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玄宗会被奉为“梨园领袖”
Posted 梨园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唐玄宗会被奉为“梨园领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历史人物 同样被俘虏,为什么明英宗会被奉为座上客,而宋徽宗却只能成为阶下囚呢
为什么唐玄宗会被奉为“梨园领袖”
人们习惯上称呼戏班、剧团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梨园”是怎么和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的呢?“梨园”在什么地方?其性质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唐玄宗前期,全国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许多亚非国家的使臣、学者、商人纷纷齐集长安。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唐朝的音乐得到空前发展。
唐玄宗本人素喜音乐,在公元741年原来隶属太平寺的倡优杂技人才划出来,设立左右教坊;又挑选好乐工数百人,在蔡苑的梨园进行专门训练。
唐玄宗即位后清除了一大批的宫廷朋党残余,任用贤能之士,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的“开元之治”。如今人们比较熟悉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白居易《长恨歌》中“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凄哀悲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者朋友可能不知道的是,唐玄宗一直被奉为“梨园领袖”。“梨园”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如今人们习称戏曲界为梨园界或梨园行。那为何唐玄宗被奉为“梨园领袖”呢?
唐玄宗是一个个人艺术素养比较高的皇帝,他精于多种乐器演奏,如琵琶、横笛等,尤其是羯鼓的演奏技艺最为高超。唐玄宗也对羯鼓最为偏爱,据说有一次他听乐人弹琴,还没听完就下令停止演奏,喝退弹琴之人,命内官带擅长羯鼓汝南王上殿为他演奏一曲以除晦气。
唐玄宗一生中参与了许多优秀音乐作品的创作,如《圣寿乐》、《小破阵乐》、《光圣乐》、《文成乐》》、《凌波曲》、《紫云回》等等。后世失传的被誉为音乐舞蹈史上不朽明珠的《霓裳羽衣曲》也传说是唐玄宗所著。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也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
说起来,“梨园”这个词与唐玄宗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梨园本是长安的一个地名,由于唐玄宗选择在此处教演艺人,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历史记载,天宝初年,喜爱音乐舞蹈的唐玄宗在原来隶属太平寺的倡优杂技人才挑选好乐工数百人,在蔡苑的梨园进行专门训练。当时著名的音乐家马仙期、李龟年、贺怀智等人都在梨园。此外,梨园中还集中了一大批亚洲各国和少数民族音乐世家,大家相互切磋,促进了唐朝音乐的发展。就这样,在有着高超音乐素养的唐玄宗的支持下,“梨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后世“梨园”因此而来,唐玄宗也因此被奉为“梨园领袖”。
《霓裳羽衣曲》相传为唐玄宗所做,曲调优美,构思精巧,是唐曲中的经典之作。白居易曾经赞赏:“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大臣张说在《华清宫》中写道:“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可以想象舞曲之美。在安史之乱中,《霓裳羽衣曲》失传。南唐时期,同样爱好音乐的南唐后主李煜和大周后将该曲大部分补全,但南唐破国之际,该曲被李煜下令毁掉。
有关这个艺术组织――“梨园”的建立,《旧唐书・玄宗本纪》载道:“玄宗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号为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
《新唐书・礼乐志》则说:“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也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从此,“梨园”成了唐代一个重要的艺术活动中心。
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清人汪汲《事物原会》卷三十七“教坊梨园”条说:“今西安府临潼县骊山绣岭下,即梨园地也。”关于梨园的出处,一般都认为它原是唐代长安的一个地名,但在具体地点上发生了分歧。
有人指出在长安县西南香积寺附近今黄良乡立园村,此村最早叫梨园村或栗园村。还有人认为是在今西安城东南隅曲江池附近汉武帝所造宜苑旧址旁的春临村一带。第三种说法认为梨园在今西安城东北唐大明宫东侧附近三华里的午门村。第四种说法指出它在今西安临潼县骊山绣岭下。
另外还有人认为唐代长安有两个“梨园”。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一个在光华门北面,一个在蓬莱宫的旁边。《辞海》也持有“梨园”说,指出唐代长安“梨园”有“禁苑梨园”,在长安城北芳林门外东北的禁园中;“乃唐代真正梨园所在”。“宫内梨园”,分男女二部,皆称“皇帝梨园弟子”。
对于梨园的性质的研究,《辞海》曰:“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谓为“唐玄宗时,宫廷内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主要职责是训练器乐演奏人员”。李尤白提出:“梨园”是既训练演员,又肩负演出的“皇家音乐、舞蹈、戏剧学院”,为我国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院,李隆基则是其院长(崔公),在他之下有编辑和乐营将两套人马。前者的职责,类似现在的创作人员,后者相当于现在的导演和教师。
在“梨园”研究方面,算得上权威的是李尤白写的《梨园考论》,此书全面考证了与“梨园”有关的问题,而且还提出在西安建立“中国唐代梨园纪念馆”的建议。
领袖玄宗
历史人物 同样被俘虏,为什么明英宗会被奉为座上客,而宋徽宗却只能成为阶下囚呢
中国历史上皇帝被俘,无异于天塌地陷。>比较有名的就是宋朝的宋徽宗和明朝的明英宗,但是他俩的境遇却截然不同。>一人被污辱,一人被敬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宋徽宗是被动防守(之前联金攻辽的时候,宋军战斗力及其底下,数倍于被金军打残的辽兵几倍,却被辽军打败),而且皇帝宋徽宗居然在金军南下入侵的时候因为胆小怕事居然退位,宋朝从上到下已经完全被金军鄙视,后来金军南下侵占汴京,犹如摧枯拉朽一般。>明英宗是御驾亲征,主动进攻,加之祖辈特别是明成祖朱棣对北方蒙古族的不断征讨,虽然没有彻底击垮对方,已经树立了对少数民族的心理优势,虽然打了败仗,但是这只是战略上的失策,并不是战斗力落后,后续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更是让也先倍感压力,也先不敢造次。> >2、宋金并无臣属关系,即便和辽也是兄弟之国,宋金属于平等邦国,所以金军侮辱宋徽宗没有心理障碍,给宋徽宗一个重昏侯,也是平等邦国之间俘虏对方国君的正常情况。>而也先虽是蒙古瓦剌部的领袖,但向明朝朝贡被封为敬顺王,从名义上讲是明朝皇帝的臣属,所以情理上不能侮辱。>3、金攻占汴京,不仅俘虏了皇帝,而且还把一大帮王公贵族和文臣武将俘虏或杀害,在行政上已经灭了北宋,金兵对待北宋可以毫无顾忌。>而也先俘虏的明英宗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北京都城尚在,而且北京迅速拥立新的皇帝,如果对明英宗不利,则势必会激发明朝军民的战斗力。>4、气质不同,宋徽宗面容轻佻,明英宗端庄雄伟,也先见了大呼天人,还给英宗行大礼(毕竟是明朝的敬顺王),而且就在也先暗杀明英宗的时候,居然就打雷击毙了也先的马,导致也先从此更对明英宗敬重有加。>5、政治情势不同,宋徽宗时期政治腐败,卖官鬻爵民不聊生,起义连连,而宋徽宗只在乎自己的园子和书画,金军对待如此昏君宋徽宗自然也是不客气,带有惩罚的意味。>明英宗时期政治清明,仁爱勤政,革除了前朝弊病,富有生机,除了信任內宦,并无大过,也先对待明英宗必须得谨慎。相关参考
众所周知,关羽一向是忠义的代名词,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也会出现黑白两道都要拜关二爷的场景。而财神,大多数人拜的应是赵公明,但是近代以来,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除了将他奉为保护神,也会视为财神。看似两个毫不相
我们习惯上称呼戏班、剧团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梨园”是怎么和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的呢?“梨园”在什么地方?其性质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唐玄宗前期,全国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许多亚
历史人物 同样被俘虏,为什么明英宗会被奉为座上客,而宋徽宗却只能成为阶下囚呢
中国历史上皇帝被俘,无异于天塌地陷。>比较有名的就是宋朝的宋徽宗和明朝的明英宗,但是他俩的境遇却截然不同。>一人被污辱,一人被敬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1、宋徽宗是被动防守(之前联金攻辽的时候,宋军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泗水亭亭长刘邦趁势而起,最终夺得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历史上的刘邦乃流氓出身,当了皇帝,就搜集美女充实后宫。其中,最宠爱的莫过于戚夫人,但是一代美女,为什么会被老百姓奉为“厕神”呢?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泗水亭亭长刘邦趁势而起,最终夺得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历史上的刘邦乃流氓出身,当了皇帝,就搜集美女充实后宫。其中,最宠爱的莫过于戚夫人,但是一代美女,为什么会被老百姓奉为“厕神”呢?
历史人物 清朝最被高估的两位皇帝,联手毁掉古代中国,却被奉为明君
在封建时代的古代中国,皇帝的水平无疑是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发展水平。越是强大的和平年代,这样的影响就越大。最典型的如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在职业生涯前半段,李隆基是个圣君,国力也基本达到了唐朝的巅
历史人物 清朝最被高估的两位皇帝,联手毁掉古代中国,却被奉为明君
在封建时代的古代中国,皇帝的水平无疑是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发展水平。越是强大的和平年代,这样的影响就越大。最典型的如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在职业生涯前半段,李隆基是个圣君,国力也基本达到了唐朝的巅
武圣关帝爷的成名一战,及关公为何会被奉为财神?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羽只是蜀国时期的一名武将,虽然立过不少战功,但是也没有多么神,而且在中国的历史上如此厉害的武将不止关羽一位。>
英国军事思想家:李德哈特被奉为"军事理论教皇"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全榜网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德·
为什么王羲之被奉为“书圣”?王羲之是我国东晋书法家,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最初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改学钟繇的楷书、行书,还学过张芝的草书。王羲之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改变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创造了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