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帝的四大无价之宝是什么

Posted 宝剑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乾隆帝的四大无价之宝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揭秘:乾隆帝的四大无价之宝是什么

2、她比乾隆小了47岁,入宫二十年不得皇宠,画像却成无价之宝

揭秘:乾隆帝的四大无价之宝是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董玩家兼藏家莫过于大清的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又当了四年太上皇,64年间广收名画古帖、珍异古玩以及各种玉玺。死后这些奇珍异宝与之同埋于裕陵的地下宫殿中。然而,1928年7月2日,东陵大盗、军阀孙殿英以演习为名包围了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一夜之间连掘慈禧和乾隆两座陵墓并将其洗劫一空,包括这些奇珍异宝、金银珠宝在内的陪葬品装了满满二十大车返回驻地。最终这些奇珍异宝被盗出后,颠沛流离,流落世界各地。

一、玉玺“八针D钪宝”

“玺”这个字变得尊贵是在秦朝。秦以前,不管官印、私印,都可以用上这个大名。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叫“玺”,臣民的只能叫“印”。乾隆帝一生拥有玺印1800多方,独冠帝王之首,是他爷爷康熙的15倍,是他父亲雍正的11倍。乾隆的一方方玺印是他为自己漫长人生路上树立的里程碑,也是他心情的晴雨表。他打了胜仗要制玺纪念;抄录诗作要用玺点缀;70岁刻“古稀天子”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犹日孜孜”,80岁刻“八针D钪宝”及与之相配的“自强不息”,都体现出不服老的劲头;嘉庆二年(1797年),已经当了太上皇的乾隆,用的一方玺措辞极其直白,上面赫然写着“归政仍训政”,明摆着讲,虽然儿子当皇帝,但大事还得老子说了算。

乾隆在位时,刻的第一方皇帝玺印,内容就是“乾隆御览之宝”。乾隆元年(1736年)的正月初四,雍正皇帝已经去世4个多月,居丧的哀伤气氛被改年号的喜庆所取代。25岁的年轻皇帝让身边的太监拿着一方铜制的玺印材料去内务府传旨,命令在上面刻“乾隆御览之宝”6个字。负责此项工作的人战战兢兢接了旨,6天后,请太监将两份篆文草稿呈送乾隆,一份是阴文(字呈白色),一份是阳文(字呈红色)。皇帝仔细看过后给出回复:用阴文。

再过40天,精心制作的铜玺完工交差。作为富有四海的君王,乾隆一生拥有“乾隆御览之宝”共有8方,其玺印材料极为丰富,仅玉就有碧玉、白玉、青玉、墨玉等等。此外,田黄、玛瑙、水晶、象牙、蜜蜡和澄泥都可作为印材。不同印材制出的玺印,盖出来印痕深浅浓淡有所区别,值得细细玩赏。多年战乱中,乾隆玉玺有相当一部分流失海外。下图是曾经在台北拍卖的一件“乾隆御览之宝”,它是台湾富豪蔡辰男1984年从纽约买回来的,当时出价3.3万美元。

当时,现存最有价值的还是上面提到的“八针D钪宝”(见下图)。它是乾隆在位55年,为庆祝其80寿辰制作的,在乾隆玉玺中算是比较大的一枚。印文在许多重要清朝宫廷藏品中,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秋山暮霭图卷》,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柳鸭芦雁图卷》上,都印有这枚“八针D钪宝”。该玉玺现在英国,因在伦敦富比拍卖行要拍卖,起拍价达到60万英镑,从而引发网友群起抗议。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对中国的再度挑战,有关方面应该出面来要回这些文物;甚至还有人呼吁,要按照对上次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铜像的行为。

二、九龙宝剑

九龙宝剑非汉家传统之剑,而是结合了蒙古式的弯剑,其剑身略弯,剑长共五尺,剑柄特长,上面刻了九条金龙。而这九条龙却又是根据汉家周易的“九九归一”的寓意而雕刻的。周易中的九九归一是轮回的意思。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及金刚钻,堪称价值连城。乾隆熟读汉书,知道天道是一个轮回,人如此,朝代政权也如此,要想永远统治奴役汉族是不可能的事,乾隆带此剑陪葬是寓意为死而复生,通过轮回来永远奴役汉人。

宝剑铸成之后寒气渗人,似有汉人冤魂付于其上,宝剑周围会产生雾气,剑柄上的九龙在雾气中跃然若腾。九龙剑本是一把阴剑,在阳世使用此剑为不祥。

让九龙剑重回人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东陵大盗、土匪出身的军阀孙殿英。为躲避“匪军掘盗东陵的惨状”而遭致法办呼声,他把将慈禧口中含的那颗宝珠送给了宋美龄,把乾隆朝珠中最大的两颗送给戴笠,将“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准备将最珍贵的“九龙宝剑”孝敬给蒋介石。1939年孙殿英又将最珍贵的九龙剑交给戴笠,请他转送蒋介石。

当时正值抗战,戴笠命令军统特务马汉三设法将宝剑送往重庆,呈献给蒋介石。马汉三深知这把九龙宝剑价值连城,意欲拥为己有,不想1940年马汉三被日军逮捕并叛变,且献出了价值连城的九龙宝剑。日本人投降后,时刻关注宝剑下落的马汉三,得知宝剑此刻藏在大间谍川岛芳子在北平的家里以后,迅速逮捕了川岛芳子,并从她家中搜出了宝剑。

1946年3月,戴笠到北平第一监狱提审女川岛芳子,意外获知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被捕叛变和变相占有九龙宝剑之事。马汉三见事情败露,主动把宝剑交出并给戴笠送了好多金银财宝、古董、字画。3月17日,戴笠携九龙剑由青岛启程直飞南京面蒋,谁知天气恶劣而机毁人亡。当沈醉从江宁农民手中寻回九龙宝剑时,它的剑鞘和剑柄早已烧得一干二净。于是沈醉将它和戴笠的遗骸一起放入棺材中入土。

不过诡异的是,拿过九龙宝剑的四个人:孙殿英、马汉三、川岛芳子、戴笠,全都死于非命,乾隆宝剑诅咒的传说也因此传开来。世事沧桑,当九龙宝剑的谜底被揭开时,一切早已无迹可寻。也许对这件国宝来说,化作紫金山中的一g春泥也是不错的归宿。

她比乾隆小了47岁,入宫二十年不得皇宠,画像却成无价之宝

现代社会经常会碰到一些「 ”老夫少妻”现象,更有甚者还会出现一些忘年恋,不过,这在古代社会算不得什么,尤其是皇帝后宫,那些妃嫔大多比皇帝小很多岁。今天笔者要讲的是乾隆后宫一位比皇帝小47岁的妃子,她就是循贵妃。 循贵妃来自清朝一个非常有名的姓氏——伊尔根觉罗氏,在清朝,爱新觉罗氏是当仁不让的国姓,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被誉为民姓的伊尔根觉罗氏。话说,乾隆二十三年,伊尔根觉罗氏(循贵妃)降生在总督桂林的家中,虽然当时乾隆已经是48岁的中年人了,但对于伊尔根觉罗氏来说,等待她的依然是八旗选秀。 乾隆四十一年,18岁的伊尔根觉罗氏以镶蓝旗秀女的身份参加了八旗选秀,家世显赫、姿色靓丽的她顺利被乾隆选中,成为本届选秀中唯一被选中的秀女,最初乾隆给伊尔根觉罗氏定的名分是贵人。不过,在当年十一月入宫时,乾隆已经下旨将其册封为循嫔了。从起点来看,伊尔根觉罗氏无疑占尽了优势。 然而,令乾隆失望的是,这位出身大户人家的小姐却不懂得如何讨皇帝欢心,在经过短暂的接触之后,乾隆便把这位年轻的女子抛在了脑后,恰逢当时惇妃刚生下了十公主,于是,乾隆把越来越多的宠爱给了惇妃与十公主。 此后,伊尔根觉罗氏的位分一直停留在嫔位,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入宫快二十年的伊尔根觉罗氏终于被乾隆再次记起,乾隆在这一年的最后一次封妃中将伊尔根觉罗氏晋升为循妃。 话说,嘉庆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是伊尔根觉罗氏的四十千秋节,敬事房的官员却在五月份就把给伊尔根觉罗氏准备的礼品给发了下去,乾隆知道这件事情后勃然大怒,严厉地处置了相关人等。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伊尔根觉罗氏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了惊吓,两个月后便去世了。 或许乾隆觉得自己当时的行为有点太过了,心里有些愧疚,于是便下旨以贵妃的礼制将伊尔根觉罗氏下葬,相当于追封伊尔根觉罗氏为循贵妃。随后,循贵妃便被葬入了乾隆裕陵妃园寝。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曾命宫廷画师郎世宁等人给后宫妃嫔画了一组画像,取名为《心写治平》,其中便收录了循贵妃的画像,这幅画作在近代流落海外,最后被美国的伯郎斯艺术博物馆收藏,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了,可惜的是,作为中国的宫廷画作,却被摆放在国外博物馆中,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呀!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大清会典》

相关参考

揭秘嘉庆帝的“纳谏”骗局真相是什么样的

嘉庆登基,正处于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启承转接时期。前朝留下的权臣当道、言路堵塞、内创累累的颓败局面,给他的施政带来很大阻力。在此情况下,他便想到开门纳谏,“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然而有“太上皇”乾隆当道,...

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四大无价之宝,它们到底去哪了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这个进程中更是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奇珍异宝。「”物以稀为贵”,普通的文物还不足以称之为「”无价之宝”,真正的国宝一定是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绝世珍宝,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衡量,中国历史

揭秘嘉庆帝的“纳谏”骗局真相是什么样的

嘉庆登基,正处于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启承转接时期。前朝留下的权臣当道、言路堵塞、内创累累的颓败局面,给他的施政带来很大阻力。在此情况下,他便想到开门纳谏,“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然而有“太上皇”乾隆当道,

她比乾隆小了47岁,入宫二十年不得皇宠,画像却成无价之宝

现代社会经常会碰到一些「”老夫少妻”现象,更有甚者还会出现一些忘年恋,不过,这在古代社会算不得什么,尤其是皇帝后宫,那些妃嫔大多比皇帝小很多岁。今天笔者要讲的是乾隆后宫一位比皇帝小47岁的妃子,她就是

揭秘谁才是风流皇帝乾隆一生中最爱的女人

乾隆帝作为一代帝王,自然是后宫佳丽三千。在乾隆的众多老婆中,真正名声显赫且流传于后世的莫过于他的三任皇后。孝贤纯皇后是乾隆的原配妻子,也是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皇后富察氏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满

历史人物 乾隆帝生母 揭秘大清朝乾隆皇帝生母是何许人也

  秦始皇生母:的生母,清廷编纂的官书和清宫档案均记载为孝圣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之女。但在野史和某些私人笔记中,关于帝的生母则有多种说法。>  孝圣宪皇后像陈世倌的夫人说。雍亲王福晋和浙江海宁

揭秘乾隆皇帝后宫落入水中给淹死的嫔妃的谁?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虽说身为皇帝嫔妃,身边宫女、太监一大群,前呼后拥的很是气派。但这些人对于她们的人身安全,却也起不到绝对的保障。比如说乾隆帝的诚嫔,就是在宫女、太监的陪伴下,落入

竟不是皇家血脉? 揭秘弘历身世之谜

爱新觉罗·弘历于二十五岁登基,登基后带来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也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口口相传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不乏对乾隆帝身世的猜测与争议。正史记载,乾隆帝的父亲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即雍正

竟不是皇家血脉? 揭秘弘历身世之谜

爱新觉罗·弘历于二十五岁登基,登基后带来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也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口口相传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不乏对乾隆帝身世的猜测与争议。正史记载,乾隆帝的父亲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即雍正

嘉庆帝的生母是谁

嘉庆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乾隆四年入宫,乾隆十年晋封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七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乾隆三十年,进令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