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血洗湖南,朱元璋真的血洗过湖南吗
Posted 人马
篇首语: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元璋血洗湖南,朱元璋真的血洗过湖南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朱元璋血洗湖南,朱元璋真的血洗过湖南吗
朱元璋血洗了湖南吗?查《明史》等正史并无记载,但此说流传甚广,皆为民间传说。1血洗长沙说
1368年,朱元璋灭元,在南京登基做了皇帝。他手下的各路人马,纷纷入京向他朝拜和庆贺。他见如此多的人马一下涌入京城,不但住宿困难,自己也难于应付。于是赶紧下令,要各路人马按顺序进京。当他听说西南的一路人马日夜兼程,已达长沙府时,就急传口谕,命这支人马“在长沙歇息三天,然后听旨进京。”手下人听错口谕,误将“歇息”听成是“血洗”——“在长沙血洗三天”。皇帝金口玉牙,出口成旨,违旨者斩。于是明军在长沙府进行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他们见人就杀,不分男女老幼,杀得长沙十室九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不见人迹。
传说固然有些离奇,但以传说所发生的时间和叙述的事情来看,历史上倒也发生过与传说大致相吻合的事件。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当时长沙为陈友谅旧部和元朝残余势力所控制。明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
2血洗浏阳说
关于朱元璋血洗浏阳有多个版本:一是朱元璋为了报复浏阳人支持陈友谅,下令血洗浏阳;二是刘伯温看天象说浏阳三百年后将要出天子,朱元璋为保其万世江山,遂开杀戒,诛灭全城;三是传说当年朱元璋在浏阳行乞,由于偷了人家的红薯,被人暴打,发誓当皇帝后血洗浏阳。
浏阳石牛山,是一座极其险要的红砂岩石山,因从侧面看酷似一头卧伏的大石牛而得名。此山于平地突兀隆起,四壁陡峭险峻。上山只有险径一条,沿途有道状若鲤鱼脊背,凹凸不平的窄径两侧,笔立着“万丈”悬崖。石牛寨虽不过300米高,但地形极其险要,专家呼其为“长沙境内第一险峰”。传说当年朱元璋血洗浏阳时,四十八寨只有石牛寨未克,少数上了山的当地人凭借其险要得以幸存。昔日营垒、哨所等军事设施,如今仍有遗迹可寻。此处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天然溶洞更是寨内奇观,将军插旗孔,石牛独角等一批险峻山岭,更是仿佛将人带到了金戈铁马、壮士独行的古战场。
3南京湖南街杀的传说
话说朱元璋从一个和尚当上了大明皇帝,夫荣妻贵,大脚婆马氏,被册立为正宫娘娘。在南京登基之日,臣民欢庆之时南京有条湖南街,装了一台故事灯,一匹马上,骑了一个大脚婆婆娘,后面跟着一个人,捧着个大西瓜(淮西女子好大脚之意,怀者,淮也),被彩灯锣鼓簇拥着在街上游行。有善于拍马邀功好事之徒,向朱元璋密报说:湖南街人特意讽刺当今皇帝,胆大包天,罪该万死,他的分析是:骑马者,暗指姓马也;大脚者,讽刺马氏皇后也;捧西瓜者,攻击朱元璋的明朝江山是从他原来的主子小明王韩林儿那里篡夺来的。原来史载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朱元璋部将廖永忠假以迎接之名,将韩林儿沉于瓜洲(今江苏扬州,与镇江隔长江相对)江中,于是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另说是指朱、马起于淮西)。朱元璋闻之大怒:连呼“湖南街杀”。领旨的武官顿时慌了手脚,误听为“湖南皆杀”。等到有人报告时,已经杀到常宁州。皇帝猛然一怔,立即传旨,快马追止。追止人追到常宁庙前以上时才追到,这时天已经亮了,所以这个地方名叫赶火埔。cctop.由于这一音之误,演出一场“血洗湖南”的惨案。
4鄂公大丘的传说
湖南民间自古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一天,朱元璋亲率大军,追杀仓惶逃难的老百姓。忽见在他马前不远处,有一个妇人,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手里拖着一个孩子,艰难地行走。那牵着的不过四五岁,一步一跛,嚎啕大哭;那背着的却有十来岁。朱元璋看在眼里,恼在心头,便策马跑到妇人跟前,斥道:“汝妇人,好生无理,为甚背大拖小?!”那妇人见问,抹掉眼泪答道:“大人有所不知,大孩乃妾小叔,他父母,为乱军所杀,唯一的亲人就是贱人,我必须格外关照他;小的却是贱人骨肉……拖小背大,实出无奈!”说罢,泪如雨下。朱元璋听罢,大为感动,便抽出一面杏黄旗,叫妇人插在路旁田里。又传令三军:所插杏黄旗田里,不许军马进入,违者斩首。从此,上下军马,不敢入田。没多久,这丘田便挤满了人。那丘田叫鄂公大丘,朱元璋血洗湖南,就留下这一丘人,湖南土着百姓才被保存下来。
5安化雪峰山的传说
朱元璋血洗湖南时,陈友谅兵败,一支残部败退至安化雪峰山落草。为躲避朱元璋的追杀,后都削发成僧,在雪峰山造岳峰寺日日念经向佛,以了残生。不料有细作通敌,和尚们仍被追杀。一场恶战持续了数天数夜,最终和尚们力不能敌,纷纷从寺后悬崖一一坠下。那悬崖就是有名的“舍生崖”。至今,雪峰山仍有“响鼓仑”“磨刀坪”“莲花寨”等一系列与当年那场厮杀有关的山头和山谷,每个地名似乎都记录着从前的烽烟岁月,无声地述说着一个个惨烈的传奇。
湖南人口减少非朱元璋一人之过。元末明初,朱元璋的部队与陈友谅旧部及元朝残余势力在湖南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造成了湖南人丁锐减,十室九空的现象,结果是土着居民散亡了,田园荒芜了。湘潭人口由元时的10万剩下仅2.5万人。小小的一个常宁县,早在宋代崇宁五年(1106)已有99031人,到明朝永乐十年(1412)只剩下5887人,还包括屯兵户在内。
如前所述“血洗长沙”虽不可信,但元末明初连年战祸和兵燹,战后的长沙确实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长沙城明初尚存多少人户虽无明确记载,但长沙府属下的县却有记录,如“湘潭土着仅存数户”,“醴陵古老相传土着亦仅存十八户,余皆无复存在,洪武初招集流亡,皆来自他省,而豫章(江西)人尤多”。明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并允许“插标占地”,形成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局面。
所以湖南人口减少是朱元璋的部队与陈友谅旧部及元朝残余势力在湖南争斗共同造成的!
朱元璋湖南
帝王故事 揭秘朱元璋血洗湖南浏阳的真相
湖南浏阳有很多关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说和遗迹,有传其曾在金刚石霜寺当过和尚的,有说其在大围山斩断龙脉的,还有人说金刚太子湖是以其太子驾临而得名的(另一说为唐僖宗太子)。总之,众说纷纭,不论真假,皆成典故,皆成名胜,且笑而品之。然近闻老朱血洗浏阳者,顿觉此事可大可小,有必要弄个明白。
众说纷纭的民间传说
关于朱元璋血洗浏阳有多个版本:一是朱元璋为了报复浏阳人支持陈有谅,下令血洗浏阳。二是刘伯温看天象说浏阳三百年后将要出天子,.朱元璋为保其万世江山,遂开杀戒,诛灭全城;三是传说当年老朱在浏阳行乞,由于偷了人的红薯,被人暴打,发誓当皇帝血洗浏阳;四是传说朱元璋当皇帝后,他的各派系纷纷前往南京向他庆贺。他疲于应付,因而下令各路人马要按顺序依次进京。当他听说有队人马到长沙时,便下令“歇息三天”,不料被误传为“血洗三天”(另一说为“街杀”误传为“皆杀”)。
种种传言看似逼真,然而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其中漏洞。首先,如果说朱元璋因为浏阳人支持过陈友谅就杀掉全县百姓,那么江西人命运似乎会更惨,因为朱元璋跟陈友谅鏖战鄱阳湖时,陈友谅得到当地人的大力支持。事实上,朱元璋称帝以后,虽然打击报复过江西人,不过报复的方法,不是大开杀戒,而是加征赋税,使得江西百姓纷纷逃离,涌入邻近的湖广一代,不仅是浏阳,整个湖广都有大量江西人定居,成了“江西填湖广”移民史的一部分。浏阳亦是如此。史载浏阳正常年份征粮四万石,朱元璋即位后将征粮数额增加一倍达到八万石。
其次,因为风水问题而杀光全城更是荒唐,似乎只有在戏剧中才能看到;至于朱元璋行乞时在浏阳遭侮辱而发誓杀光浏阳人,似乎夸大了朱元璋的暴虐和狭隘,想他行乞多年,受辱怕也不是只有一次,更何况因为被人打,就杀光整个县,也太不可思议了。至于误传旨意而开杀戒,恐怕是后人“善意”的猜测:赶着登基的皇帝下这样的命令本来就有悖常理,他的部下就算没有脑子,也得想想当年常遇春杀降的后果。既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老朱下令血洗,也就只能将“有意”说成“无意”吧。
由此看来,所谓纯属传说,不但缺乏可靠文献资料的佐证,就连传说本身也版本众多,经不起推敲。
那么朱元璋血洗浏阳之说为何流传甚广呢?这恐怕跟世人凡事寻根究底有关,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朱元璋血洗浏阳”不过是人们给既定的事实找的一个原因而已。这个既定的事实就是土著浏阳人所剩无几,当代浏阳人是江西、广东等地移民组成以及浏阳“十里不同音”、浏阳方言与湖南其他地区方言的巨大差异。这些足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都是方言惹的祸?
方言还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不仅能反映出一方人的性格,还能帮助人们追根溯源,辨别亲疏。
湖南人谁不知道“江西老表”?一提到江西老表就扯出江西填湖广的的往事,浏阳人在外地常常被问及有关江西问题,起因往往是浏阳的方言。
“浏阳话怎么跟湖南其他地方的话差别这么大?”
“因为浏阳话是赣语的一种“
“为什么浏阳人讲江西话?”
“因为很多浏阳人是从江西迁过来的。“
“原来的浏阳人哪里去了?”
“被杀掉了。”
“什么时候?”
“有好几次吧。”
“是不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天下,浏阳人帮了陈友谅,所以……”
“嗯,是的。”
“听说浏阳历史上遭受过几次屠杀?”
“是的,几乎死绝了。”
“啊,什么时候的事?”
“朱元璋的时候。”
“听说浏阳人是从江西移民过来的?”
“对啊,我们家祖上就是从南昌迁徙过来的,那时不是朱元璋血洗浏阳嘛,浏阳本地人都那个了。”
以上就是身处外地的浏阳人经常会碰到的谈话,说也奇怪,朱元璋血洗浏阳的说法在浏阳以外的地方流传甚广,在本地却很少听说。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浏阳人,也是离开家乡之后,才知道有“朱元璋血洗浏阳”一说,此前虽听过浏阳人历史上惨遭灭绝的横祸,然而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却没人讲得清楚,而可靠的文献、实物资料,实在少得可怜,寻求答案无果。反而是到了外地之后,从他人口中知道了以上一些说法。其中朱元璋因浏阳人帮助陈友谅而报复这一传言成了浏阳人跟外地人解释的最好材料:本来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既然别人那里有了答案,而这个答案在所有答案中又看似最合情合理,也就当真了,随着传言流传愈广,越来越多的人以为找到了久违的答案,于是默认这个说法。
事实就是如此,当有人问浏阳人是否相信“朱元璋血洗浏阳”时,相信的人的理由大都是“应该有吧,不然怎么解释浏阳人都是从江西、广东迁过来的?“浏阳“十里不同音”就是明证。”
“为什么浏阳话与长株潭差别那么大呢?这好像能从一个侧面映证这个提法。”还有人将蒙元“跑马圈地,血洗浏阳城”的“事迹”张冠李戴,加到朱元璋的头上。
无辜的罪魁祸首?
语言的多样性源于移民来源的复杂,而移民城市形成原因则是建立在土著居民大量消亡的前提上。为什么土著浏阳人所剩无几,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找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朱元璋因报复而下令“血洗浏阳”系属传言,但浏阳人遭受灭顶之灾与朱元璋有着莫大的关联。众所周知,陈友谅系湖北沔阳(今湖北洪湖)人,与朱元璋争天下时,双方长期在今湖南湖北江西一带打拉锯战。乱世之中,不少土著浏阳人为避战乱,背井离乡,加上战死、疫病、逃避税赋和劳役,隐瞒人口不报,朱元璋军队对汉军残余的清剿,几经折腾,浏阳境内“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另外,因浏阳人民曾助陈友谅粮饷,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迁怒于浏阳人民,将浏阳田赋加倍科征,百姓不堪重负,相继外迁。以上种种,促使土著浏阳人“逃散丧亡,抛荒不知凡几”。战争结束后,洪武不得不征调大批江西百姓到浏阳安家落户。
相关参考
湖南浏阳有很多关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说和遗迹,有传其曾在金刚石霜寺当过和尚的,有说其在大围山斩断龙脉的,还有人说金刚太子湖是以其太子驾临而得名的(另一说为唐僖宗太子)。总之,众说纷纭,不论真假
湖南浏阳有很多关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说和遗迹,有传其曾在金刚石霜寺当过和尚的,有说其在大围山斩断龙脉的,还有人说金刚太子湖是以其太子驾临而得名的(另一说为唐僖宗太子)。总之,众说纷纭,不论真假
湖南浏阳有很多关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说和遗迹,有传其曾在金刚石霜寺当过和尚的,有说其在大围山斩断龙脉的,还有人说金刚太子湖是以其太子驾临而得名的(另一说为唐僖宗太子)。总之,众说纷纭,不论真假
《陈情令》射日之征在哪集? 射日之征和血洗不夜天是同一个事件吗
《陈情令》魏无羨失金丹入鬼道,与蓝忘机等人参加射日之征决战,有不少人容易把射日之征和血洗不夜天弄混,这是两个事件,血洗不夜天是在射日之征之后。第22集各大世家纷纷攻打温氏岐山,温若寒操控傀儡迎战,一时
中国人很熟悉一首《绿岛小夜曲》,但您可曾想到,遥远的中东也有个绿岛,那里曾发生过惊心动魄的破袭战。1969年,埃及与以色列沿着苏伊士运河展开“消耗战”,相互用炮兵、航空兵及特种兵袭击对方。7月10日,
在开国诛功臣的皇帝中,刘邦算是比较有名的了。皇位只有一个,开拓者既要担心臣子功高震主威胁自己吗,更害怕自己先功臣而去,继任者无法驾驭老臣。 在汉王朝初期,刘邦封了七个王,分别是楚
在开国诛功臣的皇帝中,刘邦算是比较有名的了。皇位只有一个,开拓者既要担心臣子功高震主威胁自己吗,更害怕自己先功臣而去,继任者无法驾驭老臣。 在汉王朝初期,刘邦封了七个王,分别是楚
1928年日军第二次出兵山东时,制造了血洗济南城的屠杀暴行。继5月3日在济南城制造了流血事件之后,日军连日烧杀不止。由于蒋介石采取妥协退让对策,将党政机关撤出济南,除留部分兵力作为卫戌部队外,北伐军主
侵华战争内幕:裕仁天皇下令血洗中国! 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死于返回东北的途中。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
侵华战争内幕:裕仁天皇下令血洗中国! 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死于返回东北的途中。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