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垃圾共存亡

Posted 垃圾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与垃圾共存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与垃圾共存亡

2、历史人物 佟麟阁简介 佟麟阁是怎么死的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佟麟阁后人

与垃圾共存亡

据史载,15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夜间散步,只听得楼上一声喊:“下边的人注意了!”便被一个大学生向窗外泼的便盆浇个正着。路易十一没有恼怒,反而留下一笔赏金,以“鼓励这名学生熬夜读书的努力”。
  国王的宽容由此成为美谈,但人们不谈或不太谈的是,中世纪时,欧洲的城市居民都在理直气壮地往门外窗外扔掷垃圾粪便。由于没有成熟的城市卫生管理体系和与之配套的公共厕所、垃圾箱和排水系统,当时的城市街道上,“满地都是粪便、腐水、垃圾和尘土组合成的烂泥浆,以及伴随着的浸透城市的恶臭”。
  那几个世纪,城市居民饱受流行性传染病的蹂躏。可怕的黑死病是最大的杀手,1346年到1353年,它造成几百万人的死亡。但无人意识到,死神正是从自己每日丢出窗外、遍地开花的垃圾中飘然而出。
  当时的舆论认为,传染病的元凶,是遥远天际中星辰的排列――“火星、土星和木星连成一线,使最可怕的瘟疫传播”,与此同时,一名医生说:“任何发臭的东西都不会致命,任何致命的东西都不发臭。”这代表了当时医学界的普遍看法。
  也曾有一些官员试图改变街道中垃圾横飞的情景:1348年,当黑死病蔓延巴黎时,当地路政官要求“居民清扫自家房前街道,并将垃圾运送到指定场所……任何违反者将被处以十倍罚金”,但几乎无人遵从这一条例。
  1395年,巴黎的路政官颁布了一条或许是空前绝后的对乱丢垃圾者最为严厉的处罚,“凡向塞纳河倾倒垃圾者……处以绞刑”,但这丝毫没有吓住那些居民,“他们还在无耻地犯罪”。
  各个城市清除垃圾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完全是居民们和市政官员不断斗争的历史。在公共卫生方面,城市居民们对垃圾的漫不经心已经根深蒂固,直到19世纪中叶,大部分欧洲城市居民还是不断将垃圾丢在马路上。
  直到19世纪末,巴斯德指出疾病是由细菌传播所致,才从根本上转变了市民的观念。城市逐渐装备了自来水管道和庞大的排污水管,垃圾被禁止在公共场所停留,并被送到专门的垃圾场。
  但几个世纪以来,垃圾数量的增长呈现出加速的局面:1872年,巴黎市民人均每天扔掉200克垃圾,1922年每天要扔掉700克垃圾,而到了1994年要丢掉1.6公斤垃圾。法国人每年“生产”的垃圾,能装满两列长达一万四千公里的火车――车头在上海,车厢在莫斯科,车尾在巴黎。
  有增无减的垃圾山,蚕食着人们生存的空间,关注环境的官员、科学家和市民们开始研究将垃圾分类,在他们看来,有些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加以利用,既可以缓解资源不足,也可以减少垃圾无法处理的烦恼。
  1883年,当时巴黎的行政长官欧仁・普拜勒签发了著名禁令――要求不动产的拥有者提供三个专门的容器投放垃圾,分别装易腐烂物、报纸和破布烂衫、碎玻璃、陶片。但这条法律受到有产者的抵制,成了一纸空文。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类垃圾箱才真正得到实施。
  制定和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需要政府官员、企业家、科学家、公民的共同参与,能否成功,取决于有效的管理和人们对此的重视及渐渐养成的习惯,正如几百年来人们逐渐接受不断提高的城市卫生标准一样。
  人类厌恶垃圾给他们带来的烦恼,但如若没有垃圾,则意味着人类世界已经停止了运动。人类与垃圾彼此对立却又密不可分,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那么,“当无法改变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改变自己”,从垃圾制造者变为垃圾管理者、垃圾再利用者――这是现今人类社会面临着的持续不断的挑战。
?
垃圾

历史人物 佟麟阁简介 佟麟阁是怎么死的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佟麟阁后人

  中文名:佟麟阁

  外文名:Tong linge

  别 名:凌阁

  国 籍:中国

  民 族:满

  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

  出生日期:1892年10月29日

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937年7月28日

  职 业:军人,高级将领

  信 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喜峰口大捷

  佟麟阁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5军军长、暂编第11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复作出了贡献。

  七七事变爆发后,佟麟阁以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司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时人在《北平时报》赞佟麟阁说:“佟副军长善治军,第二十九军纪律严明,勇于作战,而于老百姓秋毫不犯,佟将军训练之力也。”“军士于烈日守城,各队前置水一桶,用开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敬献西瓜,坚决不受,对老百姓恭而有礼,杀敌则勇猛武伦,堪称模范军人”

  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时任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指挥29军死守南苑,佟麟阁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仍带伤率部激战。与日军从拂晓战至中午,头部又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蔡劲军将军在南市誓与上海共存亡

11月2日,日军在姚家宅、应头村、吴家库南渡后,陆续占领阵地,5日后,不断向池圈、张港一带猛攻,与金山卫登陆之敌遥相呼应,苏州河一线战局已岌岌可危。日军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向苏州河南岸中方军队猛攻,守军

历史人物 佟麟阁简介 佟麟阁是怎么死的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佟麟阁后人

  中文名:佟麟阁  外文名:Tonglinge  别名:凌阁  国籍:中国  民族:满  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  出生日期:1892年10月29日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9

与桥共存亡 卢沟桥抗战中大刀军整连仅4人生还

29军老兵吴江平记得,7月28日这天,刚拂晓,30架日军飞机盘旋于南苑上空,弹坑累累,土柱冲天,硝烟弥漫。这是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的总攻。再次提起卢沟桥和南苑空袭,吴江平睁大深陷的双眼,情绪激动:

三个太阳拯救了一座城

1551年4月,德国境内的一座小城马哥德堡被罗马帝国的军队围困。该城军民浴血奋战、英勇抗敌,誓与城池共存亡。但数日后,城内已接近弹尽粮绝,危在旦夕。罗马军队也许是发觉了城内出现的困境,于是士气更是大振

解析古代人严苛的“环保法” 乱倒垃圾要剁手

1、不重视环保“不可以为天下王”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甚至将保护环境提到政治高度。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便是战国时期赵国着名思想家荀子提出来的。他在《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

历史军事 八千虎贲坚守常德伤亡殆尽

1943年11月4日,代号“虎贲”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四军五十七师在接到蒋介石“一定要保住常德,驻军必须与城共存亡”的命令后,从郊区河洑山开进常德城设防,一场血肉溅飞,死守孤城的恶战即将开始。守城司

垃圾分类太麻烦 古代人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

近期我国各个地区都开始流行起了垃圾分类,据说不少地区被垃圾分类搞得很头大,因为现在丢垃圾必须先分好类别以后再丢弃,着让很多人很难一时间习惯。说起垃圾,在古代,老百姓因为垃圾的事情吃过不少苦头。就比如说

历史上三国没有这四将 吴国不可能跟曹操对抗

孙策、孙权建立的吴国之所以停留在江东地区,跟中原地区的曹操对抗,固然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然而当时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真正是所谓的国家(东吴)的心腹与梁柱,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

看到第3个,就已经气晕在厕所

1:唐生智,当初原定南京为不设防城市。他跟蒋介石表示要与南京城共存亡,为了表示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决心,收缴销毁所有船只,导致后来守军撤退时没有船只可用,大批国军战士溺水而亡,留下来的全部被日寇宰杀。他

全民垃圾分類倒計時 首堂垃圾分類網課上線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京:全民垃圾分類倒計時首堂垃圾分類網課上線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從5月1日起正式實施,北京市全民垃圾分類進入倒計時。為進一步宣傳垃圾分類工作,充分利用疫情期間空中課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