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三朝名将张守珪的结局为何下场悲惨

Posted 唐朝 名将 张守珪

篇首语:知识是万物中的指路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三朝名将张守珪的结局为何下场悲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三朝名将张守珪的结局为何下场悲惨

张守珪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的名将,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为守卫唐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张守珪刚从军时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威震四方的边帅,因为显赫的战功,被任命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来还被朝廷赐南阳郡开国公。一生主要侍奉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

张守珪画像

张守珪简介中主要介绍了他的生平,张守珪自幼聪敏,曾在郭虔瑾手下做事,他曾在援救路上遭遇敌军,与敌军展开激战,在这次战斗中,张守珪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歼灭敌军千余人,并生擒敌军将领,一战成名,受到上级的重视。张守珪简介中还着重提到了张守珪的战绩,727年吐蕃进攻唐朝,攻陷了瓜州。唐玄宗调遣张守珪抵御吐蕃,他用妙计大败吐蕃军队,张守珪也因此被朝廷封为都督。

728年到730年,吐蕃多次来攻,均被张守珪打败,最终只能求和。733年契丹经常骚扰唐朝边境,张守珪被派去镇守边疆,主动出击契丹,打的契丹苦不堪言。契丹人看不到胜利希望后,想要用诈降的方法来对付张守珪,但是被张守珪识破,用将计就计的方法彻底打败契丹,契丹从此对唐朝投降。但是张守珪晚年是悲惨的,因为部将假借张守珪之名导致军队先胜后败,张守珪又好大喜功谎报军情,事情败露后被贬到括州担任刺史。

张守珪成就

张守珪是唐朝辅国大将军,一生都在为保卫唐朝的边疆而战,多次击败来犯的吐蕃、奚族和契丹,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张守珪成就非常大。

张守珪塑像

张守珪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在战场上的战绩中。727年,吐蕃攻占了唐朝的瓜州,唐朝派遣张守珪去迎击吐蕃,当吐蕃军队来犯时,张守珪运用空城计退敌,并且大败敌军。在之后的两年里,吐蕃多次进攻唐朝,均被张守珪击败,更使的吐蕃于730年派遣使者来唐请和。734年,张守珪被调遣到幽州防御契丹进攻,张守珪刚上任就整顿军风,激励将士,积极的筑建防御工事,不甘于被动,主动出击契丹,也频频取得胜利,更是在这年6月打败契丹,这一战更是完美展示了张守珪的才能。张守珪成就还体现在唐玄宗赐予他的称号和担任的职务上。在张守珪空城计打败吐蕃后,唐朝特此置都督府,任命张守珪为瓜州都督。契丹进攻唐朝边疆时张守珪大破契丹,成为唐朝英雄,被封为营州都督兼御史中丞,可见张守珪战功显赫,成就非凡。

张守珪在破契丹时,唐玄宗就想封他为宰相,但是被当朝宰相张九龄劝住,张九龄觉得张守珪刚破契丹就被封为宰相,如果张守珪破了奚、突厥就没有能够赏赐张守珪的了。虽然张守珪没有成为宰相,但是张守珪是辅国大将军,在唐玄宗和一众大臣心里的地位很高。

张守珪结局

张守珪是唐朝一代名将,一生戎马守卫边疆,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张守珪结局却不怎样好。张守珪在战场上功勋显赫,唐玄宗也非常喜爱张守珪,更是亲自赋诗推崇张守珪,封他为唐朝的辅国大将军,唐玄宗更是在幽州为张守珪立碑记功。但是到了晚年,张守珪并不得意,张守珪结局主要是因为谎报军情而被贬职,从而导致张守珪晚节不保。

张守珪剧照

导致张守珪结局凄凉的事件是738年部将赵堪假借张守珪之名引起的,当时赵堪假借张守珪之名令乌知义去截击奚、契丹军队于潢水之北,这次战斗唐朝军队虽然在开战时就取得了部分胜利,但是后来败给了敌军。

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部将赵堪的假传诏命,本来可以利用这次失败的教训来重整军威,再次出战,但由于晚年的张守珪好大喜功,隐瞒了这次失败的战绩,并且谎报军情。事情没经多久就败露,唐玄宗派人去查,张守珪用重金贿赂使者,最终还是被识破,张守珪也因此遭罪,晚年不保。但是因其早年战功显赫,加之唐玄宗非常喜爱张守珪,用旧功抵罪,最终被贬为括州刺史。张守珪一生都在为唐朝守卫边疆而战,有聪明的头脑,曾运用空城计击败吐蕃,为保卫唐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晚年好大喜功的性格毁了他,让他从辅国大将军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括州刺史,张守珪结局因此非常悲惨。

张守珪评价

张守珪是唐朝著名的将领,字元宝,是今天的山西平陆人。张守珪的一生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通过自身的努力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一名边境将领。由于战功卓越,曾经担任过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等官职,是御赐的南阳郡开国公。张守珪曾经多次率军与突厥等少数民族作战,是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著名将领。在作战过程中,张守珪凭借着自身的胆识和谋略,加上他英勇善战,多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唐朝开元之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世人对张守珪评价极高。

张守珪画像

史料中关于张守珪评价的记载有很多,《旧唐书》中认为他是当时的虎将,主要的功劳都在边城。《广异记》中认为身为幽州节度使的张守珪,一直坚守在玉门关,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胆识,为唐朝的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新唐书》中也非常支持上面的两种观点,同时还记载了当地百姓对张守珪的赞扬,为其刻石立碑。

除了史书中对张守珪的赞赏之外,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张守珪的丰功伟绩也受到了高度的赞扬,比如诗人贾至曾有诗句:国之重镇惟幽都。对张守珪的赞赏可谓是溢于言表。总之无论正史还是野史、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世人对张守珪评价的内容都是正面的,都给予他非常高的赞扬。时至今日张守珪依旧是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他在边关抗敌的英勇事迹,也一直被人们传颂和赞扬。

相关参考

开元戍边名将张守珪:历经三朝戎马一生的大将

张守珪(公元684年-740年),字元宝,唐代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人,唐朝名将。他的一生是在战争中渡过的,长期戍边,戎马倥偬,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威震一方的边帅。其主要事迹在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时期,

开元戍边名将张守珪:历经三朝戎马一生的大将

张守珪(公元684年-740年),字元宝,唐代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人,唐朝名将。他的一生是在战争中渡过的,长期戍边,戎马倥偬,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威震一方的边帅。其主要事迹在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时期,

历史人物 张九龄阻止张守珪拜相 如何评价张守珪

张守珪生于山西平陆,是唐朝时期名将,他曾多次与突厥、吐蕃、契丹等少数民族征战,抵御住了这些民族的入侵,为开创“开元之治”做出了不少贡献。张守珪的能力,唐玄宗也是看在眼里的,曾经想立他为宰相,但最终被张

一生都在保家卫国的大将军 唐朝名将张守珪

张守珪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的名将,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为守卫唐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张守珪刚从军时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威震四方的边帅,因为显赫的战功,被任命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来还...

一生都在保家卫国的大将军 唐朝名将张守珪

张守珪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的名将,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为守卫唐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张守珪刚从军时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威震四方的边帅,因为显赫的战功,被任命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来还...

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的唐朝名将张守珪

张守珪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的名将,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为守卫唐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张守珪刚从军时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威震四方的边帅,因为显赫的战功,被任命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来还

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的唐朝名将张守珪

张守珪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的名将,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为守卫唐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张守珪刚从军时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威震四方的边帅,因为显赫的战功,被任命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来还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宝14年(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动地而来,燕山铁骑踏破了唐朝几十年以来的太平盛世,也踏碎了长安城内的《霓裳羽衣曲》,惊醒了醉生梦死的李隆基。自天宝以来,唐玄宗设立10节度使,节度使一手管着地方的军权结果给胡人节...

历史人物 唐朝开国的八大名将,战功赫赫却都结局悲惨

唐朝开国的八大名将,战功赫赫却都结局悲惨!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多次朝代的更替,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战乱年代。自古乱世出英雄,每一个战乱时代,也必定是

历史人物 抗倭名将戚继光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为何晚年结局悲惨病死家中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悲惨人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戚继光是明朝历史上的抗倭名将,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武器制造专家,可以说为了大明王朝转战南北,先是在东南沿海地区抵御倭寇十余年,等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