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和胡亥亲兄弟相杀 扶苏和胡亥结局如何

Posted 公子

篇首语:人无常识,百事难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扶苏和胡亥亲兄弟相杀 扶苏和胡亥结局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扶苏和胡亥亲兄弟相杀 扶苏和胡亥结局如何

2、为什么扶苏蒙恬手握重兵不反抗赵高李斯嬴胡亥?胡亥和扶苏的关系如何?

扶苏和胡亥亲兄弟相杀 扶苏和胡亥结局如何

扶苏和胡亥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两人本是亲兄弟,但是吧,为了帝位胡亥杀死了自己的长兄扶苏。扶苏和胡亥,这一对亲兄弟到底是怎样的一步步的走上对立的。

胡亥,作为秦始皇的幼子,他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机会继承帝位的,依自己长兄的性格,父皇死后,他的生活肯定会过的非常的舒服。所以,胡亥对皇位是没有任何的野心的,那时的他只是一个纨绔的公子哥,虽然他为人比较阴毒,但那些都是对待自己的敌人身上的。比起扶苏,胡亥更像年轻的嬴政。

胡亥的纨绔在当时的咸阳城都是非常出名的,他的出名不仅是纨绔还有他的残暴,在没有遇到一个人之前,他一直过着那种声色犬马的生活。直到太监赵高的出现,他的生活开始出现了改变了,他开始发现以前那遥不可及的皇位,离自己是如此的之近。

赵高是嬴政的近侍,深受嬴政的信任,在朝中的权势也很大,此人非常擅长断案。所以,嬴政就让赵高教导胡亥断案之术,在教导胡亥的过程中,赵高发现胡亥和年轻的嬴政是如此之像。当时的赵高,和公子扶苏是敌对的关系,他知道始皇帝身体不太好,随时都可能去世,那么现在为自己找一个好的靠山或者说是找一个好的傀儡,是非常重要的。于是,赵高看上了胡亥,一面教导胡亥怎样去讨好自己的父皇嬴政,一面开始打压扶苏在朝中的拥护者。

最终,在胡亥和赵高的联合之下,扶苏被发配上郡,不得诏令,永世不得回咸阳。嬴政去世后,胡亥又和赵高联合篡改诏书,赐死了扶苏。

扶苏图片

扶苏,作为大秦著名的公子,后世关于他的图片有很多,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历史画像;一类是电视剧照;一类是动漫形象。

三类图片上的扶苏长相都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图片中的扶苏都是一个翩翩公子的样子,温润如玉。扶苏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崇尚儒家的君子之道,再加上扶苏本人比较仁慈,在民众的心中是一个标准的君子形象,所以后世对他形象的塑造都是按照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的形象来设计的。

扶苏的历史画像,多是一个腰悬长剑的形象,基本都是45度仰望天空的样子,只给你看他的侧脸,也许是作画的人认为这样才能表现扶苏出尘的气质。剑被称为兵器中的君子,古时读书人都喜欢腰悬长剑,来附庸风雅。而扶苏是嬴政的儿子,这样一个对武力极度推崇的皇帝,是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不会武功的,所以扶苏喜欢剑术这也是很正常的,腰悬长剑也是当时公子的标准配置。

电视剧照中的扶苏,整个人看起来就是非常温和、彬彬有礼的样子,不像一个长期从政的人,倒更像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身上有一股儒家的书卷气质。

动漫形象要数《秦时明月》塑造的最准确和传神,《秦时明月》动漫中的扶苏不但有着出尘的君子气质,还遗传了其父嬴政那与生俱来的上位者的气质。漫画中的扶苏,不苟言笑,剑眉星目,和嬴政身上的气质非常的接近,只是比之嬴政少了些许冰冷,多了些平易近人。

扶苏之死

扶苏,作为始皇帝唯一一个具备统领大局能力的儿子,最终却被小人害死,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扶苏的死亡,也是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秦始皇在病重快死的时候,曾立下一份遗诏,命令扶苏将边境军务交给将军蒙恬,自己即刻返回咸阳,主持葬礼,这等于间接地让扶苏继承自己的帝位了。在秦始皇的眼中,自己的子孙之中,也只有扶苏能够继承帝位,并且能够打理好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上。立好遗诏,始皇帝命令赵高派人将这份遗诏送给扶苏,可是当赵高看完遗诏的内容之后,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立自己的弟子,也就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为帝。

赵高和公子扶苏一直都不太对付,他曾和蒙恬的弟弟有矛盾,两人结下了仇怨,而扶苏和蒙家兄弟二人的关系非常不错,这也就间接地使得扶苏和赵高的关系不太好。另外,扶苏素有大才,如果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就不能很好地控制他,从而做到把持朝政的目的。反观二子胡亥,出生在秦国富强的时候,从来没有吃过苦,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再加上赵高这几年来纨绔教育,把胡亥培养成了一个残忍暴戾的皇子,这样的人赵高能够很好地控制他。

赵高想要篡改遗诏,最大的阻碍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身为秦朝开国名相,为大秦建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李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他的家族,由于李斯是白手起家的,所以他非常在意自己家族的存亡。赵高以李斯家族来威胁李斯,无奈李斯只得同意赵高篡改诏书的行为。

最后,赵高将改完的诏书,送给扶苏,看完诏书的扶苏,不顾蒙恬的阻拦,在自己的营帐之中服毒自杀。

秦时明月扶苏公子

扶苏是动漫《秦时明月》中的重要配角,剧中的扶苏和历史上的扶苏身份是一样的,也是嬴政的长子,是秦朝最大的公子。《秦时明月》中扶苏的出场是在动漫第三部之中,后来在第四部之中也曾出现过,在最近播放的第五部《君临天下》之中,出场的戏份最多,几乎每集都能提到扶苏。

动漫中的扶苏长的和嬴政非常的相像,甚至是同样的年轻,也不知道编剧大大是怎么想的,将这一对父子弄得好像兄弟一样。《秦时明月》中的扶苏,温文儒雅,谈吐不凡,这些特点虽然和历史上的扶苏非常的相像。但是,动漫中的扶苏还有着和秦始皇一样的坚毅的眼神,两人除了发际线不一样,其他的面部特征基本差不多,让人很容易搞混了。

最近播放的《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这部之中,扶苏的出场是最多,整个故事就是围绕着这个秦朝最著名的公子展开的,先是桑海,后又是儒家小圣贤庄,到现在的东郡,都有扶苏的身影。这时的他,担负的是替父亲嬴政巡视天下的责任。

动漫之中的扶苏是有恩必报的人,他在一个人行走山间的时候,被马贼包围,幸得天明和荀夫子所救。两人在救了扶苏之后,就快速离去了,扶苏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两人,报一命之恩。

后来,在小圣贤庄之中,扶苏看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天明,还替天明解了围,使天明能够逃过秦兵的抓捕。

扶苏蒙恬

蒙恬是嬴政手下的大将,当时的秦国,有着两大将军,一个是王翦,一个是蒙恬,两人都为大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王翦的年龄比蒙恬要大很多,所以他的功绩多在秦统一六国的时候,蒙恬的主要功绩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

秦统一六国之后,虽然在中原大地所向披靡,但是却苦于西北匈奴的骚扰。为了国家能够安定的发展,秦始皇就派蒙恬带领三十万蒙家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将匈奴隔在中原大地之外。扶苏被贬离咸阳之后,被派到了蒙恬的军中,名义上是磨练,实际上是为了监视蒙家军的动态。

扶苏来到蒙恬军中,两人很快就建立起了友谊,扶苏的仁孝谦虚在咸阳城中早就广为流传,蒙恬肯定也知道的。再加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扶苏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为了自己的前程,蒙恬也是非常希望能够结交扶苏的。

来到军中的扶苏,很快的就成长了起来,在蒙恬的教导之下,扶苏的军事才能也逐渐的开始显现出来。同时,在与匈奴的战斗之中,扶苏也立下了很多的军功,在军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但是,扶苏的这些成长,嬴政注定是看不到的了,有关扶苏的一系列信息,都被赵高调包了。此时的咸阳,完全是赵高和胡亥的天下,他们两人联手,阻隔了嬴政对外界的信息传输。

后来,扶苏接到假的遗诏的时候,蒙恬还曾劝阻过扶苏,让他先向嬴政确认,可是扶苏没有听从蒙恬的建议,自杀而亡。扶苏死后,蒙恬也被那处死。

为什么扶苏蒙恬手握重兵不反抗赵高李斯嬴胡亥?胡亥和扶苏的关系如何?

  公元前210年,公子扶苏奉秦始皇遗诏自杀而亡,秦朝战将蒙恬吞药自杀而死。

  扶苏死后,胡亥在赵高的支持下成功继位,成为了有名的秦朝二世暴君。秦王朝在权臣赵高的暴政下很快就激起了民怒,各地的起义纷纷涌现出来。后来刘邦和项羽双雄争霸,刘邦成功胜出,取代了秦王朝建立了汉王朝。

  当时,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时候在沙丘宫突然就死了,秦始皇的身边跟着的就有赵高和丞相李斯的人马,他们一接到秦始皇突然死亡的消息,赵高先下手为强。他先是说服了胡亥,让胡亥成为继始皇之后的皇帝,然后赵高威胁李斯帮助胡亥上位,还一起谋害了远在上郡的扶苏。

  蒙恬身为秦始皇最为信任的将军,手握重兵,他分明可以举兵反抗赵高和李斯,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扶苏和秦始皇之间的父子关系亲密,他为何一意孤行,不再三向咸阳城派人手去调查事情的真实性呢?突然之间秦始皇就要逼死他,他都不会觉得奇怪的么?

  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实行商鞅变法,坚持法学来治国。政治首领都一直遵从这一条政策,依法治国,秦始皇更是法治思想的头号实践家。他统一度量衡、文字以及钱币,实行三公九卿制,去分封而代郡县制,修筑军事长城,还大力打压除法学之外的其他学派。扶苏虽然是秦始皇的儿子,是始皇用的心血最多的孩子,但是扶苏和始皇的性格和手段却是大相径庭。扶苏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在老百姓中声望很高,一度和秦始皇平齐甚至隐隐有超过始皇的趋势。老百姓们都期望着秦始皇的下一任皇帝就是扶苏,这样他们就能苦尽甘来。

  可是,扶苏的政见和始皇相左,他们还因为“焚书坑儒”一事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扶苏认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做法是残忍暴君的行径,因此多次上谏秦始皇,希望始皇放弃这个想法。秦始皇觉得这个儿子虽然很有政治头脑,做什么都很出色,但是在性格上还有很大的缺陷,比如软弱,比如妇人之仁。作为一个帝王,你统领的不仅是辽阔的疆土还有手下那一批批臣子的心,要想让他们臣服于你,手段就必须强硬,使人慑服。所以,秦始皇下令,将扶苏贬到了上郡,去监守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外部匈奴的进攻。秦始皇的原意是锻炼这个儿子,却没想到就这样间接的让扶苏死在了上郡。

  扶苏一直以来很仰慕儒家学术,他的思想也是更偏向于儒家,所以才会仁慈爱民。儒家思想讲究的是长辈和晚辈之间一定要有礼制,子辈一定要遵从父辈。当他接到圣旨说是要自己自尽的时候,蒙恬曾劝过他,但是他却说“父亲要儿子死,儿子怎么能不听从父亲的命令呢”。就这样,扶苏自杀了。

  而蒙恬虽然拥有百万大军,但是他是一个队秦始皇无比忠心的人物,所以当知道秦始皇最后的选择是胡亥的时候,他虽然有疑问但是没有反抗。说白了就是骨子里的奴役思想太重了,一切以秦始皇为先。始皇死后,胡亥被赵高拥立上位,赵高忌惮蒙恬的兵权,就让胡亥下旨赐死蒙氏兄弟。蒙恬的老主子秦始皇已经死了,他本来就是一个失去了主心骨的人了,你再让他去死,他也没什么可留念的。

  何况当时赵高专权,赵高和蒙恬、扶苏的关系一向不好,赵高既然要让蒙恬死,蒙恬怎么反抗得了呢?蒙恬没有反抗,全是看在秦始皇的面子上。所以,有时候君臣之间的关系真不好说,有人衷心肯为了你去死,有人却千方百计想要置你于死地。

  至于秦二世胡亥和扶苏的关系,我们从两人的性格方面来分析。扶苏作为哥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定是爱护这个弟弟的,但是胡亥性情暴虐,扶苏肯定看不惯。而胡亥此人又有野心,秦始皇宠爱扶苏,那么胡亥对扶苏一定就会有嫉妒之情,所以就算他们表面关系看起来好,可实际上却是淡交如水的。

相关参考

秦始皇一生有几个老婆

秦始皇一生有几个老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后宫佳丽无数,但却一直没有立后。但秦始皇老婆的确很多,但大家所知道的也就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和胡亥的母亲胡姬两位妃子。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秦始皇的这两位妃子吧!扶苏

秦二世胡亥到底是怎样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

秦二世胡亥到底是怎样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的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

残暴荒淫皇帝胡亥有何结局

冤杀蒙恬兄弟。扶苏已死,开始胡亥还想放了蒙恬,不料赵高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胡亥。鬼迷心窍的二世不听兄子子婴之言,把代秦始皇祈祷山川才回来的蒙毅囚禁在代,更改法律,按图索骥,故意赐死。蒙毅在指责了胡亥滥杀

杀兄弟,屠忠良

  残害兄弟姐妹>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

秦二世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

扶苏、胡亥其人其事

  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

皇帝胡亥杀死了扶苏

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却要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李斯绝对是一个极顶聪明的人。不过,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不得不表达一个观点:李斯有那么一个悲惨的结局,都是他自掘坟墓。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来看看李斯做了些什么?李斯在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担

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的故事

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的故事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虽然秦始皇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