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后期何长工为何得不到毛泽东重用
Posted 红军
篇首语: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革命后期何长工为何得不到毛泽东重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革命后期何长工为何得不到毛泽东重用
一没有谁能象何长工那样受到毛泽东如此器重和信赖,他是幸运的。可以说,他在井冈山时期的所作所为,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灿烂,光彩夺目的一段。秋收暴动期间,他与杨立三设计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尔后,他又身负重任,只身一人前往湖南长沙,寻找党的组织,沟通了这支弱小红军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何长工不辱使命,苦于奔波,在广东韶关,一次偶尔的机会,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会合,为以后朱、毛两军会师奠定了基础。
何长工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出过洋,留过学,当过教书先生,他出任过团访局团总。应该说,他的经历是复杂的,具有传奇色彩。1928年春天,他尚未抖去身上的尘土,便又踏上了征程,去改造井冈山的山大王——王佐。
改造王佐部队,他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王佐部队的现状,何长工并不是不了解。当毛泽东将任务交给他时,他脸上露出了难色。是接受?还是婉言拒绝?何长工犯难了。他暗自思忖:谈经验,他没有半点;谈威望,他只不过是卫生队的党代表,营级干部,在他之上还有更大的官,为什么偏偏要他去?面对着一支劣习成性的农民队伍,他凭什么能耐能将它改造好?何长工硬是拼着一股倔劲,勇敢接受了任务。
改造工作并不是很顺利。何长工凭着自己的信念和勇气,摸着石头过河,经历艰辛磨砺,尝尽了甜酸苦辣。开始时,王佐对他并不信任,直到他帮助王佐将尹道一的部队歼灭后,才获得了王佐对他的信任。至此,他与王佐建立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关系,为这支农民武装的改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王佐不幸遇难后,何长工悲痛不已。直到逝世前,常念及与他出生入死,共患难的战友。全国解放后的1977年,何长工千里来寻故地,触景伤情,当他见到王佐的后代时,不禁潸然泪下。在那黑白颠倒的文革期间,现代京剧《杜鹃山》以柯湘的形象出现舞台时,何长工感概万千,忿愤不已。这种情感,即是对战友的深切怀念,也是对那黑白不分年代的愤慨。
二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也有不顺心的时候,甚至于痛不欲生的时候。高潮与低潮、顺利与不顺利相交替。1929年的冬天,那是个非人生存的年代。井冈山上连下四十多天的大雪,平地积雪一尺多深。困境中的红军将士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面对敌军二十一个团兵的进剿,何长工并不畏惧。在经过黄洋界上一场激战后,哨口终于失守,敌人象蝗虫似的蜂拥而至。何长工带领他所属部队,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解下绑腿,从悬崖峭壁中获得新生。然而,何长工的腿却在这场生与死的搏斗中留下了终生的残疾······
最令何长工愤慨和悲伤的莫过于敌人的残忍。二战时期,何长工已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他的爱妻叫孟素亚,是一个知书达理、贤惠体贴的女人,何长工与她感情笃深。长沙马日事变后,何长工告别了温暖的家庭,舍弃了与他朝夕相除的爱妻,投身革命。那时的境况,令中国老百姓不寒而栗,到处是捉拿共产党人的悬赏令,到处是血雨腥风,白色恐怖湮没了整个神州大地。何长工与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抱着崇高的信仰,为着千百万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毅然舍弃幸福的家庭。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令一切有良心的中国人铭记在心!
1930年,何长工与他的同僚李灿,率部攻克长沙,锋芒直指湖北老家。反对派们恐慌万丈,便蓄意将何家亲属扣为人质,最后将他们(含孟素亚、何光球、何光星)一家三十余口全部杀害。殷红的鲜血染红了沱江水,何长工这位堂堂七尺男子汉,终于也落下了悲痛的泪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承受了巨大的牺牲!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历史曾给予何长工一次机遇。然而,他放弃了。三十年代初,何长工作为红军的高级将领,参加了党中央在上海召开的苏区红军代表大会。受地方党委托,他冒着生命危险,从鄂南赶至上海,并携带黄金,以筹集党中央的经费。黄金为数不是太多,可它却是苏区人民的一片心,这里头凝聚着何长工等一批红军将士的心血!在国民党反对派的封锁下,红军生活是那样艰苦,战士们节衣宿食,积攒了一批黄金,这黄金是心血,是汗水,它来之不易!党中央的负责同志为之感慨不已!
当负责同志告诉他,打算将他的妻子和儿子接到上海来时,何长工婉言谢绝了。理由很简单:他们是湖南人,不懂上海话,且又是白区,难免会暴露。这点不充分的理由,足见他高尚的风格。他想的是党,而不是家庭,倘若这种事情发生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世人肯定会说他是个大傻瓜,然而,他却甘愿做了这个大“傻瓜”!
三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对于官职只能上而不能下,这是常人所共有的心理。何长工的职务时升时降。土地革命战争时,何长工的职位,时而由小到大,时而由大到小,这种变化假如放在今天,恐怕人们是很难接受的。按何长工的资历,他是个留洋生,能说会写,能力极强。秋暴时,他由一个掌管几十万人口的县团防局团总,骤变成警卫团一个小小的班长,旁人都为他打抱不平。说他是当团长的材料,至少也可当个营长。何长工并没有计较这些。他从班长、参谋、卫生队党代表、团党代表、红八军军长,逐渐递升,一步一个台阶。对于职务,何长工是想的通的。他的部下,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与他平级,有的还高出于他。他把职务看成是党的事业,而不是当官做老爷。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他的职务时高时低,从不摆老资格,而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从严要求自己。1978年,随着改革大潮的涌来,德高望重德何老,积极支持党中央能上能下的干部政策,多次向党中央打报告,主动让贤,退居二线,在全党作出了表率作用。何老一生中最高职务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在他八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党为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头牛,一头革命的老黄牛!
长工重用革命
历史秘闻 趙雲爲何一生得不到重用
趙雲,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白衣神將,威震江湖,可以說趙雲符合了男性對於英雄所有的崇拜,而趙雲的七進七出,更是將趙雲這個人襯托的勇猛無比,連曹操都非常的欣賞他,當陣高喝“來將可留姓名”!以至於後來的各類影視作品,都將趙雲形容成了一個舉世無雙的武將。
可是在真實的歷史上,趙雲一生都沒有得到重用,他做過最大的職位估計也就是劉備的安保隊長,他在劉備的陣營中,地位非常低,連叛將魏延都比不上,甚至連所謂“五虎上將”的名頭也是老羅給他加上去的,在真實歷史中,趙雲根本沒有當過將軍,那麼劉備爲什麼不重用趙雲呢?
其實從武力方面來說,趙雲是相當厲害的,雖然七進七出救出阿斗沒有小說中描寫的那麼誇張,但是正面硬剛曹操這件事的確是真實的,單純的從戰鬥力來說,趙雲的確不比關羽、張飛他們差,甚至可能比關羽還要強一點,不然也不會成爲劉備的安保隊長了;可是想要當將軍並沒有那麼的輕鬆,從趙雲做的這三件事情來看,就知道趙雲也就只能當個安保隊長而已,因爲他的情商真的是太低了。
1. 亂軍之中扔下劉備,轉身去救阿斗
趙雲人生中的成名之戰,就是這一次七進七出救下了阿斗,這件事中趙雲的確是非常的勇猛,可是大家想過沒有,趙雲當時是什麼身份,他可是劉備的護衛!劉備爲什麼會和自己的妻子、兒子走散,說的不好聽一點,那就是給曹操留下誘餌,然後自己去逃命的。
可是趙雲到好,直接把劉備扔下去救阿斗去了。據說劉備當時聽說趙雲去救阿斗的時候,差點氣的把身邊的人都給殺了;趙雲的任務是保護劉備,如果劉備這個時候出事,趙雲就算是救回十個阿斗都沒有用,而後來劉備摔了阿斗,很大概率並不是覺得他拖累了趙雲,而是要做給趙雲看:“你去救這個玩意幹什麼!”
2. 褻瀆職守,差一點釀成大錯
如果說上一次出事可以說趙雲救人心切,那麼這一次事情就是趙雲腦子不夠用了。孫權的妹妹孫小妹是劉備的妻子,而孫小妹除了是劉備的妻子以外,也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東吳的內線,劉備很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專門交代趙雲,說是讓他負責好自己的家庭安全,說直白了就是看住孫小妹。
可是趙雲這一次又讓劉備失望了,孫小妹竟然帶着阿斗上船了!幸虧張飛發現的早,趙雲把孫小妹截了下來,可是當趙雲截下孫小妹的時候,孫小妹已經上了東吳的船,只要再慢一會,孫小妹就會帶着阿斗回到東吳,蜀國也將徹底受制於吳國,如果你是劉備,發生了這兩件事之後,你敢去重用趙雲嗎?別說是重用了,估計都不敢交代他執行任何事情了。
3. 情商不在線,當衆反對劉備的決定
這件事估計大家都是知道的,而劉備在經歷了這件事之後,沒有殺掉趙雲,已經可以說是劉備宅心仁厚了。在劉備準備攻打東吳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這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可是大家的做法是想象怎麼才能成功,怎麼才能把損失降低,即使是諸葛亮這麼聰明的人,也選擇嘮叨兩句就不說了,可是趙雲這個時候做了什麼事情呢?他當中站出來指責劉備,這麼做是不對。
真的很難想象,趙雲是怎麼想的,竟然當衆出來反對劉備,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一個武將公然反對是會被殺頭的,而劉備當時雖然氣憤,但也只是說了趙雲兩句而已,可想而知劉備當時一定氣瘋了。
趙雲一生都得不到重用,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趙雲的情商實在是太低了,該做事情的時候分不清哪件事重要,而且連安保隊長這種事都做不好,怎麼能夠擔任一方大將?所以趙雲一輩子也就只能跟在劉備身邊了。
當然了,也有人說,趙雲是沒有跟對人,如果他跟了曹操,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說不定已經成了中流砥柱;可事實上,按照趙雲這樣的辦事邏輯來說,曹操是更加不敢用他的,由此可知,在亂世中想要混出頭,光有武功還不行,腦子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大家有什麼意見,可以在下方進行評論。
相关参考
若问井冈山时代谁是毛泽东最为倚重和信赖的助手,当属何长工无疑。老井冈山成员之一陈士榘上将晚年向自己的儿子陈人康回忆井冈山往事时,对何长工钦佩不已。>陈人康后来在访谈录中无限感慨地说:“父亲给我介绍了何
趙雲,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白衣神將,威震江湖,可以說趙雲符合了男性對於英雄所有的崇拜,而趙雲的七進七出,更是將趙雲這個人襯托的勇猛無比,連曹操都非常的欣賞他,當陣高喝“來將可留姓名”!以至於後來的各
历史人物 滕代远 上党战役_滕代远为何得不到重用_滕代远 火车头
中文名:滕代远别名:唐大元、李光国籍:中国民族:苗族出生地:湖南怀化市麻阳县出生日期:1904年11月2日逝世日期:1974年12月1日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毕业院校: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信仰:共产
何长工(1900-1987),湖南华容人,在建军史上有着重要、特殊的地位。他是第一面军旗的设计者,井冈山会师的牵线人、第一所红军大学的创始人、校长兼政委,第一所荣军教导院的创始人、院长。解放后,历任重
蜀国,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为弱小的国家,夹在东吴与魏国之间,好在军师诸葛亮,才得以生存。不过历史总是那么的有趣,在蜀国后期曾经出来一位名将,叫做赵云,但是却一直得不到诸葛亮的赏识,这让大家都十分的奇怪。那
彭雪枫(1907-1944),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著名将领,我党我军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他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战功卓著。1944年9月,在指挥八里庄战斗中不幸
历史人物 为什么刘备没有重用马超?马超为何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马超,在三国时期也是非常厉害人物,爱才的曹操曾经多次征召他,可是都被他给拒绝掉了。后来,更是对曹操造成过非常大的威胁。然而马超后来却投降了刘备,按理说,这样一个人才,放在刘备面前,应该得到重用才是,可
历史人物 魏延半路投靠都能得到重用 为何他却被冷落而得不到重用呢
还不知道:赵云为什么被冷落而得不到重用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跟曹操一样,手下也有许多人才,曹操用人的原则是唯才是举,只要是有才能的人,无论人品贵贱,行为高下都可
三国时期的赵云,武艺高强,浑身是胆,依旧是最受欢迎的三国武将之一。然而,随着对赵云了解的加深,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一个屡立功勋的名将,追随刘备近三十年,却从未受到重用,基本是贴身保镖的形
甘宁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救过孙权的命,为何得不到重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发生在第二次濡须口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甘宁、凌统、张昭、孙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