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一统六国只是侥幸而已

Posted 孟子

篇首语: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朝一统六国只是侥幸而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朝一统六国只是侥幸而已

2、秦国是怎样统一六国,从而实现大一统的?

秦朝一统六国只是侥幸而已

   毛泽东在这方面颇有真知灼见,他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经过 春秋战国数世纪刀光剑影的洗礼,人民厌恶混战,渴望统一,正是在这样一股强大的暗流作用下,秦国才捡了一个大便宜。 > >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打了几百年嘴巴子仗,也打了几百年真枪实弹的仗(当然那时还没有真枪实弹,只有戈矛剑戟,比喻而已)。历史像老牛拖破车,颠上簸下 几百年,战火硝烟弥漫大地,知识精英们还在辩论,讲学,百家争鸣;好战者还在打杀,将战火越烧越旺,流离失所的子民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这时,一个仁 爱的号称“亚圣”的 孔子儒学继承者 孟子,发出了一声“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前所未有的震聋发的呼号。孟子的呐喊,其实是中国大一统历史惯性的最 强有力的回响:“子民百姓是最重要的,列国之君的君位是最轻的,列国之下的所谓国家社稷是最次要的。” > >   孟子在呼吁交战的各方:还打什么呀,好端端的国家——周天子的大国之家都打个稀巴烂了,子民百姓无以为生了,历史已经疲惫不堪,让天下赶快统一起来吧!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怎样才得安定?孟子坚定地回答:统一才能安定。 > >    统一的大业,十分侥幸地落到秦国的肩膀上。秦国自 商鞅变法,成为西方的第一等强国,先击败魏国,逼魏国东迁。从此秦国据黄河、函谷关的天险,可以出兵攻 打山东诸国,实现统一大业了。秦王姓嬴,据《史记·秦本纪》上说,秦王始祖大费,给舜帝驯鸟兽有功,“舜赐姓嬴氏”。如此看来,秦王的嬴姓是有些来头的。 嬴姓后裔世世代代居西戎,守卫西垂。到西周孝王时代,嬴氏做过王室驯马官,始封地为附庸国。日月嬗替,至秦孝公用商鞅变法,迁都咸阳,“秦使公子少官率师 会诸侯逢泽,朝周天子”(《史记·秦本纪》)。这说明直到秦孝公变法图强的时代,列国诸侯还“朝周天子”,保留了对周的尊重。秦孝公卒,秦惠王上台,用车 裂处死商鞅,但是商鞅变法的成果被秦国保留下来。自秦孝公至 秦始皇,都在为大一统发动战争。 > >    张仪的连横击败了 苏秦的合纵,秦昭襄王七 年(前299年),多次吃了败仗的楚怀王,受秦国欺骗,在议和入关后做了俘虏。楚怀王死在秦国牢狱,楚国丧地破军,国力衰败。秦军乘胜追击,前280年获 取楚国的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及汉水北岸等地。前278年,秦大将 白起攻破楚城郢都,楚襄王逃到陈地(今河南淮阳县)躲避。第二年,秦军再夺楚巫郡、 黔中郡,号称精兵百万的楚国灰飞烟灭。那时,流亡到江南的 屈原,在汩罗江投水自尽了。 > >   秦征服楚国以后,把主力去攻打北方列强赵国。前 270年,秦军攻赵,被赵国大将赵奢大破于与(今河北武安县西),这是秦军很少遇到的一次大挫折。这以后,秦兵力暂时转向韩国,前262年,秦将白起取 韩国的野王(河南沁阳县),阻断上党,上党韩军投奔赵国寻求保护。前260年,秦攻上党,赵国名将廉颇驻守长平(山西高平县),筑堡垒固守。秦兵不断挑 衅,那个曾负荆向宰相 蔺相如请罪受后世称颂的廉颇老将军,不为所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秦国,派间谍携黄金千斤贿赂赵国权臣,对赵王说,秦国最怕赵奢的儿 子赵括做将军,廉颇老矣,不难对付,而且快要投降秦国。赵王果然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因为赵括善谈兵法,赵奢都谈不过他。赵奢知道只知“ 纸上谈兵”的儿子肯 定要坏大事。果然,赵王命赵括为将,取代了廉颇。秦国得到这一消息,喜出望外,秘密派遣心狠手辣的白起为上将军,向善谈兵却不善作战的赵括发起猛烈攻击。 打了一阵子,白起佯装败退,获胜心切的赵括一路直追到秦国的壁下。秦军驻扎壁下险要不出,吸引赵军主力,再出奇兵截断赵军后路。赵兵受困,临时筑垒固守, 等待救援。秦昭王听说赵军粮道已断,如瓮中之鳖,亲自到河北征发15岁以上男子,悉数送到长平,阻断赵军救援及粮食供应。赵兵饥饿,以至于杀马杀人相食。 陷入绝境的赵括,亲自率精兵攻打秦军,被城墙上的秦军射死。主帅既死,如断头之鸟的40余万赵军全部投降。白起害怕赵兵再垂死挣扎,在长平挖掘无数大坑, 将40余万俘虏全部坑死。 > >   一次坑杀40多万俘虏,这不仅是战国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残酷的一次坑杀俘虏事件。战国末期,秦统一 天下的战争之残暴,由此可见一斑。“暴秦”之恶名,大概由此而来。空谈兵法的赵括,以死亡40余万无辜赵兵的代价,再一次证明了空谈家的误国误军误民。长 平坑杀40余万俘虏的事件传扬开去,天下仁人义士无不切齿。前258年,秦军围困赵都城邯郸一年半,魏公子信陵君亲自率部众与所剩无几的楚军一道救赵,击 破秦军,邯郸才得以暂时保住下来。 > >   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是在秦国掌权已达56年的秦昭襄王嬴稷时代。前250年,这位为秦统一六国 奠定了基础的长寿国君死了,似乎因为在他手上征伐太多,杀人太多太滥——特别是坑杀长平俘虏,所以他的儿子孝文王嬴柱即位,尽管大赦罪人,想挽回一些暴虐 的影响,但他“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这是一个非常短命的君主。短命的嬴柱死后,他儿子嬴子楚即位,是为庄襄王。庄襄王上台以后,同样大赦罪人,奖 励先王功臣,施厚德于骨肉,并施惠于民,但这位秦王同样只掌国三年,在前246年死了。在短短的三年里,庄襄王还是念念不忘统一大事。这时,看到秦王一个 个短命,已日薄西山的东周天子赧王姬延,准备作殊死一搏,暗通诸侯图谋秦国。庄襄王来了个先下手为强,遣相国 吕不韦诛杀东周天子,族灭其国,但不绝历代周 天子祭祀,以河南梁县的阳人聚居地赐给周君,让绵延五百多年的东周王室后裔供奉祭祀。 > >   庄襄王短短三年,却也取得伐韩的胜利,夺得成 皋、洛州县,秦国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攻赵,夺取太原、榆次、新城、狼孟等37城,初置太原郡。攻克魏国的高都和汲县等地。前246年庄襄王死后,传 位给儿子 嬴政,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毁誉参半的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 > >   这也是一种历史的侥幸,倘若秦王嬴政如他的父亲、祖父一 样短命,上台一年三年后就死了,中国的历史将是另一种写法。幸运的是秦王嬴政活了49岁,在位36年。不过秦王嬴政一生也是命运多舛,他父亲庄襄王在赵国 邯郸做人质时,见到吕不韦的少奶奶美貌非凡,“悦而取之,生始皇”,就是说秦王嬴政是父亲跟吕不韦姬妾所生,还有的史家认为他原本是吕不韦与他的爱姬(宣 太后)怀的儿子,生于前259年的邯郸。父亲死后他继位时,还是个13岁的少年。当时吕不韦为宰相,母亲宣太后的“鸭公”缪被封为长信侯,实际上掌握了 朝廷一切大权。前238年,有了20岁的秦王嬴政去雍(今陕西凤翔)地的蕲年宫举行冠礼,准备亲政。缪矫传秦王御玺、太后玺,令县卒、卫卒、官骑等准备 攻打蕲年宫发动叛乱。嬴政获悉,令昌平君、昌文君出击,大战于咸阳,粉碎了吕不韦、缪集团的叛变,毫不手软地杀了缪,幽禁了宣太后。次年,免吕不韦相 位,却又采纳吕不韦的舍人 李斯所献的灭六国、成一统大业之计。 > >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西),少时为郡小吏,后来受业于荀子。战 国末年进入秦国,开始在吕不韦相府为舍人,一直默默无闻。受到秦王嬴政赏识以后,拜为长吏、客卿。秦王在李斯等辅佐下,历经25年征讨,于前221年灭六 国,完成统一,自以为功高三皇五帝,始称秦始皇。 > >   秦本为地处偏远的一个西方部落小国,除了骑马射箭、尚武好斗,其余各方面都比较落 后。尽管后来经过商鞅变法相当强大,但还是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没有参与盟会的资格。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作“蚕食”。然而, 最终统一中国的既非中原各国,也非山东的强齐,长江流域疆域达五千里的楚国,这是为什么?难道历史在这里故意开了个大玩笑? > >    杜牧在著 名的《阿房宫赋》中说:“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 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而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苏洵在《六国论》里也说:六国破灭在于六国本身,而非秦 国。其实仔细想想,导致战国结束的,不是秦国,也不是六国,而在于历史的疲惫。决定历史走向的主角,是被历史学家们往往忽视了的失语大众。被战乱蹂躏太久 的大量逃亡的农民,中原各国具有知识技能的有志之士,在对混战厌倦和无奈中,纷纷“西漂”,投靠悄悄崛起的秦国。无论这里是天堂还是地狱,都希望在这里寻 找最后的栖息之所。疲惫不堪的乱世子民,都渴望最后的了断,最后的归宿。人口众多,人才济济,兵源充足,使得秦国瞬间拥有了强大的军事战斗力。同时,多年 的厮杀屠戮,使得各国已经似“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战国后期,其他六国都不能单独抵抗秦国了。 > >   毛泽东在这方面颇有真知灼见, 他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经过春秋战国数世纪刀光剑影的洗礼,人民厌恶混战,渴望统一,正是在这样一股强大的暗流作用下,秦 国才捡了一个大便宜。被孤立者总是容易孤注一掷的,一个最落后、最不惹人注目的偏僻小国……就像一条闯进瓷器店的野牛,横冲直撞,令各国惊骇失措。贾谊在 《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王霸既没,令不行于天下。是 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成定功,安 危之本在于此矣。”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也说:“秦并六国,中国历史第一次走上全国大统一的路。此不专因为秦国地势之险要及其兵力之强盛,而最重要的 还是当时一般意向所促成。”这就是说,子民百姓希望结束战乱实现统一,这是决定的因素。

秦国是怎样统一六国,从而实现大一统的?

秦始皇时期统一六国的战争。名将王翦父子统领秦国部队,先后灭掉了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由此秦朝建立。

灭六国之战开始于公元前229年,首先目标是近在咫尺的韩国。秦国先通过邦交途径向韩国施压,逼迫韩国割让南阳郡,接受南阳郡的第二年领兵攻打新郑,并且首站告捷。此后由王翦率领部队对赵国的攻打,分为三路。在将近一年的对峙之后,秦军灭掉赵国,此时赵国公子嘉逃亡代地自立为王,与燕国联合抗秦。

由此秦国有了理由攻打燕国,不久燕国投降,秦王接受了燕国的投降,不久荆轲刺秦的事件。秦军在一口气灭掉了燕国。不久王翦率领部队南下,攻打楚国,连取楚国10城,不久之后用水淹之法淹没魏都大梁,就此灭掉魏国。

在秦军灭掉楚的时候,王翦与秦王嬴政产生分歧。秦王采纳了李信20万大军灭楚的谋划,导致大败。不久嬴政反思了一下自己,终于像王翦认错

王翦率领大军来到淮北,与楚军的长期对峙,秦军当时的战力和士气正达到巅峰,而楚军则人心涣散。王翦立即抓住时机,立刻出兵攻打楚国,杀死了楚将项燕,不久之后楚国灭亡。

不久之后王翦儿子王贲灭掉了燕国的残兵,使得不久之后齐国投降,不久之后天下大一统。就这样秦国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由此走向大一统。

相关参考

秦朝统一六国,各国国君最后的下场

秦朝统一六国,各国国君最后的下场秦始皇,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首位完成中原大一统的国君,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天子的君主。关于秦始皇这位天子,被先人誉为“千古一帝”。&

为何秦朝一统仅15年便迅速灭亡

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始,至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止,秦自诞生至灭亡,只有短短15年,堪称“史上最短命帝国”。但值得回味的是,从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为起点,秦国一直呈

秦统一六国,为什么我们叫 ”汉人”,而不是 ”秦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不断,随着秦国的崛起,嬴政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我们不叫秦人,而叫「”汉人”?在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

什么样的王朝才能成得上“大一统”

前221年,秦国消灭齐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至此,中原王朝进入大一统时代!秦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周平王东迁以来长达五百多年的烽火战乱,海内一统。秦帝国建立,嬴政自称“始皇帝”,从此大一统的观念开始深入

一个被骂上千年的女人,权力媲美武则天,可她一生没有被善待

西汉的建立让中华文明得以发展,秦朝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十五年,不过秦始皇最大的功绩就是一统六国。秦始皇对六国进行了大一统,这样的王朝对后世的影响意义非同小可。假如没有秦始皇的一统六国,那么以后的中原王朝

秦朝灭亡80万大军为何不作为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朝灭亡80万大军为何不作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朝灭亡时,南北共有80万大军按兵不动,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秦一统六国后,很多兵力都被分配到了南北两地,一部分人跟随蒙恬

秦朝兵力部署失误,导致关中失守,成为短命王朝

秦朝兵力部署失误,导致关中失守,成为短命王朝各人都晓得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王嬴政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前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中原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树立了疆土绝后广大

秦朝的天下为什么不能长治久安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秦朝的天下为什么不能长治久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王嬴政以一西疆小国,继承先祖的基业,内治弊政,外拓疆土,充国力、强军队、远交近攻,仅用十年就灭掉了山东六国,实现了天下一统,这是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秦始皇在灭亡六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秦始皇一方面创设了影响深远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

秦始皇是私生子 秦朝十大神奇事件

12月20日消息,作为中国第一位封建王朝的君主,秦始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横扫六国,一统宇内,修建皇陵,极尽奢华。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部传奇,令人心驰神往。下面,一起来看看秦朝十大神奇事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