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被刺杀次数最多的皇帝 为何却没成功
Posted 陨石
篇首语:没有理想,那些所谓的奋斗都是空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始皇是被刺杀次数最多的皇帝 为何却没成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秦始皇是被刺杀次数最多的皇帝 为何却没成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代帝王秦始皇嬴政施展雄才大略统一天下的同时,实行严刑峻法,诛杀六国王室贵族,焚书坑儒,修筑阿房宫、骊山陵,奴役百姓,帝国的臣民们战战兢兢生活在高压统治之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此据不完全统计,秦始皇应该是中国古代历史中遭遇刺杀次数最多的人,但也是成功率最低的人。大多数刺杀都因为失败的结局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间,只留下四则关于勇者的传说。
荆轲刺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河畔,萧萧秋风,生死永诀之际,在好友高渐离的筑声之下,荆轲吟唱起了这首诀别歌。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以献图为名,趁机刺杀秦王政。最接近成功的荆轲没能改变历史,而秦王最终成了秦始皇。但荆轲用性命践行了他的人生信条:士为知己者死!
渐离击筑
荆轲死后,秦国统一天下,荆轲的好友著名乐师高渐离隐性埋名,等待时机。因高渐离击筑技艺高超,最被秦始皇嬴政召进宫中演奏。但被秦始皇的臣子道破身份,秦始皇虽赦免他的死罪,但让人弄瞎他的双眼以防行刺。演奏之后,高渐离高超的技艺,得到了秦始皇的称赞。在稍稍得到秦始皇的信任之后,高渐离灌铅于筑中,在一次始皇听其击筑着迷之季,奋起用灌铅的筑击打始皇,结果同样失败,最终为国为友复仇的高渐离以身殉死。
博浪沙的铁椎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29年),秦始皇开始了第三次的巡游,在途经博浪沙时,皇帝的车队突然遭到一个120斤重的大铁椎撞击,不巧的是大铁椎砸在了副车上,行刺失败。秦始皇震怒之下,下令在天下搜捕刺客。
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次刺杀行动原来是是韩国贵族张良一首策划的。张良的祖父、父亲是辅助了五位韩王,一直担任丞相之职,所谓五世相韩。韩国灭亡后,张良家的三百门客将家财全部献出,用以募集刺客,为韩国复仇。
后来张良认识了一名善于用铁锥的大力士,趁着秦始皇东巡之际,于是才有了博浪沙的一幕。失败后,张良流亡下邳,偶得机缘,研习黄石公兵法,最终辅助刘邦成就帝业,成为汉初三杰之一。
微服私访惹祸端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31年)十二月的一天,或许是对于首都治安情况极为放心,秦始皇只带着四名卫士,在咸阳城中进行微服私访,一天相安无事。结果晚上在兰池宫附近遇到一伙不明身份武装人员的袭击,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最终四名卫士奋力将“恐怖分子”击杀。秦始皇怀疑事件另有主谋,为在关中地区大索二十天,结果毫无结果。
直到今天,依然无法确定这伙“武装人员”的人数、身份、目的。也许是一场政变,也是为了复仇,也许只是一伙盗贼。
祖龙之死
几次“大难不死”之后,并没有给秦始皇带来多少“后福”。公元前211年(秦始皇36年)发生了预示着帝王有灾难“荧惑守心”的天象,接着一块陨石在东郡坠落,其间有人在陨石上刻上“始皇帝死而地分”七字。秦始皇震怒,将陨石附近的人家全部处死,销毁陨石。不久之后,在华阴平舒道上,一个手持玉璧的人拦住了夜晚赶路的使者,并且要求使者将王璧送至池君,并称“今年祖龙死”。
在派遣了徐福等大批方士寻求仙药无果,天意频频示警,秦始皇无奈之下求助于占卜。为躲避这次灾祸,开始了最后一次巡游,然而他不会想到,他再也不能活着回来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50岁的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龙驭上宾。祖龙升天,人命终究还是无法与天意抗衡,他可以躲过别人的明枪暗箭,却无法扭转这最后一刻的到来。4年后,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最终灭亡。
为何123份辞呈不获批 辞官次数最多的大学士
官员下台无外乎两种途径———辞职和免职,但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却有一位官员既不是被皇帝削官,也不是辞职获得批准,而是靠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下台的。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递交辞呈最多的大学士———李廷机。
如果说明朝最好对付的皇帝是明穆宗隆庆,那么最不好对付的就是他的儿子明神宗万历,因为他身上有件比杀人如麻的朱元璋和朱棣更可怕的武器———懒。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九月十六日起,这位皇帝就开始罢工,三十多年如一日地窝在巴掌大的紫禁城里冬眠。其间,大臣们无论怎么恳求、谩骂、抱怨还是造谣,他就像一颗锤不扁、蒸不烂、煮不透的铜豌豆一样,就是不上班,不见大臣,不办公。官员们毕竟是臣子,就算再有胆子,也不能跑进后宫把皇帝大人拖出来批斗。所以,万历是最让大臣们头大的皇帝。皇帝的专职工作是治理国家,他不工作,国家肯定乱套。万历统治下的明朝一天比一天糟糕,最明显的一个情况就是“人滞于官、官曹空虚”,即官员任免工作大面积瘫痪。该升官的升不了官,该退休的退不了休,该补员的补不了员。到万历四十七年,中央九部中只有户部和通政司有部长,刑部和工部由其他部门兼职代管,吏部、礼部和兵部只有公章没有人,督察院和大理寺最狠,没人上班也就算了,连公章都丢了。
李廷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场的。李廷机,字尔张,号九我,晋江新门外浮桥(今属鲤城区)人,生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他从小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在万历十一年的全国大考中,高中榜眼。其实以他的本事应该中状元,可惜运气不好,碰上了明朝最会和稀泥的宰相申时行。申时行觉得全国的考生就数太医院的朱国祚顺眼,就把状元的帽子丢给了他,让李廷机肚子里的满腹经纶变成了满腹怨气。
好在李廷机的人品不坏,官风清廉,没有因为一顶状元帽子报复社会。他在南京任职期间,严厉打击各种乱收费现象,同时鼓励经商,把这里的商品经济重新振兴了起来。负责浙江会试期间,他严肃考风,坚决杜绝考场作弊,为国家选举了一批像模像样的高素质人才。调入中央主管礼部时,他还想尽办法为部员搞福利,把部门每年省下的经费拿出来给下属买房子,通过高福利促使他们廉洁奉公。最难得的是,他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大善人,只要碰见乞讨人员就发钱。结果被惯坏的乞丐们每天都在他的门口蹲点,一见他出门就成群结队地上去伸手要钱。此外,他对京城的公共设施也特别上心,考场旧了财政拨款,公署破了财政拨款,就连庙破了他也财政拨款。李廷机大概是慷慨过了头,到他退休时自己家一贫如洗,完全和光腚的海瑞有一拼。
也许正是他的这份清正廉洁感动了懒虫万历。万历三十四年,他被提拔,进入内阁供职。不入阁不知道,一入阁吓一跳,中央九部全部官员加一起31人,空缺竟达24人!这还不算下面跑腿的小喽啰们。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在拿一个人的薪水,干两个人的活。更难办的是全国各地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份奏折送来,等着万历批阅。
但是懒惰的万历看都不看,让成堆成堆的奏折躺在皇宫里和自己睡觉,当时有个流行的说法叫“留中”。工作难也就算了,可恨的是当时东林党已经成了气候,他们一心想让李三才、郭正域两人做宰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帮人成天写奏折、泼口水。李廷机不像万历那么脸皮厚,挨了几个月骂就扛不住了,拍拍屁股递上辞呈准备走人。他原本估计皇帝大人懒点,得交个三五份才能批下来。所以为了早点办完手续,他要让皇帝看到自己辞职的决心。为此,他把房子捐给穷人,让全家老小卷铺盖先走,自己则一个人跑到庙里凑合住了下来。
5份辞呈交上去了,万历没反应。李廷机毫不气馁,又写了5份,万历依然没反应。李廷机火了,继续写,写50份,就不信万历不给批。就这样,可怜的李廷机在破庙里住了整整5年,写了123封辞呈,其结果是皇帝的批条没得到,反倒得到一个“庙祝阁老”的绰号。最后,李廷机彻底崩溃了,索性自己把自己解雇,顶着抗旨的罪名、冒着杀头的危险,自作主张跑回福建老家去了。幸运的是,万历连追究都懒得追究,任他去了。4年后,贫困潦倒的李廷机病逝,万历这个时候罕见地勤快了一次,赐赠他少保头衔,谥“文节”。
相关参考
晋朝历史 被废立10次 中国古代“上岗”次数最多的皇后羊献容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不论是被废掉的皇帝还是被废掉的皇后,能重新再上岗的都是寥寥无几。就拿皇帝来说,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三位--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明英宗,至于皇后就更少了。但有一位皇后却非常特别,她
官员下台无外乎两种途径———辞职和免职,但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却有一位官员既不是被皇帝削官,也不是辞职获得批准,而是靠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下台的。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递交辞呈最多的大学士———李廷机。如果说明
姓名:> 姓别:男> 民族:汉> 职业:大唐帝国第五、第七任> 生卒:公元662年~公元716年> 工龄:6+2=8年> 父亲:李治> 母亲:> 王位继承人:李隆基> 大爱好:清
完颜阿骨打陵寝三迁之谜:中国的皇帝陵一般都要选址在负阴抱阳、藏风得水的风水宝地,祖辈的骸骨在这种地方得到生气,即祖坟的风水越好,子孙得到的荫佑也就越多,“神灵安、子孙盛”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按照这种逻
完颜阿骨打陵寝三迁之谜:中国的皇帝陵一般都要选址在负阴抱阳、藏风得水的风水宝地,祖辈的骸骨在这种地方得到生气,即祖坟的风水越好,子孙得到的荫佑也就越多,“神灵安、子孙盛”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按照这种逻
开国皇帝,靠坚韧意志和人格魅力聚集起天下群雄而问鼎天下,由一介平民而成长为光耀史册的一代名君。> 作战非常勇敢,在历代帝王中极为罕见。昆阳大战中,刘秀身先士卒,带领13人冲出王莽42万大军的围追
历史上被废除太子次数最多的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细数汗青上皇权争斗,某朝篡位等,皇室家眷之间的斗争用一句话很难说清楚。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个在轨制上不应做皇帝的皇室后辈就倏忽被立为太子了,又或许被其他兄弟啥的又再次多会了位置,今天要说的明朝的第八位皇帝
被盗次数最多的绘画作品伦勃朗在光线的运用方面独具匠心。他常采用聚光的效果来突出作品的主题、刻画形象,充分运用了明暗色调和色彩变化的艺术手段。他在作品中经常运用暗的背景,与受光对象形成强烈的对比,给观众
获得冠军杯次数最多的球队欧洲冠军联赛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足球俱乐部赛事,它的前身是欧洲冠军杯。欧洲杯于1955/56赛季创建,并与1992年进行了赛制和名称的修改。如果从1992年这项赛事改名为
获得欧锦赛冠军次数最多的国家欧锦赛的全称是欧罗巴洲足球锦标赛,它是欧洲足协成员国间参加的最高级别的国家级足球赛事。第一届欧锦赛于1960年在法国举行,前苏联队获得了冠军,其后每四年举行一届。欧锦赛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