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孝顺节俭的皇帝

Posted 刘邦

篇首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位孝顺节俭的皇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一位孝顺节俭的皇帝

2、汉文帝刘恒 一位孝顺节俭的皇帝

一位孝顺节俭的皇帝

  
  薄姬与刘邦是半路夫妻。
  这个女人,原是吴国人,貌美。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吴国的魏豹自立为王,强娶了这个女人。后来魏豹战败,做了刘邦的俘虏,这个女人也作为战利品被刘邦纳入后宫,但刘邦并没有马上宠幸她,她只好终日埋头做针线活。
  一次,刘邦在宫中遇见了她,很喜欢,便提拔她为“姬”。也该她走运,她很快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就是刘恒。当时的后宫,笼罩在吕后的阴影之下,如果吕后对哪个妃子不满,这个妃子就要倒霉了。可以想象得出,薄姬和庶出的刘恒,处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可谓终日忧心忡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薄姬很明智,她看刘恒已经7岁,就打算远离后宫,避开吕后。
  她说服了刘邦,让其封刘恒为代地之王,即代王。
  代地,包括现在的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属寒冷地带,是防御匈奴进犯的要塞。其他皇子都嫌此地艰苦,不愿意去。薄姬看透了宫廷的险恶,就对儿子说:“先贤孔子曾说‘贤者避世,其次避地’。虽然现在世道安宁,但宫内风生水起,很不平静,咱娘俩需要‘避地’,跑得远一点儿才安全哪。”她又恳求刘邦,让她与刘恒一道去代地戍边,刘邦答应了。
  可是代地怎比京城的繁华?所到之处满目苍凉,刘恒很伤感,整日唉声叹气。薄姬发现儿子思想有问题,就及时做他的思想工作。她对儿子说“我平生最信服老子的哲学。老子的‘无为’和‘不争’,是避免灾祸的处世法宝。你不要沮丧,要好好学习老子的智慧才是。”
  为让儿子走出沮丧、自卑的低谷,她运用“赏识教育法”,对刘恒的点滴进步都予以表扬,使儿子渐渐恢复了自信。
  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远离宫廷,他们母子俩得以逃脱吕后的打击,在戚夫人和其子赵王如意被害时,刘恒在代地自由自在地成长着,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英俊少年。
  光阴荏苒。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接班做了皇帝,不久也死了。然后是吕后临朝称制。吕后死后,刘邦的旧臣陈平、周勃诛灭了吕氏集团成员,并商议由谁继承皇位,取代此前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因为刘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应继承皇位。讨论的结果是,大家选中了有宽厚仁慈之名的代王刘恒,于是派使者前去迎接。
  刘恒见到朝廷派来的使者,并无半点儿高兴之意,反而起了疑心:这是不是一个阴谋呢?如果贸然赴京,会不会遭到暗算?刘恒决定占卜吉凶。占卜的结果非常吉利,于是他离开代地前往京城长安。为防不测,刘恒让舅舅薄昭先至长安探听虚实。在走到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他又派属下进城打探。当看到大臣们都在那里迎接,他才放心地入宫,时为公元前179年。
  二
  文帝当政之初,就运用母亲教给他的黄老之术治理天下,与民休息,惠及百姓。他登基后连发两道诏书,表示要做亲民的皇帝,大力发展经济。当时管理民政的中央机关发布通告:凡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到当地政府领取米、肉、酒等;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棉絮等。通告还要求:赐给90岁以上老人的慰问品,必须由县丞或者县尉亲自送达。
  文帝提倡节俭,并要求官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扰民。在他继位的第二年,他就责成审计部门清点长安的公用马匹,将多余的畜力划拨到驿站。他自己则身体力行,厉行节约,宫殿是旧的,不再装修;苑林很小,不再扩建。当时的宴游之所,地方不够用,需要再建一个露台,但他一看预算,需用“百金”,眉头就皱了起来,说:“这等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太奢侈了,不建了。”
  文帝非常有孝心,母亲重病3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须亲口尝过才放心地让母亲服用。在汉代帝王中,他是最勤勉、最节俭的一位,他要求皇后亲事蚕桑;他宠爱的嫔妃,衣裙上连刺绣都没有。而他自己呢,一件衣服要穿好几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影响了不少官员,他们也基本能够做到勤政和节俭,这对当时经济的恢复,尤其是农业的发展颇有好处。
  文帝对农业非常重视,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为了劝农耕种,他在春日亲自扶犁耕地,以作表率。他还采纳晁错的建议,允许天下人以粮食换取爵位,或者用粮食来赎罪,大幅度减轻徭役,并在公元前167年,即文帝十三年,免除了农民的赋税,赢得万民称颂。
  当时,南方有一个南越郡,统治者是赵佗,原是秦始皇派过去的官员。西汉初期,刘邦尚没有力量降服赵佗,就采取了缓兵之计,封他为南越王,让他治理南越各部。吕后当政时,既收复不了南越,又想制裁南越,就下令不准向那里输出铁器,卖给他们的马、牛、羊等都是公的,没有母的,想让南越的生产资料“绝后”。赵佗见吕后如此行事,干脆宣布独立,自称南武帝,并派兵攻打长沙郡。吕后多次派兵镇压,都被赵佗打败。
  到文帝执政时,他提笔给“老赵”写了一封信,表示要和平解决南越问题。他命人跑到赵佗的老家河北,修好了“老赵”家的祖坟,这使“老赵”大为感动。然后文帝提出条件:只要赵佗取消帝号,就恢复他南越王的称号,依旧让他负责当地政务。
  这样一来,当文帝派出的使者带着诏书和礼品来到南越的时候,赵佗就很配合地归附了汉朝。你看,汉文帝就是这样子,用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厚道”,用从老子那里学到的“不争”,用一封措词委婉、充满真诚的信,不费一刀一枪就解决了大问题,避免了一场战争。
  对于北方的匈奴,他采取的办法也是“不争”,即“和亲”,将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王,还将内地人口迁往边疆,发展当地经济,保证边疆的兵力补给。
  古代的刑罚中有多种肉刑,譬如割掉人的鼻子、砍去双脚、破坏生殖器等。而连坐法最不公平,一人犯罪,其家族成员一起受罚,或被处死,或沦为奴隶。文帝天性仁厚,他认为连坐法不合理,应该废除。
  可是,大臣陈平、周勃不同意,说:连坐法是平民之间相互制约和杜绝犯罪的最好的法律,历朝历代沿用,怎能废除呢?但文帝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陈平、周勃只好执行,将连坐法废除了。文帝还说:“肉刑太残忍,改为笞刑和杖刑吧。”于是就改了。可是,执行笞刑和杖刑的人,往往下手太重,经常把人打死了。文帝知道后,说:一次打300下甚至500下,量刑太重了,打三五十下也就行了,不要打死人。
  文帝当政期间,以他的仁政,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他的接班人景帝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自己也成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
  
  可是,优点再多的人,也会有缺点。文帝喜欢男宠。据史书记载,他的男宠有3人,一个是赵谈,一个是北宫伯子,另一个是邓通。赵谈与北宫伯子都是宦官,他俩与文帝的“爱情故事”不多,且撇开不谈,这里单说说邓通。邓通出生于蜀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那里出美女也出美男,邓通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貌美如玉。一天夜里,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在登天,却怎么也登不上去,正着急时,来了一个美貌少年,扶着他一步一步登上了天。文帝很感激这个少年,就在梦中记下了他的模样,对他的美色十分动心。
  梦醒之后,文帝抚摸着面颊,感觉那少年的衣带还在面前拂动。不久,文帝巡游时遇到邓通,一看邓通的模样和衣着,与梦中的少年一模一样,特别是他的名字“邓通”,不就是“登通天路”的意思吗?文帝大喜,将邓通带回皇宫,从此与他同吃同睡,形影不离,并封邓通为上大夫。
  汉初,人们都很迷信,对相士十分崇拜,文帝就召来一位有名的相士,为心爱的邓通看相。出乎意料的是,相士居然说邓通的富贵只是暂时的,他日后定会因贫困而饿死。文帝一听,似信非信,为了帮助心爱的人避开这句不祥的偈语,文帝干脆将邓通老家蜀郡的一座铜山送给他,让他随意开采铸钱。一时间,邓氏钱币遍天下。原来靠摆渡度日的邓通,终于富得流油了。
  后来文帝得了重病,身上长了脓包,痛苦不堪。邓通在一旁侍候,用嘴将脓血吮吸干净,以减轻其痛苦。文帝十分感动,说:普天之下,最爱我的人就是你了。邓通谦逊地说:最爱陛下的,应该是您的太子才对,因为我做的这些,实在算不得什么。于是文帝叫来太子刘启,让他照样为自己吮吸脓血。太子面露难色,文帝便将邓通的言行告诉了他。太子羞愧难当,但从此开始嫉恨邓通,继位后立即将邓通贬为庶民,让他滚回四川老家去了,并将其家产抄没。后来邓通贫病交加,活活饿死了。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终年46岁。在他之后,又经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等的统治,因他们的陵墓不在洛阳,在此略去不谈。下篇就让王莽出场,以引出东汉诸位皇帝。
皇帝孝顺节俭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 一位孝顺节俭的皇帝

  薄姬与刘邦是半路夫妻。
  这个女人,原是吴国人,貌美。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吴国的魏豹自立为王,强娶了这个女人。后来魏豹战败,做了刘邦的俘虏,这个女人也作为战利品被刘邦纳入后宫,但刘邦并没有马上宠幸她,她只好终日埋头做针线活。
  一次,刘邦在宫中遇见了她,很喜欢,便提拔她为“姬”。也该她走运,她很快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就是刘恒。当时的后宫,笼罩在吕后的阴影之下,如果吕后对哪个妃子不满,这个妃子就要倒霉了。可以想象得出,薄姬和庶出的刘恒,处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可谓终日忧心忡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薄姬很明智,她看刘恒已经7岁,就打算远离后宫,避开吕后。
  她说服了刘邦,让其封刘恒为代地之王,即代王。
  代地,包括现在的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属寒冷地带,是防御匈奴进犯的要塞。其他皇子都嫌此地艰苦,不愿意去。薄姬看透了宫廷的险恶,就对儿子说:“先贤孔子曾说‘贤者避世,其次避地’。虽然现在世道安宁,但宫内风生水起,很不平静,咱娘俩需要‘避地’,跑得远一点儿才安全哪。”她又恳求刘邦,让她与刘恒一道去代地戍边,刘邦答应了。
  可是代地怎比京城的繁华?所到之处满目苍凉,刘恒很伤感,整日唉声叹气。薄姬发现儿子思想有问题,就及时做他的思想工作。她对儿子说?“我平生最信服老子的哲学。老子的‘无为’和‘不争’,是避免灾祸的处世法宝。你不要沮丧,要好好学习老子的智慧才是。”
  为让儿子走出沮丧、自卑的低谷,她运用“赏识教育法”,对刘恒的点滴进步都予以表扬,使儿子渐渐恢复了自信。
  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远离宫廷,他们母子俩得以逃脱吕后的打击,在戚夫人和其子赵王如意被害时,刘恒在代地自由自在地成长着,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英俊少年。
  光阴荏苒。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接班做了皇帝,不久也死了。然后是吕后临朝称制。吕后死后,刘邦的旧臣陈平、周勃诛灭了吕氏集团成员,并商议由谁继承皇位,取代此前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因为刘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应继承皇位。讨论的结果是,大家选中了有宽厚仁慈之名的代王刘恒,于是派使者前去迎接。
  刘恒见到朝廷派来的使者,并无半点儿高兴之意,反而起了疑心:这是不是一个阴谋呢?如果贸然赴京,会不会遭到暗算?刘恒决定占卜吉凶。占卜的结果非常吉利,于是他离开代地前往京城长安。为防不测,刘恒让舅舅薄昭先至长安探听虚实。在走到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他又派属下进城打探。当看到大臣们都在那里迎接,他才放心地入宫,时为公元前179年。
  文帝当政之初,就运用母亲教给他的黄老之术治理天下,与民休息,惠及百姓。他登基后连发两道诏书,表示要做亲民的皇帝,大力发展经济。当时管理民政的中央机关发布通告:凡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到当地政府领取米、肉、酒等;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棉絮等。通告还要求:赐给90岁以上老人的慰问品,必须由县丞或者县尉亲自送达。
  文帝提倡节俭,并要求官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扰民。在他继位的第二年,他就责成审计部门清点长安的公用马匹,将多余的畜力划拨到驿站。他自己则身体力行,厉行节约,宫殿是旧的,不再装修;苑林很小,不再扩建。当时的宴游之所,地方不够用,需要再建一个露台,但他一看预算,需用“百金”,眉头就皱了起来,说:“这等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太奢侈了,不建了。”
  文帝非常有孝心,母亲重病3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须亲口尝过才放心地让母亲服用。在汉代帝王中,他是最勤勉、最节俭的一位,他要求皇后亲事蚕桑;他宠爱的嫔妃,衣裙上连刺绣都没有。而他自己呢,一件衣服要穿好几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影响了不少官员,他们也基本能够做到勤政和节俭,这对当时经济的恢复,尤其是农业的发展颇有好处。
  文帝对农业非常重视,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为了劝农耕种,他在春日亲自扶犁耕地,以作表率。他还采纳晁错的建议,允许天下人以粮食换取爵位,或者用粮食来赎罪,大幅度减轻徭役,并在公元前167年,即文帝十三年,免除了农民的赋税,赢得万民称颂。
  当时,南方有一个南越郡,统治者是赵佗,原是秦始皇派过去的官员。西汉初期,刘邦尚没有力量降服赵佗,就采取了缓兵之计,封他为南越王,让他治理南越各部。吕后当政时,既收复不了南越,又想制裁南越,就下令不准向那里输出铁器,卖给他们的马、牛、羊等都是公的,没有母的,想让南越的生产资料 “绝后”。赵佗见吕后如此行事,干脆宣布独立,自称南武帝,并派兵攻打长沙郡。吕后多次派兵镇压,都被赵佗打败。
  到文帝执政时,他提笔给“老赵”写了一封信,表示要和平解决南越问题。他命人跑到赵佗的老家河北,修好了“老赵”家的祖坟,这使“老赵”大为感动。然后文帝提出条件:只要赵佗取消帝号,就恢复他南越王的称号,依旧让他负责当地政务。
  这样一来,当文帝派出的使者带着诏书和礼品来到南越的时候,赵佗就很配合地归附了汉朝。你看,汉文帝就是这样子,用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厚道”,用从老子那里学到的“不争”,用一封措词委婉、充满真诚的信,不费一刀一枪就解决了大问题,避免了一场战争。
  对于北方的匈奴,他采取的办法也是“不争”,即“和亲”,将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王,还将内地人口迁往边疆,发展当地经济,保证边疆的兵力补给。
  古代的刑罚中有多种肉刑,譬如割掉人的鼻子、砍去双脚、破坏**器等。而连坐法最不公平,一人犯罪,其家族成员一起受罚,或被处死,或沦为奴隶。文帝天性仁厚,他认为连坐法不合理,应该废除。
  可是,大臣陈平、周勃不同意,说:连坐法是平民之间相互制约和杜绝犯罪的最好的法律,历朝历代沿用,怎能废除呢?但文帝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陈平、周勃只好执行,将连坐法废除了。文帝还说:“肉刑太残忍,改为笞刑和杖刑吧。”于是就改了。可是,执行笞刑和杖刑的人,往往下手太重,经常把人打死了。文帝知道后,说:一次打300下甚至500下,量刑太重了,打三五十下也就行了,不要打死人。
  文帝当政期间,以他的仁政,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他的接班人景帝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自己也成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
  可是,优点再多的人,也会有缺点。文帝喜欢男宠。据史书记载,他的男宠有3人,一个是赵谈,一个是北宫伯子,另一个是邓通。赵谈与北宫伯子都是宦官,他俩与文帝的“爱情故事”不多,且撇开不谈,这里单说说邓通。邓通出生于蜀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那里出美女也出美男,邓通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貌美如玉。一天夜里,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在登天,却怎么也登不上去,正着急时,来了一个美貌少年,扶着他一步一步登上了天。文帝很感激这个少年,就在梦中记下了他的模样,对他的美色十分动心。
  梦醒之后,文帝抚摸着面颊,感觉那少年的衣带还在面前拂动。不久,文帝巡游时遇到邓通,一看邓通的模样和衣着,与梦中的少年一模一样,特别是他的名字“邓通”,不就是“登通天路”的意思吗?文帝大喜,将邓通带回皇宫,从此与他同吃同睡,形影不离,并封邓通为上大夫。
  汉初,人们都很迷信,对相士十分崇拜,文帝就召来一位有名的相士,为心爱的邓通看相。出乎意料的是,相士居然说邓通的富贵只是暂时的,他日后定会因贫困而饿死。文帝一听,似信非信,为了帮助心爱的人避开这句不祥的偈语,文帝干脆将邓通老家蜀郡的一座铜山送给他,让他随意开采铸钱。一时间,邓氏钱币遍天下。原来靠摆渡度日的邓通,终于富得流油了。
  后来文帝得了重病,身上长了脓包,痛苦不堪。邓通在一旁侍候,用嘴将脓血吮吸干净,以减轻其痛苦。文帝十分感动,说:普天之下,最爱我的人就是你了。邓通谦逊地说:最爱陛下的,应该是您的太子才对,因为我做的这些,实在算不得什么。于是文帝叫来太子刘启,让他照样为自己吮吸脓血。太子面露难色,文帝便将邓通的言行告诉了他。太子羞愧难当,但从此开始嫉恨邓通,继位后立即将邓通贬为庶民,让他滚回四川老家去了,并将其家产抄没。后来邓通贫病交加,活活饿死了。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终年46岁。在他之后,又经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等的统治,因他们的陵墓不在洛阳,在此略去不谈。下篇就让王莽出场,以引出东汉诸位皇帝。
皇帝孝顺节俭汉文帝

相关参考

汉文帝刘恒孝顺节俭 大汉王朝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八个儿子中比较幸运的一个,这与他的母亲薄姬以及皇后窦漪房有很大的关系。母亲薄姬在汉宫中不争不抢,微不足道,让吕雉没有将她放在眼里。而后又带着刘恒早早的去了一个特别偏僻的代国,韬光养晦。...

汉文帝刘恒孝顺节俭 大汉王朝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八个儿子中比较幸运的一个,这与他的母亲薄姬以及皇后窦漪房有很大的关系。母亲薄姬在汉宫中不争不抢,微不足道,让吕雉没有将她放在眼里。而后又带着刘恒早早的去了一个特别偏僻的代国,韬光养晦。...

奉行节俭人称“爱银皇帝”

康熙的另一面:康熙帝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一位明君。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世人早已多有评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幼年登基的万乘之君,还是一个去奢从简、厉行节约之人。以身作则康熙帝的

为何道光皇帝越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

在清朝统治的267年中,几代的皇帝都因节俭出了名。像雍正帝就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为了能够弥补康熙在晚年因九子夺嫡所犯下的错,他从即位后开始励精图治,更是追求节俭的生活方式,就是希望能够将国库变得充盈。作

历史上因节俭而误国的皇帝

富有四海的皇帝一旦崇尚节俭就会被史书记录在册并大加颂扬,但是一生节俭的道光帝却被人揶揄,因为他不是节俭而是抠门,而且生前娶的三位皇后也是夫唱妇随。清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到了中期就走了下坡路,开始走

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清代道光帝提倡节俭反误国

史上最抠门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坐拥天下,富有四海,无不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道光皇帝(1782-1850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生崇尚节俭。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还以此

他是萧何之后,当了皇帝生活却比汉文帝还节俭,为何最后饿死了

(说历史的女人——第858期)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是以节俭著称的,后世帝王多以他为楷模,但真正能做到节俭的皇帝并不多,基本都是挥霍的主。但今天讲到的这位皇帝,他是西汉开国元勋萧何之后,他当了皇帝之后

还有比他更为节俭的人吗

和一些只是表面讲大道理、宣传出来的节俭皇帝不同,道光皇帝是真心的推行节俭。道光帝是主张生活节俭的人,一向反对奢靡浪费,而且注意从自己做起。据说,身上穿的衣食要不是洗过三次,不会换下来。道光穿衣,不仅不

道光皇帝怎么死的 道光皇帝是一位怎样的君主呢

1850年2月25日中午,道光帝驾崩,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清西陵慕陵。临终,道光帝立储封王,反映了他抉择的艰难,也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想。另外,一生节俭的他为何两修陵寝?我们又应该怎样评价这位生于

道光的“节俭”为何丝毫动摇不了官员的豪奢?

...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但是,史学家们评论道光帝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