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漫画形象为何是熊

Posted 隐士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漫画形象为何是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俄罗斯的漫画形象为何是熊

2、西方漫画中的甲午战争,大清和小日本是什么形象

俄罗斯的漫画形象为何是熊

 俄罗斯的漫画形象为何是熊

  编者:近日,俄罗斯驻日本使馆日前在社交网站上连续发布“推文”,就多国对俄展开“制裁战”作出强势回应。这两条“推文”配了两张图,一张图说为“等着(你们的)制裁”的图,里面熊靠在桌子旁,桌上放着伏特加,身旁是机枪,身后是军车;另外一张则是美国大叔令伊拉克、叙利亚硝烟四起,但到了乌克兰门口,开门的是一头彪悍的熊。以“熊”来指代俄罗斯,国人应该不陌生。早在19世纪末期中国流传甚广的“时局图”上,用来代表沙俄的,就是一只北极熊。那么为什么熊成为了俄罗斯的形象标识呢?

  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形象,也可称为国家图腾,如中国为“龙”,美国为“鹰”,印度为“象”等。俄罗斯,通常被称为“俄罗斯熊”或“北极熊”。俄罗斯人被称为“熊的传人”。报刊上频频出现的“为什么英国是熊的朋友”等言论,显然是把“熊”看成了“俄罗斯人”的代名词。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熊”这个形象略含贬义,如窝囊、愚蠢、凶险等;但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熊“心地善良”、“憨态可掬”、“惹人爱怜”,熊的形象是被英雄化的,是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征。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标志就是一只漫步的北极熊。而如果你对俄罗斯朋友说你像一个大熊,他会很高兴。

  俄罗斯流传着许多与熊有关的传说。古时西伯利亚人以捕鱼狩猎为主,他们崇拜熊,把熊看作森林的主人、世间整个大家庭的祖先。他们认为熊具有很多神奇的本领,死后会复活,明白人的语言,能够认识自己的每一个亲属,能带来幸福或灾难。俄罗斯人不但虔诚地信奉熊,而且关于熊的传说也颇具宗教色彩。据说,熊从前与上帝同住在天上的一个锥形帐篷里,只因为它固执不从,被贬到地上,成为人类的神。

  据历史资料记载,古代人们认为熊原为人,并具有人的特征,如:可直立,眼似人,喜食蜜和酒等,因而对它特别敬畏。宗教上还有禁令规定,直呼熊的名字是一种禁忌,所以,在俄罗斯民间只是按熊的外形,将其称为“脚趾内翻的”或按其颜色称为“棕色的”。俄语中“熊”一词是由蜂蜜和吃两部分组成,意为“吃蜜的”动物。由于该词更具有形象性,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熊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也是俄罗斯人最喜爱的动物,俄罗斯不少地方都有熊的标志,也流传着不少关于熊的故事。在索契,有一个名为“熊的角落”的著名小镇,小镇上到处是熊的雕塑。据了解,这个镇的周围是高加索的大山,不少的熊在此出没。它们经跑下山,到当地的河湖里抓肥美的鱼吃,因此每只熊都长得膘肥体壮。对于这些来“偷吃”的熊,当地人不仅不讨厌,还异常享受这种人熊共处的生活,人们索性把小镇的名字改为“熊的角落”,这个小镇也逐渐成了一个远近文明的旅游景点。

  在俄罗斯的谚语中,熊表现出来的形象是力大无比、笨拙憨痴。比如:“熊行动笨拙,但力大无比”,“家中的主人,林中的狗熊”、“熊不洗澡,但很结实”、“一穴容不下二熊”等。由于熊力大无比,所以猎熊既困难,又危险,有谚语云:“熊没碰上猎手很走运,猎手没撞上熊也很走运”,“没打死熊之前,先别卖皮”,(意谓事未成,先别夸口)。“熊个子大,不灵活”,人们用脚趾内向的熊来形容像熊那样笨拙的人。

  在俄罗斯的文学创作中。熊是一个正面形象,被看作是“未婚夫”,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俄罗斯民间曾流传着一种说法:“梦见熊就意味着快举行婚礼了”。如普希金在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达季雅娜入睡前把梳妆镜藏在枕头下准备在夜间给自己算上一卦。万籁俱静,达季雅娜进入了梦乡。她梦见独自一人在森林里,四周空无一人,突然从雪堆里钻出一只大熊,把她带到了林中小屋……这里“梦中的大熊”体现了达季雅娜渴望嫁人的心愿。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有这样的片段:夏天,彼得堡,白夜。彼埃尔和玩伴们不知在哪儿搞了一头幼熊,放在马车上一起穿街过市。当地的警察分局长前来干涉,彼埃尔他们就把小熊和警察分局长背对背地捆在一起扔进了河里,那头熊就驮着警察分局长在河里游起泳来……而彼埃尔,当我看到他抱着幼熊在屋里跳舞的样子时,不言而喻,托翁也把他当作一头熊来描写了,憨态可掬、聪明、善良、诚恳、沉思……

  俄罗斯文化中偶尔也能见到反面形象的熊,克雷洛夫在寓言《隐士和熊》中把熊的“憨痴”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寓言中隐士和熊交上了朋友。有一天隐士睡着了,熊在旁边看守着。它看见一只苍蝇停在隐士的脸上,便抡起胳膊驱赶,可是这只苍蝇不肯飞走,最后停在隐士的额头上。熊便捧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地砸了过去,就这样断送了朋友的性命。后人把这种欲益反损的帮助,即“帮倒忙”称为“熊的服务”。

 

  俄罗斯人对熊有很多美称,如“森林的主人”、“甜食家”、“美食家”等。俄罗斯人取名也喜欢和熊的意思扯上关系,如米哈伊尔、米沙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现任总理梅德韦杰夫这个姓在俄语中也是“熊”的意思。俄罗斯人常把熊作为各种大型活动的吉祥物,在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上,吉祥物就是一只名叫“米沙”的棕熊,后来,米莎还被赋予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使命,和两名宇航员一起飞上了太空。2006年“俄罗斯年”和2007年“中国年”的吉祥物,也是裹着中俄国旗、挽手同行的中国熊猫和俄罗斯棕熊的卡通形象。

西方漫画中的甲午战争,大清和小日本是什么形象

  1894到1895年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发动了中日之间的甲午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日本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大清则承受割地赔款之辱,沦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而在当时高高在上的西方人眼里,那个本来常常被他们冷嘲热讽的小矮人突然一跃而起,成了差点儿就可以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大人物了。这在当时的西方社会来说,还不是那么容易为人接受的。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形式的讽刺挖苦,其中的姣姣者可以说得上是当时流行的漫画了。

  当时在英国有一本相当流行的讽刺杂志叫做“PUNCH”。这本杂志出名到什么程度? 就算在今天的日用英美口语中也还常常会出现这个字。比如说人家说个笑话你没听懂,笑不出来,你就会问:"Where is the Punch?" 意思就是笑点在那里?

  可以流转到今天,可见这本杂志在当时西方社会的影响力。就是这本杂志在1894到1895年间刊登了下面的几幅用西方人的观点来描述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漫画(本文图片部分引用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档案):

  图一:一个小矮子日本武士挑战全身披挂凶神恶煞的中国巨人,而西方人则坐山观虎斗。图中显示洋人躲在木墙后,估计是开战前,还不知道鹿死谁手,最好先躲边上观望一下,免得殃及池鱼。

 

  图二:题为文明的进化:一张牙舞爪的日本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挑战手执双管火枪的中国巨龙,而既文明又爱好和平,头戴橄榄枝的西方人背靠重机关枪和大炮,很优雅地隔岸观火。但那背后的意思也很明显了,你要是敢侵害到我的利益,那我的机枪大炮可不是吃素的。

  图三:题目是巨人杀手小日本:中国巨人已经被小矮子日本砍翻在地,就差砍头了。这个对当时的西方人来说也是难以置信的战果。

  图四:一长得巨丑的小孩被一拿着武士刀的日本蝴蝶蜂叮得四处乱跑。可恶的英国佬还在旁边加上一首非常侮辱中国人的歪诗,说是一长得其丑无比的黄柠檬脸小童不自量力惹火了来自日本的蝴蝶蜂(杂种的意思),结果被叮得满地找牙, 诗中还把中国人唤着留着猪尾巴的猪头,极尽侮辱之能事。该诗实在看着恶心,所以不打算翻译出来了,不过最后还是觉得应该附加在贴后,让有兴趣的网友自己看看,当时西方人是如何的傲慢,而他们眼中的中国人又是如何的不堪。

  图五: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而一帮洋人在一边袖手旁观。 旁白说的是一傲慢的中国大汉惹火了小日本矮子,可没想到却被小日本矮子修理得头破血流,坐在地上还不了手,只会拼命呼救:救命呀!快来人救我呀,怎么还没人来救我?这么还没人来救我?而边上几个洋水兵却无动于衷地在互相嘀咕:我们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孔的自己先打个痛快再看看。这图估计是讽刺当时满清政府打败仗后居然请洋人出面调停议和之举。

  图六:题为婴孩现象:图中小日本矮子穿得不伦不类像个小丑般,却指手画脚,神气活现地在给各老牌西方帝国的军官们上孙子兵法课。讽刺归讽刺,但起码透露出西方列强那心不甘情不愿,却还要礼貌地坐在那里忍受着小鬼子的趾高气扬。毕竟这时的小日本已经通过打败了巨人而赢得了西方列强的“文明礼貌”对待。

  图七:小日本进了中国店:图中一全副武装背着现代武器的小日本矮子命令一长得像猪正想开溜的满清大官:你这留着猪尾巴的猪头,快把钥匙拿出来给我。很明显,西方人看见小日本敲开了中国的八宝库,又嫉又羡的心态表露无遗,都在打算着如何也插上一脚,捞上一票。

  图八:倒下的巨龙被列强争相宰割。龙身上写着CHINA

  图九:列强对于新加入猎手俱乐部的衣着不伦不类的日本观望之于还带点不屑。


♦ 甲午之战日本到底发了多少战争财?

♦ 甲午战争清朝为何只打不到10个月就认输

♦ 甲午战争日本收买世界媒体 路透社一篇报道606英镑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西方漫画中的甲午战争,大清和小日本是什么形象

  1894到1895年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发动了中日之间的甲午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日本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大清则承受割地赔款之辱,沦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投降吧,我们会善待俘虏的;罗斯福是世界的敌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都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反美宣传。这是日本一本漫画书的封面,上面刻画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形象。图片中,罗斯福表情狰狞,伸出如兽爪一般的双手。这幅

两个漫画人物,几篇战场文章,为何让巴顿和麦克阿瑟不爽

一战,为解远征军官兵思乡之愁,让他们知道国内发生了什么大小事件,美国政府开始出版《THESTARSANDSTRIPES》,名为星条报或称星条旗报。二战爆发,美军再次前往欧洲战场,星条报亦复活。它得到陆

漫画对动漫的意义、关系(详细)

漫画与动画的关系与影响1.动画与漫画的关系动画是漫画的最高级表现形式,它结合现代影视技术给人以无以伦比的视觉冲击力。动画和漫画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漫画是所有动画的基础,动画的发展离不开漫画的兴盛

漫画中国历史阅读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500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漫画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非常薄,223页,每一页都有大量的插图、漫画,字很少,但是这又是一本严谨的极简中国史。《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着重

中国漫画的历史沿革

“漫画”一词本来自李时珍《本草纲目》集解,指一种鸟类的别名,与今天的漫画无甚瓜葛。1771年,日本的铃木焕乡因欣赏“漫画鸟”的品格,遂以“漫画鸟”自喻,出版《漫画随笔》;40年后的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也

历史漫画事件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一揭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所高举的(1)观察图片可知,漫画一揭示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所高举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民主和科学.1915年,进步知识分子鲁迅、陈独秀、李

看漫画学历史

一、看漫画有利还是有弊,我要求有利的资料1.扩展知识面……比如柯南的各种“小常识”讲座==……2.激发学习兴趣,比如n多人为了漫画去学日文==……比如某些历史漫画会激励大家去了解相关的历史。(例如《三

1934年12月的《时代漫画》广告漂亮极了

1、《时代漫画》上的摄影作品《忙忙碌碌》>2、《时代漫画》上的中华民国日历>3、1934年12月《时代漫画》封面>4、王先生一二三重版新书宣传页5、张英超漫画作品《好恶的对象》(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

历史人物四格漫画

1.四格漫画有什么故事能套进四格漫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四格漫画短短几格涵盖了一个事件的发生、情节转折及幽默的结局。让人看完不觉莞尔,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