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朝的历史概述

Posted 刺史

篇首语: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齐朝的历史概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齐朝的历史概述

2、历史人物 王肃简介 南齐入北魏的大臣散骑常侍王肃生平

齐朝的历史概述

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23- 482年),字绍伯,原籍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市峄城镇)人,祖上因永嘉之乱迁居江南,为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

人。兰陵萧氏据称为西汉相国萧何之后,东晋时亦为低级士族,与刘宋皇室刘氏的社会地位相同。萧道成父萧承之在宋文帝时以战功官至冠军将军、南泰山太守。萧道成少年时曾从当时儒学大师雷次宗习读经书,16岁即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宋明帝杀侄自立,任命萧道成为右军将军,领宿卫禁军,奉命击败反对明帝的会稽太守刘子房。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徐州刺史薛安都起兵反叛,连结北魏,败宋将张永、沈攸之,北魏军队随后进驻淮北地区。萧道成受任为都督北讨前锋诸军事,镇淮阴(今江苏淮安),保护淮南,后升任都督兖青冀三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萧道成初镇淮阴,部下不足千人,他在淮阴四五年中,收纳青、徐一带拥有私兵的豪族垣崇祖、垣荣祖、刘怀珍、刘僧副、刘善明、李安民、崔祖思、崔慧景等,力量日益壮大,民间甚至出现萧道成将作天子的谣言,引起宋明帝的警觉。泰始七年,明帝召萧道成入京,其部下多劝他拒召,萧道成认为明帝诛杀宗室,骨肉相残,宋室行将大乱,正是借机创业的时候,于是入建康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

萧道成在青徐招纳的豪族成为他日后创建南齐的政治基础。史称: 太祖(萧道成庙号)作牧淮兖,始基霸业,恩威北被,感动三齐,青冀豪右,崔、刘望族,先睹人雄,希风结义。 ①萧道成后来就封齐王,称帝后以齐为国号,与他凭借 三齐 即今山东一带豪族 始基霸业 颇有关系。

宋明帝临死,命护军将军褚渊、尚书令袁粲、荆州刺史蔡兴宗、郢州刺史沈攸之及中领军、尚书右仆射刘辅佐皇太子刘昱。萧道成因与褚渊有私交,得到推荐,被任命为右卫将军、领卫尉,并享有任免淮南各州官吏的权力。刘昱即位后,萧道成遂与褚渊、刘、袁粲共执朝政。及平刘休范,萧道成升任散骑常侍、中领军、持节、都督南兖徐兖青冀五州军事、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不久,又升任尚书左仆射,既与褚渊等合称朝廷四贵,又拥有统领禁军及调动淮南各州军队的权力。元徽四年(公元476年)七月,宋宗室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起兵,萧道成率军将他击败,威名更盛,深受刘昱猜忌,屡欲加害。萧道成谋逃到江北起兵,并打算让其在淮南的心腹部将骚扰北魏边境,制造紧张局势,使自己得以从建康脱身。后接受垣荣祖、刘善明等人的意见,固守建康,相机行事。

元徽五年七月,萧道成利用刘昱左右王敬则、杨玉夫等杀刘昱,以兵威逼袁粲、褚渊等,迎立刘准为帝,改元升明,自以录尚书之职总掌军政大权。

十二月,荆州刺史沈攸之起兵东下,传檄州镇,指斥萧道成专擅朝政,袁粲与新任尚书令的刘秉等也联络刘昱禁军武将卜伯兴等,谋诛萧道成。萧道成攻杀袁粲等人,于次年击灭沈攸之的荆州武装,受封为齐王。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像刘裕取代东晋建宋一样,在军队的威胁下,演出一场 禅让 的闹剧,取代刘准,建立南齐政权。

① 《南齐书》卷二十八末史臣语。

历史人物 王肃简介 南齐入北魏的大臣散骑常侍王肃生平

   的父亲王奂是王导第五子王劭的玄孙,因为王奂的堂祖父王球无子而过继为王球的嗣孙,王奂被齐武帝萧赜所杀后,太和十七年(493年), 归降 , 孝文帝任命他为辅国将军,南征义阳。击败齐朝的裴叔业,官至平南将军、豫州刺史。孝文帝改革,王肃多有参与。孝文帝驾崩,王肃为尚书令参与朝政。裴叔业怕遭到齐帝萧宝卷杀害,投降 。王肃率军十万接应,大胜,官拜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  王肃,字子雍。东海郯(音tan。今山东郯城)人。父王朗,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学者。他「高才博雅,而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三国志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学识渊博而富才气,为人正直爽朗。曾因「通经」而拜为「郎中」。又因品德优良举为「孝廉」、「茂才」,从此官运亨通,一直做到权力很大的御史大夫。因为他功劳卓著,还封为安陵亭侯、兰陵侯。他把满腹经纶运用到治国安邦的大业上,写了不少「奏议论记」,为国家的治理出谋划策。并对《易》、《春秋》、《孝经》、《周官》等经典作传,以此表达他的思想和见解。王朗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积极入世的态度,都对王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元195年(汉献帝兴平二年),正是军阀混战剧烈的时期,一代经师王肃在会稽降临到人世。上天似乎有意让王肃一出生就在灾难中受到磨炼。他还在襁褓之中,做会稽太守的王朗就遭到孙策的进攻,兵败逃到东冶,孙策乘胜追击,王朗走投无路,只好投降。孙策把他们安置在曲阿。不久,曹操征召王朗。不甘寂寞的王朗,展转流离,过了数年终于到了中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到了此时,王肃一家才开始过著较安定的生活。>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