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贺子珍无法再婚的难言之隐

Posted 舞会

篇首语: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贺子珍无法再婚的难言之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揭秘贺子珍无法再婚的难言之隐

2、揭秘清朝格格多数不能生育背后难言之隐

揭秘贺子珍无法再婚的难言之隐

1940年底,按照预定的计划,到苏联去学习和治病的同志,在完成了学习和治疗的任务后,都一批一批地回国了。贺子珍不想回国,她一想到回国后要面对毛泽东和江青的婚姻关系,心里就十分的伤感和痛心,她没有勇气去面对,也不愿意去面对。结果,许多同志回去了,贺子珍留在了苏联东方部教孩子们学中文。
对求爱者一律拒绝
昔日在一起的战友几乎都回国了,在异域的贺子珍显得更加寂寞了。为了排遣寂寞,贺子珍更加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工作。
为了使自己开始一种新生活,她决心改换一下形象,一天,她来到理发店,把自己直直的秀发烫成了当时在苏联很流行的卷发。贺子珍本来就长得端庄娟秀,她这么一收拾,更显得风姿绰约,加上她在苏联这几年的文化熏陶,言谈举止间透出魅力女人的风姿,与以前的她简直判若两人,30岁的贺子珍焕发出的是一种健康的、成熟的女性美,尤其是她那满含忧伤的眸子,楚楚动人,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她是一位有故事的女人,使她显得别具风韵,清丽妩媚。
此时,贺子珍与毛泽东分手在东方大学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许多人都知道贺子珍是个离了婚的女人,一些男同志对这位有一种忧伤美的女人充满了爱慕之情,他们常常找借口向贺子珍示爱,甚至,有的人还当面向她表示爱意。可是,求爱者都被贺子珍婉转地拒绝了。
因为贺子珍心里仍然只有一个毛泽东。虽然他现在已成了别人的丈夫,但是,她依然牵挂着他,仍如一位分别在外的妻子一般挂牵、惦记着他,因为对毛泽东的这份挚爱,她的情感世界里容纳不下第二个人。
为了排遣寂寞和痛苦,原来最反对跳舞的她现在也开始学习跳舞。并且,偶尔也参加学校举办的舞会,她那轻盈的舞步,优美的舞姿,更吸引来中外留学生的好感。所以,每次舞会结束后,总有异性向她大献殷勤。
贺子珍烫了头发,又学习跳舞。在苏联留下来的同志中除她以外,无一人烫发,在人们的眼中,卷发是资产阶级的那一套,与无产阶级战士的身份是格格不入的。结果,贺子珍的表现又引来一些闲言碎语。
回国后曾经心动
1947年冬天,贺子珍带着女儿娇娇(李敏)从苏联回到阔别9年的祖国,在哈尔滨的东北局工作。那时,上级通知贺学敏之妻李立英去哈尔滨看她。可李立英却不想见她,或者说怕见她。为什么呢?因为此时有许多关于贺子珍的传说。说她性格暴烈,脾气急躁,而且患有精神病,住过疯人院,至今神智不正常。不过虽如此,但李立英代表贺敏学去了。对于这次见面李立英是这样回忆的:
我是怀着惶恐之心去看贺子珍的。然而,当她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却愣住了!她双目秀丽,容貌端庄,皮肤白净,眉弯似月,风采不凡,哪有精神病人的影儿!等领路人介绍后,贺子珍便亲热地唤我嫂子,拉着我和女儿小平的手嘘寒问暖,并给我们烧热水擦洗、暖身子。她的话说得有点生硬,舌头偶尔还打结。她解释说这是因为在苏联找不到人讲中国话所致,还笑道:“现在见到嫂子就好了,我要和你说个三天三夜。”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李立英在哈尔滨呆了一个多月后,回去了。分别时,贺子珍把回国后李富春送给她的一只金戒指送给了李立英。
李立英被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通过一个多月的接触,感到贺子珍完全不像人们所传说的那样,是一位患有精神病的人,而是一位很正常的、温柔热情和心胸宽阔的女人。
贺子珍在哈尔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身子得到了恢复。过去因贫血而显得苍白的脸也开始红润起来,显出一种成熟少妇特有的美感和风韵。
在哈尔滨的这段时间里,战友们为了排解她的寂寞,常常拉她去参加周末的舞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周末举办交谊舞会的风气,此时在哈尔滨仍保留着。请贺子珍跳舞的人很多,许多人都夸她舞步轻盈,舞姿优美。
此时的贺子珍虽然喜欢上跳舞,但并没入迷。在哈尔滨每参加一次舞会回来,她的脸庞红红的,充满了欢乐,眼睛里原来弥漫的忧郁神色,似乎消失了。
有一次从舞场里回到家,屋里只有贺子珍与女儿娇娇,贺子珍把娇娇叫到跟前,说:“娇娇,我同你商量个事,我给你找个新爸爸好吗?”
娇娇听到妈妈这一问,突然大哭起来:“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新爸爸!”
贺子珍吃了一惊。原来很多老战友都劝她物色一个新的伴侣,使后半生能有一个美满的家。贺子珍听了战友的劝说,也心动了。但现在看到女儿娇娇这样反对,也只好作罢。她伏在桌子上,失声地痛哭起来。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提过再婚之事。虽然战友们仍然不时劝她,但她都是拒绝。
揭秘再婚

揭秘清朝格格多数不能生育背后难言之隐

在当今的一些涉及到清朝格格婚后的私生活的影视作品中,那些年轻貌美、如花似玉的格格们与自己的驸马,也就是额驸,大都是过着卿卿我我、恩恩爱爱、你拥我包、极尽风流的令人艳羡的夫妻生活。但是,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天真烂漫的清朝格格们一旦结了婚,洞房花烛夜之后,便进入孤独寂寞的生活。

那些年轻貌美的格格与阿哥卿卿我我的浪漫爱情,不知道又要羡煞多少旁人!可是,如果你对格格的真实人生有所了解,那些弥漫了很久,要“穿越清朝做格格”的傻想,便会烟消云散。

结婚后就得分居

皇室规矩,公主出嫁的时候即被钦赐一座宅子出宫另住,但不得和驸马的兄弟姐妹同住。驸马的兄弟姐妹如果见到公主的面则要行大礼参拜。驸马住在宅子的外院,公主不宣召,不许共枕席。每宣召一次,公主和驸马都要花费许多钱才能见面,因为权力都在保母手上,即所谓管家婆。公主若不向保母行贿,保母一定多加阻拦,甚至骂公主无耻。女子大多柔懦,哪有不被其制住的。公主即使进宫面见生母,也不敢诉说委曲,因为情势隔阂的缘故,即使讲了也听不进去。所以有清一代的公主几乎没有生小孩的,有也是驸马侧室所生。如果公主比驸马早死,则将驸马赶出宅子,所有的东西搬入宫中,除房宇外进了保母私囊的无法考证。大抵清朝的公主十人中就有九人因相思而死。

清朝公主象民间一样生子女众多、夫妇和好的,二百年来只有宣宗的大公主和她的丈夫符珍。大公主出嫁的时候,每次宣召驸马也被保母阻拦,一年多没见驸马的面,非常生气,隐忍不说。一日进宫,跪在宣宗面前说:“父皇将女儿嫁给了谁?”皇上奇怪了,说:“符珍不是你夫婿吗?”公主说:“符珍长什么样子,我嫁了一年多,还没见过。”皇上说:“怎么见不到?”公主说:“保母不让见。”皇上说:“你们夫妻的事,保母管什么。你可以自已作主。”于是公主回府,将保母骂了一通,召见符珍,夫妇贤伉俪感情甚笃,生了八个子女,可以称得上有清以来首屈一指。可见公主夫妇的隔离,皇帝并不知情。清朝二百年来的公主都没有宣宗的大公主这么厚的脸皮,每每容忍,神伤而死。管家婆虐待公主甚至比老鸨虐待妓女还厉害。这都是因为宫中授予保母照应公主的权利而又缺乏监督的缘故。

别想跟父母撒娇亲热

按照大清祖制,皇子出生,不论嫡庶,马上配备40人的团体来照料他。保姆、奶妈各8人,其余针线、浆洗、灯火、厨房人员一应俱全。孩子一出生就落在这班人手上,不与生母一起。母子见面是定期的,每年只能见几次。每次见面还要规规矩矩,别想跟现代人一样可以跟母亲亲近。这是故意使母子感情疏远,避免日后后宫干政、外戚掌权;也免得皇子过分仰赖母亲,太过柔弱。

皇子尚且如此,格格待遇就更差了,平均每年只能跟母亲见一次面,电视里若有格格跟父母撒娇亲热的镜头,那是蒙人的。

鲜与浪漫爱情有缘

清代格格们的婚姻,都跟社稷大事联系在一起。小小年纪,或远嫁蒙古、女真部落,或嫁王公重臣之家,用稚嫩的身躯,负担社稷重任,根本不像电视上那样的浪漫!

格格出嫁的年龄,10至13岁者18人,14至18岁者21人,19岁以上者仅6人,另有2人在出嫁前就病故了。出嫁年龄最小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只有10岁。

清太祖的四女儿穆库什,就是这种政治婚姻的最大受害者。14岁时,下嫁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以安抚这个野心勃勃的男人。四年后,这个充满权力欲望的女婿最终还是与老丈人刀兵相见,穆库什因为劝阻丈夫还差点被杀。最后,布占泰兵败逃亡,18岁的穆库什挺着大肚子回了娘家。不久,她下嫁给大她33岁的重臣额亦都。这一次,她是父亲的赠品。额亦都是清太祖的猛将,战功赫赫。穆库什27岁的时候,成了寡妇。

按女真的习俗,穆库什改嫁给额亦都的第八子图尔格。这个苦命的女人,到了晚年都不得安宁。43岁时,她的大女儿以抱养的女孩冒充爱新觉罗的血脉,皇太极震怒,穆库什被剥夺公主头衔,丈夫也被迫跟她离婚。她只能寄居兄弟的屋檐之下,继续苦难的人生。

夫妻相亲得贿赂奶娘

《清史稿·公主表》记载,顺治以后七个皇帝(同治、光绪、溥仪无后),共封31位格格,50岁前去世的24人,占77%;其中去世时未满20岁的2人,20岁至29岁的13人,30岁至39岁的4人,余下的5人去世时未满50岁。

按道理,生在皇家,锦衣玉食,医疗条件也好,寿命不至于这么短的?这其中当然有原因。

清朝的格格,十之八九都是死于相思的,而且大都没有子嗣。这主要归咎于她们的婚姻生活。

清朝制度,格格出嫁后,不与丈夫住同一个房。因为,虽然做了夫妻,格格毕竟还是格格,尊卑不能乱,所以做了丈夫的,也只能住在格格府第的外舍,不能像民间夫妻般相亲相近。公公婆婆要见格格媳妇,还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直到道光时期,才免除了跪礼。

要命的是,格格夫妻俩要过一下夫妻生活,还得跟奶娘做口头申请。这样一来,这些奶娘就要趁机敲诈。夫妻俩圆个房都得花钱贿赂一下,实在可怜。而且,如果次数多了,奶娘还要笑话格格生活淫乱。格格自小就在这些奶娘控制下长大,大都懦弱、羞涩,哪敢据理力争,只有听任摆布。有机会对着自己母亲的时候,一来感情疏远,二来羞于开口。所以,很多格格郁郁寡欢、相思成疾。

缺了雨露的花儿,自然凋谢得快。

相关参考

井冈山上毛泽东用什么打动了贺子珍

  毛泽东上井冈山后,为了用实际行动支援红军,贺子珍组织妇女和青年,开展了慰劳红军的活动。他们挑着一担担乡亲们凑集起来的粮食、蔬菜和猪肉,来到红军的营地,送给红军战士。  她和大家还发动永新的妇女,为

贺子珍在苏联被强行关进疯人院

1963年12月26日,毛泽东与李敏和她的丈夫孔令华在中南海住地>王稼祥曾一度担任过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与苏共高层人物熟悉,且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经过他的多方努力,苏联政府才同意让贺子珍离开精神

既是毛主席亲侄子,又是贺子珍外甥

「”父辈是父辈,我是我,我不沾父辈的光。”贺麓成院士接受采访时严肃的说。贺麓成,原名毛岸成,「”岸”是他在家族中的辈分,而且也是毛主席的亲侄子。一提起毛泽东的侄子,人们所熟知的是毛远新。其实,毛泽东有

贺子珍曾为救哪位开国将军身负重伤 伤口多达17处

核心提示:部队过北盘江时,又遭敌机扫射,部队都已隐蔽进树林,但断腿负伤的钟赤兵躺的担架此时却暴露在江边,密集的子弹射向担架。万分危急中,贺子珍毫不犹豫,一个箭步飞身扑在钟赤兵身上,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钟

10、雍正的难言之隐

雍正迷上的那个碧桐书院丫鬟正是曹香玉。待到宠幸之夜,雍正才发现女子模样倒还在其次,简直是个天生的尤物,此人体有异香肤如凝脂,息如芝兰,五十多岁的雍正恨不得天天黏在身上一样。不料之前的荒淫掏空了雍正的身

井冈山情缘――毛泽东和贺子珍

迎着金秋的煦风,秋收起义部队于1927年10月7日,抵达了战略退却的终点―――江西宁冈县茅坪(今为井冈山市茅坪)。工农革命军是9月中旬从浏阳撤出战斗区域退向湘南的。军至莲花县城,中共江西省委派宋韵琴(

毛泽东失踪儿子终找到 贺子珍说真相

1953年春光明媚的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邵式平,接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从北京拍来的加急电报,电文的意思是: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前夕,有一些负责干部和红军将士将他们的子女寄养在瑞金

刘备不肯重用赵云背后难言之隐

历史中的刘备识人、知人、用人,远胜诸葛亮,远胜蜀汉阵营中的任何人。一身在人才方面慧眼如炬的刘备决无可能对常年跟随的赵云看走了眼,不重用的理由只有一条:不堪大任,做保镖到很称职。三国所以能为人津津乐道,

历史才女李清照为何再婚之后又离婚

...所有的离婚案例中,最著名的有两例,一例是李清照与其再婚丈夫张汝舟,另一例则是后来的陆游与唐婉。不过这两例离婚案件又有所不同,陆游与唐婉的分开纯属迫不得已,若不是陆母的强势干预,相信他们会一直白头到老,...

1959年毛泽东曾动情流泪:我想见见贺子珍

毛泽东两眼有些暗淡显然他已沉浸在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之中。忽然他眼睛湿润了深深叹息了一声:“唉我们是十年的夫妻哟……”他眨动双眼抖掉渗出的泪水用低沉的声音对曾志说:“我很想她……想见见她……”本文原载于《