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原型朱士行简介 朱士行是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猪八戒原型朱士行简介 朱士行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猪八戒原型朱士行简介 朱士行是怎么死的?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最终西行取回真经的故事。
因为是一本神魔小说,人物丰满有趣,故事跌宕起伏,很受人喜爱。特别是经过影视剧的普及,《西游记》的故事人人皆能说个一二。
整个故事虽然围绕玄奘进行,但是最出彩的还是他的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自不用多说,二师兄猪八戒也很有存在感。
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后来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随后奉观音命拜玄奘为师,护送他西天取经。猪八戒好色贪吃,胆小怕事,基本属于添乱的。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猪八戒,却是一个一心向佛的得道高僧。
猪八戒原型,应为三国时期高僧朱士行。朱士行,祖籍颍川,法号“八戒”。二师兄不仅首创西行取经,早师傅唐僧367年,同时也是第一个上台受戒,正式入佛门的第一个汉族僧人,所以又有沙门第一僧,汉族第一僧的说法。
朱士行少年的时候,受到佛教思想影响,希望出家。当时恰好昙柯迦罗传来《僧只戒本》,并创行羯磨受戒。朱士行依据这个制度,受戒成为僧人。
为什么说朱士行是真正意义上的汉族第一僧?因为在朱士行之前的僧人,都是以离俗为僧。简单的说就是没有经过受戒的程序,没按规矩办事。所以朱士行白马寺受戒,算是汉族第一个正式入佛门的僧人。
朱士行入佛门,法号“八戒”,此后用心钻研佛法。当时佛家一本经典,最流行的就属《道行般若》。朱士行研究佛法,自然不可能越过此经典。
可能因为传译者对这本经典自己都没有理解透彻,所以《道行般若》译本整个就是词不达意,脉络模糊,还存在严重的删减略过的现象。
朱士行感叹大乘里如此重要的经典,竟然翻译的不彻底,因此起了西行寻找原本,弥补缺陷的想法。
甘露五年,也就是公元260年,朱士行开始西行。他从长安出关,越过漫漫沙漠,历经艰难,终于来到大乘经典集中地的于阗。
在于阗朱士行果然得到了梵文原本,共九十章,六十多万字。朱士行高兴极了,一边抄写经典,一边修行。
不过朱士行抄写完原本,却没有立刻传回国内。因为小乘中人不承认大乘,所以请求于阗国王不要经典流出。所以一直等到公元291年,朱士行抄写的经典才由弟子弗如檀送回洛阳。
朱士行本人选择留在西域,继续修行,钻研佛法,最后活八十岁,在西域去世。
朱士行一生只传了一本真经回去,但是因为他是西行取经第一人,对于后世西行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就连大家众所周知的唐僧,也晚他三百多年,受到其影响和鼓励。所以朱士行在佛门地位还是不低,值得青史留名,后人敬佩。
相关参考
佛教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是随着商队、僧侣自印度经由中亚、西域进入的。从公元元年前后的两汉之际,一直到三国时期的近300年的时间里,中国内地对于佛教一直都是被动接受的。至三国时代,有一位名叫朱士行的僧人
历史人物 明朝定王朱慈炯简介,朱慈炯为何会被当作朱三太子的原型
史籍记载《明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八》:定王慈炯,庄烈帝第三子。崇祯十四年六月谕礼臣:“朕第三子,年已十龄,敬遵祖制,宜加王号。但既受册封,必具冕服,而《会典》开载,年十二或十五始行冠礼。十龄受封加冠
历史人物 陶侃简介 陶侃怎么死的 陶侃惜谷 陶侃留客 陶侃惜阴
中文名:陶侃 别名:陶士行、陶士衡、陶公、陶荆州、陶威公 国籍:东晋 民族:汉族 出生地: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 出生日期:公元259年 逝世日期:公元334年7月30日 职业:将
《西游记》的故事妇孺皆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猪八戒”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公元203年,正当曹操和袁绍的儿子们在河北地区杀得不可开交时,一个男婴在河南颍川(今属河南许昌)的一个朱姓贫穷家庭出生了。
《西游记》的故事妇孺皆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猪八戒”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公元203年,正当曹操和袁绍的儿子们在河北地区杀得不可开交时,一个男婴在河南颍川(今属河南许昌)的一个朱姓贫穷家庭出生了。
汉代人物本名:朱遵字号:孝仲所处时期:西汉末年出生地:西汉末年武阳朱遵史籍纪录《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历史lishixinzhi.com)白虏狂僭,乱离斯圮。孝仲絷马,社稷是死。朱遵,字孝仲,武阳人也
朱满月是北周宣帝宇文赟的宠妃,生子宇文阐,被封为天元大皇后,地位仅次于元配杨丽华。宇文阐即位后,朱满月被尊为帝太后,但随着北周灭亡,她亦出家为尼姑。朱满月简介>朱满月(547~586年),吴郡吴县(今
才女朱淑真简介朱淑真是怎么死的? 才女在古代常有,比如李清照,比如柳如是。才女为何称之为才女,因为她们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仍然能用自己的才华得到他人的认可。才女如何为世人所知?因为她们留下了传奇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