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历史人物大全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朝历史人物大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朝历史人物大全

2、皇帝谥号大全,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大全

秦朝历史人物大全

秦朝历史人物大全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秦始皇赢政至秦三世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并建都咸阳,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第一个皇帝。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扩张,全盛时期的疆域西部已达到今甘肃、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

  在政治上,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没有再用分封制,而是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确立了郡县制,使地方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这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的局面,避免出现周朝分封导致的春秋战国的大乱格局。最初设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六个。中央政治制度综合战国时期的官僚体制,使之系统化,对官吏的考核则用“上计”制。此外,秦朝还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但秦朝的统一思想和焚书坑儒则极大地破坏了文化,钳制了思想,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此消失,一统江山、一统思想和惩罚思想犯罪成了此后帝王的重要任务,这对古代思想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为防卫匈奴,秦朝在原秦、燕、赵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成了著名的万里长城,这比现存的明长城更往北,距离也更长。

  秦朝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


 

  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李斯,秦朝大臣。原为楚国人,后入秦为客卿。以《谏逐客》一文为秦王政所赏识,由廷尉而至丞相。后来他先后向秦始皇建议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焚书,并大力主张“明法度,定律令”,并在统一文字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但他在秦始皇实行严刑峻法方面也充当了帮凶。秦始皇死后,中宦官赵高的圈套,参与宫廷政变,使秦二世上台,最后死于权力争夺,被赵高杀害。


 

  王翦,秦国著名的将领。王翦年少时喜好兵法,后来为秦王政攻打赵、燕和楚三国,战绩彪炳。秦王政曾问王翦和大将李信,攻打楚国要多少兵马?李信认为二十万就足够了,王翦却说非六十万不可。秦始皇听后说:“王将军已经老了,李将军果然勇猛。”之后秦始皇便给了李信二十万大军去攻打楚国。王翦也因此称病而告老还乡。后来李信攻楚失败,秦始皇便亲自赶赴频阳向王翦谢罪,答应给王翦六十万大军攻楚,王翦才重新挂帅上阵。 王翦代替李信后,巧用兵法,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攻占了楚国的城邑,并俘虏了楚王,杀死了项燕(一说项燕自杀)。后来王翦又带兵南征百越,立下了大功,被封为“武成侯”


 

  蒙恬,秦朝大将。一家受到秦政府重用。自祖父始连续三代为秦大将,为秦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长期以来在蒙古高原逐水草而居。战国末年,匈奴产生第一个首领头曼单于(相当于国王),并乘战乱占领河套地区。秦灭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夺取河套地区,长年率兵30万众戍北边,主持修筑长城。后为赵高陷害,被秦二世赐死。


 

  尉缭(?—?)    魏国大梁人。姓氏不详,只因曾为秦国国尉(主管军事),后人称其为“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游说家。传说尉缭曾拜鬼谷子为师,学成后隐居山林。后为魏惠王招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入秦游说,为秦所用。收买六国高官重臣的外交手段是他所提出来的。嬴政对尉缭的才智十分赏识,甚至在服装饮食等方面,让他和自己享有同等的待遇。然而尉缭对嬴政的评价却并不高,他对嬴政的评价是“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尉缭著有《尉缭子》一书,共24篇。表述了他对战争的各种看法。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


 

  嫪毐(?——前238)是我国战国末期秦国人物。他受吕不韦之托伪为宦官入宫,与秦始皇母亲赵太后私通,因而倍加宠信,受封为长信侯,并自称为秦王的“假父”。后来因发动叛乱失败而被秦始皇处以极刑,车裂而死。


 

  李斯 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秦朝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秦始皇长子(?—前210),嬴姓,名扶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扶苏。   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但也是位无政治经验的人物,在面对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无法应对选择自杀,是因为皇帝制度的难违。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始皇帝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最小的儿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王子婴,即秦三世(?——前206年),嬴姓,名子婴,或单名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日。


 

  陈胜(?——前208)字涉,阳城( 今河南省商水县)人,早年为人佣耕。 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志气的人。他出身雇农,从小就给地主做长工,深受压迫和剥削,心里“怅恨久之”,逐渐产生了反抗压迫、变革现实的思想,曾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并从小立志要干点大事业出来。


 

  吴广(?——前208),字叔,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与陈胜同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


 

  项籍(前232—前202)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汉族,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时被楚怀王熊心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后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出身平民阶级。成为皇帝之前又称沛公、汉中王。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皇帝谥号大全,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大全

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大全

皇帝称号从秦始皇帝开始,秦始皇帝认为臣子不能议论皇帝,因此废除周朝的谥法,自称始皇帝,让其子孙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千世万世以至于无穷。可惜秦朝历经三世就灭亡了,西汉建立后,又恢复了谥法。

西汉:汉朝通常在谥号前加孝字。

1.刘邦:高皇帝。

2.刘盈:孝惠皇帝。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

3.刘恭:西汉前少帝,被废,无谥号。

4.刘弘:西汉后少帝,被废,无谥号。

5.刘恒:孝文皇帝。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

6.刘启:孝景皇帝。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

7.刘彻:孝武皇帝。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8.刘弗陵:孝昭皇帝。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

9.刘贺:昌邑王,被废,无谥号。

10.刘询:孝宣皇帝。圣善周闻曰宣。

11.刘奭:孝元皇帝。能思辩众曰元。行义说民曰元。始建国都曰元。主义行德曰元。

12.刘骜:孝成皇帝。安民立政曰成。

13.刘欣:孝哀皇帝。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

14.刘衎:孝平皇帝。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

15.刘婴:孺子婴,不称皇帝,仅称皇太子,禅让给王莽,无谥号。

新朝:

王莽:无谥号。

玄汉:

刘玄:武顺侯。慈和遍服曰顺。

东汉:

刘秀:光武皇帝。

刘庄:孝明皇帝。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果虑果远曰明。

刘炟:孝章皇帝。

刘肇:孝和皇帝。

刘隆:孝殇皇帝。短折不成曰殇。

刘祜:孝安皇帝。好和不争曰安。

刘懿:东汉前少帝,北乡侯,无谥号。

刘保:孝顺皇帝。

刘炳:孝冲皇帝。

刘缵:孝质皇帝。名实不爽曰质。

刘志:孝桓皇帝。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

刘宏:孝灵皇帝。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

刘辩:东汉少帝,被废为弘农王,谥号怀王。执义扬善曰怀。慈仁短折曰怀。

刘协:孝献皇帝。聪明叡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

曹魏:

曹丕:文皇帝。

曹睿:明皇帝。

曹芳:齐王,被废,晋朝建立后降为邵陵县公,谥号厉公。杀戮无辜曰厉。

曹髦:高贵乡公,无谥号。

曹奂:元皇帝。

蜀汉:

刘备:昭烈皇帝。有功安民曰烈。秉德尊业曰烈。

刘禅:投降后降为安乐县公。晋朝时,谥号为思公。十六国时期汉赵政权,追谥为孝怀皇帝。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内思索曰思。追悔前过曰思。

孙吴:

孙权:大皇帝。

孙亮:被废为会稽王,无谥号。

孙休:景皇帝。

孙皓:投降后降为归命侯,无谥号。

西晋:

司马炎:武皇帝。

司马衷:孝惠皇帝。

司马伦:赵王,无谥号。

司马炽:孝怀皇帝。

司马邺:孝愍皇帝。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难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

东晋:

司马睿:元皇帝。

司马绍:明皇帝。

司马衍:成皇帝。

司马岳:康皇帝。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合民安乐曰康。

司马聃:穆皇帝。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

司马丕:哀皇帝。

司马奕:被废为东海王,后降为海西公,无谥号。

司马昱:简文皇帝。一德不懈曰简。平易不訾曰简。

司马曜:孝武皇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

司马德宗:安皇帝。

司马德文:恭皇帝。尊贤贵义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贤敬让曰恭。既过能改曰恭。执事坚固曰恭。爱民长弟曰恭。执礼御宾曰恭。芘亲之阙曰恭。尊贤让善曰恭。

南朝宋:

刘裕:武皇帝。

刘义符:宋少帝,被废为营阳王,无谥号。

刘义隆:刘劭时谥为景皇帝,刘骏时改为文皇帝。

刘劭:元凶,无谥号。

刘骏:孝武皇帝。

刘子业:宋前废帝,无谥号。

刘彧:明皇帝。

刘昱:宋后废帝,无谥号。

刘凖:顺皇帝。

南齐:

萧道成:高皇帝。

萧赜:武皇帝。

求古代皇帝一些常用谥号的意思

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表达褒贬之意,所谓“劝善戒恶”。

1、其中有褒扬的,比如,民无能名曰神(如宋神宗),经天纬地曰文(如汉文帝),克定祸乱曰武(如汉武帝),博闻多能曰宪(如唐宪宗),等等;

2、有批评的,比如,乱而不损曰灵(如周灵王),好内远礼曰炀(如隋炀帝),动祭乱常曰幽(如周幽王),等等;

3、有表示同情的,比如,恭仁短折曰哀(如汉哀帝),在国逢难曰愍(如晋愍帝),年中早夭曰悼(如周悼王),短折不成曰殇(如汉殇帝),等等。

扩展资料: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1、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2、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3、“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4、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5、私谥: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兴盛于汉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谥号

皇帝的谥号有哪些?都是什么意思?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片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宗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彻是世宗,刘询是中宗,刘秀是世祖等,不是每一个皇帝身后都有庙号。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或者是有保全社稷大功,号称中兴的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太祖刘邦(刘邦庙号是太祖,习惯称高祖)、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另外玄烨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始自西元前140年,这一年是汉武帝建元元年。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年号。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而南梁武帝萧衍亦使用过三字的年号。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夺门之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给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手握大权,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是权宜之计,不大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指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恶谥是后来才有的——人们渐渐觉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还很可恨。周厉王在“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他是一个贪婪的君主,“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死在了那里。《召公谏厉王弥谤》是先秦历史散文名篇,选进了多种课本。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厉王的专制残暴。 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弑当年,唐高祖李渊强加的。 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贬的恶谥三种。 美谥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 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平谥如怀,悼,哀,闵,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另外孙权的谥号是“大皇帝”,比较特殊。 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

中国皇帝的谥号如何分类

中国皇帝的谥号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1、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

历史上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是“美谥”,比如皇帝有经天纬地之才,或者起码勤奋好学,那么可以给个“文”字(如汉文帝刘恒、魏文帝曹丕等);如果这皇帝有着开疆拓土或者平定祸乱的巨大功业,那么则可以谥号为“武”(如战国时赵武灵王、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等);

2、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在“平谥”中,如果一个皇帝的谥号是“怀”,那大概是说他性格仁慈,但是没什么能力,搞不好后来还短命早死;如果是“愍”,则是说这皇帝在位时国家遭难,虽然这国难并非由于这任皇帝昏庸而起,但总归他也无力回天,因而后人只能对他表示惋惜和同情。

3、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被给予“恶谥”的皇帝,一般暴慢无亲被称作“厉”,比如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个周厉王。其他比较常见恶谥还有“炀”(隋炀帝)、“哀”(鲁哀公)、“幽”(周幽王)、“灵”(卫灵公)等等。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扩展资料

皇帝谥号解析:

1、崇:能修其官曰崇

2、大:则天法尧曰大

3、聪:声入心通曰聪;迩言必察曰聪

4、达:质直好义曰达;疏通中理曰达

5、冲:幼少在位曰冲;幼少短折曰冲

6、戴:爱民好治曰戴;典礼不愆曰戴

7、比:择善而从曰比;事君有党曰比

8、荡:好内远礼曰荡;狂而无据曰荡

9、哀: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难已甚曰哀;处死非义曰哀

10、悼:肆行劳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惧从处曰悼;未中早夭曰悼

11、诚:纯德合天曰诚;从容中道曰诚;推心御物曰诚;秉德纯一曰诚;明信率下曰诚;肫笃无欺曰诚;实心施惠曰诚

12、纯:中正精粹曰纯;见素抱朴曰纯;安危一心曰纯;志虑忠实曰纯;至诚无息曰纯;内心和一曰纯;治理精粹曰纯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杨广为什么被称隋炀帝?揭秘古代帝王谥号来历

百度百科-谥号

清朝历代皇帝谥号是什么?

1、努尔哈赤: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2、皇太极: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3、顺治: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4、康熙: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5、雍正: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6、乾隆: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7、嘉庆: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8、道光: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9、咸丰: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10、同治: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11、光绪: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扩展资料:

庙号由来已久,先秦就有给君主立庙的记录,但是到了秦朝,始皇帝将庙号和谥号都取消,原因是这庙号和谥号是在帝王身后,由后人根据其一生之功过给予的一个评价,甚至是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认为后人没有资格对自己评价就给取消了。

所以这庙号和谥号都是其本人去世之后才由后人评定而有的。到了汉朝时期,庙号重新启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或者庙号都被保留。到了唐朝时期,庙号才开始成为皇帝标签,每位皇帝都有庙号了,像唐太宗、唐高宗等,都是以庙号为称谓。

谥号的应用就比较广泛了,首先他并不是帝王独有,有爵位之人和身居高位的士大夫都有资格在身后得到谥号,只是不同层级的人物有不同的谥法。帝王的谥号最为特殊,也是很有来由和讲究的。谥号起源于商朝,庙号不是每位君王都有,但是谥号是都有的,而这谥号是对这位生前显赫之人的盖棺定论性评定。既然是评定,就会有好坏之分,所以谥号是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三个层次。

但是到了宋朝之后,就基本取消恶谥了,只保留美谥和平谥,因为恶谥实在是还不如不谥,对于那些必须要谥还表现确实不咋地的帝王将相们,多少还是要留些面子,给个平谥大伙也就心知肚明了。

等到了明清时期,那就连平谥都很少见了,尤其是针对皇帝谥号,那就全是美谥,而且明清时期皇帝的谥号真是拖沓冗长,明朝皇帝谥号是十六字,清朝皇帝更是达到二十几字,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之名号,始创于汉武帝。在明清之前,一位皇帝通常会有很多年号,基本上就是遇到点事儿就换个年号。到了明朝,年号少了,通常一位皇帝就一个年号,所谓一帝一元,清朝则沿用这一帝一元的制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皇帝的谥号以多少个字为标准?

有关工具书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

明朝皇帝的谥号

一、皇帝的谥号

1、朱高炽的谥号是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2、朱瞻基的谥号是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3、朱祁镇的谥号是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4、朱祁钰的谥号是恭仁康定景皇帝/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5、朱见深德谥号是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6、朱佑樘的谥号是达天明道纯识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7、朱厚照的谥号是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二、明神宗万历的大名叫朱翊钧。

三、朱厚照之后的皇帝是明睿宗朱祐杬。

扩展资料: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君主

乾隆皇帝的谥号、庙号、名字

乾隆皇帝名字为爱新觉罗·弘历,乾隆是他的年号,寓意“天道昌隆”。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卒于养心殿,享年89岁,是我国古代最长寿的皇帝,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等,同时他六下江南,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加恩缙绅,培植士类,阅兵祭陵。在六下江南期间,多次下谕,蠲免江、浙、皖上千万两银子。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

乾隆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利用清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他曾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一次平定新疆回纥部,两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缅甸,一次出征越南和两次出征尼泊尔的廓尔喀。史书评价他有十全武功,称他为十全老人。

乾隆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扩展资料

乾隆皇帝的主要为政举措

一、缓和矛盾

乾隆帝即位后首先缓和雍正时期造成的政治紧张气氛。乾隆初年,为了缓和紧张的政治气氛,调节矛盾,改善各方面的关系,还对雍正的政策做了较大的改变和调整。

乾隆帝晚年的诗句中也说“ 政实宜宽弗宜猛”但在绝大多数场合,总是宽严并提,把两者看做因时而异,相辅相 成的“,宽以济猛,严以济宽,政是以和”,这是乾隆认定进行统治的不二法门。

二、重视吏治

乾隆帝把雍正年间因贪赃被革职的官吏一齐复职,对贪污案不予追究,放松对官吏的考绩,结果吏治又坏,贪风再起。弘历觉察后,从乾隆三年(1738年)起他开始严肃处理侵贪案件,将性质严重、核实无误的贪污犯即行正法。

乾隆初中期,弘历重视吏治,首先他重视官吏的选拔,他强调官吏应该年富力强,五十五岁以上的官吏要详细甄别,六十五岁以上的官员要带领引见,能否继任他要亲自定夺。他将不称职的官吏分成八类: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软无力、不谨、贪、酷,并给予不同的处理。

三、重视农业

乾隆帝继承康熙、雍正两朝的政策,比较重视农业生产。他相信“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务本足国,首重农桑”,他要求北方向南方学习耕种技术。以前贵州遍地桑树,但不养蚕纺织,他责成贵州地方官向外省招募养蚕纺织能手传授技术。他令地方官注意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乾隆帝鼓励开荒,扩大种植面积。雍正二年(1724年),全国可耕面积683万余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扩大到741万余顷。乌鲁木齐地广人稀,他资助甘肃贫民前去垦种。

四、恤商政策

乾隆帝重视发展商业并给予宽松政策。他也采取了一些恤商政策。规定商人到歉收的地方销售粮食,可以免关榷米税,允许百姓贩运少量食盐(这在雍正朝是不允许的)。金融机构(经营汇兑和存款、信贷的票号)在乾隆朝也开始出现。由于生产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从乾隆二十八年开始逐年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乾隆下江南

皇帝(411)谥号(18)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大全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朝皇帝列表:1.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公元前2092.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公元前2063.秦三世子婴:公元前207(46天)汉朝(前202

皇帝谥号大全,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大全

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大全皇帝称号从秦始皇帝开始,秦始皇帝认为臣子不能议论皇帝,因此废除周朝的谥法,自称始皇帝,让其子孙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千世万世以至于无穷。可惜秦朝历经三世就灭亡了,西汉建立后,又

西游记人物图片大全,西游记人物大全

西游记人物大全1、孙悟空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

清朝电视剧大全古装电视剧,清朝电视剧大全古装哪个好看

清朝电视剧大全古装哪个好看宫锁心玉康熙王朝孝庄秘史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清代古装电视剧大全(四个字)甄嬛传寂寞宫廷春欲晚宫锁珠帘宫锁心玉宫锁连城龙珠传奇步步惊心深宫谍影明朝古装宫廷电视

寒假日记250字大全30篇生活,寒假日记大全250字10篇

寒假日记大全250字10篇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们正在商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

五帝钱挂门内图片大全,五帝钱挂门上图片大全

五帝钱挂在门里面还是外面可以将五帝钱安放在门槛或者入户门背后,适合大门正对街道口或者拐角,以及风口,可以防冲煞、流煞、斜口煞、尖口煞等。还有对门邻居大门比较大的情况,都可以按此方法,防止家庭中的女人相

历史知识_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常识大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170多万年了。2、约70——20万年前,“

清朝官阶大全

 清朝官阶大全  一。清朝的“官品”  清朝的官品既保留了满族的传统称谓又保留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九品中正制”的官僚选拔制度。“九品

三国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三国历代国君大全

  对于三国的皇帝,我们最为熟悉的可能就是曹操、刘备、孙权这几位皇帝了,那么除了曹操、刘备、孙权外,您知道三国还有哪些皇帝吗?今天小编为您收集了三国历代国君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历代国君大全: 

清朝皇后列表大全

 清朝皇后列表大全  努尔哈赤皇后  1。孝慈高皇后(1575年—1603年10月31日):  叶赫那拉·孟古,生于1575年(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