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风水师廖均卿的生平简介 明十三陵之长陵就是他看的风水吗?

Posted

篇首语: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代风水师廖均卿的生平简介 明十三陵之长陵就是他看的风水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代风水师廖均卿的生平简介 明十三陵之长陵就是他看的风水吗?

  明成祖朱棣曾赏赐给一位风水师廖均卿一柄纸扇,并在纸扇上亲自题诗一首:“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廖均卿之所以能受到明成祖这样高的评价,是因为他为明十三陵的长陵看了风水,并且还当着朱棣的面,展示了“喊山山应,喊水水止”的奇景。

  明朝永乐五年,徐皇后病逝,明成祖打算迁都北京,便将徐皇后的棺材暂放于南京皇宫,随后迅速派人在全国寻找风水大师。因廖均卿的祖先廖三传是唐朝著名风水大师杨救贫的传人,朝廷便传召了廖均卿为皇族看一处风水绝佳的墓葬之地。

  廖均卿先是在南京看了孝陵的风水,接着就去北京寻找风水宝地了。他走遍了京郊各地,最后发现了昌平黄土山,他认为此地的风水比他之前见过的所有地方都要好,如果皇陵定在此处,就会“玉烛清明,并三辰而永耀;金符浩荡,亘万古以长存:国祚无疆,邦家有庆”。最后廖均卿把这个地方的地图画出来献给成祖,还邀请成祖亲自驾临宝地视察。

  成祖一直焦急的等待着廖均卿的消息,他听说廖均卿找到宝地的消息以后十分高兴,决定在吉日初八与各位风水师一起去黄土山看看,如果大家都说那地方好,就把皇陵定于黄土山。等到初八那天,成祖看过黄土山以后,在半夜子时召见了他请来的风水师们,并对他们说,他综合看了看各位大师的建议,最后决定采用廖均卿的,当时就赏赐给廖均卿一把金剑,一张银锄,让廖均卿去点穴,不久就开挖了金井(埋棺材的穴位)。

  成祖认为黄土山的名字太俗,便改名为天寿山,之后就将修建皇陵的任务交给了廖均卿。

  永乐八年,成祖想起了天寿山的皇陵,便询问了一句进展如何,结果很多大臣气哄哄的站出来骂廖均卿,说廖均卿戏弄朝廷,故意挖伤了地脉,导致皇陵工地涌泉不止。

  成祖一听,问题大了,立刻召问廖均卿,让你修皇陵,定穴位,你怎么把关乎皇族气运的地脉给挖了?廖均卿面不改色回答到:“臣找的绝对是真的龙穴,不能挖偏了,只要陛下亲自去一趟,那泉水就会停止了。”成祖见廖均卿不像说大话的样子,又觉得廖均卿的说法太过神奇,自己一去那涌泉就能立刻停止,真的假的?

  带着巨大的疑问和好奇心,成祖决定亲自去试验一番,要是不成功就治廖均卿的罪。那天,成祖带着文武百官终于到达了天寿山皇陵修建工地,成祖往那涌泉处一站,泉水依然喷涌而出,成祖脸色大变,当即就怒骂廖均卿胆敢戏弄他!谁知廖均卿一点不害怕的说:“陛下别急,臣还没有喝山呢,只要微臣大喊几声,用罗盘一照,泉水就会停止了。”

  成祖说:“朕就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廖均卿便朝着山上大声喊道:“山家二十四向,土地、龙祖、天星、地曜、二十八宿,祖师杨救贫、曾文山,廖禹公,今廖均卿为永乐圣主立万年之基业,千载之皇陵,万里山河皆归圣主,现在皇帝御驾亲临,着令泉水立即停止,如改违抗,是为逆天大罪,必受天谴。”

  廖均卿的声音刚停下,那涌泉也停了,真是怪事。成祖见此,这才龙颜大悦。廖均卿告诉成祖,涌泉下面三尺的地方有一个石盆、一对石鲤鱼,可以挖出来。成祖大为惊喜,派人去挖,果然挖出廖均卿所说之物。成祖对廖均卿的风水术叹为观止,一个劲的夸廖均卿,封廖均卿为钦天监五品灵台博士官,还把北京故宫大皇城的选址任务交给了廖均卿。

  长陵建成以后,成祖打算大大赏赐廖均卿,可廖均卿不肯接受,成祖这才赏赐了一柄纸扇给他。此后,成祖便以四品职衔供养廖均卿。

相关参考

明朝风水宝地——明十三陵究竟有哪些玄机

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自永乐7年即1409年6月20日修建「”长陵”始,到清顺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时间长达200余年。下面咱们从这几个方面来探秘十三陵。明十三陵都是哪十三个陵墓?按陵墓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結局如何

永樂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來到了北京。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第一件是確定他和徐皇後的百年歸宿地,即選定陵址。經過著名風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擇取了北京西郊昌平東北的黃土山為陵區。朱棣見此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結局如何

永樂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來到了北京。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第一件是確定他和徐皇後的百年歸宿地,即選定陵址。經過著名風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擇取了北京西郊昌平東北的黃土山為陵區。朱棣見此

历史秘闻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結局如何

永樂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來到了北京。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第一件是確定他和徐皇後的百年歸宿地,即選定陵址。經過著名風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擇取了北京西郊昌平東北的黃土山為陵區。朱棣見此

历史人物 明代文学家徐祯卿的简介 徐祯卿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徐祯卿人物生平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徐祯卿天性聪颖,早年学文于吴宽,学

谁知道天津风土人情和基本情况?

为什么叫天津:清代乾隆初年,从渐江来天津的诗人汪沆,写出描写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枝词(通俗诗),诗中说:“天津名自长陵赐”。长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天津就是在他登基作皇帝的第二年(永乐二

历史秘闻 谁知道天津风土人情和基本情况?

为什么叫天津:清代乾隆初年,从渐江来天津的诗人汪沆,写出描写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枝词(通俗诗),诗中说:“天津名自长陵赐”。长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天津就是在他登基作皇帝的第二年(永乐二

秦始皇陵是否有防盗机关

定陵,北京十三陵之一,埋葬着明代第13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万历是他的年号,神宗是他的庙号。在位48年的他是明代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定陵也是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的巨大陵园。1

中国历史 长陵的祾恩殿

长陵的祾恩殿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为明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整个陵园有围墙环绕,分为三个院落。祾恩殿即享殿,在第二进院落内,是祭陵时行祭典礼的场所。“祾恩”意为感恩受福。此殿是北京地区现有最古老

历史人物 季云卿的季云卿的生平简介_季云卿的事迹

中文名:季云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无锡季云卿的人物介绍  季云卿(1868—1939),生于1868年,无锡县石塘湾人。早年学做银匠,后开设茶馆、戏院,因蚀本转让给他人。此后即去上海拜青帮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