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禵手握重兵,为何不在西北起兵反对雍正
Posted 雍正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胤禵手握重兵,为何不在西北起兵反对雍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历史人物 此人是雍正同母的亲兄弟,手握重兵却没有造反,雍正为何还要囚禁他
胤禵手握重兵,为何不在西北起兵反对雍正
胤禵,康熙的第十四皇子,与雍正是同母弟。于雍正元年,改名为允禵。胤禵自幼聪明才学,重情重义,才能出众。胤禟曾语:“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可见其在康熙的儿子中,可谓出类拔萃。且其自幼便受到康熙的宠爱,经常跟随康熙皇帝出巡,在生活方面也是得到了特殊的待遇。
康熙五十七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当年十月,胤禵被授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妄阿喇布坦。此令一出,胤禵即接受命令,并在出征时,享受了天子出征的规格,得到了极其隆重的欢送。此外,康熙曾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由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十四皇子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也因此举,朝廷上下,很多大臣以为十四皇子,凯旋归来,会成为皇位的继承者。
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还为待十四皇子胜利归来,康熙便于驾鹤西去,而继承皇位的人,不是十四皇子,而是四阿哥胤禛(雍正继位)。倍受厚爱的十四阿哥,拥有重兵在手,得知自己不是继承人,为何不在西北起兵反对雍正呢?
一是西北距离京城路途遥远。如果十四阿哥起兵反抗,以西北到京城的距离,等他带着部队回到京城,一切事情都已经瓜熟蒂落。雍正早已昭告天下,自己为皇帝。而他却会因起兵反对,被处以乱臣贼子的罪名,得不偿失。如果是在京城附近,起兵反对,会有胜算,可位于清朝的边疆,确实是鞭长莫及。
二是军队粮草供应的问题。行军打仗,后勤粮草必须要有保障,要不然谈何成功。而十四阿哥如果率大军回京城,首先要想到的就是粮草的问题。可当时掌管粮草的,却是年羹尧,雍正的头号亲信。如果十四阿哥要起兵反对雍正,年羹尧只需掐断对其部队的粮草供应,他的军队可能就撑不到回京城了。即便以战养战,勉强回到,也剩下残弱之兵了,毫无抵抗能力。
三是雍正会派重兵固守京城。皇位的更替,大多会引起纷争,而作为新的皇帝,肯定会早有预防,何况是让不少人质疑的雍正。本来对于皇位的继承,就有疑惑。康熙并无确切传位于雍正,雍正的上台,必然会有不少人议论。且当时镇守京城的是克隆多!
四是雍正对十四阿哥绝不手软。雍正在康熙去世后第二天,晋封公延信为贝子,命延信驰驿赴甘州掌抚远大将军印信。雍正当上皇位,马上就夺取胤禵的兵权,先下手为强了。当十四阿哥回到京城后,便被发落去守皇陵了,最后还被终身幽禁,直至乾隆当帝后才把他释放出来。从这种形势可以看出,雍正对曾经觊觎过皇位的人绝不会手软,胤禵还不是起兵反对他,他便是如此对待,如反对更是对十四阿哥残酷。而且十四阿哥的家室还在京城,十几万大军的妻儿,也不跟随打仗,如果起兵,雍正便会对他们的家眷下手。故而不敢轻举妄动。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大局考虑,还是从十四阿哥自身利益考虑,起兵反对雍正这个举动是万万不可行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军队及自保,十四阿哥只能接受雍正剥夺兵权,发配去守皇陵。
历史人物 此人是雍正同母的亲兄弟,手握重兵却没有造反,雍正为何还要囚禁他
康熙在清朝的历史中算是一个厉害的皇帝,无论是平定外患还是对内治理国家,都是很厉害,更是带头开创了康乾盛世,雍正是继康熙以后的又一位清朝帝王。可是雍正的帝王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雍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为皇帝以后,对之前的那些兄弟进行了很严酷的打击,包括自己同母的亲兄弟,下面听我慢慢道来。>爱新觉罗·胤禵,又名胤祯 ,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他除了是皇子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雍正皇帝的同母弟弟,按理说他和雍正的关系不错,可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雍正登基以后,一直在打击胤祯,这是为何呢?> >首先,得从两个人的兄弟感情上来说。众所周知,清朝抚养皇子的制度是很特殊的 ,只有皇后的儿子可以跟着母亲生活,其他的皇子就得从小跟别的妃子生活。胤祯和雍正虽然是一个妈省的,可是胤禛生性淡薄,从小被佟贵妃收养而胤祯则被其他宫妃养大,所以兄弟二人感情并不深厚,这也为兄弟二人以后的摩擦奠定了基调,雍正对这个弟弟并不认可,没有感情。>另一点原因,就是两个人的政治立场不同。胤祯与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皇八子胤禩却称得上情投意合。胤祯看好的是老八胤禩,雍正作为老四,并没有得到自己弟弟的支持。所以当康熙因为皇太子胤礽的时期,要修理胤祯的时候,雍正也没有替弟弟求情。>胤祯聪明过人,让康熙非常的欣赏。康熙五十年,胤祯随父皇出巡塞外,当时的准噶尔首领带兵打西藏,当时胤祯成了征远大将军,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病逝胤禛登基,这时候的胤祯还是大将军的身份,手里拥有重兵,可是他依旧交出了大将军印务,面对自己的哥哥雍正,他并没有造反。> >兄弟二人本来就没有感情,政治立场还不同,雍正对胤祯进行打击也是正常的。雍正心狠手辣,他对自己曾经的政敌,不打击才怪。>1724年八月,雍正获悉胤祯在家私造木塔,就去他家里搜查。允禵气愤难忍,从此,允禵销声匿迹,过了八、九年的囚徒生活,知道乾隆当皇帝以后,他才获得自由。相关参考
年羹尧作为康雍两朝重臣,未满三十岁时就别康熙皇帝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成为掌管一方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奉命进京,得到康熙御赐弓矢,升任川陕总督,成为西陲边疆重臣要员,不久又升任抚远大将
历史人物 此人是雍正同母的亲兄弟,手握重兵却没有造反,雍正为何还要囚禁他
康熙在清朝的历史中算是一个厉害的皇帝,无论是平定外患还是对内治理国家,都是很厉害,更是带头开创了康乾盛世,雍正是继康熙以后的又一位清朝帝王。可是雍正的帝王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雍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为
胤G夺取帝位之时,有三大功臣:一个是川陕总督年羹尧--手握重兵的他在西北牵制着当时同样手握重兵的、最有希望继承皇位者之一的十四阿哥;另外一个功臣是步兵统领隆科多――控制整个京畿要地的他公布了康熙皇帝的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多尔衮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一、不受努尔哈赤重视,缺少自信,努尔哈赤去世后,留给皇太极的权利更多,多尔衮手中可掌控的权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宋安之来说说。主要刚开始岳钟琪有点像背锅侠,本来清廷要对西北大规模用兵,结果噶尔丹策零假装议和,清廷就真的同意了,还临时将主帅岳钟琪等人调回京商议。结果是噶尔丹策零知道当时清朝西北大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
历史人物 年羹尧手握重兵,在深陷危机的情况下,为什么不造反?
在清朝历史上,年羹尧要属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了。他二十一岁考上进士,三十岁成为四川巡抚,后又升任四川总督、川陕总督。可以说年羹尧的前半生一路平步青云。雍正皇帝继位后,年羹尧更是备受重用,和隆科多(雍正
导读:梁山一哥晁盖去世后,宋江坐上了总寨主的位子,很快就搞了个聚义仪式,毫无疑问,宋江成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卢俊义、吴用分别位列第二、第三。正当众好汉准备与朝廷一决高下时,宋江却接受了朝廷的招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在皇位上坐了六十多年,阅人无数。他对自己的儿子们又格外用心,胤禵只是一个贝子,他的前面有十几位兄长,康熙皇帝挑选他到西北带兵,独挡一面,肯定有他的理由,当然也有很深的用心。胤禵被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