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被武力逼迫禅位的傀儡皇帝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上被武力逼迫禅位的傀儡皇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中国历史上被武力逼迫禅位的傀儡皇帝

2、史上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是谁?退位后怎样生活?

中国历史上被武力逼迫禅位的傀儡皇帝

揭秘:中国历史上被武力逼迫禅位的傀儡皇帝

  河阴之变”后,北魏元气大伤,朝政为权臣所掌控,先后上台的皇帝们一个个都成了傀儡。北魏前期的皇帝,个个鹰派,人人虎胆,功勋高,作为大;后期的皇帝们很不争气,他们有名无实,有位无威,只能比谁做傀儡皇帝时间长。在威严扫地的败落年代,在权臣跋扈的恐怖时期,这些个傀儡皇帝一无权,二无势,看人脸色,仰人鼻息,如坐针毡,朝不保夕,被废被杀是家常便饭。只要权臣看着不顺眼,废立皇帝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无需大费口舌,大动干戈。然而,元晔这个傀儡皇帝被废黜时程序比较复杂,不仅遭遇到了气势汹汹的武力胁迫,而且搞了次像模像样的禅位仪式,成为北魏历史上的一宗奇事。

  元晔(509—532),字华兴,小名盆子,北魏皇族,父亲元怡,母亲卫氏。元晔早年情况不详,长大后以宗室身份历任秘书郎、散骑常侍,后封长广王,一直不被重用,也没什么声望。孝庄帝元子攸即位后,元晔作为皇叔,被封为太原太守、行并州事,成为北魏显要人物。并州,素为戎马之地,历代兵家必争,北魏时领太原、上党、武乡、乐平、襄垣五郡,太原郡和并州的治所均设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晋源区)。晋阳位于北魏旧都盛乐、平城与新都洛阳之间,是北魏统治核心区的重心位置;而当时权臣尔朱荣为太原王,也镇据晋阳。孝庄帝作如此安排,应该说是有意让元晔牵制和监视尔朱荣,可见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元晔“性轻躁”,资质平平,才干一般,任职太原期间,虽与尔朱荣近在咫尺,但没能给孝庄帝帮上多大忙,孝庄帝所托非人。尔朱荣虽身在晋阳,远离洛阳,但以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遥控朝政,孝庄帝即使“勤于政事,朝夕不倦”(《魏书》),仍难免成为尔朱荣强权操纵下的傀儡。如果孝庄帝能老老实实地当他的傀儡,能心甘情愿受尔朱荣父女的内外欺压,君臣假装和谐,夫妻假装和睦,他的皇帝位子大可会一直坐下去;但孝庄帝偏偏摆不正位置,认不清形势,受不了屈辱,凭一腔血性和一己之力叫板尔朱荣,并因此惹了天大麻烦,原本与皇位无缘的元晔的人生轨迹由此发生戏剧性的大转折。

  孝庄帝是尔朱荣扶持的傀儡皇帝。因为拥立之功,尔朱氏集团多年的经营全面开花结果,灵魂人物尔朱荣封天柱大将军,其他成员如尔朱兆封骠骑大将军、汾州刺史,尔朱仲远封宁远将军、步兵校尉,尔朱度律封安西将军、光禄大夫,尔朱世隆任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孝庄帝时期,北魏已成为尔朱氏集团的天下。尔朱氏集团成员内外一体,就连尔朱荣的女儿尔朱皇后也敢对丈夫孝庄帝指手画脚、恶语相加。外有强臣逼迫,内有悍妇威吓,孝庄帝这个傀儡皇帝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刀挥向了尔朱荣这颗根深叶茂的碍手大树。

  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孝庄帝设计诛杀尔朱荣。尔朱荣死后,北魏政局大乱。宫外,尔朱兆近水楼台,趁乱占据晋阳;宫内,在孝庄帝的肃清气氛下,身处洛阳的尔朱世隆等人仓惶离开洛阳,往北逃窜进入并州境内,与尔朱兆会合于建兴(今山西晋城),准备联手起兵攻打洛阳,擒杀孝庄帝,为尔朱荣报仇。然而,打着为世人公认的乱臣贼子报仇的旗号攻打皇帝,名不正言不顺,与谋反无异,很难得到拥护。尔朱兆、尔朱世隆、尔朱度律等人经过商量,决定效仿当年尔朱荣拥立孝庄帝之先例,于当年十月推举元晔为皇帝。这样一来,北魏同时出现了两个皇帝,一个是宫内的正牌皇帝元子攸,一个是宫外的山寨皇帝元晔。

  尔朱氏集团为何要拥立元晔为皇帝?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其一,尔朱氏集团报仇心切,需要打出一个招牌,元晔作为皇族,有一定的名分、地位和号召力;其二,元晔当时身在并州,与尔朱氏集团较近,最具备拥立条件;其三,元晔没什么才能,便于日后尔朱氏集团对他的操控;其四,元晔的姑姑北乡公主为尔朱荣之妻,元晔与尔朱氏集团有亲戚关系。这些因素,把元晔推上了历史舞台。元晔也当仁不让,欣然即位,定年号为建明,大赦所部,与孝庄帝分庭抗礼。随后,尔朱氏集团大军进逼洛阳,所向披靡。当年十二月,尔朱兆等人攻克洛阳,孝庄帝被擒,(南北朝历史 www.cha138.com)元晔成为北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并在晋阳大赦天下。

  洛阳作为京师,迟早会迎来新主人元晔。元晔不可怕,但元晔的母亲卫氏不容小觑。卫氏出身于名门望族,成长于书香门第,有一定的政治见识,一旦母子联手,尔朱氏集团准没好果子吃。为了防止元晔的母亲卫氏干预朝政,尔朱世隆“伺其出行,遣数十骑如劫盗者于京巷杀之,寻悬榜以千万钱募贼”,可怜卫太后连儿子都没见上一面,就不明不白地命丧黄泉;可怜元晔当上了皇帝,却累及亲娘。不久,尔朱兆后院起火,退还晋阳,以元晔为王牌,挟天子以令诸侯;尔朱世隆、尔朱度律、尔朱彦伯等人留镇洛阳,暂代朝政。在京城没有皇帝的日子,尔朱世隆等人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积极发展经济,维护治安,出现了“商旅流通,盗贼不作”(《资治通鉴》)的良好局面,尔朱世隆的个人野心也在膨胀,萌生了重新拥立新帝、独掌朝政大权的念头,于是悄悄在宫廷中大力拉拢朝臣,培植党羽。

  自孝庄帝被擒杀后,“宫室空近百日”(《资治通鉴》),元晔不在洛阳皇宫,与礼不合。建明二年(531年)二月,元晔终于摆脱了尔朱兆,怀着远大理想抱负踏上了回洛阳旅程。与此同时,尔朱世隆等兄弟在洛阳也没闲着,他们伺机而动,“将谋废立”(《北史》),即准备废掉元晔,另立广陵王元恭为皇帝。离开了尔朱兆的挟制性庇护,元晔的皇帝也做到了头。当元晔行至洛阳郭外邙山南一代时,就突然遭到了逼他禅位的政变。元晔年轻气盛,且“有膂力”(《魏书》),软言细语估计不能奏效,于是“世隆……使泰山太守辽西窦瑗执鞭独入”,以威猛的武力相威胁,告诉他“天人之望,皆在广陵,愿行尧舜之事”,并“为之作禅文”(《资治通鉴》)。在武力威胁下,元晔若想活命,只能就范,在禅文上签字盖章。

  《长广王元晔禅位册文》为北魏著名文学家邢邵所作,可见尔朱世隆早有计划,且准备充分。元晔在《禅文》中违心地称“……窃以宸极不可以旷,神器岂容无主,故权从众议,暂驭兆民。……自惟薄寡,本枝疏远,岂宜仰异天情,俯乖民望。……便敬奉玺绶,规于别邸”(《洛阳伽蓝记》)。从被拥立到被废黜,元晔仅当了四个月皇帝。元晔被废,史料载明的理由很简单,即元晔“疏远,又无人望”(《资治通鉴》(《魏书》)),“本枝疏远,行政无闻”(《洛阳伽蓝记》)。元晔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后裔,曾祖父拓跋晃(后被追封为景穆皇帝)、祖父拓跋桢、父亲元怡都没当过皇帝,说他世系疏远,名望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说他没有作为就有点过了。一个傀儡皇帝,无权无势,他能有什么作为呢?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从被拥立到被废黜,元晔只当了四个月皇帝。

  元晔被废,尔朱世隆是主谋。笔者分析认为,尔朱世隆废黜元晔,有嫌弃元晔皇族身份疏远的因素,有防止元晔为母亲报仇的因素,但主要是尔朱世隆和尔朱兆这对叔侄内讧所致。其一,尔朱荣死后,尔朱兆抢先占据了晋阳,接收了尔朱氏集团的主力兵马和家产,成为事实上的接班人和最大赢家,必然会引起尔朱世隆的嫉妒和愤恨;其二,攻克洛阳后,尔朱兆不但“自以为功”,还把尔朱荣之死归罪于尔朱世隆,并且粗暴地对尔朱世隆“按剑瞋目,声色甚厉”,逼得尔朱世隆磕头谢罪,故“世隆深恨之”(《魏书》);其三,元晔当皇帝,后盾主要为尔朱兆,而后尔朱兆又将女儿嫁给元晔为皇后,从情感上来说,元晔与尔朱兆更亲近,更依赖尔朱兆,不便于尔朱世隆掌控朝政。种种因素,导致尔朱世隆对尔朱兆及元晔强烈不满,故背着尔朱兆废掉元晔,另立元恭。

 

  一个傀儡皇帝,直接废掉废算了,又不是要改朝换代闹革命,为何还要多此一举搞禅位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尔朱兆拥兵在外,尔朱世隆对其颇有忌惮,用禅位之举制造元晔主动让位的假象,以应对尔朱兆的诘责和发难。果然,尔朱兆听说元晔被废后,“以不预废立之谋,大怒,欲攻世隆”(《资治通鉴》),尔朱世隆派人前去花言巧语、百般周旋,才平息下来。元恭即位后,元晔离开皇宫,被封为东海王,邑万户,对他还算优待。尔朱氏集团被死对头高欢击垮后,元晔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次年(532年)十一月,元晔被高欢所拥立的孝武帝元修赐死,时年二十四岁,葬处不明。元晔被杀后,他的悍妇尔朱皇后被权臣高欢霸占,并为高欢生子。元晔一生无子,死后爵除。元晔虽有称帝之实,但不被后朝史家所认可,《魏书》中没有为其撰写本纪,仍以其即位前封号长广王称之。

史上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是谁?退位后怎样生活?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太上皇”之称,并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皇帝授给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唐代学者颜师古曾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但纵观漫长的历史,亦不尽然。

在帝制时代,虽然“皇帝”前后递嬗,纷沓而至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寥寥数人而已。

最早获得“太上皇”尊号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邦以泗水亭长起家,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成长壮大,又与楚霸王项羽逐鹿五年,终于登上皇帝的宝座。叔孙通为他制定朝仪礼乐,更使他踌躇满志,乐不可支,然身处极尊无以礼其父,乃下诏尊父为“太上皇”。这位刘太公从布衣而至极尊,只不过是刘邦为了光宗耀祖、粉饰门面而已。

延至唐代,由于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半争错综复杂,太上皇的数量也居历代之首。

首先是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4年),“玄武门之变”发生,秦王李世民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不久,李渊禅位于李世民,自称太上皇。他这个行动是不得已之举,否则是不甘受这个虚名的。

公元710年,睿宗李旦即位,改元景云,朝政则由其妹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把持。次年睿宗禅位,因太平公主劝谏,援借“舜禅位于禹犹亲巡狩”为辞,仍处理军国大政。第二年八月李隆基那帝位(即玄宗),尊李旦为太上皇,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皇帝则自称“子”,命曰“制敕”,每日受朝,文武要职任免及政刑大事仍取决于太上皇。次年玄宗发动政变,诛太平公主,亲理国政,太上皇退居二线,居百福殿以娱天年。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乱起,玄宗避难四川,束手无策,郁郁寡欢。太子李亨于次年七月在灵武即帝位(即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而玄宗面对既成事实,不得不承认下来。把天下军国大事都交给肃宗,后来“南内幽居”,“几死于宦竖之手”。

宋、明二代,北方民族关系比较紧张,冲突事件不断发生,伴随着这些事变又出现了两位太上皇。

宋徽宗赵佶本是有名的享乐皇帝,他荒淫奢侈,宠信奸佞,崇奉道教,把朝政搞得混乱不堪。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东京汴梁危在旦夕,这位享乐皇帝惶惶不可终日,急尽快下诏传位给太子赵桓(即钦宗),以“道君”自号退居龙德殿,饮宗尊之后太上皇。不久,东京沦陷,这时皇帝父子一起作了金国的阶下囚,最后身死异域,北宋终结。

明朝正统年间,瓦剌入侵,英宗朱祁镇在专权宦官王振的挟制下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作了俘虏。一时国家无主,朝臣奉其弟景王朱祁钰监国,进而称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后来明与瓦剌议和,英宗回京,他不甘心失去皇帝之尊位,于景泰八年正月在武清侯石亨等人的支持下趁代宗病危发动“南宫复辟”,抛弃太上皇的虚名,重新做起天子来。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他最具特殊性的典型性。特殊在于他的退位不是被迫而是自觉的;乾隆一生励精图治,处处以皇祖康熙为楷模,晚年自号十全老人。他在位60年后即自动传位于儿子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事前他曾说过:“若蒙昊苍垂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以增减之数”。

1796年正月一日,正式举行传位仪式,亲将宝玺授予嘉庆帝,颁诏自称太上皇。其典型性在于他的归政:虽居太上皇之名而行皇帝之实。按清朝制度,退位后应迁出养心殿移居宁寿宫,训政亦然。而乾隆改归政为训政,仍在养心殿处理刑政,一直到死,而让嘉庆皇帝居于毓庆宫。尽管他一再说:“寝兴六十养心惯”,但事实是最好的明证,他训政到底亦未归政,仍然享受皇帝的神圣职权,嘉庆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甚至在训政后,清宫的“时宪书”仍称乾隆六十几年,足以说明还政极不彻底。所以,乾隆退位后权力也始终在皇帝之上,“太上”之名不虚也!

相关参考

尧、舜禅位的故事

尧是黄帝的第五世孙,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仁爱贤明,富有却不骄奢,尊贵却不放纵。在他的治理下,人们相亲相爱,百官政绩卓著,各方诸侯便都和谐相处。尧尽心尽责地管理着部族,派部下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

尧舜禅位的故事

黄帝死后,他的儿子昌意之子高阳接替了帝位,称为帝颛顼(zhuān xū)。颛顼死后,黄帝的曾孙、他的另一个儿子玄嚣的孙子高辛继承帝位,称帝喾(kù)。帝喾又传位给儿子挚。帝挚死后,他的弟弟放勋继位,这

历史上被伶人扇耳光的皇帝

  青年时,随父征战,机敏有谋略。李克用曾被朱全忠所困,地盘狭小,兵力不足,非常悲观。李存勖说:物极必反,现在朱全忠恃其武力,穷凶极恶,吞灭四邻,还时刻想篡夺帝位,这是自取灭亡。我们应该积蓄力量,等待

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人,文武双全,后代一个比一个厉害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时候的东汉已经是成为了名存实亡的皇室。此时的汉献帝已经是成为了傀儡,在历史上汉献帝的结局还是不错的。他的一生中,在禅位之后才真正开始,也就是被曹丕逼迫退位之

他把皇位让给了谁? 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诏

魏孝静帝禅位诏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东魏权臣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帝元善见退位,东魏孝静帝颁布禅位诏书,在众多退位诏中别有风格。天子把心中的怨恨,用曲笔的方式安插在诏书之中。其中“盗名字者遍于九服

曹丕做了一件蠢事,被亲生母亲骂畜牲,让曹操死不瞑目

曹操去世后,次子曹丕继承了王位,成为曹魏政权的一把手。曹丕的野心比曹操要大,不久后就逼迫汉献帝禅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不是一般的猖狂。而曹丕坐上皇位之后,做了一件蠢事,这要比逼迫他亲兄弟曹植作七步诗就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太上皇有哪些

  所谓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首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楚,第二位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

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四人,有一位的贡献至今受用,另外三个更了不起

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四大名人,本因千古流芳,却变成了遗臭万年,我国的历史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悠久的,因为悠久所以丰厚。无数人的名字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千古流芳,有些却背负骂名,还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

这位唐朝开国功臣,手握两块免死金牌,最终还是被皇帝处死

隋朝末年,群雄起兵,十八路反王逐鹿中原。太原留守李渊领兵反隋,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隋恭帝,后隋炀帝被杀,李渊便逼迫隋恭帝禅位。李渊于是即位与长安,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李渊称帝后不久,便公布了一份开国功臣

北齐唯一不是疯子的皇帝,做了两件事,成了加速王朝灭亡的掘墓人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自文宣帝高洋于公元550年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自立为帝建立北齐以来,历任皇帝大都荒淫无耻、变态乱伦、残暴凶虐,一个个像疯子,被称为历史上的「”禽兽王朝”。北齐历任皇帝中,能称得上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