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言谏制度

Posted 制度

篇首语: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朝的言谏制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朝的言谏制度

2、秦朝 秦朝建立户籍制度的原因

秦朝的言谏制度

   秦朝的言谏监督制度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设置谏官,二是建立议事制度。秦时的谏官有谏议大夫、给事中。“秦置谏议大夫,掌议论,无常员,多至数十人,属郎中令。”(《通典·职官三》卷二十一)并在近臣侍官中,设置给事中,属加官,由大夫、博士、议郎兼领,无定员。给事中的职责,“掌顾问应付”,“曰上朝谒,平尚事奏事,分为左右曹,以有事殿中,故日给事中”(《通典·职官三》卷二十一))。

  秦设有议事制度,凡遇有军国要务,如立君、分封、宗庙、戍边等,设朝议,召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臣议政。秦始皇初定天下,有两件大事交朝议会议定,一是议“帝号”,二是废分封,置郡县。当时大多数朝臣议赞分封氍诸侯,独李斯一人反对。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秦朝 秦朝建立户籍制度的原因

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在县以下有乡、亭、里基层单位。每乡设有三老掌“教化”,用封建礼教统治人民; 啬夫掌审问案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游徼负责地方治安,是基层的警察部门。乡以下设有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亭以下设有里,有里正、监门等小吏。在县城和乡里中都有伍、什的编制,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伍有伍长,什有什长。如果一家犯罪邻居不告发,要什伍同罪连坐。从而建立了对人民层层控制的封建统治网,为以后每个封建王朝所沿用。

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历代封建国家都实行了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的严密的户籍制度。政府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物等情况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依据。农民未经允许,不得无故迁移,如果丢掉户籍流亡外地,被抓到后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沦为官奴。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