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文化对秦王朝的影响

Posted 文化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朝文化对秦王朝的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秦朝文化对秦王朝的影响

2、秦朝著名的政治家商鞅为何会受车裂五马分尸而死

秦朝文化对秦王朝的影响

 秦朝文化对秦王朝的影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第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帝国。秦王朝的统治表现出的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高度的集权,高度的专制。秦王朝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政策,也有同样的风格。

  秦始皇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及专制主义中央的统治,分别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所推行的文化政策在若干方面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秦始皇推行的文化政策主要有两项,第一是书同文,即同一文字。“书同文”原本是孔子提出的文化思想,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统一的象征。但是在孔子的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力政,不遵从周天子,于是礼乐典籍受到破坏,天下分为七国,各自特征都不同,尤其是战国时期,分裂形势更为显著,书不同文成为体现当时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书同文实际上只是一种空想。

  六王毕,四海一。秦灭六国,最终实现统一。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以秦文为基础,实现天下文字的统一。秦朝统一文字,是中国文字演变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转折。

  所谓的“书同文”,并不是简单的只靠行政命令就可以在短时期内全面实现的过程。文字的变革,因为秦王朝的短促而亡,并没有真正完成,直到汉武帝时代才逐步走向完型。因此,汉代的文字与先秦的文字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秦王朝的书同文虽然没有彻底地成功,但是在当时提出这样的文化进步规划,并且开始了这样的文化进步的实践,已经是一个肯定的创举。“书同文”对促进汉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的的统一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秦始皇推行文化统一的政策,并不仅仅限于文字的统一。

  在秦始皇出巡时在各地的的刻石文字中,可以看到要求各地民俗实现统一的内容。例如,对各地民间家庭婚姻习俗的强制性改造的方针,表现出新政权文统制的空前严厉。而强求民俗统一的形式,是法律的规范,从中体现出秦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

  统一国家的建设,必然促成文化的融合与统一,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问题在于实现这一过程的手段和方式。各地的文化风俗都有差异,想要促成文化的融合与统一,就需要用正确的文化导向。然而秦王朝企图用强制的手段将秦地的风俗推行全国,追求所谓天下民俗文化的中和。

  秦王朝在思想文化方面谋求统一,是通过极其强硬的专制手段推行有关政策的。所谓焚书坑儒,就是企图完全排斥东方文化,以秦文化为主体实行强制性的文化统一。为了实现这种统一,甚至不惜采用极端残酷的手段。

  秦王朝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之后,战国时代旧有的文化体制被否定,文化成为政治军事的附属,私学盛行的形势一去不复返,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被洗荡一空。因而激起一些儒生的不满,于是,他们利用儒学经典以古非今。

  儒者们遵行古制,李斯认为他门上则损害皇帝的威望,下则扩大私党的影响,必须严厉禁绝。因此建议秦始皇焚书。并且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秦始皇采纳他的建议将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予以销毁。

  秦始皇焚书,是为了消除不同意见,统一人们的思想,为禁止反动思想而焚掉古代文献,手段是粗暴的,但它却是有进步意义的。     不过,这又是一种愚民政策,究其实质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使自己的统治长久下去。这场运动焚烧了大量古代文化典籍,使古代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是文化专制主义的重要表现。这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冷酷的否定和粗暴摧残,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严重的浩劫。

  焚书之后不久,又发生坑儒事件。秦始皇晚年,独断专行,又迷信方术,欲求长生。曾经受到他信用的大臣不满秦始皇贪于权势,专好以刑杀强化自己的威权,相约逃亡。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所谓违反禁令的四百六十多人坑杀于咸阳,以警告天下有不同政见的文化人,这里反映出秦始皇残暴的本性,也突出了秦王朝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也成了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

  焚书坑儒等极端的措施构成了思想文化的凋零,同时特激起读书人对秦政普遍的抵触和反抗。

 

  秦王朝对于思想文化控制的手段极其残酷。这反映了秦王朝当政集团比较急进的行政作风,同时又表现出长期战争之后行政军事话的历史习惯。

秦朝著名的政治家商鞅为何会受车裂五马分尸而死

众所周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可以说商鞅的贡献对秦王朝的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就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却在风烛残年之际却惨遭车裂而死,全家抄斩,不得善终。

商鞅以法治国,他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贵族阶层的权力,而强化王权。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却得罪了不少原来秦国的贵族。甚至连秦国未来的国君“秦惠文王”也曾公开批评商鞅的新法,于是两人就产生了分歧,商鞅以“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替他受罚”为由,竟将太子的两个师傅处以割鼻、刺字的刑罚。

商鞅的“狠”端正了风气,强大了国力,也为自己赢得了高官厚禄、领地封赏,博得了秦孝公这位铁杆知己,孝公甚至欲传位于他,这是何其隆宠!但他的刻薄寡恩、不近人情、位高权重让他树敌太多,一旦失势,将万劫不复。

商鞅的变法,动摇了贵族王权的势力,得罪了不少王孙贵族,秦孝公担心他日后会有难,在临死前吩咐商鞅逃离秦国,或者隐居。但商鞅最终还是没有逃离掉秦惠文王的手掌心,结果被用以极刑车裂而死。秦惠文王害怕商鞅的势力,结果又灭他三族。

对商鞅的死,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为之喊冤叫屈。幸灾乐祸者认为商鞅是作法自毙,自己死在了自己制订的酷刑上面。喊冤者认为商鞅一心为秦帝国的崛起不遗余力,却遭如此下场,实在不公。

对于商鞅的死最欢欣鼓舞的,首先的不是秦惠文王,而是秦帝国的贵族阶层,是一大批“特权阶级”。

曾经无限荣光的他,最终却落得个尸首异处,善其始而未能善其终的结局,让人可叹可悲!

相关参考

三个短命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秦朝影响最大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辉煌。但是秦王朝的短命,看起来似乎是个历史上的遗憾。但是秦始皇对后世的影响极其的深远,然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两个短命的王朝和秦朝一样,对中国的历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一

揭开老秦人的秘密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多民族王朝,开创了一系列封建统治制度,给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文化的始源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甘肃东部一系列早期秦文化遗存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早期秦史的神秘面纱,甘谷

“焚书坑儒”的悲剧剖析

   关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人们以往多严厉谴责。这主要是出于对秦王朝二世而亡的反思,也是出于“焚书坑儒”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洗劫和对儒生的摧残

秦朝时期的5大旷世工程,无与伦比影响深远,令人惊叹两千多年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先后灭六国,把中国

“失期法皆斩”,是司马迁对秦朝法律的一大误解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文学创作,也加深了读者对秦帝国暴政的错误认识。《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一段文字被后人反复引用,以此来证明秦始皇的刑罚过于严酷,因此秦末的农民暴乱是官逼民反:秦二世元年七月,征调居住在

中国历史上被人遗忘的王朝,存在38年,却产生四大贡献,影响至今

隋朝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从公元581年到公元618年,时间仅仅38年,相比于秦朝也相差不多。很多人都认为隋朝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普通的王朝,但是在外国史学家眼中,隋朝的建立却要比很多朝代都重要。中国的

”子车三雄”助秦穆公称霸西戎,甘谷毛家坪印证其说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多民族王朝,开创了一系列封建统治制度,给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文化的始源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甘肃东部一系列早期秦文化遗存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早期秦史的神秘面纱,甘谷

汉朝的历史对于中国的影响

汉朝的历史对于中国的影响:1、文化:儒家思想代替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在国家治理当中居于统治地位.秦朝统一的文字小篆难以认别,汉隶由此走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文字演变过程中重要的章节。不论是张骞出使西域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秦始皇在灭亡六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秦始皇一方面创设了影响深远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

把法家理论运用到法制建设中的秦朝,有哪些鲜明的法律特色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其创立的国家制度、法律制度对后世封建国家一直有重要的影响。关于秦朝法律你了解多少?秦朝法律特色是怎样的?自商鞅变法以来,法家学说一直在秦国实际政治和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