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为何要变换自己笔迹

Posted 笔迹

篇首语:什么是知识?它不是别的,是记录下来的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溥仪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为何要变换自己笔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溥仪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为何要变换自己笔迹

2、末代皇帝溥仪为何只圆了半个皇陵梦?

溥仪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为何要变换自己笔迹

1946年8月9日,一架飞机在日本东京的厚木机场降落,从飞机上下来了四名负责押解的苏联军官,而被军官们押解的人就是身材消瘦的溥仪。

早在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惩办日军战犯,1946年1月19日,远东最高盟国统帅部,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审判战犯,这场举世瞩目的东京审判,共由美、中、苏、英、法、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印度和菲律宾一共11国的法官担任主审。

而溥仪当时被苏联关押在伯力,他作为伪满洲国的皇帝,日军在东北实施的侵略和殖民计划,都和溥仪有关,故此,溥仪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证人,就被四名苏联军官押解着,从伯力飞到了日本的东京。

8月16日,溥仪第一次出庭作证,可是溥仪面对远东法庭的法官,他却以一幅傀儡皇帝的面目出现,他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因为我是一个提线木偶似的皇帝,故此,日军在东北干了什么,都与我关系不大。

担任首席检察官的美国人季楠首先对溥仪做了简单的名字、籍贯等的询问后,便开始单刀直入,问及溥仪在长春建立满洲国的问题。

溥仪这样回答:那都是日本人胁迫我做的,板恒还威胁我说,如果我拒绝,将对我采取严厉措施!

可是溥仪的理由却被庭长严厉训斥:怕死不是借口,从来没有见到过哪个国家会原谅怕死的卖国贼!

溥仪在接下来的几天庭审中,就开始编造故事,他甚至说,自己做伪满皇帝怕死只是一方面,他有一个更大的计划,那就是卧薪尝胆,学习勾践,借助日本人的力量,秘密建立一只军队。等待时机,再与中国军队合作,一举光复东北!

溥仪这番英雄似的演讲,竟将自己说成了卧底英雄,美国律师布列尼克为了戳破溥仪的弥天大谎,他请出了一份铁证,溥仪写在黄绢上的一封信,这封信的收件人是日本参谋本部次长南次郎,这封信的内容就是,溥仪请日本人出兵,帮助自己复辟……很显然,这封信就是溥仪勾结日本人卖国的铁证。

可是溥仪却矢口否认,说这封信是伪造的。

军事法庭的笔迹专家,当庭让溥仪写下了几个毛笔字,然后对照黄绢上的笔记,进行鉴定,溥仪也是个聪明人,他在写字的时候,故意变换了笔体,果然几名笔迹专家鉴定的结果大相径庭,面对南辕北辙的结论,法庭也没法拿溥仪的亲笔信,当成他卖国的证据。

数日后,溥仪乘飞机又回到了苏联,但他想想远东法庭上笔迹鉴定惊险的一幕,溥仪从此之后,笔迹大变,所写的墨字,跟以前完全是两个样子……后来溥仪回到了国内,被关在抚顺的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溥仪在写认罪书的时候,谈起了此事,这样写道:我是自愿去东北投靠的日本人,想借此来复辟大清帝国的统治!……

末代皇帝溥仪为何只圆了半个皇陵梦?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他三岁登基,两度退位,一生跌宕传奇。其选墓安葬也几经波折,令人唏嘘。

溥仪初登帝位时,就派人去寻找风水宝地,作为自己死后下葬之所。所派之人名叫李青,广州人士,擅长风水相术,是当时公认的业界高人。

他在清西陵境内勘探了好久,终于相中了一块上佳宝地。此地距泰陵不远,背依龙脉,锦屏翠帐,群山环抱,辽阔坦荡,景物天成,王气纵横,简直是帝陵的不二人选。

李青心满意足的在此风水宝地做了标记,高兴的回京复命。众位大臣都对陵墓的选址赞不绝口,只是少有人提如何修造之事。

原来,辛丑赔款、光绪和慈禧发丧三件大事早就弄的国库底朝天了,哪还有财力修建浩大的帝陵呢。所以,帝陵建造之事只得被迫搁置,先慢慢攒钱再说。

可这钱还没攒到个零头,清朝就走到了尽头。不久,溥仪宣布退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末代皇帝。还好有一条专门为溥仪定的法令,让他得以享受三项待遇:一、帝号、尊号不废;二、每年400万两生活费;三、暂住皇宫,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随从仍可使用。

这样一来,溥仪又过了一段清闲的生活,身边的遗老遗少们再次提及了建陵之事。可是搜来找去,金银细软所剩无几,养活宫里这么多人都费劲,更别提建陵这种系统工程了。陵寝建造之事只好再次作罢。

再后来溥仪做了伪皇帝,龙座未稳,又被赶下了台。建国后不久,溥仪身患尿毒症离开了人世。溥仪死后并没有被土葬而是被火化了。

溥仪的骨灰起初被安放在八宝山公墓的侧室,后来又被移入了正室。

二十多年后,经有关部门同意,溥仪的妻子李淑贤将他的骨灰迁移到了华龙皇家陵墓。

据说,这个地方就是当年风水大师李青看中的位置,几经折腾,溥仪终于安葬在了这里。

只不过他的陵墓和老百姓的陵墓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清王朝宏大的陵园规制在他这里彻底消失不见了。

相关参考

老报纸再现南京大屠杀主犯受审过程

文/图记者马斌晨报淄博12月12日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淄博市抗战史料收藏家刘长征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3份老报纸,内容涉及南京大屠杀真相及法庭对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的审

张作霖批公文能不写就不写,还是留下这三件罕见笔迹

  文|和佛赏花去张作霖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势力逐步壮大,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

慈禧太后为何要把自己的画像送到美国去参展

作者:赵心放慈禧太后是晚清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人物,聊聊她从开始讨厌洋人到后来献媚洋人的事儿,既能对她作深入了解,也能丰富历史知识。(一)慈禧太后的早年经历慈禧太后本名叶赫那拉氏,1835年出生于

溥仪为何怒称“是战犯审判我们”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是东京审判完整文献首次在中国面世。整套书80卷、5万页、一千万字,再现了那场耗时两年多的世纪审判。65年前的11月12日,东京审判结束,长达1231页的判决书用了9天才宣

甲午年清朝有几亿银子可以去赔款,为何要与日本死扛

旅顺和威海卫的相继失陷,标志着日军通往天津、北京的门户已经打开。军事上,清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摆在清廷面前的

陈寅恪为何要当掉怀表去吃西餐

导语>有一次,陈寅恪想请侄子到上海一家比较考究的西餐厅吃西餐,但实在是囊中羞涩,最后只好到当铺去典当了自己口袋中的怀表。>▲>老年陈寅恪>据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的子女们回忆,1911年

溥仪得知日本投降后,为何向东叩首还打自己两个嘴巴

导读:李玉琴的回忆录中写道:吉冈通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溥仪立即双膝跪下,向东叩首,还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子。溥仪自述原来还有一场戏要演在爱新觉罗·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他是这样记录宣读退位诏书时

清皇室的人都不愿意剪辫子,为何溥仪却带头主动把辫子剪掉

慈禧在晚年时期,面对内忧外患,曾咬牙切齿地说:「”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可见,辫子在清皇室的里眼,象征着什么。(溥仪旧照)然而,曾经是大清皇帝的溥仪,却是皇室中最先主动剪辫

清皇室的人都不愿意剪辫子,为何溥仪却带头主动把辫子剪掉

慈禧在晚年时期,面对内忧外患,曾咬牙切齿地说:「”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可见,辫子在清皇室的里眼,象征着什么。(溥仪旧照)然而,曾经是大清皇帝的溥仪,却是皇室中最先主动剪辫

揭秘:国际如何将刽子手土肥原贤二送上绞刑架?

...据,证据!”向哲浚满脑子想的就是“证据”两字。自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于1946年5月3日正式开庭后,中国检察官向哲浚就一直在为受审的28名战犯在死亡的阶梯上排着队: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