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买军火曾贿赂罗斯福

Posted 战列舰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为买军火曾贿赂罗斯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苏联为买军火曾贿赂罗斯福

2、1896年李鸿章访问俄国曾收受贿赂300万卢布

苏联为买军火曾贿赂罗斯福

苏联为买军火曾贿赂罗斯福

  上世纪30年代,为利用美国技术建造新型军舰,苏联领导人特批从国库划拨50万美元的“行政经费”(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供一家苏联外贸公司使用,以便打通美国高层关节。但这笔钱最终打了水漂,并连累不少人获罪,俄罗斯《权力》杂志日前刊文披露了这段秘闻。

  1924年,苏联在美国注册成立了阿姆外贸集团公司,专门从事苏美贸易。当时美苏尚未正式建交,阿姆外贸集团公司可以说垄断了两国的贸易活动。到了1933年,在苏联的要求下,同时也是为了迎合热心开拓苏联市场的美国工商界人士,美国新总统罗斯福正式承认苏联的合法性。

  当时,美国经济仍然萧条。美国商人都清楚,阿姆外贸集团公司的订单就是苏联政府的订单,意味着苏联政府的财政支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人认为,与这家公司签订合同就意味着与一个最敌对的国家开展贸易活动,所以特别警惕向该公司提供先进敏感的军事技术。鉴于此,莫斯科决定建立一个纯美国式的公司,找一个可靠的代理人。

  被选中的人叫卡尔普,一个有俄国血统的美国人。卡尔普出生在沙俄时期一个贫穷的裁缝家庭,1911年移居美国后,做过各种杂工,后做起石油生意。上世纪20年代末经济危机爆发后,卡尔普陷入困境,1933年,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几个加油站低价处理。随后,他决定去莫斯科,看能否找到“在俄罗斯赚美元”的机会。正是在莫斯科,他结识了苏联对外贸易部官员,并受委托开始帮助苏联采购先进设备。

  但有不少人对卡尔普的能力表示怀疑。在1936年8月2日向时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的汇报中,苏联驻美国的军事参赞布尔津尤说:“这个人(指卡尔普)行为举止欠稳妥,令人担忧。譬如,他到任何一个地方都随身携带虽说不是官方正式文件但都涉及我国采购设备的清单,甚至公开给一些有业务联系的企业和转售商看这些文件。这样做严重违反保密条款规定。总之,他一有机会就向人喋喋不休地介绍我国需求情况。”这名参赞还提到卡尔普的特别背景——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妻子热姆丘任娜的弟弟。

  尽管有人打了“黑报告”,卡尔普仍得到上面的信任。在与阿姆外贸集团公司达成划分采购权限的协议后,他顺利地完成了一些采购任务。卡尔普一有机会就向人们讲他与莫洛托夫的关系,并散布从苏联高层那儿得到的一些重要采购信息,去找他的客商很快便络绎不绝。卡尔普一下子成了一个“神奇”的商人。

  1937年5月14日,阿姆外贸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罗佐夫向莫斯科发去一份紧急密码文件。文件称:“卡尔普今日向我报告,美国政府已拟订向我出售配置16英寸火炮系统战列舰以及火炮中央控制器的文件。为获得这份文件他需要50万美元用以补偿相关人士。”莫斯科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做这个交易。

  苏联方面先划拨了30万美元,后来又增补了20万。这笔汇款的收款人一开始定为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一个重要人物以及总统的助手。此外,苏联人还想将这笔款项交到美国各部委员会负责军工技术产品审批事项的官员手中。事实上,这笔巨额资金最终到了罗斯福总统的儿子手里,为的是通过他将这笔钱送到罗斯福手中。

  没想到,卡尔普所办的事情被新闻界曝光了,连续几天美国各大新闻社、报刊都报道说苏联将在美国采购巨额军事装备,很多报刊不惜笔墨将该事件描绘成已经开始执行的订单。此外,在美国国务院办妥向苏联发运军事装备的批文后,涉及采购战列舰相关技术设备的麻烦越来越多。1937年11月3日,莫斯科接到报告说:“卡尔普拿到的批文对采购战列舰专用的涡轮根本不起作用。通用电气作为海军部供应发动机的主要商家,根本不想接受我们的货物订单,而且还必须得到海军部的正式批文……造船厂在媒体的一阵旋风式报道后,也想从苏联贸易代表处拿到战列舰设计费用……”

  据档案记载,莫斯科决定还是让卡尔普去做说客,并由苏联商贸代表特罗扬诺夫斯基约见美国总统。1937年11月27日,特罗扬诺夫斯基见到了罗斯福。据他事后向莫洛托夫报告,他向罗斯福抱怨美国海军部对苏方订单态度冷淡,罗斯福则表示会给负责海军事务的长官下指示,总统还建议直接在美国建船坞,并称会按照美国海军现役军舰标准为苏联设计建造战舰专用装甲钢板。

  事实上,这件事没有任何转机,在长时间的摩擦后,苏联人既没有得到驱逐舰,也没得到有关驱逐舰的任何技术设计图纸。经过苦口婆心的工作,美国人最后同意苏方带走有关建造战列舰的技术图纸。但苏联专家鉴定后表示,这些图纸完全不符合苏方的技术要求。

 

  1938年,美国国会成立了一个专门调查反美思潮的机构,卡尔普引起该机构的高度关注。他后来供出使用50万美元的细节,他本人从中擅自扣留了10万美元。卡尔普的姐姐热姆丘任娜也未能幸免,1939年被控与“人民公敌”合作。1940年,阿姆外贸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罗佐夫被捕,被指控从事间谍活动,不断向卡尔普拨付苏共政治局决定的境外行政支出款项。1945年年底,美苏同盟关系名存实亡,这起让苏联人恼火的采购事件也被认为是源头之一。

1896年李鸿章访问俄国曾收受贿赂300万卢布

李鸿章

1896年5月18日,中国特使李鸿章到俄罗斯旧都莫斯科参加沙皇加冕典礼。根据美国记者的报道,在参与典礼的各国来宾中,李鸿章所受到的欢迎最为热烈,其排场仅次于加冕典礼的主角沙皇夫妇的入城仪式。

当然,在红地毯、仪仗队和隆隆的十九响礼炮声中,俄国人所要传达的,绝不只是对一个“大政治家”(俄国财政大臣维特语)的景仰,也绝不只是展示“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而是有着更为现实的利益考量:“借地修路”,借中国之地,修俄国之路。西伯利亚铁路可以从赤塔直线通向海参崴,所“借”之地归俄国所有,并可以派兵驻守。在这个如意算盘之外,一道精美的包装打动了中国人的心:中俄结盟,对抗日本。

这当然是一笔大买卖,所以俄方坚持要求李鸿章出访,而清廷也愿意玉成好事。甲午战败后,俄国联合法、德,强压日本归还辽东半岛,这在中国朝野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感激,甚至也引发了清廷外交战略的大调整。民国著名历史学家李宗侗就认为,三国干涉还辽后,中国的外交由“一体拒外”变为“有联有拒”,而“联”的对象,首先是俄国。李鸿章以古稀之年出使欧美,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天朝帝国终于放下身段,开始主动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国际政治了。

除俄国外,欧美各国也纷纷向李鸿章发出邀请。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当时很担心李鸿章先访西欧再到俄国,那样李鸿章可能会“深受欧洲各政治家种种诡计之影响”。因此,沙皇专程派遣乌赫托姆斯基公爵前往苏伊士运河北口的塞得港迎候李鸿章。李鸿章在向总理衙门报告行程的电报中也说,已经与俄国约定,“免由法德行,至多周折”。

李鸿章访问俄国,是一台“加冕典礼搭台、中俄盟约压轴”的大戏。在俄期间,李鸿章多次受到沙皇接见,有时甚至完全是极度机密的会谈。俄方强调对中国并没有任何领土野心,李鸿章与沙皇秘密会见(1896年5月7日)后,报告北京说:“(沙皇)谓我国(俄国)地广人稀,断不侵占人尺寸地,中俄交情近加亲密,东省接路实为将来调兵捷速。中国有事亦便帮助,非仅利俄,华自办恐力不足。”

中国方面主张联俄的,不少还是李鸿章的政敌。李鸿章的首要政敌翁同就曾在日记中说“联俄结俄之事,同已视为必然”。在李鸿章离京前,翁同居然专程拜访,密谈联俄大事。而李鸿章从俄国所发回的所有密电,也均由翁同与张荫桓亲自译码,连军机章京都不能经手。

对于联俄的必要性,张之洞认为,五大国中,英国为商业利益大挖中国墙脚,法国依仗教会诱拐中国百姓,德国无任何殖民地与中国接壤,美国从不肯卷入他国的纷争,因此只有俄国能“立约结援”。而且自康熙皇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以来,两国已经是有着两百年交往的“盟聘邻邦”,“从未开衅,本与他国之屡次构兵者不同,且其举动阔大磊落,亦非西洋之比……正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凡关系俄国之商务界务,酌与通融……若中国有事,则俄须助我以兵,水师尤要”。就是说,为了与俄结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俄国开出的价码,仅“借地修路”一项,当然令清廷喜出望外。仅经过几次电文往来,中俄密约就迅速得到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批准。吊诡的是,尽管李鸿章此时正夹着尾巴做人,对北京的指令言听计从,日后这笔“卖国”的账却依然只记到他一个人头上。

李鸿章在俄国的长时间逗留,令西方各国嗅到中俄之间正在发生某种大事。这一时期的西方报纸,都充斥着对中俄密约的猜测,以及两国政府对此的坚决否定。

一个广为流传的疑案是:俄国政府为密约向李鸿章行贿300万卢布。当时任俄国财政部办公厅主任的罗曼诺夫,和李鸿章在俄期间的“全陪”乌赫托姆斯基,都提到过有这样一笔特别经费。这笔对李鸿章的政治品格杀伤力极大的特别经费,虽名为“李鸿章基金”,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李鸿章收取的贿金。能够确认的是:一、的确存在这样一笔“交涉特殊用项之基金”;二、这笔基金一直存在华俄道胜银行账户中,由俄国财政部总务厅管理支配;三、这笔基金的确有170万卢布被中国人领取;四、该笔基金更多的是被沙皇本人当做了小金库,支出浩大。

中俄密约墨迹未干,俄国便突然翻脸,先是和德国一起演了出双簧:德国借口要为被“暴民”杀害的传教士讨个说法,出兵胶州;俄国以协助中国为名,随后派出军舰占据旅顺大连。史家一般认为,在中俄密约一事上,中国被暗算了,黄遵宪在挽李鸿章的诗中就有“老来失计亲豺虎,却道支持二十年”的慨叹。

中俄结盟,对俄而言未必是权宜伎俩。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攻。”在甲午战争“伐交”层面上,日本正是在英日条约修订后的次日,才敢下达向中国开战的总命令的。而英国扶持日本的目的就是遏制俄国。作为反制,中俄结盟对俄而言是必然的战略选择。英国报刊上就有评论认为,中俄结盟完全是有利双边的选择。

维特则认为,俄国执政者后来的短视,破坏了中俄密约的战略意图。他直率地指出,俄国强占旅顺大连的“侵夺行动,实为反条约,达到极点”。他担心如此背信弃义,会将刚赢得的中国对俄的好感一扫而空,对俄罗斯极为不利。为此,他与军方进行了激辩,甚至要求俄军立即从旅顺大连撤军,用实际行动赢回中国人的谅解。

维特的担心成了事实,俄军的铁蹄令中国人、尤其是李鸿章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被出卖、被愚弄的痛苦和愤怒。经此创痛后,中国的外交再度由“有联有拒”往回收缩,且不只是退回到“一体拒外”,而是“一体仇外”,终于爆发了玉石俱焚的义和团运动。在随后的日俄战争中,尽管清政府宣布中立,但无论朝野,都一边倒地站到了日本的一边……

一段以海誓山盟开始的浪漫情感,本可以发展成相濡以沫的模范婚姻,却在野心者的短视中成为苟且的偷情,中俄之间从此注定挣扎在互不信赖却不得不时时勾肩搭背的孽缘之中。而对于1896年正沉浸在加冕盛会狂欢中的李鸿章而言,他所能做的的确只有为自己“以夷制夷”的再度成功而自豪,并终于有了足够良好的心情,去会见那等候在下一站的伟大的俾斯麦……

相关参考

1896年李鸿章访问俄国曾收受贿赂300万卢布

李鸿章1896年5月18日,中国特使李鸿章到俄罗斯旧都莫斯科参加沙皇加冕典礼。根据美国记者的报道,在参与典礼的各国来宾中,李鸿章所受到的欢迎最为热烈,其排场仅次于加冕典礼的主角沙皇夫妇的入城仪式。当然

此地曾是苏联死亡禁区,韩国客机进入即被击落,如今却成旅游胜地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今天的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存在感。重要的俄罗斯远东军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海参崴,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前去旅游的著

盘点苏联领导人“玩水”趣闻

  众所周知,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是水上运动健将,曾深潜贝加尔湖湖底探宝,也曾在图瓦共和国的河谷中大秀泳技和肌肉。其实,普京的这种爱水情结也算得上是历史传承。前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公务之余,偶尔也纵情山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还给我国多少侵占的领土

以史为镜,以史观人,史以长知识,欢迎来到台台说历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还给我国多少侵占的领土?讲出别不信说起二战时期的苏联,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当时唯一跟美国叫板的也就是这个在北方极寒地域的“战斗民族

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何继续将俄罗斯当作潜在对手

其实叶尔钦当总统的时候俄罗斯走向民主化,美国如果像二战后搞马希尔计划扶植欧洲那样扶植俄罗斯或许会更符合美国利益,一方面俄罗斯在民主化之后经济得以很快的成长可以更好证明资本主义优越性,而且俄罗斯解体后美

俄罗斯油画的历史

1.俄罗斯油画对中国油画的影响苏派油画新中国成立后,随之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与苏联是结盟国家。苏联当时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很自然,我国全面地向苏联学习

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15个(俄罗斯是最大的受益者)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15个(俄罗斯是最大的受益者)”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国家,曾经是可以与美国并称的世界超级大国,但这个

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西欧为何一直嫌弃这个国家,四点原因

回望历史,我们发现自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西欧一直讨厌这个主体面积在亚洲,却是欧洲的国家。不管从人种还是国家来说,俄罗斯就是欧洲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为何同为欧洲的西欧却嫌弃他呢?有的人可能会说因为

苏联当年掏心掏肺援助印度,印度结果如此回报,怪不得俄罗斯恼火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众所周知,印度是唯一一个能从东西方同时获得武器的奇葩大国,尤其与从前的苏联今天的俄罗斯有紧密的军事援助合作。今天的印度在军购问题上屡屡被俄罗斯

一民族,帮苏联对抗德国,又帮德国打苏联,长得和中国人一样

早就听说,俄罗斯是个民族大熔炉,当见到伊柳姆日诺夫·基尔萨·尼古拉耶维奇时,让人感觉这个「”大熔炉”果然是名符其实。伊柳姆日诺夫这个名字听起来象是个斯拉夫人,其实是蒙古族后裔。曾担任过俄罗斯联邦卡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