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究竟的“小爱好”
Posted 宋人
篇首语: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徽宗究竟的“小爱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宋徽宗究竟的“小爱好”
宋徽宗是宋朝顶级的享乐型皇帝,兴趣爱好颇为广泛,可以这么说:除了该他干的治国安邦发政施仁之外,不着调儿的风流事儿没有他不痴迷的,不但痴迷,还样样儿都能做到极致。如果他只是个王爷,甚至是个大学士什么的,一定会千古流芳,可惜他错当了皇帝,不但葬送了自己,还葬送了半个大宋朝,最终落得遗臭万年,真是阴差阳错。类似的皇帝此前还有过一位,便是五代十国时期那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李煜。他的词作至今仍被视为“神品”,这是尽人皆知的事,还有些本事,现代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其项背。据说他曾亲手为心爱的小周后编织过一顶鎏金凤冠,金丝比头发丝还细。小周后见到凤冠,怎么也不敢相信,如此精美绝伦的艺术极品,竟然出自君王之手。张端义《贵耳集》载:有一次神宗到秘书省见到李煜的画像,对他的丰神秀韵大为叹赏。回到后宫,又梦见李煜前来拜谒,一觉醒来,儿子赵佶(即后来的徽宗)呱呱坠地。这也许是巧合,也许是附会,但徽宗“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咱就不得不信了。爱好之一:石艺园艺。
徽宗酷爱石艺园艺,“代表作品”就是那座比颐和园还要宏壮精巧的皇家园林艮岳。岳珂《H史》说,徽宗打算修建艮岳,宦官们争相出主意。他这一喜欢不要紧,全国人都遭了殃,尤其是东南地区,不管谁家,只要有奇石异木,统统搬走没商量。这段历史即《水浒传》里所说的“花石纲”。为了徽宗这个雅好,不知多少人倾家荡产,甚至丢了性命,连方腊起义都是以此为导火索的。《宋史·朱掖》载,朱业玫揭豢榫薮蟮奶湖石,以巨舰运载,役夫多达数千人,所经州县,遇水门拆水门、遇桥梁拆桥梁,甚至把城墙都敢凿开。此石运抵汴京后,徽宗大笔一挥,赐名为“神运昭功石”。 宋人袁的《枫窗小牍》说徽宗在这块巨石旁种了两株桧树,还用金字题诗说:“撑天半分,连蜷虹两负。为栋复为梁,夹辅我皇构。”后人都说这简直就是为秦桧卖国、天下两分定的调子。
爱好之二:金石书画。
徽宗精于工笔花鸟画,宋人邓椿《画继》称他“艺极于神”,政和初年所作的《筠庄纵鹤图》,画仙禽二十,“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凤跃龙之形,警露舞风之态。并立而不争,独行而不倚,各极其妙,而莫有同者焉。”概括成八个字,就是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还有一幅《奇峰散绮图》,能给人“咫尺千里”的感觉,使观览者“飘飘焉,ii焉”,分不清自己是人还是仙了。《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载赵孟\\得到一幅徽宗所画“竹禽”,曾题曰:“何其幸耶!”又见到徽宗画的“六石图”,不用皴法,以水墨生晕,堪称传神而创新。他的书法造诣极为精深,宋人董更《书录》、元人陶宗仪《书史会要》都说他的字学唐朝书法家薛稷,其评未必公允。据说徽宗极喜欢米芾的字,不由自主地想模仿。蔡京婉言提醒:一代帝王学臣下的字似有不妥,徽宗才自出机杼,创立了“瘦金体”,至今无人能够模仿。这位帝王对古董的鉴赏力也极为精湛,甚至别出心裁,命当时定窑、汝窑等工匠模仿鼎、彝、盘、樽等青铜器烧制瓷器,巧妙地将青铜器和瓷器结合起来,单这个大胆的“创意”,就能显示出其艺术气质是多么不凡。
爱好之三:玩弄美女。
徽宗的好色是出了名的,这大概是从他老祖赵光义那儿遗传过来的。不过太宗虽然好色,毕竟有个限度,当时后宫里并没有几位嫔妃。徽宗究竟有多少女人呢?有一本小书《开封府状》给我们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资料。这本书实际上是靖康二年开封府官员呈交给金国元帅的“人肉清单”——金人索要的金银太多,宋朝拿不出来,于是将徽宗、钦宗、诸王妃、帝姬(即公主)、王女、王孙等折价抵扣:帝姬、王妃一人抵扣金一千锭,宗姬一人抵扣金五百锭,族姬一人抵扣金二百锭,徽、钦二帝的妃子当然更值钱些。该文书记载徽宗的贵妃、德妃、贵仪、淑容、婉容、婕妤、才人、贵人、美人、夫人等有名号的女子共一百四十三人;嫔御九十八人;御女七十八人;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零四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那些有名号的女子都标明了岁数,基本上都在十六七到二十一二之间。这么多美女徽宗还嫌不够用,不厌其烦地跑到醉杏楼,和名妓李师师搞上几腿。
爱好之四:迷信传说。
徽宗笃信谶纬之学,很多决定都是因为迷信作出的。举个荒诞的例子,你就能发现他有多迷信。南宋朱弁《曲洧旧闻》里记载:崇宁初年(1102),起居舍人范致虚上了一道奏本说:十二宫神(即今所谓十二属相)当中,狗居戌位,乃是陛下本命,如今京城到处都是杀狗为业者,是对陛下的大不敬,请求朝廷禁绝此业。徽宗一听有道理,于是下旨,严禁天下杀狗。有个太学生觉得实在可笑,说道:“朝廷事事尊奉神宗,神宗生于戊子年,属老鼠的,可那时候并没听说严禁天下臣民养猫哇。”
爱好宋徽宗
第一个客死他乡的皇帝
所谓客死他乡,即在异乡去世,也就是说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那么在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历史长河中,究竟有没有客死他乡的皇帝呢?
你别说还真有。像北宋的徽宗皇帝和钦宗皇帝爷俩就是客死他乡的最好例子,当然还有很多,笔者就不在一一举例了。说到这里,到底谁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客死他乡的皇帝呢?他就是开创帝制先河,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了中国,成为了中国大地上的第一个封建君主,他为了“示强威,服海内”,故而多次出巡全国。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队伍浩浩荡荡从咸阳出发,随行的有他的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宦官赵高等人。当出巡队伍在返京途中行至平原津(今山东省平原县南)时,秦始皇病倒了,虽然神志清醒,但安危难卜。
七月丙寅,出巡队伍行至沙平台(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大平台村)时,秦始皇的病情加重了,自觉不久于世。
于是,秦始皇给身在上郡的公子扶苏留下一道遗诏,要扶苏回到都城咸阳参与葬礼,这明白着就是让他继承皇位。可是遗诏还没送出去,秦始皇就一命呜呼了。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当时天气炎热,秦始皇的尸体很快就发臭了。为了掩人耳目,赵高等人在秦始皇的行车中装了很多鲍鱼,以鱼腥味来掩盖尸体的异味,护送着秦始皇的尸体回到都城咸阳正式发丧。(胡亥即位,为二世皇帝。)
史书上记载秦始皇身体一向都很健壮,没听说过有什么夙疾,死时也不过50岁,应该说正当壮年,怎么说死就死了呢?两千多年来,很多的历史学家都怀疑这是一起难觅痕迹的谋杀案,而凶手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奸宦之一赵高。
秦始皇外出巡视的交通工具——韫凉车,长大致3米左右,宽约1.5米,人能站立,冬暖夏凉,在内可以自由窥视外面的人物,并收听各类信息,而外面的人则无法看到内情,只能聆听到发自里面的传话或命令。
数十辆外观完全一致的列车行列队中,御座专车每日均有变换,谁也不知道是哪辆,只有赵高一人知道,由他掌握调换。没有许可,任何人(包括丞相大臣)都不能直接见到秦始皇。所以,要谋杀秦始皇,只有赵高能够做到。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