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收贿上缴破离间

Posted 使者

篇首语: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匡胤收贿上缴破离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赵匡胤收贿上缴破离间

2、宋朝历史 架浮桥破长江天堑

赵匡胤收贿上缴破离间

  五代末年,赵匡胤在后周世宗柴荣手下任殿前都点检,掌握禁军,兵权在握,势力很大。加之赵匡胤有勇有谋,又会笼络部下,所以引起了南唐国主李的注意。李觉得,赵匡胤终究会成为自己的克星,与其日后麻烦,倒不如乘现今事情还没见端倪时就设法除掉他。思来想去,他想出一条离间计。说干就干,他马上修书一封,派使者带上3000两白银前去后周汴梁(今河南开封)活动。   南唐使者来到汴梁,先去见后周世宗柴荣,说了些照例祝贺的话,然后装作有意无意地问起赵将军。柴荣见使者问得蹊跷,便起了疑心,问使者找赵将军有何事。使者见目的达到,心中大喜,但仍旧装作支支吾吾地说:“没事,随便问问。”   果然不出李所料,柴荣见状起了疑心,派人暗中盯上了使者,看他有什么活动,特别是与赵匡胤有什么勾搭。当天夜深人静,果然见使者偷偷离开驿馆,向赵匡胤之宅溜去,后面随从们肩抬手提,带了不少东西。暗探见状,忙跟踪过去。   赵匡胤听说有南唐使者深夜来访,心想:自己与他们素无交往,怎么这么晚了来拜访呢?有心不见,但自恃心地坦然,也没有什么好怕的,故传令接见。使者进来,呈上李书信,无非说些敬仰的话,没有实际内容。赵匡胤心中更加疑惑不解,不知南唐想干什么。等使者献上白银后,赵匡胤明白了:他们是想制造我与南唐私通的假相,以便嫁祸于我,对我不利。既来之,则安之,就这么办!赵匡胤心中有了主意,便淡然一笑,说:“留下吧!回去代我谢你们国主。”使者见目的达到,忙起身告辞,心中琢磨如何完成李交代的第二步任务——为赵匡胤制造私通南唐的舆论去了。   暗探连夜回宫将这一切报告柴荣,柴荣听后大惊,若赵匡胤真与南唐暗中交往,那可太危险了。但原先从没听说过他与南唐有来往。怎么会有这么一段事情呢?会不会是南唐搞的什么鬼?思来想去,不得其解。最后打算还是看赵匡胤有什么行动再说。   第二天天刚亮,赵匡胤便来朝见柴荣,把李的亲笔信呈上,并让手下人抬来南唐贿赂的3000两白银。柴荣见赵匡胤此举,心中猜疑顿消,自此君臣二人更加互相信任了。   南唐使者听到这一消息,心中凉了半截,也顾不上再造什么舆论,忙告辞回国汇报去了。李听说了赵匡胤此举,大叫:“此人果然厉害!亡我者必赵匡胤也!”   就这样,由于赵匡胤及时识破了敌人的阴谋,不为金钱利益所动,顺势为制,使南唐不但没有达到离间柴荣与赵匡胤关系的目的,反而还赔上了3000两白银。
赵匡胤

宋朝历史 架浮桥破长江天堑

 南唐樊若水献计赵匡胤 架浮桥破长江天堑

  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南北都还有很多劲敌,其中以南唐最大而且最为富庶。赵匡胤的策略是“先南而后北”。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宋太祖赵匡胤灭荆南、南汉、后蜀等,接着拟派大军攻打南唐。

  南唐当时的都城在金陵(南京),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大国,横跨江淮三十多州,更拥有鱼盐之利。李璟在位时,曾被后周打败,失去江北十四州,乃改国号为“唐国主”。北宋建立后,后主李煜继位,他酷爱诗词、美术、音乐等,对当皇帝“并不在行”,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但这并没有改变赵匡胤讨伐统一的决心,然斯时最大的障碍是“长江天堑”。

  当时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叫樊若水,字叔清,又名知古,祖父原居长安,父樊潜,任南唐石台县令,遂移住安徽池州。樊若水屡试科举不中,欲谋北归,“择明主而事之”,后乃投靠宋廷。他知宋太祖急欲攻打南唐,受掣于长江天堑,有天他发奇想,认为如在江面装置浮桥,大军便可顺利横渡长江。樊若水经过周密的观察后,选定在采石江面架设浮桥是最好的位置,于是他用绳索测量江面,以垂钓作掩护。

  开宝三年(970年),樊若水拜见宋太祖,呈献架置浮桥以渡大军之计,太祖非常嘉赏,特令送学士院试,赐本科及第,授豫州军事推官。同时,宋太祖也立即派人到湖南建造巨型战舰千艘,另砍伐大批大竹竿,做成竹筏,以备架设浮桥之用。

  开宝七年(974年)9月,渡江作战一切准备就绪,赵匡胤以李煜拒来朝拜为借口,令曹彬为元帅,潘美为都监,发兵十万攻打南唐。

  樊若水时任太事右赞善大夫,乃引导曹彬占领池州,在安庆以西十公里的石碑口,架设浮桥成功,曹彬遂趁机挥师顺流,大破铜陵之南唐水军,又克芜湖、当涂等重镇,歼南唐军两万,夺占了采石要隘。

  捷报传到汴梁,赵匡胤立令将石碑浮桥东移,架设采石浮桥,大军于对江待命,樊若水在现场指挥,三日桥成,步骑大军渡江,如履平地一般。

  李煜闻讯,询学士张泊,张说:“臣遍览古今,未曾见浮桥横跨大江,必是军中误传。”张泊如此主观臆断,故仅派步兵一万迎打宋军,结果当然惨败。

  开宝八年(975年)11月底,宋军向金陵发动总攻击,进而占领金陵,李煜投降,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令侯,南唐至此遂亡。

 

  由上可知,樊若水施展奇策,架设万里长江第一浮桥,使天堑变为军事通道,加速北宋平定南唐,统一全国,诚可谓功垂青史。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张琼冒死告发王爷,反被说成是挑拨离间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武将出身,但为人宽厚,鲜有用严厉手段对付大臣的举动。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对于他的救命恩人兼心腹爱将张琼,宋太祖却痛下杀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张琼到底犯了什么罪?>张琼是五代宋初的将领

宋朝历史 架浮桥破长江天堑

 南唐樊若水献计赵匡胤架浮桥破长江天堑  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南北都还有很多劲敌,其中以南唐最大而且最为富庶。赵匡胤的策略是“先南而后北”。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宋

女户需定期上缴自己女儿 中国古代职业继承奇闻

中国人的职业继承制度长盛不衰,这种制度,一般都要把一些比较特殊的人群划成另册,严加管理,好让他们世世代代干自己的本行,不能和其他群众混为一谈。比方当兵的、唱戏的、运粮的,往往都被划入另册。到了明朝,这

历史人物 北宋名将“郭遵”铁杵破脑李元昊方挑衅者

宋朝建立后,太祖赵匡胤面对五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央禁军和地方藩镇军并立的局面,分几步将藩镇军的精兵收归中央,编组成野战部队“禁军”;而将淘汰的老弱改编为非战斗部队“厢军”。北宋的军队可分为禁军、厢军和乡

历史人物 北宋名将“郭遵”铁杵破脑李元昊方挑衅者

宋朝建立后,太祖赵匡胤面对五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央禁军和地方藩镇军并立的局面,分几步将藩镇军的精兵收归中央,编组成野战部队“禁军”;而将淘汰的老弱改编为非战斗部队“厢军”。北宋的军队可分为禁军、厢军和乡

中国军事人物 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   近代诗人柳亚子在《虞美人?题李后主祠》中写道:“不容榻畔卿酣卧,唱彻家山破。”词中说的是赵匡胤消灭南唐的故事。赵匡胤

韦孝宽离间斛律光 史上最靠谱的“离间计”

我以为,所谓“离间”之计,前提是敌方必须有“间”可“离”,即存在可以离间的基础。假如敌方亲密无间,上下同欲,离间计断难成功。史上最有名的离间计故事,莫若周瑜利用“蒋干盗书”,让聪明绝顶的曹孟德着了道,

韦孝宽离间斛律光 史上最靠谱的“离间计”

我以为,所谓“离间”之计,前提是敌方必须有“间”可“离”,即存在可以离间的基础。假如敌方亲密无间,上下同欲,离间计断难成功。史上最有名的离间计故事,莫若周瑜利用“蒋干盗书”,让聪明绝顶的曹孟德着了道,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所有的武将都愿意吗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种开国功臣最后参照杀戮的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这主要是因为开国将帅严重威胁到皇权或者是皇权的继承问题。历来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大杀功臣,如朱元璋

历史人物 赵匡胤年轻时到底是什么样的 揭秘其年轻经历事件

赵匡胤年轻时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948年,开封的郊外有一座破庙,一天庙里来了一个小偷。月光笼罩着寺庙,寺庙中的老和尚正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