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 其功劳过错对比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心境是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 其功劳过错对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 其功劳过错对比

2、帝王故事 乾隆一生最大的过错是什么

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 其功劳过错对比

提起乾隆,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早期清宫剧中,塑造了乾隆的许多形象。但在历史中乾隆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对其过失最大的指摘就是:使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中国近代史百年耻辱。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最因为他自夸十全武功,当中包括:

乾隆14年(公元1749年) 平大小金川;乾隆20年(公元1755年) 平准噶尔;乾隆22年(公元1757年) 再平准噶尔;乾隆24年(公元1759年) 平回部;乾隆34年(公元1769年) 平缅甸;乾隆41年(公元1776年) 再平大小金川;乾隆53年(公元1788年) 平台湾;乾隆54年(公元1789年) 平安南;乾隆56年(公元1791年) 平尼泊尔;乾隆57年(公元1792年) 再平尼泊尔。

其实以上所谓十全武功,只有两平准噶尔及平回部最名符其实,因为此三役不但铲除自康熙年间就为祸西北的准噶尔部,并将新疆并入中国版图。通过这十次重大的用兵,加上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大大地拓宽了清朝的疆域,并且巩固稳定了新疆和西藏的统治,为后代中国的疆域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是乾隆对历史的一次重大贡献。

前期乾隆励精图治,可是后期由于被胜利蒙蔽了双眼,一而再再而三让清朝走向衰败。而最大的过失,莫过于让中国错失了与工业革命世界的沟通机会,最终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沦为备受欺凌屈辱求生的弱国。

第一,思想极度专制,大兴“文字狱”,扼杀了思想多样化,失去了多元化的思想。由于文字狱,许多文人因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沦为阶下囚,甚至满门抄斩,导致文人不敢多加创作,失去了许多民心,并且从根本上导致文化发展停滞,甚至退后。试想,平民百姓都不敢多去思考新的东西,就算想到了但说出来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谁还会去作深入的思考呢?

帝王故事 乾隆一生最大的过错是什么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一生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也有很多错误与罪过。那么,乾隆一生最大的过错是什么?那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大肆毁灭篡改汉人古籍、对天下士子兴“文字狱”疯狂杀戮禁锢。有人认为,他的罪行还要超过焚书坑儒的大“暴君”秦始皇呢!甚至还有人说他是“千古第一罪人”,这可能有些夸张。为什么呢?我们下面继续分析。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满族名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1735-1795年在位),生于北京雍亲王府(雍和宫),清朝第6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4位皇帝,雍正之子,嘉庆之父。自幼聪明可爱,5岁就学,过目成诵,深得祖父康熙喜爱。初封和硕宝亲王,25岁登基,在位60年,禅位后又任3年另4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63年另4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世界上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88岁,米寿),逝世于紫禁城养心殿,葬于清东陵之裕陵(今河北遵化境内)。

  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和物质有了进一步发展。清朝达到了康雍干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汉学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人口达到3亿1300万,这也是历史最高值。

  乾隆早期勤政,整饬吏治,加强朝政,重用人才;重视社会稳定,缓和阶级矛盾,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5次普免天下钱粮,3次免除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益充实。

  乾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消灭准噶尔汗国、平定大小金川、抗击廓尔喀、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土尔扈特部东归),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始置伊犁将军,清朝及中国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

  乾隆在位期间,民间艺术有很大的发展,如京剧就形成于这个时期(即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四大徽班进京)。

  但是乾隆在位后期生活奢靡,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吏治有所败坏,贪污横行,全国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峰,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推迟了现代化的进程,使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文字狱之风比康熙、雍正时期更加严酷;大肆损毁和篡改典籍,有人说其危害程度超过“焚书坑儒”,称他是货真价实的“千古第一玩人”、“千古第一罪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

  你说乾隆嘛,一方面大力发展汉学,搞“博学鸿词科”,还主持编修了《四库全书》、《文献通考》、《大清会典》等大型文化典籍(《四库全书》历时9年成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完成了《明史》的编撰,学术考古界出现“干嘉学派”;但另一方面在具体编纂过程中实行狭隘的文化方针,销毁了很多历代优秀典籍名著(一个统计是存书3457部,79070卷;却禁毁6766部,93556卷),并大肆篡改乱搞,也是一次文化浩劫。对此,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之余》中批判道:“那时的禁书,我想他都未必看见。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对我最初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却了血史。”洋洋大作完成后只是藏于深宫、束之高阁,对于文化普及并没有起什么作用;相反在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上还制造了曲折、失误,有延缓至少是停滞。

  在文化政策上,乾隆把“文字狱”发挥到了极致,比及大明,乾隆间的文化高压也是历史性倒退。在整个大清朝160余起文字狱案中,光乾隆时就有130余起,占全部案件的80%。乾隆时的文字狱主犯都被处以极刑,亲属男15岁以上斩,15岁以下及女性为奴。浙江仁和县人卓长龄亦因诗中有“可知草莽偷垂泪,尽是诗书未死心”等句,被乾隆判为逆诗,卓被开棺戮尸,其孙被斩立决。乾隆二十一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常熟人朱思藻写《吊时语》抨击贪官,被乾隆认为“侮圣非法,实乃莠民”,不但朱被杀,凡看过《吊时语》而未告发的也被严惩。翰林院学士胡中藻因其作《诗抄》中有“一世无日月”、“一把心肠论浊清”等句,被乾隆认为是“悖逆诋讪怨望之词”,指斥胡诗“加浊字放在国号(清)之前,是何心肝?”胡诗中“穆王车驾走不停”之句,也被乾隆认为是讽刺他南巡,结果不言而喻。如此等等,真是罄竹难书。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文字狱频兴,学者渐惴惴不自保,凡学术之触时讳者,不敢相讲习。”鲁迅也说:“为了文字狱,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

  在文化独裁恐怖镇压之下,中国的知识分子终日战战兢兢,怎么可能解放思想,探索社会革新,寻找新的发展出路?没有思想创新,国家又怎么可能走向新的方向?也难怪说乾隆之罪尤甚秦始皇,颇有道理。

相关参考

乾隆一生最大的过错是什么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一生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也有很多错误与罪过。那么,乾隆一生最大的过错是什么?那就是在意

汉武帝一生对汉朝有过哪些功劳有犯过哪些过错

汉武帝刘彻自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为皇。16岁登基的时候是公元前141年,虽然前135年窦太后干政,但是汉武帝也从窦太后去世后独掌大权,他的母亲王太后虽想效仿窦太后,但是其实际权力并没有窦太后那么大。所以从登基...

汉武帝一生对汉朝有过哪些功劳有犯过哪些过错

汉武帝刘彻自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为皇。16岁登基的时候是公元前141年,虽然前135年窦太后干政,但是汉武帝也从窦太后去世后独掌大权,他的母亲王太后虽想效仿窦太后,但是其实际权力并没有窦太后那么大。所以从登基...

乾隆十大战绩

乾隆皇帝名声远播的“十全武功”是哪是个?公元1613年,位于明王朝西北方向的俄国进入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时期。公元1616年,位于明王朝东北方向的女真族建立了大金政权(即后来的清朝)。大金政权(即清王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才子是哪些人

犹豫再三,终于把乾隆皇帝拉上了榜单。这个自称“十全老人”,一辈子笔墨风流,胜迹无数,文治武功皆可圈可点的皇帝在天有知的话,肯定会灭了我九族。康乾盛世那会儿如果流行排行榜什么的,乾隆皇帝嘴上不说,心里肯

他是清朝皇帝武功第一高手,却留下满满的矛盾

要说谁是清朝皇帝的武功第一高手,人们常常会想到智擒鳌拜的康熙。或是号称「”十全老人”并有「”十大武功”的风流皇帝乾隆。或是传说中拥有血滴子的雍正皇帝。可我们依据史实,清朝皇帝之中有一个皇帝曾经两次施展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之乱是怎么回事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之乱是怎么回事?  两次平定大小金川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之一。与乾隆其他九大武功相比,偏居川西一隅、仅有弹丸之地、数万人口的大小金川,却致清王朝先后共投入了近60万人力、7000

有人泄漏乾隆皇帝作诗的秘密 他对其挫骨扬灰

上世纪90年代,郑少秋和赵雅芝主演的《戏说乾隆》风行一时,郑少秋饰演的乾隆皇帝风流倜傥,一路肃清吏治,文城武就,赢得无数少女心的仰慕。在真实的历史中,乾隆皇帝平定西藏、准噶尔及苗疆的叛乱,武功可见一斑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

乾隆帝自称自己统治期间"国家的正统宏大、疆域的幅员辽阔、臣子的恭顺敬服、百姓的安居乐业,无人可比"。他还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并作《御制十全记》,令写满、汉、蒙、藏四种文体

十全武功中,这场战争成为乾隆皇帝唯一的小遗憾—清缅战争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因一生平定许多国内外的乱事,而自称有十全武功,可惜的是这「十全」之中其中一项算是惨胜,那就是「清缅战争」。事实上,清军在这场战役中根本没赢得什么,乾隆晚年也曾感叹自己:「五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