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兴起是在北魏的哪个时期
Posted 碑刻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少林寺的兴起是在北魏的哪个时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少林寺的兴起是在北魏的哪个时期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当时,天竺僧人佛陀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太和十九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室山中,供给衣食。因寺处于少室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少林寺。孝昌三年(527),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中传授佛法,传说他曾于寺内面壁9年,后传法给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达摩长期打坐修炼,为活动筋骨,创造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少林拳法。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坏,大象年间重建,改名为陟岵寺。隋代又恢复旧名,日渐发展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少林寺13棍僧救唐王,立下战功,为少林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名号。
魏碑书法风格劲健
北魏时,佛教盛行,一时庙宇、造像、摩崖、碑林、墓志、刻经等处处林立。在客观上促进了北魏碑刻艺术的迅速发展。北魏碑刻中多用一种楷书,这种楷体直接继承了汉魏末年钟繇、卫等的笔法,结字紧密厚重、端庄劲健,但在具体碑刻中又隶楷错变,无体不备,风格多样,成为南北朝时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这种碑刻称为魏碑,书体称为魏碑体。太和(477~499)年间,继承造像书体形成雄伟浑厚的书风,雄健宽博,笔法圆转凝重,以篆籀笔力、隶书体势、行草跌宕风姿、楷书端庄之象集于一身。清末民初,康有为把魏碑的美归纳为十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端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组肉丰美,对它推崇备至。魏碑体在东魏得到继承,影响直至隋唐。
中国的少林寺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河南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的皇家寺院,后因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曾在此坐禅修行、传大乘禅法而被称为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地位显要。
因其寺产庞大,需要武僧保护,加之僧人修禅的需要,逐渐形成了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
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功夫,是中国佛教禅宗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
据少林寺内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套路原有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套路为552套,另外有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功法156套。
现在保存下来的共计545套,其中能够演练的有两百多套,包括二指禅、打山门、童子功,以及少林72绝技中的部分单项功法,如头开钢板、五枪刺身、铁布衫等。
自从清康熙5年第28代方丈海宽去世,少林寺便进入群僧无首的状态,此后320多年没有方丈。
清代中期后又迭遭兵燹,距今最近的一次是1928年,少林寺被冯系部将石友三一把火烧了44天,灰烟散尽一地废墟。
1942年,河南大旱,饿殍遍野,僧人纷纷弃寺而逃,只剩下几名行动不便、无力逃走的老僧,以及被土匪炸瞎了双眼的小沙弥行正。
寺里的生计,靠盲僧行正拽着驴尾巴,每天往返一百多里山路,从山南驮煤贩到北山府店一带,赚钱糊口。
“文革”中,一百多名红卫兵冲进少林寺,要毁掉佛像、炸毁全部殿堂与碑碣。
当时已是少林寺住持的行正和尚,抱住佛像“誓与佛同归于尽”,拼力制止了这场毁寺灭佛的闹剧。
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少林寺,自顾尚且不暇,遑论“普渡众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院交给僧徒自己管理。
少林寺有二十多亩山坡地可以耕种,还可以向游客收取门票钱,古寺渐渐恢复了活力。
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上映,掀开了少林中兴的序幕。
此后“少林热”不断高涨,高峰期内每天游客超过十万人次,不少施主慷慨捐资,重建庙宇。
1986年12月,行正法师升座为方丈,这是该寺百年不遇的喜事。
1987年,释永信从重病去世的行正方丈手中接过重任,执掌少林,并将自己亲手组建的少林寺武术队改组为武僧团。
从1989年起,武僧团应邀出访世界各地,在全球掀起“少林功夫热”。
1999年释永信正式就任少林寺方丈。
相关参考
一、少林寺的历史是怎样的少林寺——举世闻名古刹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因其位处少室山林中,所以称为少林寺。北魏正兴初年(522),天竺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东方传法,在少林寺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
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天竺一僧人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太和十九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室山中,因寺处于少室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棍僧少林寺。孝昌三年(公元
跋陀,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北魏孝文帝时来中国传播佛教,深得敬重。北魏迁都洛阳,孝文帝在洛阳为他建造寺院。跋陀性喜幽静,孝文帝又在嵩岳少室山下为他建造寺院。这座寺院即现在的少林寺,跋陀是为少林寺的
少林「”无上禅功”心意把少林功夫的形成少林功夫源于嵩山少室山下的少林寺,该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为了供养西域沙门高僧跋陀所建。但是少林功夫的形成却是众说纷纭,历史也记载,少林功夫起源于建寺,它的发展得
明代中后期因为全国的交通条件得到了大幅的改善和发展。大规模的远航的商业活动和商品贩卖贩运开始,发展也从而推动了各地的商帮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在明代,当时国家统一交通也便利幅员辽阔水路都非常的畅通,也是
嵩山少林寺有多么久的历史了据记载,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是由西域沙门跋陀创立的。在跋陀创建少林寺之后,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播大乘佛教,被后人称为“禅宗初祖”。相传少林寺最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是在驶往少林寺的途中,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少林寺的概况。想必大家都看过《少林寺》这部影片吧?片中少林弟子精湛的武艺及少林寺庙古朴的风味一
明代有少林武僧抗倭抵御外侮,抗战时期少林寺武僧为何却恰恰相反
从小我们通过看武侠小说和武侠剧,对于少林寺应该是十分熟悉的吧,特别是当年李连杰出演的电影《少林寺》,更是将这个千年古寺推到了世人的面前,为人所熟知。而在现实中,少林寺的地位在中国武术界也是享誉崇高的,
说起文字狱,大家可能认为文字狱最严重的时期是在清朝。毕竟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为例的各类文字狱实在太多,受到牵扯的读书人范围极广。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