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贤之闵损简介 闵损是个什么样的人?
Posted
篇首语: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七十二贤之闵损简介 闵损是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十二贤之闵损简介 闵损是个什么样的人?
随着西方文化不断输出中国,以前常用来当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种典故,渐渐的变成了西方的童话故事。
《灰姑娘》是《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还被迪士尼拍成了动画电影。对这个故事,想来大家都不陌生。
说的是灰姑娘母亲早逝,继母处处苛责,灰姑娘过的比奴仆还不如。但是她继母生的两个女儿,却能穿最漂亮的衣服去参加宴会。
好在最后在女巫的帮助下,灰姑娘变出水晶鞋和南瓜马车参加王子的宴会,并最终得王子青睐成为王子妃的故事。
这故事大家初看很新奇,却不知道类似的故事,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只不过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漂亮的灰姑娘,而是风度翩翩的“灰公子”。
“灰公子”名闵损,字子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列。
闵损母亲早逝,小的时候过着饥寒孤苦的生活,从未感受到慈母之爱。后来他的父亲继娶了一位妻子,最开始的时候继母对闵损十分好,闵损因此而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
可是一切的美好在继母怀孕并生下儿子之后,就都变了。继母一连给闵损生了两个弟弟,此后所有关爱都倾注在了自己亲生儿子身上。
不仅冷落了闵损,而且开始处处看闵损不顺眼,处处苛责呵斥他。父亲还在家的时候还好,等到父亲做生意出远门了,就丝毫不遮掩了。
闵损不但要受到继母的呵斥,每天还要干许多脏活累活。虽然年纪尚小,但是闵损却早早的懂事了。
干累活脏活从来不抱怨,就算继母不给他温暖的食物,不给他暖和的衣物也没有怨言。反而处处顺从母亲,友爱自己的两个弟弟,真正的以德报怨。
有一次他的父亲出远门归家,闵损想给自己的父亲端一碗热水,却因为寒冷而手抖,将碗掉在地上。继母看准机会,让小儿子重新端了一碗,他父亲于是越发疼爱小儿子,认为闵损不长进。
其实这也不怪闵损,继母给自己的儿子用暖和的棉絮做棉衣,而他却是芦絮。虽然看着蓬松暖和,实际上一点儿也不保暖。
吃完饭之后,闵损父亲带着他出门进货。下雪的寒冷天,闵损冷的连缰绳都抓不住掉在地上。他父亲本来就有些生气,这下更是怒从心起,直接一鞭子就抽了上去。
鞭子落下,打破棉布,里面飞出轻飘飘的棉絮。闵父这时才知道怎么回事儿,一边心疼儿子,一边憎恨继妻心狠。
回到家中,闵父当即就想写休书。继母和弟弟们苦苦相劝,闵父都毫无所动。本来是受害者的闵损这时候却跪下来为继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闵父最终被闵损劝好,继母不想自己平日苛责的继子竟能帮助自己,心怀感恩,此后对闵损比对自己的儿子还好,一家人过着美满的生活。
闵损因此而传出名声,孝名扬天下,后跟随孔子学有所得,成为世人敬重之人。而芦衣顺母的故事也被记入《论语·先进》中,后来的《二十四孝》也有收录。
相关参考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闵损,字子骞,尊称闵子,世以字行。祖籍鲁国,徒居宋国相邑。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之一。闵子骞其父闵世恭,以启蒙教书为生,后逢鲁国“三桓弄
公皙哀(生卒年不详),姓公皙,名哀,字季次,又字季沈。汉族,春秋末年齐国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人物简介公皙哀:公皙氏,名哀,字季次;一说字季沉、季沈。春秋末年齐国人,生卒年不详。《史记·游侠列传》说
冉孺(前501-?),一作冉儒,字子鲁,一说字子曾。春秋末年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冉求的次子。生平冉孺(前501-?),春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儒家先贤冉
冉孺(前501-?),一作冉儒,字子鲁,一说字子曾。春秋末年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冉求的次子。生平冉孺(前501-?),春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儒家先贤冉
二十四孝之闵子骞芦花顺母在孔子的弟子中,除了曾参是有名的孝子,还有闵损,也就是闵子骞,也是极为孝顺的一位。 他年幼的时候,母亲不幸早逝,父亲又给他娶了个继母,继母陆续给他生了两个弟弟,或许是
二十四孝之闵子骞芦花顺母在孔子的弟子中,除了曾参是有名的孝子,还有闵损,也就是闵子骞,也是极为孝顺的一位。 他年幼的时候,母亲不幸早逝,父亲又给他娶了个继母,继母陆续给他生了两个弟弟,或许是
年龄战国人物本名:闵损别称:闵子、闵子骞字号:子骞所处时期:年龄末期民族族群:中原诞生地:鲁国萧邑(今安徽萧县)诞生时候:公元前536作古时候:公元前487重要造诣:孔子高徒,为人孝悌本籍:山东曲阜闵
试述儒家源流儒家之祖为孔子,初仕于鲁定公、哀公,不用,遂周流列国。其说以仁为本,论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先。弟子三千余人,最优者七十二人,其中颜渊、闵损、曾参、有若、卜商、冉求、仲由、端木赐为最著。孔子
人物生平孔子弟子作为先秦儒学的重要一环,其上接孔子,下承孟荀,在中国儒学史乃至中国思想上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史料的缺乏及重视程度的不足,学界对其研究还远远不够,对其生卒年代更是如此。在古代
人物生平孔子弟子作为先秦儒学的重要一环,其上接孔子,下承孟荀,在中国儒学史乃至中国思想上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史料的缺乏及重视程度的不足,学界对其研究还远远不够,对其生卒年代更是如此。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