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为何要杀忠诚如狗的鳌拜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为何要杀忠诚如狗的鳌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朝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为何要杀忠诚如狗的鳌拜

2、历史军事 康熙怎么杀的鳌拜 以擒贼先擒王的谋略

清朝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为何要杀忠诚如狗的鳌拜

史书上说:鳌拜这厮,忒不像话,他欺君罔上,横行霸道,广结党羽,剪除异己,此前小顺治留下来的经营班子,除鳌拜之外,另有正黄旗的索尼。他是负责内务府的,主要是统领秘密警察,朝中的政治斗争轻易插不上手,所以成了四朝不倒翁。领导班子中第二位,是正白旗的苏克萨哈。他以前曾犯过严重的政治路线错误,是多尔衮的心腹,后来多尔衮反皇帝集团被一举打掉,苏克萨哈与多尔衮划清界限,反戈一击,重新赢得了朝廷的信任,并进入了本届经营班子。领导班子中排第三位的,是镶黄旗的遏必隆。这是一个郁闷人,最不善于和同事们搞好关系,老是遭受排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顺治临终前提拔了他,他当然得竭诚效命。

领导班子中,鳌拜排在第四位。但他却是皇太极家的元老,把他放在领导班子里,目的就是监视另三位领导,对此,鳌拜是非常清楚的。这四个老头,曾经在顺治的灵前发誓,要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不计私怨、团结一致地辅佐小康熙,等发过誓之后,领导班子里的班长索尼就找了个没人地方躲了起来,谁也找不到他了。老三遏必隆一瞧这架势,老大躲了,那我也把嘴巴拿麻绳扎起来得了。于是他在以后的领导班子会议上,除了举手支持之外,多余的一个字也不说。另两位班子的成员,鳌拜和苏克萨哈,两人一看索尼和遏必隆都躲了,心里顿时发毛,要知道他们两个以前可是生死仇敌啊。当年鳌拜在议正王公大臣会议上挥舞刀子,他的对手就是苏克萨哈,这仇结得年头太久了……看明白了吧?小顺治只是郁闷,却一点也不傻,他故意将这两个生死对头拴在一个槽子上,能不引起乱子来吗?

鳌拜和苏克萨哈,都害怕因为自己的暴脾气,在班子里引发冲突,影响到班子的和谐与稳定。于是鳌拜就和苏克萨哈商量说:老哥,我现在越看你越不顺眼,真想一刀宰了你……这样下去可怎么行啊,要不咱们想个办法,解决一下吧。想个什么办法呢?联姻吧,你把女儿给我儿子,我把丫头送给你家小子,这一招,应该不会不管用吧?于是两家联姻,俩老头坐在一起喝喜酒……多美,这样多和谐。喜酒喝了之后,乱子就来了。史书上说,就在小康熙13岁那一年,由鳌拜主持,将20年前多尔衮的正白旗从皇太极家的正蓝旗里那里抢过去的地,再划拨过来。这件事构成了鳌拜与苏克萨哈彻底决裂的因由,鳌拜这样做,实际上是有着充足理由的。一来他是皇太极家里的老人,当年正蓝旗的地被多尔衮抢走,现在正蓝旗的兄弟们都眼巴巴地等着他主持公道呢,他要是不管这事,正蓝旗的兄弟们不乐意不说,孝庄皇太后和康熙也不乐意……养条狗还知道看家呢,养了你鳌拜,就任由皇族被人欺负,你连个屁也不敢放?

可以料想的到,在鳌拜的案头上,要求返还被多尔衮抢走土地的诉状,铁定是堆成了小山堆。而且上访的人员,估计也少不了,这让鳌拜能不考虑这事吗?在其位,谋其政。那就给正蓝旗平反吧,鳌拜想。没承想,这一平反,乐子可就大了。正白旗的户部尚书苏纳海、汉军镶白旗的直隶总督朱昌祚,以及汉军镶白旗的保定巡抚王登——这些人都属于多尔衮当年冤案的受益者,蓝旗被抢走了的地,都在他们家里呢——三个人合伙跳起来,坚决反对鳌拜平反冤假错案。说明白了,一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二是防止拔出萝卜带出泥,万一平反的政策一落实下来,自己迟早也是个吃不了兜着走。鳌拜当时一瞧这哥儿仨,顿时就乐了,这可倒好,找还找不到你们几个呢,想当初多尔衮得势的时候,你们把我们皇太极一家都给欺负成啥样了……斩!

史书上说,鳌拜公然矫旨,以藐视上命为由,将多尔衮时代的旧党一并肃清。矫旨又是个啥意思呢?意思是说,这不是康熙的意思……可康熙刚刚13岁,还没有亲政,鳌拜是有处置权的,这又怎么说成矫旨了呢?一定要说成矫旨。不说成矫旨,到时候康熙有什么理由干掉鳌拜?

杀了那条狗

说到底,错就错在他对于康熙一家,太过于忠诚,但凡他有一点心眼,也不会沦为康熙掌上的玩物。但孝庄皇太后分明觉得这还不够,还要再给鳌拜上点儿眼药。……尝托病不朝,要上亲往问疾。上幸其笫,入其寝,御前侍卫和公托见其貌变色,乃急趋至榻前,揭席刃见。上笑曰: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不足异也。因即返驾。这一瓶眼药,是后世的史学家们必须要引用的,以此来证明鳌拜这厮不是个东西。你看看他,皇帝去他家串门,这是给他多大的面子,可他都干了些什么呢?他居然在枕头下面藏起一把刀来……鳌拜他想干啥?砍了小康熙吗?砍了之后呢?鳌拜自己当皇帝?他有这么缺心眼吗?

坦白地说,鳌拜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缺心眼。早年多尔衮争夺皇位,皇太极养了多少家将,虽然大家都愤愤不平,可没见有谁公开站出来,都是在背后私下里嘀咕……偏偏鳌拜跟着多尔衮较劲,结果差一点儿没让多尔衮宰了。但凡鳌拜有一点点心眼,也不至于出这种头,站在人堆里跟大家一块嚷嚷多好?挑头站出来,让人家当首犯重点打击,这真是何苦来着……孝庄太后正是瞧准了他这一点,才将鳌拜这可怜的老员工当做一道家庭作业,布置给孙子来完成。

史载:康熙小皇帝与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秘密商议铲除鳌拜的计划。

康熙说:老奶奶,鳌爷爷玩得真痛快啊,什么时候,轮到我也玩一玩呢?

孝庄:孩子,你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这由你来决定。

康熙:可是我怕鳌爷爷不依。

孝庄:孩子,你听说过猎人是怎么训练他们家里的孩子的吗?

康熙:……猎人……孩儿……不晓得。

孝庄:是这样的,猎人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敢在深山里与最凶猛的老虎搏斗,胆气是一等一的惊人。可是,猎人在小的时候,也不过是小孩子,他们见了家里养的猎犬都害怕,更不要说遇到老虎了。要想把一个连狗都害怕的孩子训练成有胆气的猎人,那是需要一整套的训练技巧的。

康熙:……啥技巧啊?

孝庄:很简单,就是给孩子一把刀,让他把家里最凶猛、最忠心的狗宰了……

康熙:可是狗会咬他的呀。

孝庄:咬主人的狗,还叫狗吗?

康熙:……也有道理……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猎人。

孝庄:错了,你就是猎人,这世界上的每一个男人,都是猎人,他们必须要以大无畏的血勇胆气,行走在险恶的人世间,他们要同数不清的强敌搏斗。大人物就是因不断战胜强敌的人,才被称为大人物的。如果你没有敌人,那么你已经失败了,因为这意味着你不过是别人的猎物,只能任人宰割,丝毫也没有还手之力。而大人物是主动寻找敌人、创造敌人并打败敌人的人。但你如果想成为大人物,就必须像训练猎人一样,先从自己家里的狗杀起,孩子,杀了这条狗,你就成熟了,就成为男人了,就有勇气有信心挑战你人生的任何难关了……去吧,孩子,杀了那条狗,杀了它!

康熙:……狗……哪里有狗?

孝庄:就是你鳌拜爷爷!

康熙:不是吧,鳌爷爷一直保护我,爱护我……

孝庄:正因为他太过于忠心,你才必须要杀了他,他的忠心已经构成了你人生成长的最大障碍,如果你不能够冲破这层保护网,破茧而出,你就永远也不可能成长为一个男人,充其量不过是像你父亲那样,只不过是皇家的一匹种马,除了配种繁衍,别的用处,一概也没有,我想你肯定不希望自己也这样吧?

康熙:……这个……好像也蛮好……

孝庄:杀了他!

康熙:老奶奶,你听我说,咱们家不是讲仁义吗……

孝庄:杀了他,杀了那条狗,就是最大的仁义道德。

康熙:……我不敢……

孝庄:杀了他!

……和祖奶奶孝庄商量过后,康熙回到宫里,琢磨过来,琢磨过去,一想到鳌拜那粗胳膊粗腿,他的头皮就发麻,有没有个什么好办法呢?有了!他找来一堆少年子弟,每天让他们在宫中练习摔跤。鳌拜进来看看康熙,被这伙小朋友群拥而上,将他放翻……开玩笑吧?鳌拜想,等到他的双手双腿都被捆绑起来,他才知道自己的麻烦大了。

《清史稿》上说:……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其弟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璧图,学士吴格塞皆诛死。馀坐谴黜。其弟巴哈宿卫淳谨,卓布泰有军功,免从坐。一条忠心的老狗,就这样被成长中的少年除掉了,从这一天开始,康熙再也不是一个小孩子了。他的人格已经形成,心理迅速成熟。而且这一事件,构筑成了他此后的心理模式。他此后的一生,将是在找一条忠心的老狗并将之杀掉的过程中行走。

历史军事 康熙怎么杀的鳌拜 以擒贼先擒王的谋略

康熙怎么杀的鳌拜,对于清朝最有名的皇帝康熙皇帝,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康熙擒拿鳌拜的故事,康熙擒鳌拜在故事在现金也是经常在荧屏上出现,那么大家对于康熙怎么杀的鳌拜有了解吗,下面奇趣探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康熙怎么杀的鳌拜。

据”《清史稿》卷249《鳌拜传》记载,康熙帝自亲政之日起,便有意逐步摆脱鳌拜的控制,天天亲临乾清门听政理事,遇事直接召见满汉大臣商讨,使鳌拜的权势有所下降。这时,康熙帝开始考虑如何除掉鳌拜集团。

鳌拜

康熙帝忧虑鳌拜势大难制,不敢贸然行事,否则,将会激变成乱。于是,他以弈棋为名,召见他的亲信侍卫索尼次子索额图进宫秘密策划。计议后,康熙帝下令简选侍卫、拜唐阿(执事人)身体强健的少年进宫作“布库之戏”(即扑击、摔跤),陪他娱乐。鳌拜对此不为备,而康熙帝却在等待时机成熟,就捉拿他。康熙八年(1669)五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召集众少年,问道:“汝等皆朕股肱耆旧,然则畏朕欤,抑畏(鳌)拜也?”众少年同声回答:“独畏皇上!”康熙帝便公布鳌拜罪恶,授计捉拿。当宣召鳌拜进宫时,他毫无思想防范,康熙帝指挥众少年“立命擒之”。这一场面,形同儿戏,但毕竟把鳌拜捉住了!

康熙帝以“擒贼先擒王”的谋略,乘其无备,迅速将鳌拜逮捕,以鳌拜为首的政治集团顷刻瓦解,骨干分子纷纷束手就擒。但是康熙帝念及鳌拜自皇太极以来一直为国家建树的功勋,不忍加诛,改死刑为革职拘禁,其家产籍没,子免死,同父一起终身禁锢。不久,鳌拜死于囚所,康熙帝将其子释放。

相关参考

历史上的鳌拜真的是被韦小宝所杀吗?

话说,在当前,我们很多的野史记载中,都曾经提到过康熙时代独揽大权的鳌拜,并且,说他是被韦小宝与康熙合力杀死。那么,事件的具体真相究竟如何呢?且听老吕慢慢道来。事实上,康熙皇帝由于鳌拜专权,早就有除掉鳌...

历史上真实的鳌拜是怎样一个人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

历史上的鳌拜是不是满清第一勇士

清代题材历史剧是这些年播出的比较多,稍微有点名气的人物故事都搬上了荧屏。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一个著名的人物清初的一代权臣鳌拜,影视剧里鳌拜形象给人们留下的都是骄横跋扈、贪婪不法的奸恶形象,所以少年天子康熙

皇权至上,再忠心的鳌拜也抵不过康熙亲政的决心

权臣与皇权的矛盾是封建王朝不可逃避的一组矛盾,有的皇帝处理得当,留下了君臣同心的佳话,如汉宣帝、霍光;有的皇帝处理不当,引得君臣刀剑相向,最出名的当属康熙跟鳌拜。大多数人了解鳌拜都是从金庸先生的《鹿鼎

康熙生擒鳌拜后,为何没杀他

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辅政大臣鳌拜得到旨意,皇帝要召见他,于是他像往常一样,到南书房参拜皇帝。参拜结束后,康熙帝命内侍赐座、看茶,没想到这些内侍一拥而上,将猝不及防的鳌拜擒住。接着,康熙帝命康亲王杰书等

鳌拜简介 武功高强的鳌拜怎么死的

鳌拜简介武功高强的鳌拜怎么死的  鳌拜(满语:Oboi),中国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

历史上康熙皇帝为什么要杀鳌拜

鳌拜出身瓜尔佳氏,乃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满洲镶黄旗人,三代元勋。以战功封一等超武公爵位,其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历史上康熙皇帝为什么要杀鳌拜?并非怕造反

历史上康熙皇帝究竟是如何擒住鳌拜的

康熙为何要杀鳌拜?顺治皇帝很早就出家了,也有说是死了。总是,8岁的玄烨继承了皇位,当上了皇帝。二因为康熙年纪太小,顺治就在终前委幼子于四大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让他们辅佐康熙皇帝执

康熙为什么要杀满洲第一勇士鳌拜

康熙为什么要杀满洲第一勇士鳌拜  康熙作为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掌管了大清帝国整整62年。他执政期间,平三藩、除鳌拜、收复台湾、三征格尔丹,极力保护领土完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并奠定了

康熙皇帝是如何擒住鳌拜的

康熙为何要杀鳌拜?顺治皇帝很早就出家了,也有说是死了。总是,8岁的玄烨继承了皇位,当上了皇帝。二因为康熙年纪太小,顺治就在终前委幼子于四大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让他们辅佐康熙皇帝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