令“特许军队公开抢劫3天”,实际持续了至少8天,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痛苦之中。从破城之日起,八国联军开始了肆无忌惮的大屠杀,他们还强奸妇女,皇宫也没能幸免。八国联军虽然下达了不进攻紫禁城的命令,但却准许军队以“参观”名义进入,无数珍宝被这群强盗肆意掠走。
逃出北京后的慈禧在8月19日发出了两道上谕:一是发给了军机大臣荣禄和大学士徐桐与户部尚书崇绮,明令他们向洋人求和。但在城破后不久,荣禄跑了,两位大臣也都上吊身亡。她的第二道上谕发给了身在上海的李鸿章,要求他火速北上,与庆亲王奕一起主持议和。急于求和的清政府次日又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世人发布了《罪己诏》,承认“自己错了”,不再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以及“人人敢死”这样的话了。
8月24日,丧家犬般逃亡的慈禧再次给李鸿章发去电报,告诉他可以“便宜行事”,朝廷“不为遥制”。经过数月艰苦的反复磋商,清政府向侵略者赔款总额最终定为白银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中国有4亿5千万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当年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尚不到9千万两,赔款数额之高令人瞠目,远远超过了八国联军的损失。
这次宣战之后的结果,使中国政治上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化,经济上则陷入了难以自救的地步,最终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文章《818你不知道的晚清》作者:刘继兴 王伟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为何最后却傻到向全世界宣战? 慈禧太后聪明睿智
清王朝统治中国的时间不长,当时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间,却是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发展走向。这其中,有一位女子,因为他的独断专行,可以说被后世之人唾骂至今。他就是大清朝第一位被称为“老佛爷”的慈禧太后。
清朝末年,风起云涌。已经闭关锁国了百年之久的中国,面对去西方列强的工业发展迅速,被远远地甩在了后头。但是秦王朝的统治者还洋洋得意,并不自知。始终抱着夜郎自大的心态,将自己高高的置于列强之上。
慈禧作为当时清王朝的实质掌权人物,凌驾于光绪皇帝之上。把持朝政打压以光绪皇帝为首的革新派。墨守成规不愿意变革更不愿让别人分享自己手中的权利。
慈禧的一生,可以说是颇为传奇。从秀女一步步做上了皇太后的位置。要说她单单是凭借运气好,世人没有人会相信。但是她的才干也仅仅局限在宫墙之内的女人争斗。想要指点江山带领一个国家,慈禧的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还远远达不到。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刚愎自用的女人,竟然统治了中国半个多世纪。几乎将中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边缘。
慈禧一生经历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慈禧的态度是让后人所发笑的。说白了就是欺善怕弱,就会对着自己的百姓下狠手,对待外族入侵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能又不愿意放下身段虚心求教。正是慈禧这种目光短浅让她成了无知者无畏的代表。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义和团运动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因为义和团打的是“扶清灭洋”的口号。清政府对于到底是剿灭还是扶持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但是义和团到处攻击洋人,引发了西方列强的不满,西方帝国向清政府施压。从光绪皇帝亲政以来,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多少都获得了希望帝国主义的部分支持。慈禧太后对与洋人支持光绪皇帝,想要自己归政光绪的谣传心存芥蒂已久。
在清朝慈禧执政的末年,于21日清政府发布了对外宣战的谕旨。慈禧也成为了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位向全世界宣战的中国人。
相关参考
清王朝统治中国的时间不长,当时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间,却是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发展走向。这其中,有一位女子,因为他的独断专行,可以说被后世之人唾骂至今。他就是大清朝第一位被称为“老佛爷”的慈禧太后。清
清王朝统治中国的时间不长,当时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间,却是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发展走向。这其中,有一位女子,因为他的独断专行,可以说被后世之人唾骂至今。他就是大清朝第一位被称为“老佛爷”的慈禧太后。清
慈禧太后因丧权辱国而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为什么她在二十世纪初叶曾经不顾一切地向全世界宣战呢?其中究竟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1900年6月21日,当时掌控大清王朝的实际军政大权的慈禧太后作了一件空前绝
慈禧太后是大清倒数第二位太后,虽然是女儿身,却是晚清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以同治帝、光绪帝为傀儡,紧握国家大权不松动,后来还决定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登基。 慈禧太后在后世的名声很不好,民间百姓
导读:太后因丧权辱国而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为什么她在二十世纪初叶曾经不顾一切地向全世界宣战呢?其中究竟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1900年6月21日,当时掌控大清王朝的实际军政大权的太后作了一
世界历史 唯一向中国和全世界宣战的国家,人口不足2万,但仅一个月就灭亡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作为战争是要宣战的,虽然在近现代以来很多大战的爆发都是不宣而战,如甲午战争,日本袭击大清运兵船高升号,还有二战德国闪电袭击波兰。但是正式的战争还是需要宣战的,如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等盟
公元1861年,清朝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与慈安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又称西太后,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除掉顾命八大臣。同治即位后,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自光绪年间,
当然要负责,不过主因是清朝的中衰,国势大不如前,而她的作为只是加速清朝的灭亡。清朝的中衰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虽号称盛世,然自乾隆中叶起,便步入中衰。清代至乾隆时,皇室奢华之风极盛,使国库日竭。乾
太后为何不顾一切向西方列强宣战?1900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廿五,清帝国发布《宣战诏书》,向八国联军开战。在《诏书》中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公元1861年,咸丰
从1900年6月11日开始,大批的义和团团民开始涌进北京,很快就达到了数万人。从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来看,慈禧此时对义和团的政策并没有改变。默许义和团进京的并不是慈禧,而是朝中的主战派王公大臣,正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