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烈与王杰的故事
Posted 书院
篇首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孙景烈与王杰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孙景烈与王杰的故事
从明朝就被誉为“小北京”的陕西小城韩城,不仅诞生了二千多年来受到文人学士拜摹的唯一史圣司马迁,还有清代状元王杰。王杰历经清朝乾隆、嘉庆两朝,以直道立身,被誉为人瑞。尤其在他与和珅同殿列朝的数十年里,不仅清正廉洁出污泥而不染,为朝野上下敬重;还机智敏捷,与和珅不断斗争,终于扳倒这个巨贪,且笑到最后,作主审把和珅送上断头台。
一、巧中状元
王杰,1725年出生于陕西韩城,年仅8岁就丧父,可谓孤苦。且说古时乡间,有识之士兴办完全免收学费的义学,保证了在数千年的农耕时代,文化的长河不会断流,且使底层贫寒百姓子弟能有向上晋升的台阶。王杰虽然家境贫寒,但进入义学一心向学,加之天资聪颖,自然得到崇尚张载关学的义学老师垂青,悉心教育栽培,不仅学习应考的四书五经之类,而且对地理、天文等自然科学也有涉猎,特别对张载的关学,颇有研究,学业大长。他20岁时,在县考、府考中脱颖而出,均名列第一,被当地人誉为才子。王杰,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飞跃。当时的韩城知府赵筠,十分赏识王杰这个农家子弟的才气,竟然题词“旷代雄文”四字,悬挂王家宅院,以示表彰,并赠王杰“伟人”的字号。可以说,这种激励作用,对出身贫寒的王杰的影响,是完全可以想见的。
乾隆十二年,20岁的王杰,离开了乡里,来到西安府,就读于在整个北方都十分著名的关中书院。王杰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对他终生影响巨大的关学大儒孙景烈。
孙景烈曾任翰林院庶吉士,致仕归乡后,孜孜不倦,穷究关学底蕴,对张载、吕籹、冯从吾等关学先辈“注重实践”、“学贵于用”的治学精神尤为赞颂。并曾先后三次主讲西安的关中书院,一次主讲位于如今兰州的皋兰书院,学问极其精深,被称为关西夫子,海内大儒。甚至其时督学杨梅似,不时寄函向孙景烈请教,称赞道:“关中一时人才济济,尤以先生为当世无双。”他主讲关中书院期间,王杰等“关中书院六士”,俱拜其门下。
这位老秦人,传授给王杰的,不仅是广博的学问,还身体力行影响着王杰立身处世之道。孙景烈在寒冷的冬季,不在屋里生火炉烤火驱寒倒也罢了;在酷热的暑天,从不像市井及乡间老百姓那样,短衣赤膊,而是手拿蒲扇消暑,依然是一身当时长袍正装,容貌整肃,保持着师道尊严。他这种作派,在当时那些庸俗之辈眼中,几近于愚。可就是这个倔老头,身体力行教导这个年轻的学子。
《清史稿》曾记载:“王杰……初从武功孙景烈游,讲濂、洛、关、闽之学……学益进,自谓生平行己居官得力於此。”可见,从学孙景烈,不仅使王杰的学问、眼界得到极大提高,而且对其人生观、价值取向等,特别是入仕做官后的官风,产生极其重要影响。王杰在以后数十年,虽侧身污浊的官场,但能够洁身自好,格外注意自身修养,既不贪财,也不好色,更不让自家人沾光。正因为对手不能抓到他的任何把柄,王杰才能在豺狼当道、尔虞我诈的污浊环境中,逆风飞扬,以直立身,并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人物 乾隆时期名臣王杰,他举报和珅后结局如何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杰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杰,韩城市庙后村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王杰考中进士,殿试时考卷排列在第三名,乾隆皇帝阅卷后,认为王杰字迹娟秀,且为陕西人。在清朝,陕西还从未出过状元,于是乾隆特意将王杰拔擢为第一名,成为陕西省第一个状元。
王杰生性刚直,清正廉明,一身正气,在乾隆、嘉庆两朝为官四十余年。王杰做官期间,在中枢机构任职十余年。特别是乾隆时期,他不畏和珅的权势,多次当着乾隆和群臣的面痛斥大贪官和珅奸诈贪婪的本性。
作为阁臣,王杰经常与和珅一起办公。但在工作中,王杰从来都远离和珅,从来不假以辞色。在很多问题上,朝中的同列官员,都因害怕和珅的权势,有的巴结献媚,有的敢怒不敢言,只有王杰一人敢于挺身而出,在朝廷上同他当面争辩,揭露其罪恶。
对于王杰,和珅一直想除之而后快。根据《清史稿》记载,王杰和和珅之间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上朝,在朝房等候觐见时,王杰坐在一个角落里搓手自暖,和珅走过来,握着王杰的手搭讪说:
“状元宰相,您的手又白又软,生得真好啊!
谁知王杰白了和珅一眼,呛声道:
“王杰手虽好,不要黑钱尔!”
和珅原本想羞辱王杰一番,却反被这位状元宰相反将一军,揭露了他贪赃枉法的事实,又怎能不羞恼呢?
虽然和珅对王杰心存芥蒂,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但由于王杰为人谨慎,正直清廉,他无机可乘,抓不住任何陷害王杰的把柄,且王杰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和珅也拿他无可奈何。
乾隆去世后,作为和珅主要政敌的王杰得到了嘉庆皇帝的重用。和珅入狱后,官员们摄于其往日的威风,均不敢当主审官。然而王杰却当仁不让,担起了审问和珅的职责。。和珅在狱中仍然目中无人,倨傲不服,王杰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按照和珅所犯事实,判处其死刑,并没收了家产。
和珅被处死后不久,操劳一生的王杰也决定退休了。对于这样忠诚、廉洁的老臣,嘉庆皇帝立即下诏挽留,并特许他拄杖入朝。3 年以后,79岁的他再一次提出辞职还乡,临行前还专门上疏,请求解决政治上的腐败问题和通过整顿吏制来堵塞国家财政上的漏洞。
无奈之下,嘉庆皇帝同意了王杰的请求,让他告老还乡。王杰辞京还乡之日,嘉庆皇帝赐给他一把乾隆御用玉鸠手杖和御制诗两首,以表器重。诗中写道:“
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
不畏权贵,直道而行,最终成为对王杰一生最好的总结。在嘉庆九年(1804 年)王杰八十大寿时,巡抚方维甸专程带着皇帝的贺诗、题匾及赐给王杰的珍宝等到韩城登门祝贺。王杰次年赴京答谢,不久,在京去世。后来埋葬在故乡——韩城市柿谷坡上。
对于王杰的死,嘉庆皇帝深为痛悼,他亲治祭文,赐银两千两,着荣亲王治丧,赠太子太师,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祠联为:
“文见长,清风两袖,不畏权贵;端品高,言道一身,敢斥恶邪。”
滔滔黄河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冲刷着韩塬大地,而王杰勇于与权奸和珅斗争的故事,也就将随着奔腾不息的河水流传于后世。
相关参考
唐朝人物中文名:梁氏儿子:李昞孙子:李渊丈夫:李虎(历史lishixinzhi.com)唐高祖追谥:景烈皇后人物生平>景烈皇后梁氏,生卒年不详,史书上无过多记载,其丈夫是唐太祖李虎,唐朝开国君主李渊是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杰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杰,韩城市庙后村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王杰考中进士,殿试时考卷排列在第三名,乾隆皇帝阅卷后,认为王杰字迹娟秀,且为陕西人。在清朝,陕西
1.王杰的成长历程王杰的经历以我所知,大致如下:王杰的爸爸叫王侠,是个武打片二线演员,王杰从小就跟着爸爸到片场当临时演员。但是12岁时,父母离婚,留下王杰自己一个人在学校留宿,并且要过着自己一边工作一
王杰乾隆二十六年(1761),出身于满洲正黄旗的将军兆惠平定了西北地区的叛乱后凯旋回京。乾隆帝命他为殿试的“读卷官”,兆惠说他不习汉文,乾隆道:“读卷都用圈点为标志,圈多的便是上乘佳作。”兆惠一听,欣
1人物简介 个人档案 籍贯:陕西西安 生肖:虎 身高:1.74m[1] 体重:68kg[2] 语言:普通话、广东话、英语、闽南语、日语(略会) 经纪公司:北京诚利千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康亲王杰书,全名爱新觉罗·杰书,清朝宗室。礼亲王代善之孙,继承代善一脉铁帽子王,为清代六亲王之一。 杰书生于公元1645年,去世于公元1697年,四岁承袭父亲郡王爵位,十四岁承袭祖
王杰只是在媒体面前说自己被下毒,但是没有说明是哪一年被下毒,下毒的人是一些唱片公司。这件事还上过央视新闻网。大至如下:”王杰直言艺人浮浮沉沉,其实挺脆弱的,甚至每天要面临很多风险,他自曝有人曾在他的饮
母夜叉孙二娘嫁给了谁?孙二娘丈夫是谁?孙二娘丈夫是菜园子张青。张青是施耐庵所作《水浒传》中的人物,外号“菜园子”,孟州(今河南孟县南)人,武器朴刀。在小说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王韵婵是早期比较著名的歌手不过她只出过四张专辑之后就退出了歌坛但不管时光变迁王韵婵依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演唱这首歌的美少女歌手王韵婵当年和师兄王杰合唱现在成为经典歌曲王韵婵1992年发行专辑最有名
王韵婵是早期比较著名的歌手不过她只出过四张专辑之后就退出了歌坛但不管时光变迁王韵婵依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演唱这首歌的美少女歌手王韵婵当年和师兄王杰合唱现在成为经典歌曲王韵婵1992年发行专辑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