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之战转折性战役 最大的功臣是谁?
Posted
篇首语: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壬辰之战转折性战役 最大的功臣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壬辰之战转折性战役 最大的功臣是谁?
若说起日朝之间的海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鸣梁海战。这还得归功于前几年,在韩国上映的电影《鸣梁海战》。
此电影讲述了韩国著名大将李舜臣,在日军侵犯国家之时,率军英勇与之对战。面对敌军一百三十艘战舰,李舜臣利用鸣梁海峡独特的地理特征,以十几艘板船击溃日军,成为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鸣梁海战》在韩国上映之后,即受到韩国人的热烈追捧,名利双收。而因为哈韩风气的盛行,许多中国人也观看了这部影片,留下强烈印象。
实际上《鸣梁海战》过度的强调了“鸣梁海战”的作用,淡化此次战争并不是日朝战争转折的事实。使得观众造成了“鸣梁海战”是日朝主要战役,李舜臣是最大功臣的错觉。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全国,进而为实现自己野心,出兵朝鲜,妄图侵占朝鲜,征服中国。此次战争日本史称为“文禄庆长之役”,中国则称为“壬辰战争”。
战争初期,日本派大小战舰七千多艘由釜山登陆,分兵三路,迅速攻占汉城、开城和平壤。
朝鲜军队节节败退之下,派使者向明朝求助。明朝万历帝于是派兵援朝。此次援朝战争有两位大将,陈璘和邓子龙,是“壬辰战争”最大的功臣。
鸣梁海战的确是李舜臣独自率领朝军战胜日军的战役,但却不是整个战争中最重要的。最终给予侵朝日军以歼灭性打击,促使战后朝鲜200多年和平局面形成的战役,是壬辰卫国战争中最后一场海战——露梁海战。
明朝援助朝鲜,初始派兵10万余人,后增至14万人,其中水师1。3万人,战舰500余艘。福船、楼船、百槽、沙船、苍船、铜绞艄、海舫、八喇虎,种类繁多。
每艘战舰上都配备有精良武器,除了传统冷兵器之外,还有大量如佛郎机、虎蹲炮等的火器。这些战舰和水师都由水师提督陈璘统治,邓子龙和马文焕为副将从旁协助。
明朝出军之后,迅速摧毁日军企图侵占朝鲜进而攻占中国的野心。平壤、开城、汉城相继被收复,战争局势逆转。
万历二十五年,丰臣秀吉病死,留下遗命命日军从朝鲜撤军。陈璘和邓子龙抓住机会,以战舰数百,分布忠清、全罗、庆尚各个海口。在日军撤退之时,由陈璘指挥,邓子龙、李舜臣等联合出击,在露梁以西海域截击想援救小西行长的日军援军岛津义弘、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高桥统增、宗义智、寺泽广高等部。最终大获全胜。
毫无疑问,对于整个战争的胜利,明朝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鸣梁海战》中,却极力渲染一种鸣梁海战才是壬辰之战最重要战役的氛围,而李舜臣则成为不可替代的大英雄。陈璘、邓子龙两位大将,完全被忽略。
极力宣扬自己国家将领,这还能想得过去。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韩国一些人,完全忽视明军的帮助。甚至还倒打一耙,认为明军不仅没有给予帮助,反而还给朝鲜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这负担在哪儿?便是军费。没有明军的援助,朝鲜接连丢了平壤、开城、汉城三大重要城市,都城都被人给拿下。
明军出兵援助,失地得以收复。派军前来帮助,已经是人道主义,朝鲜方面承担相应的军费不应当是理所当然的吗?
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
相关参考
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吴蜀联军击败曹操后,蜀汉拿下了荆州五郡彻底成长了起来。但是能战胜曹魏,最大的功臣到底是谁呢,是大都督周瑜还是借东风的诸葛亮呢?其实他们的功劳都不及这当中最关键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国十大战役赤壁之战最为出名”的详细内容!作为战争频繁的三国时期,权谋和武力是走下去的唯二两个武器。今天要盘点的就是在三国时经历的十大转折性战役。每一次战争都开辟了一个
全榜网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国十大战役赤壁之战最为出名”的详细内容!作为战争频繁的三国时期,权谋和武力是走下去的唯二两个武器。今天要盘点的就是在三国时经历的十大转折性战役。每一次战争都开辟了一
澶州之战经过: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
金积堡战役是清同治八年至十年(1869年至1871年),陕甘回族叛乱军在金积堡地区(今宁夏吴忠金积镇)对抗清军的一次著名战斗。也是左宗棠平定西北回民暴乱过程中重大的转折性战役。金积堡之战是发生在清同治
导语1644年的怀远之战,既是南明弘光王朝的大好机会,也是清朝多尔衮的战略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是从历史上看这场战争,并不是那么的起眼,因为在闯王李自成一生中的战役,前有山海关大战,后有潼关之战,都被视作
他是三国争议最大的人物,有人说他比诸葛亮还厉害,有人抓住他道德败坏郭嘉一直都是三国中争议最大的一个智囊,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的才干不在诸葛亮之下,更是一直有人认为赤壁之战,若有郭嘉在,三国历史将会改写;
导语1644年的怀远之战,既是南明弘光王朝的大好机会,也是清朝多尔衮的战略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是从历史上看这场战争,并不是那么的起眼,因为在闯王李自成一生中的战役,前有山海关大战,后有潼关之战,都被视作
澶州之战经过: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汉大将军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段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可以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