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的故事

Posted 吝啬鬼

篇首语: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的故事

2、历史人物 古代十大吝啬鬼

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的故事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现根据古籍记载对其进行盘点,择出十大最吝啬的古代官员供各位看官观瞻。
  ⒈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曹操任司空时,亲自带头将每次月调储存在县,曹洪所储之款连曹操也自认不及。《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他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事情是这样的:魏文帝曹丕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找曹洪借一百匹绢。曹洪觉得肉痛,百般托词不愿意借,结果惹恼了曹丕。一直怀恨在心的曹丕即位后,找了个由头把这位堂叔下到狱中,准备处死他。后来幸得卞太后求情,曹洪才免于一死,但被施以削官职、减爵位之处罚。
  ⒉王戎。《世说新语》“俭啬”中说,西晋王戎生性吝啬,他的一个侄子结婚,作为伯父的王戎当然要随个份子:“送他一件单衣”。但是,过后王戎心疼不已,又跑到人家家里给要了回来。
  就连对自己的女儿,王戎也没大方到哪里去。王戎的女儿嫁给了裴家的公子,从老爹这里借了好几万钱。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忘了归还老爹的那几万钱,结果惹得自己的亲爹很不悦,女儿赶紧将钱还上,这种情况下,王戎“乃释然”。
  王戎十分富有,《世说新语》上说他“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但吝啬成性的他对日常消费却没有任何兴趣,一心想让蛋生蛋,钱生钱。家里种出了上好的李子,他便高价出售,但害怕别人用他的李子做种子栽培出好李子,就事先把李子里面的核给拿掉。王戎每夜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⒊周札。东晋年间,右将军周札一家五人封侯,身居要职。周氏势力的发展,遭到权倾天下的王敦的猜忌。于是,王敦悄悄联合江南的沈氏士族共同讨伐周札。等周札得到消息,已是兵临城下,仓促间准备率领几百名部下出城迎敌。
  在周札的库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都劝他赶紧拿出来装备士兵,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周札竟然舍不得,遂将劣质兵器分发给士兵。见周札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依然如此吝啬,士卒也没有为他卖命的决心,结果在敌军的冲击下溃不成军,周札遂被杀。
  这个因吝啬而送命的周札,其父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曾斩蛟伏虎的周处,他是周处的第三个儿子。
  ⒋萧纪。南北朝时的武陵王萧纪,是梁武帝的第八子。史载,萧纪曾率军攻打江陵,他熔金成饼,100个金饼一篮,装了100多篮,高高挂起,而银子则是金子的五六倍之多,还有各种绫罗绸缎,不计其数,以此激励将士英勇杀敌,但这位吝啬鬼只不过是让大家饱饱眼福而已,每战结束从不论功行赏。军心大乱,叛逃者十之八九,在很短的时间内两岸十四城俱降,萧纪兵败如山倒,自己也在乱军中死于非命。
  ⒌元宗逵。明朝谢肇 《五杂俎》记载:唐朝时有个元宗逵,官至果州司马。他家有个婢女死了,就吩咐值班的管家说:“我家的老婢女死了,她在我家听使唤有年头了,应该为她找一口棺材入殓出殡。我初来乍到,家里穷得很,买不起新棺材,只要买到能用的就行。你也不必说是我家要买,就说是你们家要买就行了。”管家出门把元宗逵的这番话说给大家听,一州人都笑话这位司马太小气,把他的这番话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
⒍郑仁凯。唐《朝野佥载》记载:身为密州刺史的郑仁凯惜钱如命,且很搞笑。他家中有个小厮,央求他给买一双鞋,郑仁凯说:“这事好办,我为你找一双鞋来。”不一会,门夫穿着鞋进来,郑仁凯故意支使门夫爬到树上掏鸟窝。门夫脱了鞋爬上树,郑仁凯就偷偷让小厮把门夫的鞋穿走。等到门夫下树,遍寻鞋子无着,只得打赤脚走了。郑仁凯竟然为此非常得意。
  ⒎韦庄。五代时期的大词人韦庄,名满天下。而他的吝啬,也与他的词一样著名。韦庄每次做饭,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饭烧的柴,也要事先称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会知晓。韦庄有个儿子,八岁时夭折了,入葬时,妻子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却被韦庄剥了下来,只是以孩子原来睡的旧草席包裹着送去埋了。而且掩埋之后,韦庄还把草席带了回来……
  ⒏张允。五代的后汉时期,吏部侍郎张允也以吝啬而出名。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张允也不会多给她一文钱。他害怕妻子偷偷地拿他的钱用,就把各种钥匙都别在腰间,走起路来叮叮当当乱响,乍一听像是个身上挂了很多耳环首饰的女人。郭威兵变后,张允躲到一个破庙里勉强保住了性命,可是却让兵丁把他的钥匙一股脑全给抢了去,等他回到家里一看,早已被抢劫一空,张允心如刀绞,哇的一声,鲜血狂喷,不到半日,竟一命归阴。
  ⒐李越。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李越归明人,作蔡州上蔡县令。李越很是小气,处事多让人不好理解。他们家一年到头很少吃肉,每到腊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时候,就派采购人员到肉行里借熟肉一斤回来放在盆中,再用几个碟子盛钱数文,这样祭祀祖先。并祷告说:“酒是我用做官的钱买来的,清醇可爱;肉是我从肉行里借来的,新香可吃;因为事忙没来得及买果子,就用钱当果子吧。”等祭祀完毕,就拿着肉招呼采购人员说:“快还到肉行里去。”人们都笑话他太吝啬了。
  10.汤斌。清代康熙年间,江宁巡抚汤斌被尊为“理学名臣”,是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汤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砺名节,其为人之吝啬十分出名。据文献记载,这位老先生有一天心血来潮,查看家中账本,发现开销中多了一只鸡蛋,顿时大怒:“我来到苏州还从来没有吃过鸡蛋,到底是谁买的?”下人答说是公子。他便把儿子招来,罚跪在庭下,数落道:“你以为苏州的鸡蛋与河南是一样的价钱?你想吃鸡蛋,就回河南老家去……”
十大中国古代吝啬鬼

历史人物 古代十大吝啬鬼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现根据古籍记载对其进行盘点,择出十大最吝啬的古代官员供各位看官观瞻。

  ⒈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曹操任司空时,亲自带头将每次月调储存在县,曹洪所储之款连曹操也自认不及。《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他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事情是这样的:魏文帝曹丕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找曹洪借一百匹绢。曹洪觉得肉痛,百般托词不愿意借,结果惹恼了曹丕。一直怀恨在心的曹丕即位后,找了个由头把这位堂叔下到狱中,准备处死他。后来幸得卞太后求情,曹洪才免于一死,但被施以削官职、减爵位之处罚。

  ⒉王戎。《世说新语》“俭啬”中说,西晋王戎生性吝啬,他的一个侄子结婚,作为伯父的王戎当然要随个份子:“送他一件单衣”。但是,过后王戎心疼不已,又跑到人家家里给要了回来。

  就连对自己的女儿,王戎也没大方到哪里去。王戎的女儿嫁给了裴家的公子,从老爹这里借了好几万钱。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忘了归还老爹的那几万钱,结果惹得自己的亲爹很不悦,女儿赶紧将钱还上,这种情况下,王戎“乃释然”。

  王戎十分富有,《世说新语》上说他“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但吝啬成性的他对日常消费却没有任何兴趣,一心想让蛋生蛋,钱生钱。家里种出了上好的李子,他便高价出售,但害怕别人用他的李子做种子栽培出好李子,就事先把李子里面的核给拿掉。王戎每夜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⒊周札。东晋年间,右将军周札一家五人封侯,身居要职。周氏势力的发展,遭到权倾天下的王敦的猜忌。于是,王敦悄悄联合江南的沈氏士族共同讨伐周札。等周札得到消息,已是兵临城下,仓促间准备率领几百名部下出城迎敌。

  在周札的库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都劝他赶紧拿出来装备士兵,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周札竟然舍不得,遂将劣质兵器分发给士兵。见周札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依然如此吝啬,士卒也没有为他卖命的决心,结果在敌军的冲击下溃不成军,周札遂被杀。

  这个因吝啬而送命的周札,其父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曾斩蛟伏虎的周处,他是周处的第三个儿子。

  ⒋萧纪。南北朝时的武陵王萧纪,是梁武帝的第八子。史载,萧纪曾率军攻打江陵,他熔金成饼,100个金饼一篮,装了100多篮,高高挂起,而银子则是金子的五六倍之多,还有各种绫罗绸缎,不计其数,以此激励将士英勇杀敌,但这位吝啬鬼只不过是让大家饱饱眼福而已,每战结束从不论功行赏。军心大乱,叛逃者十之八九,在很短的时间内两岸十四城俱降,萧纪兵败如山倒,自己也在乱军中死于非命。

  ⒌元宗逵。明朝谢肇 《五杂俎》记载:唐朝时有个元宗逵,官至果州司马。他家有个婢女死了,就吩咐值班的管家说:“我家的老婢女死了,她在我家听使唤有年头了,应该为她找一口棺材入殓出殡。我初来乍到,家里穷得很,买不起新棺材,只要买到能用的就行。你也不必说是我家要买,就说是你们家要买就行了。”管家出门把元宗逵的这番话说给大家听,一州人都笑话这位司马太小气,把他的这番话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

  ⒍郑仁凯。唐《朝野佥载》记载:身为密州刺史的郑仁凯惜钱如命,且很搞笑。他家中有个小厮,央求他给买一双鞋,郑仁凯说:“这事好办,我为你找一双鞋来。”不一会,门夫穿着鞋进来,郑仁凯故意支使门夫爬到树上掏鸟窝。门夫脱了鞋爬上树,郑仁凯就偷偷让小厮把门夫的鞋穿走。等到门夫下树,遍寻鞋子无着,只得打赤脚走了。郑仁凯竟然为此非常得意。

  ⒎韦庄。五代时期的大词人韦庄,名满天下。而他的吝啬,也与他的词一样著名。韦庄每次做饭,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饭烧的柴,也要事先称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会知晓。韦庄有个儿子,八岁时夭折了,入葬时,妻子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却被韦庄剥了下来,只是以孩子原来睡的旧草席包裹着送去埋了。而且掩埋之后,韦庄还把草席带了回来……

  ⒏张允。五代的后汉时期,吏部侍郎张允也以吝啬而出名。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张允也不会多给她一文钱。他害怕妻子偷偷地拿他的钱用,就把各种钥匙都别在腰间,走起路来叮叮当当乱响,乍一听像是个身上挂了很多耳环首饰的女人。郭威兵变后,张允躲到一个破庙里勉强保住了性命,可是却让兵丁把他的钥匙一股脑全给抢了去,等他回到家里一看,早已被抢劫一空,张允心如刀绞,哇的一声,鲜血狂喷,不到半日,竟一命归阴。

  ⒐李越。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李越归明人,作蔡州上蔡县令。李越很是小气,处事多让人不好理解。他们家一年到头很少吃肉,每到腊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时候,就派采购人员到肉行里借熟肉一斤回来放在盆中,再用几个碟子盛钱数文,这样祭祀祖先。并祷告说:“酒是我用做官的钱买来的,清醇可爱;肉是我从肉行里借来的,新香可吃;因为事忙没来得及买果子,就用钱当果子吧。”等祭祀完毕,就拿着肉招呼采购人员说:“快还到肉行里去。”人们都笑话他太吝啬了。

  10.汤斌。清代康熙年间,江宁巡抚汤斌被尊为“理学名臣”,是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汤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砺名节,其为人之吝啬十分出名。据文献记载,这位老先生有一天心血来潮,查看家中账本,发现开销中多了一只鸡蛋,顿时大怒:“我来到苏州还从来没有吃过鸡蛋,到底是谁买的?”下人答说是公子。他便把儿子招来,罚跪在庭下,数落道:“你以为苏州的鸡蛋与河南是一样的价钱?你想吃鸡蛋,就回河南老家去……”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十大痴情女子 第十名是祝英台第一名是谁

  梁山伯和祝英台  NO.10不过如此,祝英台梁祝的故事中,也就祝英台一人在唱,梁山伯更像是配角,跳舞男伴,起着烘托他人的作用。可能是祝英台演技太好,或许就是梁山伯太过愚笨。三年来,对于祝英台的性取

中国十大杰出皇帝,中国古代十大杰出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杰出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杰出皇帝:  1、嬴政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即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

古代十大名相,中国古代的“十大名相”指的是谁

中国古代的“十大名相”指的是谁?一:齐桓公之相——管仲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是哪些

中国古代,也不乏黄书,有一些书因为内容尽是情色乱心,三教九流,男盗女娼而被禁。那么,你知道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是哪些?被禁的理由是什么?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最具神秘色彩的10部屡遭禁毁的小

中国古代十大名刀和十大名剑的名字

中国古代十大名刀:唐刀,鸣鸿刀,大夏龙雀,苗刀之祖,青龙偃月刀,新亭侯,毒匕寒月刃,锟铻刀,龙牙,庖丁菜刀。1:唐刀唐刀,是我国唐代四种军刀制式的总称,并非特指某种刀,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

中国十大名妓之苏三的故事

  苏三,花名“玉堂春”,为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的人物。她原是京城名妓,后与南京原礼部尚书的公子王景隆相恋,两人经历了一段传奇般的恩怨和爱情故事。  苏三被人所熟知,全赖于冯梦龙的

中国古代十大神探 包拯排不上名

  黄霸  说起中国的神探,想必大家就会想到狄仁杰、宋慈、包拯这三个人,其实中国古代的神探出色的不止这三个,中国十大神探中,包拯还排不上名。  10、宽和神探——黄霸  黄霸(公元前51年~公元前13

十大元帅授衔的幕后故事

 到9月27日,离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就已经整整52年了。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十大元帅从此载入共和国史册。不过,首次授衔也给世人留下了几个疑问:林彪、刘伯承、叶剑

中国古代十大神医是谁?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1、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

中国古代十大隐士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他们才华横溢名声在外,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意仕途归隐山野。即使有朝廷的诏令,也有很多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贤者对此无动于衷,而这些隐士也往往被人赞誉为真正的隐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