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历史上下嫁的公主为何大多都短命
Posted 公主
篇首语:一个人必须学习与自己不同类型的人相处,不然生活何其孤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清朝历史上下嫁的公主为何大多都短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大清朝历史上下嫁的公主为何大多都短命
导读:
仪态高贵的公主乃是人间的骄傲,她们的生活是最令人羡慕的。可谁能想到,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大清公主却从“白雪公主”变成了“灰姑娘”,她们的生活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幸福!在大清朝,皇家公主出嫁被称为“下嫁”或“厘降”。大清公主出嫁时,皇室规矩,钦赐一座宅子出宫另住,驸马的兄弟姐妹不得和公主同住,而驸马也住在宅子的外院,公主不宣召,不许共枕席。公主每宣召一次,就得向保姆行贿,因为权力都在保姆手上,所以要花费许多钱才能见面。公主和驸马如果不向保姆行贿,保姆就会找出许多理由阻拦二人见面。公主是不敢得罪保姆的,进宫也不敢向生母诉说委屈。这样就造成了大清的公主生小孩的比例比一般女子低,而且大部分公主因相思而死。清朝公主像民间一样生下众多子女、夫妇和好的,二百多年中只有道光帝的大公主和她的丈夫符珍。大公主出嫁后,每次宣召驸马就被保姆阻拦,竟然一年多没见驸马的面,大公主压着怒火保持了沉默。
一天,大公主进宫,哭着向道光问道:“父皇把女儿嫁给了谁?”道光感到纳闷:“符珍不是你夫君吗?”大公主说:“符珍长什么样子我不知道,因为我嫁给他一年多还没见过他呢。”道光奇怪地问:“怎么会见不到呢?”大公主说:“保姆不让见。”道光说:“你们夫妻的事,保姆凭什么管?你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不要听她的。”于是,大公主回府后,把道光的话对保姆一说,然后又把保姆痛骂了一顿。道光的话就是圣旨,保姆当然不敢说什么。从此,大公主召见符珍,保姆不敢再阻拦,结果夫妇伉俪感情甚笃,生了八个子女,可以称得上有清以来首屈一指。
由此可以看到,公主夫妇的隔离,皇帝并不知情。清朝二百多年来的公主都每每容忍,神伤而死,只有道光帝的大公主厚着脸皮向父亲告状,才争取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本来,清朝的保姆被宫中授予她照应公主的权力,是让她照顾好公主的生活,而保姆却滥用职权,虐待起公主来甚至比老鸨虐待妓女还要厉害。
馆陶公主的丈夫是谁?为何她嫁的不如同父姐妹绛邑公主?
汉文帝刘恒一共有两个女儿,但我们熟知的只有他的长女馆陶公主刘嫖,对他的另一个女儿则知之甚少。
史书对汉文帝的二女儿着墨不多,只知她在很小的时候就与丞相周勃的长子周胜之订婚了,因周胜之袭爵绛侯,按照那时的惯例,公主便称之为绛邑公主。
和姐姐馆陶公主比起来,绛邑公主的名气实在是小的可怜,我们很多人甚至连她的存在都不知道。绛邑公主的名气虽然不大,可她却是汉文帝两个女儿中嫁的最好的。作为汉朝第一位长公主的馆陶公主,她嫁的还不如绛邑公主呢!
馆陶公主之所以那么有名,一是因为她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母亲窦皇后,即《美人心计》中窦漪房的历史原型。二是因为馆陶公主的后人陈皇后,即“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三是因为馆陶公主是史上第一位养面首的公主,后世的公主都是效仿的她。
馆陶公主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每一朝都无比尊贵,可就是这样一位天之娇女,在婚姻上却“输”给了妹妹绛邑公主,这又从何说起呢?
馆陶公主的丈夫陈午是世袭列侯堂邑侯,他虽出身于侯爵之家,却是个初始食邑仅六百户,后来勉强增加至一千八百户,在侯爵榜上排行八十六位的小侯。
反观绛邑公主,绛邑公主的丈夫是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周勃是西汉的开国将领,官至丞相,他凭借军功而受封武威侯,后来改封为绛侯,初始食邑就有八千一百八十户,在汉文帝时期增至一万户,还获赏黄金五千斤。
毫无疑问,周勃用军功挣来的绛侯是个大侯,远非一个小小的堂邑侯可比。周胜之作为周勃长子,是最有资格袭爵绛侯之位的人,绛邑公主嫁给周胜之,比馆陶公主嫁给陈午不知道好多少倍。
为什么窦皇后所生的馆陶公主嫁的还不如绛邑公主?其实,这嫁的好不好,主要还是要看婚后幸不幸福,与丈夫的地位高低关系不大。
馆陶公主的丈夫陈午虽是个小小的堂邑侯,但陈家家风良好,陈午的祖父陈婴,原先是东阳县的令史,为人诚实谨慎,忠厚老实,深受百姓爱戴,世人对其称赞不已。
陈婴所处的世代正是秦末汉初时期,当时东阳县的年轻人杀了东阳县令,他们聚集了两万人却不知道让谁来做首领,因陈婴素有名望,便请陈婴来担任,陈婴推脱说自己能力不够,结果就被强行推上了首领之位。
陈婴回到家中,母亲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自我嫁到陈家以来,从没听说过陈家出过什么显贵的人,如今你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名声,恐怕会招来祸端,不如去投靠明主,起事成功可以封侯,失败了也容易逃脱,这样你就不是为世所指名注目的人了。”
陈母的这段话给了陈婴很大的警醒,他不敢称王,而是带着他的两万人马追随了仅有八千战斗力的项梁,被项氏称为“异军突起”。项梁去世后,陈婴以项羽手下官员的身份投降刘邦。刘邦建立西汉后,将陈婴封为堂邑侯。
陈婴一生都谨记着母亲的那段话,不出头不拔尖,陈家家风便是如此。汉文帝将馆陶公主下嫁给这个一千八百户的小侯,想必就是看中了陈家人的忠厚老实吧。
绛邑公主是汉文帝的次女,表面上看,绛邑公主的丈夫周胜之比陈午尊贵,实际上此时的周家只是表面风光。
周胜之的父亲周勃不仅是西汉的开国大功臣,还是拥立汉文帝继位的头等功臣,可功高震主嘛,汉文帝虽然感激周勃,让周勃显贵了,可他却非常不喜欢周勃的脾气,因为周勃是个直率的人,总是顶撞他。
周勃察觉到汉文帝对他的态度有异样,主动辞去丞相之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因为害怕被杀,周勃经常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来见郡守、郡尉。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谋反,汉文帝就把周勃抓起来治罪。周勃拿千金送给狱吏,把增封受赐的财物都给了汉文帝的舅舅薄昭,这才逃过一劫,爵位和封邑都恢复了。
汉文帝猜忌周勃,却将次女绛邑公主嫁给周勃长子周胜之,周胜之虽然袭爵了,却因杀人获罪而死,国绝。在那之后,再没有关于绛邑公主的记载,公主结局不明。
看起来绛邑公主嫁的比馆陶公主好,真正比起来,谁好谁差还不一定呢!
相关参考
出生于帝王之家的公主,贵为金枝玉叶,在普通人眼中看来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殊不知光鲜亮丽的表面,背后是无比的凄凉。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皇太极称帝后,很多机制都是照搬明朝的那一套,把公主分为固伦公主
汉文帝刘恒一共有两个女儿,但我们熟知的只有他的长女馆陶公主刘嫖,对他的另一个女儿则知之甚少。 史书对汉文帝的二女儿着墨不多,只知她在很小的时候就与丞相周勃的长子周胜之订婚了,因周胜之袭爵绛侯,按
满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是最善于学习的一个王朝,满清皇帝也是史上最勤奋的皇帝,将每日读书作为必修课,以便吸取历朝历代灭亡的教训,更好的统治江山!鉴于别的朝代公主红杏出墙,败坏门风
在清朝,只有皇帝的亲生女儿能够被称为公主,亲王的女儿或者满清贵族家庭出身的女孩,都被称为格格,虽然她们这些人大都出身显赫、地位高贵,但是清朝的公主和格格,命运却半点不由己,且她们大多婚姻不幸、子嗣凋零
古人云“高处不胜寒”,历代王朝中出生于皇家不愁吃喝的公主们,就真的如世人眼中过得十分的幸福和快乐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尤其是清朝皇室中的公主们。>>平时喜欢看清宫电视剧的朋友们,想必对于清朝公主也就是
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于1636年才开始仿制明朝把格格叫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的叫固伦公主,其他嫔妃所生为和硕公主。现在我们很多人认为,作为皇上的女儿,她们在娘家的生活会很幸福,并且很多电视剧里面上演公
导读:若是能穿越回古代,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想做皇帝,这也极为符合人的本性。古代的皇帝,只要不是傀儡,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且不说权倾天下,光后宫三千佳丽,就足以让人口垂涎三尺,甚至愿意折寿10年以换取皇帝
清朝在入关以前,宫中没有太监的存在,如果你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看到了公公们的身影,那只能说你被电视剧骗了。清朝入关以后,决定防照明朝的旧例在宫中使用太监,鉴于历朝历代的惨痛教训,清朝在使用宦官的初
唐朝兰陵公主名叫李淑,是李世民的第十九个女儿,而对于她的母亲,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详细资料。对于于兰陵公主的一生来说其实也是短暂的,虽然贵为公主,李淑却并不长寿。兰陵公主从小就是聪明伶俐,才气出众。据说
唐朝兰陵公主名叫李淑,是李世民的第十九个女儿,而对于她的母亲,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详细资料。对于于兰陵公主的一生来说其实也是短暂的,虽然贵为公主,李淑却并不长寿。兰陵公主从小就是聪明伶俐,才气出众。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