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
话说汉武帝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太子,做太子的是他的哥哥刘荣。刘彻之所以能代替刘荣当上太子,全靠景帝的姐姐长公主的帮助。那么,长公主为什么要帮刘彻呢?原来,长公主原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给太子刘荣,这样自己的女儿将来就是皇后。但是太子的母亲栗姬却不领情,于是长公主把目光转向了刘彻。有一次,她问刘彻愿不愿意娶阿娇做妻子,刘彻也很喜欢阿娇,见姑姑问,便大方地说:“以后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要亲自造一栋金屋子送给她。”(“若得阿娇,必以金屋贮之。”)长公主于是把这件事告诉汉景帝并顺便提亲,汉景帝见儿子有这样的气魄,也同意了这门亲事,并在后来改立刘彻为太子。刘彻即位后,陈阿娇果然也成为后宫之主。
但事情的结局并不是这样完满。陈阿娇成为皇后仅十余年,刘彻便喜新厌旧废掉了这位陈皇后,让她幽居冷清的长门宫。据说,陈阿娇失宠后,听说刘彻很喜欢阅读着名文人司马相如的诗赋,便设法托心腹送厚礼请他写一篇代诉自己凄凉境遇的文章;司马相如出于同情,为她撰了《长门赋》,叙述一位佳人因遭贬谪而在城南离宫(即长门宫)苦度光阴:“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这篇作品把一位住在冷宫永巷之中的落魄皇后的忧愁和悲思,描述得委婉动人。刘彻看后也大受感动,陈阿娇一度复得刘彻亲幸,但好景不长,她最终还是在长门宫郁闷而死。
汉武帝刘彻虽是一代“明主”,但对陈阿娇起先欲“金屋贮之”,继而又打入冷宫,则暴露了他性格中阴暗的一面。
典故汉武帝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金屋藏娇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金屋藏娇出自于哪个典故
汉武帝幼时,他的姑姑馆陶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姣许配给他,便半开玩笑的去征求他的意见,童稚的刘彻当场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公主大悦,遂力劝景帝促成这了桩婚事。这就是“金屋藏娇”一词的来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刘彻这次极到位的回答一方面使他从此赢得了长公主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注定了西汉王朝未来几十年的奢糜。
但可怜的阿娇并没有等来刘彻许诺给她的“金屋”,贵为皇后的她根本无法让刘彻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使有司赐皇后书,以“惑于巫祝”为由夺其玺授。一场以阿娇终身幸福为筹码的赌博式的政治婚姻结束了。几年后,阿娇郁郁而终。
汉武帝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史书上说,武帝去其姊平阳公主家做客,席间去洗手间的时候同前来侍奉的婢女卫子夫发生了关系。宴会散后,武帝即将卫子夫带回了宫中。然而不谙赌术的卫子夫一进宫就输得精光–她被风流成性的武帝给忘到脑后去了,直到一年以后才得以复见,子夫“涕泣请出”,武帝怜之,于是再次临幸,子夫遂有身孕。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为刘彻生下了后来的戾太子刘据。母以子贵,同年,卫子夫被册立为皇后。然而到了武帝晚年,宫中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刘据遭诬陷自杀,卫子夫虽身为皇后也受到牵连,被迫自尽。这场刘彻自娱自乐的赌博最终以卫子夫母子的惨败而收场。
于是,两位皇后的悲惨命运使得李夫人有幸成为千年之下陪伴刘彻的唯一一位女性。
这位有“倾国倾城”之誉的女子的确得到了这个男人所能给予的最大限度的眷顾与恩赐,生前死后都荣极一时。但她却并没有因此而迷失自己。她的心里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只不过是这个暴躁而花心的男人的一件玩物,是自己家族谋取富贵与权力的一件工具。一旦有一天,她让这个男人开始感觉到厌倦,那么所有她和她的家族已经得到的,和将要得到的一切,都会在雷霆震怒中化为乌有。身不由己的她从哥哥李延年煞费苦心的谱写歌曲时开始,就已经被当成一颗小小的骰子抛进了自己娘家与丈夫的赌局之中。在这场巨大的政治赌博中,她随时有可能会粉身碎骨。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是这场赌局中唯一不可能赢的人。
相关参考
成语典故_成语金屋藏娇出自于哪个典故 汉武帝幼时,他的姑姑馆陶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姣许配给他,便半开玩笑的去征求他的意见,童稚的刘彻当场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公主大悦,遂力
金屋藏娇的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与其皇后陈阿娇的故事,景帝离世后梁王夺位,当初刘彻是中宫太子,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扶了刘彻一把,让他顺利的坐上了皇位。他与陈阿娇青梅竹马,还是幼年的时候其祖母窦太后问他长大要
历史人物 陈阿娇简介 陈阿娇与汉武帝 陈阿娇的典故金屋藏娇 陈阿娇怎么死的-
中文名:陈阿娇 别名:陈皇后,陈娇 国籍:中国(汉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安 职业:皇后www.cha138.com 籍贯:安徽天长 相关作品:《长门怨》《长门赋》 陈阿娇——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金屋藏娇的典故 成语故事金屋藏娇的主人公是谁
金屋藏娇的典故:金屋藏娇是一个传诵千年的婚姻传奇,本意是一个男子对自己之原配正妻许下的诺言,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诺。 【出处】汉·班固《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
《汉武故事》(据《艺文类聚。卷八三。宝玉部上。金》引)帝年数岁,长公主1>遍指侍者曰:“与子作妇,好否?”皆不用。后指陈后2>,帝曰:“若得阿娇,认为金屋贮藏3>之。。”〔注解〕(1
《汉武故事》(据《艺文类聚。卷八三。宝玉部上。金》引)帝年数岁,长公主1>遍指侍者曰:“与子作妇,好否?”皆不用。后指陈后2>,帝曰:“若得阿娇,认为金屋贮藏3>之。。”〔注解〕(1
金屋藏娇的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与其皇后陈阿娇的故事,景帝离世后梁王夺位,当初刘彻是中宫太子,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扶了刘彻一把,让他顺利的坐上了皇位。> 他与陈阿娇青梅竹马,还是幼年的时候其祖母窦太后
史上出身最高贵的皇后蛮横专权外公是皇帝,舅舅是皇帝,老公是皇帝,(文帝、景帝、)又有窦太后、太主的宠溺、娇纵,。“千金买赋”及“金屋藏娇”等典故都与陈皇后有关,然而汉武帝金屋藏娇的皇后怎么成了怨妇!陈
史上出身最高贵的蛮横专权外公是皇帝,舅舅是皇帝,老公是皇帝,(文帝、景帝、汉武帝)又有窦太后、太主的宠溺、娇纵,。「千金买赋」及「金屋藏娇」等典故都与陈有关,然而汉武帝金屋藏娇的皇后怎么成了怨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