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恭敬被杨秀清处死 太平天国的那些荒唐事

Posted 太平天国 杨秀清

篇首语:针越用越明,脑越用越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鲁恭敬被杨秀清处死 太平天国的那些荒唐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鲁恭敬被杨秀清处死 太平天国的那些荒唐事

2、杨秀清用天父下凡排异己 太平天国为何定都南京

鲁恭敬被杨秀清处死 太平天国的那些荒唐事

1、太平军用天气来卜测吉凶:晴天是天公高兴;下雨是天公发怒;阴天是天公忧怒;刮风打雷则是天公大怒,必有灾祸发生。并以初一那天的晴阴来确定上半月的吉凶兆头,十五的天气好坏则决定后半月的吉凶兆头。每月的最后一天,太平军还要烧香上供,感谢上天,意思是承蒙上天保佑,这一月能够平安度过。

2、太平天国有一个神圣家族谱系:天兄是天父的太子,天王是天父的第二子。后来天兄萧朝贵(萧曾假托是天兄耶稣下凡)娶了天王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兄弟兼妹夫,叫起来有点乱,洪秀全只好称萧朝贵为“帝婿”,或是“贵妹夫”。

3、东王杨秀清因府上的姬妾多被仆役引诱,故而非常忧虑,就想设置太监。李寿晖、李寿春二人自告奋勇,说懂得阉割技法。东王很高兴,让二人挑选了十多个幼童试验。谁知一刀下去,立即死了四五个,其余的虽敷上药,伤口也不能愈合,最后皆疼痛而死。

4、鲁恭敬被杨秀清处死,洪秀全知道后很生气,把杨秀清召来问道:“兄弟你处治鲁恭敬这逆臣,兄长我事先一点也不知道,这样的话,我以后还如何统一天国主权呢?”杨回答:“天父看兄长你太操劳了,担心你得病,偶尔命令臣弟我办事一次,何必大惊小怪呢?”洪秀全只好一笑了之。

5、洪秀全每顿饭必备二十四牲,即六禽、六兽、六鳞、六介。禽是鸽、雀、雉、鹰之类,兽是牛、羊、獐、兔之类,鳞是鲂、鲤、鲟、鳇之类,介是虾、蟹、蛤、鳖之类。每日变换,不使重复。每顿饭的费用不下几千两银子。

6、洪秀全对后妃管教甚严,规定:“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7、洪秀全府中烹饪,不论什么菜,必须用整的,即便大如牛羊,也一定要整个陈放在大盆中。最可笑的是,这些牲禽烹煮好了,在食用之前,还必须要把原来的羽毛覆盖在上面,使人望去犹如活物一般,直到吃时方才拿去。

8、洪秀全选美,要求女子腰一定要直,肩一定要削,胸一定要平,个子一定要高,其中最看重的是身高,凡选定女子,一定要先量其身高,达到规定高度之后,再看其面孔。如高度不够,即便长得再好也不要。

9、洪秀全妻妾众多,加上各类女官、女司等人,宫中总计2300名之多,洪秀全记不住名字,干脆一概编号。

10、洪秀全曾下诏要求各地进献美女,诏曰:“即自今四周来朝,万方统一。东方贡大妹,西北献娇娃。太平天一统,天福尽堪夸。”又有安慰诏书一则,曰:“你们姊妹休违拗,肯来欢你是要好。受打受骂休悔恨,打是恩情骂是俏。”

11、天京城中缺粮,某日天降大雾,洪秀全急忙下诏,说:“承蒙天父耶和华降下甘露。因而从今始,大小文武官员以及军队士兵,一起吃甘露。”

12、洪秀全选妃,首先要貌美,其次要脚大。但当时妇女都缠足,那些大户人家女子,无不以小脚为贵,所以大受冷落。而小户人家的女子,虽脚大却相貌不佳,所以选妃工作进展十分艰难。

13、洪秀全听说人多吃珠玉,便可长生不老。于是每天早餐必吃珍珠两颗,玉一方。烹珠的办法是:挑选质量好而又圆的珍珠塞入豆腐之中,隔水蒸炖半天时光,去掉豆腐后,珍珠比原来涨大三、四倍,且变得软而烂。煮玉的方法是:用榆树根来煮,煮二十四小时,不要让锅里的气外泄,这样玉便可以变得软而烂,可以食用。

14、洪秀全得一美女徐妃,杨秀清听说后垂涎三尺,便借口宣布天父福音,常将徐妃接到东王府。洪为此十分不悦,徐妃于是献计说:“东王最宠幸傅善祥,天王不如也借口召她入宫。”洪依计,杨以后果然不再请徐妃了。

15、洪秀全被围困,粮食耗尽,便掠掳童男童女几百人,制成肉酱,同面粉和在一起,做了馒头给宫女们吃。馒头吃完后,洪又命人采集地上的各种草,然后煮熟捣烂,分给宫女们吃。宫女们强行下咽,但谁也不敢不吃,否则立即杀头。

16、洪秀全生性好色,身边虽有美女数十,却仍不满足,于是便命手下官员进献美女,如对所献美女满意,便大加赏赐,如三个月都不能献上一个美女,便处以死刑。

杨秀清用天父下凡排异己 太平天国为何定都南京

当卞三娘、罗大纲等人的意见被杨秀清用天父下凡的强制手段压制后,接着由41人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建都南京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形成了11篇《建天京于金陵论》。

160年前,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反清第一人”的农民领袖洪秀全在发动推翻清朝统治的农民起义后,率领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粉碎清军的围追堵截,于1853年3月19日打到南京,击溃清军,冲进南京城,直扑两江总督衙门,杀死了两江总督陆建瀛,占领了南京。洪秀全乘坐黄轿进入南京城时,受到南京市民的热烈欢迎。3月29日,洪秀全将南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改名为“天京”。

太平天国为何没有乘胜追击,向北进攻,直捣北京抑或定都中原,而是在南京驻足扎根呢?笔者在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太平天国史料中找到了答案。

当时太平军取得中国的半壁江山后,是继续北上占领中原地区,还是直捣北京,或者在南京定都,在太平天国的主要领袖中是存在分歧的。坚持建都南京的是杨秀清和李秀成。杨秀清在全州时,“已有窥窜江宁之计”(江宁即南京),当出广西入湖南时,太平军中有些人产生了回老家的念头,他力排众议称:“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去,循江而东,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金陵即南京),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拢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已……”入武昌后,杨秀清“觊觎江浙财富之区,欲由长江迳取江宁为巢穴,争论不绝。秀清遂托天父下凡令直犯江南”。

太平天国史料中李秀成的供状写道:“攻破南京之时,水面舟只万余,各尽载满粮食,此时天王与东王尚欲分兵镇守江南,欲取河南为业。后有一老年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解救。今得江南,有长江之险,又有舟只万千,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尚不立都,而往河南也’‘河南虽系中州之地,只称稳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之’。”

洪秀全在进入湖南时尚且表示赞同杨秀清“专意金陵”的主张,进入武昌后,却在去河南还是下金陵的问题上开始动摇。此时,一个江浙名士力荐洪秀全定都南京,《太平天国史实日志》上写道:“钱江,浙江人也,素负胆略,博学多才,林则徐总督两粤时,在幕府甚见器重,后林则徐被贬,他也失意回原籍。适闻洪氏倡议,已破武汉,乃投袂而起,不远千里赴见之,劝洪秀全舍西而东,上书论天下大势,共数千言。其书力言两川不足图……不若取金陵心腹之地,建为京都……秀全览而悦之,即遵其计而行。”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浙江人钱江对太平天国定都南京起了关键作用。

反对建都南京的是卞三娘和罗大纲。据太平天国史料记载,广西籍女将卞三娘向洪秀全献计:“由襄樊一路直取河南,进据中原心腹。”杨秀清否决了她的意见后,“卞三娘因其言不用,率领女兵自回广西,不知所终”。殿左一指挥罗大纲“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秀清方专权,不纳;以大纲志怯,乃命伪丞相林凤祥、李开芳率兵五万北犯”。

当卞三娘、罗大纲等人的意见被杨秀清用天父下凡的强制手段压制后,接着由41人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建都南京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形成了11篇《建天京于金陵论》。《建天京于金陵论》对建都金陵的道理作了充分阐述:从地理形势看,南京“地连三楚,势控两江,群山屏围,长江襟带”“雄踞东南,俯视西北”“钟阜有龙蟠之象,石城有虎踞之形”“出可以战,处可以守”;从政治上看,南京是“王气所钟”“天下名邦”“雄踞东南,足以壮天威成王业”;从经济上看,南京“五方杂处,百货骈臻,物产丰盈”“楚尾吴头,民物浩繁”“财货所聚,户口常充”“湖北,河南皆有水患,惟金陵地势崇隆,民情富厚,且天下粮食尽出于南方,如江西,安徽等省,顺流而下,运粮亦甚便易”;从人才看,金陵乃“士林渊薮”之地。

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的消息一传开,立即引发了中外各方的震惊,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全权代表濮亨说:“如南京陷落一成事实,中国政府将受到自变动以来所未曾有之严重打击。所以者何?中国故都之地位,以及其在历史上之关系,在中国人心中如何重要,始置勿论;即以地势言,南京城在扬子江岸,大而且要,居帝国之中央,接近运河,实是阻碍一切交通,切断米粮运往北京之路;今竟被强有力的大队武装叛徒所占据,此事诚未可忽视,尤不应随意加以掩饰。”与此同时,清政府也非常害怕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在朝廷中“遏绝各省解京粮道,粮道不通,京师震动”的言论不绝于耳。

在当时的条件下,太平军出广西,经两湖,打一路失一路,迫切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根据地,整休部队,建立政权,规划全局。建都南京可以说是一个最佳方案,南京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利于太平天国的存在和发展。当时的东南地区,清朝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在太平军东下时,两江总督仅率领5000人作了抵挡,名为抵挡,实为做样子给朝廷当局看看而已,而其他地区并无重兵把守;此外,东南地区物产丰盈,在保证给养上较其他地区优越;取水路下金陵,顺江而下,仅需一个月,能避免敌军的围剿堵截,随员家眷和辎重又不会成为行军的包袱,比陆路取河南入四川更为有利。

至于太平天国的首都为何叫做“天京”,则是遵循太平天国自有的神学体系而定的,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叫天王,故它的首都就叫“天京”。从此,太平天国在两江总督府废墟上建起的宫殿中与清政府分庭抗礼长达11年。

相关参考

东京事变前,杨秀清遇一奇异事,如果他听一女子之言,结果将改变

提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后人无不扼腕叹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原本如日中天的太平事业却因为一场政变——天京事变而改变。在这场政变中,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杨秀清被诛杀,使其「”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8个

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扮演的角色

洪秀全天京事变洪秀全是太平天国时期的皇帝,但是他表面上是皇帝,实质是没有任何权利的,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也可以说是空有其名。那么在太平天国中真正有权利的是谁,这场天京事变是怎么引起的,洪秀全与天京事

太平天国历史的一大憾事, ”东王”杨秀清遇害

纵观太平天国的历史,「”东王”杨秀清被害后,太平天国的军政组织和宗教信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太平军结束了之前在军事上的鼎盛局面,再也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胜利。那么杨秀清到底是何许人也?但又是怎么遭遇不

杨秀清掌控着太平天国政权军权神权,洪秀全为何还能成功打败他

在太平天国早期的政治格局中,虽然洪秀全是天王,但杨秀清掌握了绝对的大权。为什么这么说呢?(杨秀清剧照)一是杨秀清掌握了政权。整个东王府就是政令中心,杨秀清研究政策,发号施令,根本不用向洪秀全报告。这也

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杨秀清为何在酒宴上惨遭横死

说起清末太平天国起义的领袖,东王杨秀清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杨秀清简介是什么呢?杨秀清原名杨嗣龙,和许多农民起义的领袖一样,杨秀清也曾有过一个忍饥挨饿的穷苦童年。出生于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

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杨秀清为何在酒宴上惨遭横死

说起清末太平天国起义的领袖,东王杨秀清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杨秀清简介是什么呢?杨秀清原名杨嗣龙,和许多农民起义的领袖一样,杨秀清也曾有过一个忍饥挨饿的穷苦童年。出生于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

萧朝贵与杨秀清关系如何

在太平天国内部,除了天王洪秀全外,东王杨秀清与西王萧朝贵是真正掌握实权的人物。在太平天国早期,东、西二王之间是太平天国的两大支柱。那么,萧朝贵与杨秀清的关系如何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萧朝贵与杨秀清关系如何

在太平天国内部,除了天王洪秀全外,东王杨秀清与西王萧朝贵是真正掌握实权的人物。在太平天国早期,东、西二王之间是太平天国的两大支柱。那么,萧朝贵与杨秀清的关系如何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杨秀清有没有儿子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中一位十分出色的领导人,后世人常常称赞他为天平天国中大字不识的军事天才。  杨秀清为桂平紫荆山人,小的时候十分凄惨,5岁丧父9岁丧母,小小年纪的他成为孤儿。虽然杨秀

杨秀清为何被杀 杨秀清如何上位的

  太平天国起义是晚清规模最大,牵涉最大,影响最广的农民起义运动。此次起义虽然失败了,却也狠狠的震颤了腐朽的清王朝。  既然称之为农民起义,那么这次起义的主力便是贫苦农民。天父洪秀全自己也只是个多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