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饮马长江“的少数民族帝王

Posted 少数民族

篇首语: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拓跋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饮马长江“的少数民族帝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拓跋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饮马长江“的少数民族帝王

2、太武帝拓跋焘吓死了儿子导致自己暴毙

拓跋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饮马长江“的少数民族帝王

他虽是少数民族领袖,却广纳汉族士人;他性格大度,胸怀韬略;他有着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又有英明卓越的政治头脑;他在中国北方大地上策马扬鞭,纵横驰骋,一举统一了北方大地,结束了中国北方长达130余年的分裂割据状态;他还挥师南下,直抵长江北岸,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饮马长江的少数民族帝王。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408年—452年),鲜卑族拓跋部人,北魏的第三任皇帝,在位29年。是一位难得的少数民族领袖。《魏书》中称他遂使有魏之业,光迈百王。评价是非常高的。

中国古代几乎每隔一段时期,就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从三皇五帝到汉时的匈奴,五胡乱华时崛起的慕容氏,曾一度给唐朝造成兵患的吐蕃,以及后来横扫欧亚的蒙古帝国。可以说中国5000年的历史又是一部汉族与少数民族不断征战又不断融合的民族史。

拓跋氏是继慕容氏之后崛起的又一支鲜卑族的部落,然而它却完成了慕容氏所未完成的心愿,称霸统一了中国北方。北魏政权先是在参和陂(今内蒙古丰镇与凉城县之间)一役中灭掉了慕容氏所建的后燕,从此使慕容氏一蹶不振。年仅16岁的拓跋焘执即位后,又灭掉了一直进扰北魏的北方强大部族--柔然。拓跋焘亲自带兵声威大震,降其部众数十万,致使柔然震怖北走。随后拓跋焘南征北战,又相继灭掉慕容氏所建的北燕,以及匈奴赫连氏所建的大夏、沮渠氏所建的北凉等国,统一了北方。

拓跋焘与柔然部征战时,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认为是统一中国的大好时机,于是发动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元嘉北伐,开始刘宋启用大将檀道济,占据主动,取得了几次胜利占据了北方大片土地。后来檀道济被冤杀,刘宋便兵多白徒,将非才勇,实在不能和纵马驰骋草原大漠的北魏军对抗了,最终被北魏杀的打败,一直打到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今江苏六合县境内),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刘宋自此也开始走向衰败。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作流传千古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又有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之句,说得正是这段千古教训。元嘉是刘义隆的年号,草草仓皇形象的点出了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遭到对手的重创的原因。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佛狸祠是拓跋焘打到瓜步山时建立的行宫。

南北朝时期,帝王多昏庸荒淫。但拓跋焘确乎是个例外,他不但军事上卓越,政治上也很开明,这样的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在路卫兵看来,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思想开化。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开化较晚,文明程度相对较低,往往仅靠武力征服,却治世无方,最终不会长久。拓跋焘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很重视教育,大力举用汉人。他多次下诏,要求官员礼贤下士,请汉族中的能人志士为北魏政权服务。

汉人高允任士大夫时做过一篇《征士颂》中说:帝乃虚求,搜贤采逸,岩隐投竿,异人并出,可见一斑。他还开办汉学堂,要求鲜卑贵族子弟必须入学,提高汉化水平。二,措施有力。不但积极反腐败,还首创百姓举报制度。帝王的统治一旦稳固后,往往便会安于享乐,北方统一后,拓跋氏贵族骄奢淫逸贪污腐化,任意勒索。于是拓跋焘修改律令,严惩贪官。并以身作则,法者,朕与天下共之。他还首创百姓举报制度。下诏规定:全国的官员和百姓都可以检举、告发违规操作的官员,可以说开创了民事诉讼的先河。就是搁在现在,也仍不失为英明之举。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太武帝拓跋焘吓死了儿子导致自己暴毙

450年4月,拓跋焘诛杀崔浩等四姓数千人后,亲自率大军南征刘宋,滑台一役,刘宋一败涂地。北魏铁骑以每日一、二百里的速度推进,连战连捷,南朝将士百姓死伤无数。

魏军很快饮马长江,随即大拆民房,砍伐芦苇,声言要造船渡江。建康城内居民惊骇,纷纷把家里值钱东西放进箩筐里,荷担而立,随时准备城破时逃命。

宋文帝刘义隆登上石头城,忧色满面,双方相持许久。

但是,强大的北魏铁骑毕竟不是水中蛟龙,拓跋焘面对滚滚长江始终犹豫徘徊不敢轻易下水,苦熬多日终于补给不济,边便遍烧民舍后退兵。

公元415年春,北魏魏军回军途中的盱眙城还在刘宋军队手中,攻无不克的拓跋焘这次面对宋国守将臧质的坚决防守,就像遇到了钉子,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臧质面对北魏军的威吓利诱始终不降,拓跋焘不惜人命,派兵士轮番肉搏攻城,后面立有督战队,士兵前进后退都是死,伤亡万计,死尸堆得与盱眙城墙一样高,仍然被勇敢顽强的南朝军民打退。

拓跋焘猛攻坚城三旬不拔,恰春天疫病频发,北魏士卒水土不服纷纷病倒,拓跋焘无奈之下,烧掉攻城器具恨恨班师。

回师路上,魏军所过郡县,一概烧杀抢掠,导致千里赤地无遗。而魏军自己也人马死伤过半,终于招致国人怨恨。

好似佛家因果报应的断语又在一代大帝拓跋焘的命运中得到体现,拓跋焘和儿子拓跋晃一系列的死亡,都发生在灭佛后的数年中。

拓跋焘攻南朝时,太子拓跋晃留守平城监国,这位后来被谥号景穆的候补皇帝为人精察干练,信任属下仇尼道盛和任平城。

而拓跋焘最宠信的太监宗爱本性险暴,冒皇帝名义干了许多违法的事儿,他和道盛等人关系又紧张,于是“恶人先告状”,拓跋焘一回来宗爱就捏造对方的罪名,皇帝大怒,力斩道盛等人,太子属下多名官员被连坐处死,太子拓跋晃很快就“以忧卒”,其实就是被残暴的父皇活活吓死的,时年二十四。

公元451年,拓跋晃惊惧而死,据说其形象被雕刻在了云冈石窟的第十七窟。龛内佛像的背光上侧,两边有摩尼宝珠,这是飞天托举的一个摩尼宝珠,然后主座佛像的前面,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椭圆形的暖。也就是说,摩尼宝珠形成的,由小的暖变成大的暖,然后最后成为一个摩尼宝珠的形态。

摩尼宝珠又作如意宝、如意珠,意指能如人之意愿,除病、去苦。出现在十七窟,似乎譬喻拓跋晃保护佛教的法与佛德,又似形容拓跋晃给予人间的经典功德。

史料记载,太子拓跋晃被活活吓死后,拓跋焘一反常态。此刻他是否感到了心痛欲裂的滋味?他是否回想起许多年前儿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为了传承祖制,毫不犹豫的杀死了儿子的母亲。

也许是因为拓跋焘见过自己的父亲拓跋嗣苦楚的表情,他梦中听过父亲日夜啼哭的声音,这位无情的父亲当机立断是为了避免儿子的痛苦。

残酷无情似乎成为了拓跋焘展示父爱的理由,而后悔则是拓跋焘的老习惯,有记载:灭佛之后、诛杀崔浩以及逼死了儿子,拓跋焘都曾表示过悔意。

晚年的拓跋焘经常沉浸在回忆与懊悔之中,而每每此时,在他身边最亲近的宠臣宗爱则只能沉浸在恐惧之中了。

时过不久,拓跋焘又追念起这位太子的好处,常常落泪思忆。天天伺候在他身边的中常侍宗爱看在眼里心中疑恨,最怕哪天这位杀人早就杀顺手的皇帝追究前事,那时把太子死因推在自己头上,自己几乎如同虫蚁,随时即可死于非命。

于是,这位身居中常侍高位的大太监宗爱,先下手为强,夜里带人潜入永安宫,干脆弄死了这位威名卓著、不可一世的帝王。

骁勇善战的皇帝在自己宫中却没有什么特殊保命本事,一个数万铁骑围不住的百战常胜皇帝,却死在了一个小小宦官手中。

公平一点说,宦官宗爱,杀掉拓跋焘也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自救行为。

拓跋焘终年44岁,在位29年,可称雄才大略,骁勇善战。逐柔然于大漠,歼匈奴于草原,扫大夏、平西秦、灭北燕、征柔然,统一了混乱华北,结束了军阀混战,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折服了后代多少军事大家。

此外,拓跋焘整肃吏治,修订律令,督课农桑,崇尚儒学,有力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北魏这一时期的历史,短暂而惊心动魄,直到新帝王的再次出现。

第四代北魏皇帝在北魏旧臣诛灭宦官之际首次现身时,还是一个十余岁的孩子。他就是后来的文成帝。

至于公元446年拓跋焘的血腥灭佛,对佛教来说,并不像表面看来那样就此跌入深渊,在云岗的十八窟里,人们给拓跋焘披上了表示忏悔的千佛袈裟,似乎隐喻着一代战神将永远背负着那些被他杀戮迫害的僧侣与信众。

拓跋焘“佛祖”抚住胸口的左手,是在扪心自问?还是在虔诚忏悔?

相关参考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如何成为一代战神

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也是北魏历史中影响最大的一代帝王。为什么这么说?当时他统一北方,镇压起义,南击刘宋,被誉为一代战神。下面本站网小编将跟大家说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故事。公元42

花木兰传奇中北魏拓跋焘是谁? 拓跋焘怎么死的

讲述民族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的电视剧《花木兰传奇》即将上映,剧中出现了拓跋焘这一人物,那么北魏的拓跋焘是谁呢?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最后拓跋焘是怎么死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通过他的

花木兰传奇中北魏拓跋焘是谁

讲述民族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的电视剧《花木兰传奇》即将上映,剧中出现了拓跋焘这一人物,那么北魏的拓跋焘是谁呢?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最后拓跋焘是怎么死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通过他的

古弼为何敢顶撞拓跋焘

北魏皇帝拓跋焘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任期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还攻取了南方不少地盘,算是一代雄主。他手下有位名叫古弼的大臣,是一位刚直之辈,做事很有原则,甚至敢顶撞拓跋焘。据《北史》记载,某年

史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柔然是怎么回事

拓跋焘,他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帅,拓跋焘出身于山西大同,16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隔一年之后登基。他自幼的时候便表现出优秀的军事天赋,12岁的时候就到外地与柔然骑兵作战。拓跋焘善于用骑

拓跋焘简介 拓跋焘几个老婆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老婆都是谁

  拓跋焘简介拓跋焘几个老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老婆都是谁  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

拓跋焘,拓跋焘怎么读

拓跋焘怎么读拓跋焘tuobátāo(408~452.3.11),字佛狸,鲜卑族。北魏世祖,太武皇帝。他亲自率领北魏铁骑:灭亡了夏国,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向北,马踏漠北,横扫了占据蒙古大漠的

拓跋焘与拓跋珪,花木兰与拓跋焘什么关系

花木兰与拓跋焘什么关系花木兰与拓跋焘(北魏太武帝)关系:花木兰可能是拓跋焘同时代人,有可能有过交集。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

历史如何评价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是怎么的人

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

历史如何评价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是怎么的人

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