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百姓不能穿绸缎

Posted 百姓

篇首语: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朝百姓不能穿绸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朝百姓不能穿绸缎

2、“寧可試人棺,莫穿他人鞋”,寧可試棺材也不能試鞋,什麼道理

秦朝百姓不能穿绸缎

 秦朝百姓不能穿绸缎

  文/饶少平

  2013年1月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中,叔孙通有一句台词:“现在的老百姓啊,生活好得很,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

  叔孙通,薛县(今山东滕县东南)人。初为秦博士。秦末,先为项羽部属,后归刘邦,任博士。汉朝建立后,与儒生共立朝仪。因博学升太子太傅。历史上的叔孙通能说出老百姓穿绫罗绸缎的话来吗?不能,因为秦朝百姓不能衣丝。

  百姓在西周时期是贵族的总称。《诗经·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东汉经学家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群黎指万民,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老百姓。战国以后,百姓的词义发生变化,才用作平民的通称。战国末,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建立秦朝。这时的百姓自然是指平民。

  秦朝时,老百姓能穿什么材料做的衣服,能否戴帽子,都有严格的规定。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战火的原因,我们现在看不到秦朝的相关典籍。但是,汉朝的典章制度是沿袭秦朝的,观汉制可知秦制。《后汉书·礼仪志下》明确规定:“佐史以下,布衣冠帻(音zé则)。”佐史是秦汉时期地方官府中书佐和曹史一类小吏的通称。布衣指布做的衣服。帻是古代包扎发髻的头巾。佐史以下的人,即百姓,只能穿布衣,裹头巾,不能戴帽子。汉朝蔡邕《独断》下:“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因此,古人常常用冠和巾(即帻)来区别士和庶人。东汉刘熙所撰《释名·释首饰》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之礼,表示其已经成人。加冠后,士有资格戴帽子,庶人只能用头巾包扎发髻。可见老百姓在穿衣戴帽方面的地位之低下。

 

  老百姓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穿丝制衣服,但是衣丝者必须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曰:“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衣麻枲(音xǐ洗。即麻。这里指用麻织的布所做的衣服)而已,故命曰布衣。”桓宽的这段话不但告诉我们,在汉朝以前,老百姓不活到七老八十,是不能穿绫罗绸缎的,而且告诉我们,在古代,平民为何被称作布衣。

“寧可試人棺,莫穿他人鞋”,寧可試棺材也不能試鞋,什麼道理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得不對古人的智慧由衷地感到敬佩,畢竟在那樣的年代,想要讀書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絕大多數的百姓可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卻總結出了許多富含深刻道理的俗語。雖然這些俗語並沒有用華麗的詞藻去修飾,可是其中所暗含的深意卻至今仍舊讓我們受惠,而這些俗語也成爲了我國歷史文化中的一部分,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由衷地感到驕傲與自豪。

俗語大多都是來自於民間,有一些是人們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有一些是人們對於爲人處世的一些看法,還有一些則蘊含着四季變化的規律。一般來說,俗語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但是有一些俗語,我們往往也會摸不着頭腦,就比如說今天要爲大家分享的這句:“寧可試人棺,莫穿他人鞋”,這到底適是何含義?爲什麼寧可試別人的棺材,也不能穿別人的鞋子?

這句俗語的意思真的是非常好理解,但卻是讓人非常的疑惑,畢竟棺材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這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不吉利的象徵,是人去世之後才會用的,而鞋子是我們平日都會穿的一種行走工具,那怎麼穿別人的鞋要比躺別人的棺材還要嚴重呢?如果想要瞭解這句俗語的含義,其實還要先瞭解古代之時的風俗人情。

首先可能很多朋友並不知道,其實在古代人的眼中,棺材並不是不吉利的,相反由於“棺”與“官”同音,“材”又與“財”同音,所以其實在他們心中,棺材是象徵着升官發財的,是大吉利!現如今人們用不到棺材了,但是在過去,人要下葬是必須要有棺材的,很多老人在自己還活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找人定製棺材了,當然了,也有一些是去買的現成的。

人們將棺材買回之後,如果街坊鄰居看到了可能還想要提出進去試一試,合適的話,那自己也照着這個直接買,如果不合適的話,到時候再稍加修改。在買棺材人的心中覺得,如果有人願意試自己的棺材,那麼說明自己的棺材還不錯,這是讓人感到驕傲的。而且據說在古代之時,有一些打算去參加科子的學子還專門願意去替人試棺材,爲的就是圖一個好的兆頭。

那麼爲何鞋子就不可以試?大家要知道,鞋子是自己的貼身之物,是我們每個人的必備品,如果去試別人的鞋子,因爲尺碼不合適,將別人的鞋子給試壞了,這換成誰也是絕對不會高興的。另一方面在古人心中別人穿過的鞋子,那就是“破鞋”,這也不太好,所以人們都是比較忌諱的。而且誰能知道對方的腳上有沒有腳氣呢?如果無意中將腳氣傳染給了別人或傳染給了自己,這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不好的。

所以說老祖宗傳下來的俗語真的是句句都有理,其實小編覺得這句俗語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有些東西我們可以借,但是有些東西是不可以借的,自己一定要把握好分寸,這樣也免得大家尷尬,你們覺得呢?

相关参考

“寧可試人棺,莫穿他人鞋”,寧可試棺材也不能試鞋,什麼道理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得不對古人的智慧由衷地感到敬佩,畢竟在那樣的年代,想要讀書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絕大多數的百姓可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卻總結出了許多富含深刻道理的俗語。雖

韩隆盛世的百姓生活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身穿绫罗绸缎。  然而,一登上

为何别的皇帝都是穿黄袍,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

为何秦始皇穿黑龙袍,其他朝代都是穿黄袍?专家:他们不敢穿文/大农虽然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暂,但谁都不可否认只有秦始皇配得上「”千古一帝”,还有人记得那块秦朝出土的竹简上面的誓言吗?祖龙棺木秦始皇把誓言刻

为何别的皇帝都是穿黄袍,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

为何秦始皇穿黑龙袍,其他朝代都是穿黄袍?专家:他们不敢穿文/大农虽然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暂,但谁都不可否认只有秦始皇配得上「”千古一帝”,还有人记得那块秦朝出土的竹简上面的誓言吗?祖龙棺木秦始皇把誓言刻

乐妓不能穿华丽的衣服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要做的事很多,比如剿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改善战火摧残的民生,增加财政收入等,但他却花费大量时间,制订出了一系列繁文缛节,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细致入微,可谓空前绝后。  

古代什么衣服不能随便穿?穿错颜色可能招来重罚

  黄袍在古代是帝王的专属服饰,当然除了样式还有颜色也是专属的。不过黄袍可不一定都是黄色的,汉朝的龙袍就是以黑色为主。实际上唐朝以前,对皇帝穿什么颜色的龙袍并没有明确规定,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的袍服

黑布包头髻,男人穿裙子(但是没内裤可穿)

士伍“奋”!如今你算是已经在秦朝住下来了,接下来的日子,你要像真正的秦人那样生活和工作。不过在此之前,想先提醒你怎么穿得像个秦朝人!从头顶开始,最显眼的就是“冠”,这是中国古代用于标志男子身分的饰物。

为什么秦朝崇尚黑而汉朝崇尚红

为什么秦朝崇尚黑而汉朝崇尚红我们在看秦汉时期的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秦朝士兵所穿衣服的颜色基本上是黑色,而到了汉朝士兵所穿衣服的颜色大多是红色,当然这些在早期电视剧中特别的明显,只是

秦朝历史上为何从贵族到百姓都喜欢黑色

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连朝堂的装修风格也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金碧辉煌,而是以黑色为主色调。在真实的历史上

秦朝严刑峻法使得百姓生活艰苦

  秦始皇了防止割据的再现,把六国富豪和强宗十二万户迁到咸阳,另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使他们脱离乡土,以便监视。他把缴获的和没收的武器加以销毁,在咸阳铸成十二个各重千石的铜人。又下令“堕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