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是慈禧太后促进了中国电力的发展
Posted 电灯
篇首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说是慈禧太后促进了中国电力的发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为何说是慈禧太后促进了中国电力的发展
颐和园乐寿堂正中,悬挂着一盏五彩缤纷的玻璃吊灯,而慈禧太后可以说是北京使用电灯的第一人。
有电之前,皇宫的室内照明多用蜡烛,间或使用油灯。清代晚期,国外的蜡烛进入中国,被称为“洋蜡”,和本土的自产蜡烛混用。当时清宫不同等级的嫔妃享用“洋蜡”有固定的数量和规格。
让电灯照亮颐和园这件事开始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翌年正式投入使用,不幸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把颐和园内的电灯和电灯公所毁坏殆尽。慈禧太后避难回京重新入住颐和园,又令人重新操办。1901年,邮传部左侍郎盛宣怀花费5万两白银重修电灯公所,并且在德国荣华洋行购买机械设备。买设备也买来了服务,德国荣华洋行专门派技术人员协助。1903年,慈禧太后住进颐和园,电灯又亮了。
关于颐和园的电灯有一则趣事:1903年有位德国商人意图将西方电气商品打进中国市场,但慈禧反对。外国商人懂得,要想打开中国市场,首先要让慈禧带头用电灯。于是重贿慈禧的贴身太监李莲英。他们趁慈禧外出之际安装了电灯。
傍晚慈禧一进乐寿堂就质问:“我一走,你们为何在殿内张挂那么多的各色‘茄子’?”李莲英叩头请安后恭问:“老佛爷,该上灯了吗?”慈禧说:“上。”李莲英将门后的电灯开关打开,即刻灯光大放异彩。慈禧惊喜地问:“这些‘茄子’一下子全亮起来了,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
李莲英毕恭毕敬奏道:“这就是电灯。”他说,用电灯方便、干净、明亮、安全,老佛爷用上它可以“添福添寿”。从此慈禧开始用电灯,中国各大城市慢慢开始用电。
直到1908年慈禧死后,隆裕皇太后宣布不再到颐和园来,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历史使命正式结束,电灯公所的使命也到此为止。1931年,颐和园电灯公所的发电设备依然保存完好。当时的管理者想把它拍卖,拍卖所得用以购置接送游人的游览车,但个打算没能实现。到了1935年,张学良把这套设备拆走,运到了陕西。
如今,昔日的两个大吊灯仍保留在颐和园。其中一盏挂在排云殿正殿,另一盏挂在乐寿堂。这两盏吊灯,式样讲究,有个别灯泡现在已经丢失。
最惹眼的是,其中一个吊灯的灯泡前面带个尖,里面的灯丝是圆圈状的。颐和园在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派专家来考察这两盏吊灯。
专家们见到这个前面带个尖、“90岁高龄”、一通电还亮的御用电灯泡非常惊讶。
可以说,慈禧太后直接促进了中国电业的发展。
慈禧太后出土后嘴角为何被划开一个大口子?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中就有这么三个人,而且是三个女人,她们改变了历史,影响了中国。汉朝的吕后,大唐的武则天,再加上清朝的慈禧。吕后,则天离我们年代已远,而慈禧逝世不过一百多年。
慈禧,一个封建社会的女人,竟然可以控制清廷长达清半个世纪。她生前极尽奢侈,绫罗绸缎,山珍海味享用不尽。然而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一个叫孙殿英的人竟然让她死后也不得安宁。
孙殿英带领着他的士兵用大量的炸药把慈禧墓给炸开,搜刮干净所有奇珍异宝后,就对慈禧的身体开始下手。据当时在场的士兵回忆,他们用大斧劈开了慈禧墓里的内椁,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发现慈禧的尸体竟然栩栩如生,像活人一样。刚打开时,众人大惊,但没过多久,士兵们纷纷抢夺慈禧身旁的宝贝,甚至有俩士兵动了歪心眼,这俩人见慈禧皮肤细腻,面带光泽,竟打起了死人的主意,后来因为他们长官的阻止没有得逞。
经过这些士兵对慈禧幕的搜刮,叱咤风云的慈禧的衣服被扒的仅剩下一条红裤头,并且嘴角还被划出了一条大口子。后来据士兵回忆,慈禧含在嘴里的稀世珍宝夜明珠,因为被卡在了喉咙深处,士兵们费了很大的劲都没有拿出来,于是他们便用刀割开慈禧的嘴角,取出了喉咙深处的夜明珠。
村里的老人常常说这么一句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并非不报,时辰未到。慈禧生前穷奢极欲,死后却不得安宁,或许就是应了老人们说的这句话。
相关参考
慈禧太后深谙享乐之道,对于欧美流行的小物件儿和奢饰品情有独钟。她的两位御前女官德龄、容龄都是留法归来的才女,在她们的指引下,慈禧太后更精于此道。慈禧太后热衷拍照,说她促进了中国摄影的发展绝非闲扯。摄影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中就有这么三个人,而且是三个女人,她们改变了历史,影响了中国。汉朝的吕后,大唐的武则天,再加上清朝的慈禧。吕后,则天离我
清王朝统治中国的时间不长,当时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间,却是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发展走向。这其中,有一位女子,因为他的独断专行,可以说被后世之人唾骂至今。他就是大清朝第一位被称为“老佛爷”的慈禧太后。清
清王朝统治中国的时间不长,当时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间,却是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发展走向。这其中,有一位女子,因为他的独断专行,可以说被后世之人唾骂至今。他就是大清朝第一位被称为“老佛爷”的慈禧太后。清
历史秘闻 慈禧太后生前最爱的15件国宝翡翠玉雕,价值连城,名字也超美
翡翠是一种兼具美丽外表与富贵寓意的器物,虽说传入中原的历史没多久,但其受欢迎程度仍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而说起历史上谁最爱玉,除去乾隆爷就是慈禧太后了,按说是他们二位让中国的玉文化得到很好地发展。而慈禧
中国电力的历史自中国有商品电以来,已有120年。120年来的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的电力工业经过了旧中国67年的艰难曲折、蹈珊缓慢的发展,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中国电力工业
1.中国电力的历史自中国有商品电以来,已有120年。120年来的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的电力工业经过了旧中国67年的艰难曲折、蹈珊缓慢的发展,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中国电力
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慈禧在中国历史上面可以说是起着改革换面的作用的人物
慈禧与慈安>慈禧与慈安都是中国晚晴时期最为著名的两个太后,慈禧在中国历史上面可以说是起着改革换面的作用的人物,而慈安与慈禧同为一朝太后,也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极为重要的人物。>>慈安和慈禧两个人并非是亲姊
老佛爷历来对洋人满怀愤恨,这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那时有相当多自觉得是的洋人,喜欢对她的朝政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她最初只是讨厌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并由此发展到痛恨一切洋人,不管是来自哪边的洋人。
老佛爷历来对洋人满怀愤恨,这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那时有相当多自觉得是的洋人,喜欢对她的朝政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她最初只是讨厌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并由此发展到痛恨一切洋人,不管是来自哪边的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